魔芋种植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99729发布日期:2019-12-24 20:02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魔芋种植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魔芋种植田。



背景技术:

魔芋,属于天南星科,是一种生长在海拔250~2500米的山间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魔芋含有十六种氨基酸,十种矿质微量元素和丰富的食物纤维,对防治糖尿病、高血压有特效,同时魔芋具有低脂、低糖的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结肠癌、乳腺癌、肥胖症等人群来说是一种上等的保健食品。此外,从魔芋块茎中提取的魔芋多糖还具有吸水性、凝胶性、黏结性、低热可食的特性,在食品加工、日用化学、保健品等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于魔芋需求不断增加,魔芋的产量难以满足需求。魔芋是一种喜阴怕渍的植物,一般与玉米套种在田间。无论是人为进行的漫灌还是大雨或连阴雨造成水浸,会造成根系的腐烂病变,病变根系传染至球茎,导致魔芋的死亡。特别是在夏季伏天地表超33度,地温超20度以上,连续浸泡3小时以上,对魔芋球茎将是蒸煮桑拿过程的严重烫伤,而且病变根系会引发的真菌性白绢病,其病毒会残留在田地里,直接影响重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魔芋种植田,解决了现有魔芋种植田易被雨水浸泡而造成减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魔芋种植田包括用于栽种魔芋植株的种植垄,其特征在于:在地平面向下设置用于积水的主沟,主沟两侧设置所述的种植垄,种植垄另一侧设置用于走水的腰沟,所述种植垄高度高于地平面,种植垄上设有若干用于排水的垄沟,所述垄沟与腰沟相连通,所述腰沟与外部排水渠相通。

所述垄沟平行于魔芋植株种植的方向设置。

所述魔芋植株下部覆盖有防晒地膜。

所述主沟宽50cm,深50cm;腰沟宽50cm,深50cm;垄沟宽40cm,深度20cm。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魔芋种植田易被雨水浸泡而造成减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雨季来临时,设置的垄沟可及时将种植垄上的雨水排到腰沟内,最后通过外部排水渠排走,防止大雨或连阴雨对魔芋造成浸泡。部分多余的雨水则流入主沟内收集,可作为平时魔芋浇灌使用,合理利用了雨水。设置在种植垄的垄沟还能在为魔芋植株加强透气,散热,起到降低地表温度的作用,防止植株的高温病变,促进魔芋丰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平面,2-主沟,3-种植垄,4-魔芋植株,5-垄沟,6-腰沟,7-地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魔芋种植田,包括用于栽种魔芋植株4的种植垄3,在地平面1向下设置用于积水的主沟2,主沟2两侧设置种植垄3,种植垄3另一侧设置用于走水的腰沟6,种植垄3高度高于地平面1,种植垄3上设有若干用于排水的垄沟5,垄沟5与腰沟6相连通,腰沟6与外部排水渠相通。垄沟5与魔芋植株4种植的方向平行设置。魔芋植株4下部覆盖有防晒地膜7。主沟宽50cm,深50cm;腰沟宽50cm,深50cm;垄沟宽40cm,深度20cm。

本实用新型实施过程是:按尺寸开挖主沟50×50cm,腰沟50×50cm,垄沟40×20cm,垄沟5与腰沟6相连通。垄沟按5×10m将种植垄3进行分块。魔芋植株4深耕浅种。在雨季来临时,设置的垄沟5可及时将种植垄3上的雨水排到腰沟6内,最后通过外部排水渠排走,防止大雨或连阴雨对魔芋造成浸泡。部分多余的雨水则流入主沟2内收集,可作为平时魔芋浇灌使用,合理利用了雨水。设置在种植垄3的垄沟5还能在为魔芋植株4加强透气,散热,起到降低地表温度的作用,防止植株的高温病变,促进魔芋丰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