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3303发布日期:2020-01-07 07:4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荒漠戈壁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



背景技术:

戈壁是荒漠的一种类型,指的是地势起伏平缓、地面覆盖大片砾石的荒漠。

荒漠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缺乏、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其蒸发量超过降水量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流沙、泥滩、戈壁分布的地区。

在荒漠戈壁地区种植作物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蓄水难度大,所以采用常规的种植方式无法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并且冬季天气较为严寒,作物会因干旱、缺水、冻害而死去。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荒漠戈壁地区种植作物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蓄水难度大,所以采用常规的种植方式无法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并且冬季天气较为严寒,作物会因干旱、缺水、冻害而死去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包括:种植土地、大盆体、透水层、隔碱层、隔层、种植盆、填充层;所述大盆体位于种植土地上,且透水层铺设在大盆体的底部;所述隔碱层铺设在透水层的上方,且隔层铺设在隔碱层的上方;所述种植盆嵌入种植在大盆体的内侧,且种植盆位于隔层的上方;所述填充层铺设在种植盆与隔层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所述大盆体为上部宽度0.6米、底部宽度0.4米、深度0.5米的梯形槽状结构,且大盆体在种植土地开挖形成,并且大盆体在种植土地上呈矩形阵列状分布,大盆体之间的间距为5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所述透水层采用过筛后的砂石填充而成,且透水层的厚度为15厘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所述隔碱层由麦草铺垫而成,且隔碱层的厚度为5厘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所述隔层采用分隔无纺布进行分隔,且所述无纺布铺设在隔碱层的上方及大盆体的内壁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所述填充层采用填充物料为疏松植物秸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所述种植盆的整体外观呈梯形状,且种植盆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处圆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大盆体为上部宽度0.6米、底部宽度0.4米、深度0.5米的梯形槽状结构,且大盆体在种植土地开挖形成,并且大盆体在种植土地上呈矩形阵列状分布,大盆体之间的间距为5米的设置,蓄水效果好,且深度较大,蓄水量大,减小水分蒸发,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并且大盆体之间间距大,便于机械施工和起苗。

2、本实用新型透水层采用过筛后的砂石填充而成,且透水层的厚度为15厘米的设置,可提高根部透气性,同时防止部分区域水涝,并通过填充保证了大盆体底部的平稳性。

3、本实用新型隔碱层由麦草铺垫而成,且隔碱层的厚度为5厘米的设置,隔离效果好,避免土壤和水中盐碱含量较高影响作物生长。

4、本实用新型填充层采用填充物料为疏松植物秸秆的设置,透气、透水效果好,同时提高了保温效果,使作物更好的应对冬季的严寒天气。

5、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蓄水效果好,深度大,蓄水量大,减小水分蒸发,透气、透水效果好,保温效果好,方便机械施工和起苗,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盆体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种植土地1、大盆体2、透水层3、隔碱层4、隔层5、种植盆6、填充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包括:种植土地1、大盆体2、透水层3、隔碱层4、隔层5、种植盆6、填充层7;大盆体2位于种植土地1上,且透水层3铺设在大盆体2的底部;隔碱层4铺设在透水层3的上方,且隔层5铺设在隔碱层4的上方;种植盆6嵌入种植在大盆体2的内侧,且种植盆6位于隔层5的上方;填充层7铺设在种植盆6与隔层5之间。

具体的,大盆体2为上部宽度0.6米、底部宽度0.4米、深度0.5米的梯形槽状结构,且大盆体2在种植土地1开挖形成,并且大盆体2在种植土地1上呈矩形阵列状分布,大盆体2之间的间距为5米。

具体的,透水层3采用过筛后的砂石填充而成,且透水层3的厚度为15厘米。

具体的,隔碱层4由麦草铺垫而成,且隔碱层4的厚度为5厘米。

具体的,隔层5采用分隔无纺布进行分隔,且无纺布铺设在隔碱层4的上方及大盆体2的内壁上。

具体的,填充层7采用填充物料为疏松植物秸秆。

具体的,种植盆6的整体外观呈梯形状,且种植盆6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处圆孔,方便种植盆6的透气及排水。

具体实施步骤:

直接在种植土地1上开挖上部宽度0.6米、底部宽度0.4米、深度0.5米的梯形槽状的大盆体2,然后在大盆体2的底部铺设由过筛后的砂石组成的15厘米厚的透水层3,透水层3的上方铺设由麦草组成的5厘米厚隔碱层4,然后将无纺布铺设在隔碱层4的上方及大盆体2的内壁上,然后将种植盆6种植到大盆体2内,种植盆6与无纺布之间填充由疏松植物秸秆组成的填充层7,然后向种植盆6内种植作物即可;为了便于机械施工和起苗,大盆体2间距设为5米。

综上所述:该一种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通过大盆体为上部宽度0.6米、底部宽度0.4米、深度0.5米的梯形槽状结构,且大盆体在种植土地开挖形成,并且大盆体在种植土地上呈矩形阵列状分布,大盆体之间的间距为5米的设置,蓄水效果好,且深度较大,蓄水量大,减小水分蒸发,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并且大盆体之间间距大,便于机械施工和起苗;通过透水层采用过筛后的砂石填充而成,且透水层的厚度为15厘米的设置,可提高根部透气性,同时防止部分区域水涝,并通过填充保证了大盆体底部的平稳性;通过隔碱层由麦草铺垫而成,且隔碱层的厚度为5厘米的设置,隔离效果好,避免土壤和水中盐碱含量较高影响作物生长;通过填充层采用填充物料为疏松植物秸秆的设置,透气、透水效果好,同时提高了保温效果,使作物更好的应对冬季的严寒天气;通过对荒漠戈壁蓄水种植育苗套盆结构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蓄水效果好,深度大,蓄水量大,减小水分蒸发,透气、透水效果好,保温效果好,方便机械施工和起苗,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