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菇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9799发布日期:2020-04-14 19:2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菇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菇房,特别是一种实验用小型菇房。



背景技术:

食用蘑菇,又称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是指具有食用价值的子实体的大型真菌的统称;食用蘑菇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最为丰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

菇房是人工栽培食用菌(食用菇、耳类大型真菌)可人工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环境的出菇厂房。如实用新型专利201621151721.3公开了一种家庭微型出菇房,提供了一种适合在家里使用的小型蘑菇房。

随着菌菇的价值的的提升,人们也慢慢加强对了菌菇的研究,但现有的食用菌栽培几乎都是大规模进行,通常占地较广,并不适合做实验,所以急需一种实验用小型菇房;由于食用菌在发菌期间是菌丝生长阶段,菌丝的生长需要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排出的二氧化碳由于密度大于空气会沉积在菇房中下部,因为只有有充足的氧气菌丝才能完成有效的营养积累,这样到出菇的时候产量才会高,所以菇房需要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但是该实用新型公开的现有的菇房仅在菇房表面开设了几个孔洞,依靠自然风来进行通气,很难达到菌菇良好生长所需的一个通风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良好通风效果的小型菇房。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菇房,包括房体和房门,所述房体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设有分隔片,所述分隔片将空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在房体上部,所述外层上设有进气装置;在房体下部,所述外层上设有排气装置;所述内层的上部设有进风口,使通过进气装置进入空腔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房体内部,所述内层的下部设有排气孔,使有害气体由排气孔进入空腔后通过排气装置排出房体,所述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所述房体内设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搭设在房体内层的下端,所述培养板上放有培养槽。为了更好的排出有害气体,所述培养板上设有出气孔。

为了控制房内的湿度,所述房体的顶部装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包括喷头,所述喷头位于房体内部。

所述房门上装有显示器,用于监测房内的培养环境;在房门内壁上,所述显示器的两侧,一侧装有二氧化碳检测仪(用于检测二氧化碳的浓度),另一侧装有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房内的湿度)。

所述进气装置为进风风机,所述排气装置为排风风机,在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打开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含氧空气从房体外面通过进气装置进入到外层与内层形成的空腔中,所述空腔被分隔片分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新进含氧空气在上腔空间内流动,所述内层的上部设有分部均匀的进风口,随着进风风机的不断运行,越来越多的含氧空气进入上腔,在气流的推动下含氧空气会从进风口进入到房体内部;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对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位于在房体的中下部,在排风风机运行时,房体内部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会从内层下部的排气孔排出,也有部分气体从培养板上的出气孔流出,最终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通过下腔流动到排气装置处被排出,在房体内部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除的过程中,房体内部新进的含氧空气会随着上方气流的推动慢慢填满二氧化碳原先存在的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控制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的运行解决了房内通风换气的问题,为菌菇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大大提升了菌菇的生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培养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小型菇房,包括房体和房门,所述房门上设有透明玻璃,用于观察房内菌菇生长情况,所述房门上装有显示器11,显示器11上的显示屏位于房门外侧;在房门内壁上,显示器11的两侧分别装有二氧化碳检测仪9(用于监测房体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检测器10(用于监测房内的湿度),监测数据均显示在显示屏上,便于随时了解房内的环境变化从而进行调控。

所述房体包括外层1和内层2,所述外层1与内层2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外层1和内层2之间设有分隔片16,所述分隔片16焊接在外层1和内层2上,所述分隔片16将空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在房体上部,所述外层1上设有2个进气装置3和加湿器12(用于控制房内湿度),所述加湿器12位于2个进气装置3的中间,加湿器12包括喷头13,喷头13位于房体内部;在房体的下部,所述外层1的两侧均装有排气装置4;所述房体顶部的内层2上设有照明系统14,所述内层2的上部设有多个进风口5,所述内层2的下部设有多个排气孔6,所述房体两侧的内层2的下端成90度向内部折叠用于放置培养板7,所述培养板7上放有培养槽8,为了更好的排出有害气体,所述培养板7上设有出气孔15。

在菌菇培养过程中,通过对房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实时监测,若浓度过高,可开启进气装置3及排气装置4随着对房内进行通风换气,使房内恢复到对菌菇有益的生长环境;所述进气装置3为进风风机,所述排气装置4为排风风机,在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打开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含氧空气从房体外面通过进气装置3进入到外层1与内层2形成的空腔中,所述空腔被分隔片16分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新进含氧空气在上腔空间内流动,所述内层2的上部设有分部均匀的进风口5,随着进风风机的不断运行,越来越多的含氧空气进入上腔,在气流的推动下含氧空气会从进风口5进入到房体内部;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对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位于在房体的中下部,在排风风机运行时,房体内部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会从内层2下部的排气孔6排出,也有部分气体从培养板7上的出气孔15流出,最终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通过下腔流动到排气装置4处被排出,在房体内部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除的过程中,房体内部新进的含氧空气会随着上方气流的推动慢慢填满二氧化碳原先存在的空间。通过二氧化碳检测仪的实时监测,随着含氧空气的不断流入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出,等二氧化碳含量恢复到正常数值即可关闭进气装置3及排风装置4,设置空腔以及内层2上部的进气口5可以让通过进风风机进入房内的空气缓慢均匀的进入房内,降低了对房内湿度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菇房,包括房体和房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包括外层(1)和内层(2),所述外层(1)与内层(2)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外层(1)与内层(2)之间设有分隔片(16),所述分隔片(16)将空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在房体上部,所述外层(1)上设有进气装置(3);在房体下部,所述外层(1)上设有排气装置(4);所述内层(2)的上部设有进风口(5),使通过进气装置(3)进入空腔的空气通过进风口(5)进入房体内部,所述内层(2)的下部设有排气孔(6),使有害气体由排气孔(6)进入空腔后通过排气装置(4)排出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内设有培养板(7),所述培养板(7)搭设在房体内层(2)的下端,所述培养板(7)上放有培养槽(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7)上设有出气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的顶部装有加湿器(12),所述加湿器(12)包括喷头(13),所述喷头(13)位于房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门上装有显示器(11);在房门内壁上,所述显示器(11)的两侧,一侧装有二氧化碳检测仪(9),另一侧装有湿度检测器(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3)为进风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4)为排风风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菇房,包括房体和房门,所述房体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设有分隔片,所述分隔片将空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在房体上部,所述外层上设有进气装置;在房体下部,所述外层上设有排气装置;所述内层的上部设有进风口,使通过进气装置进入空腔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房体内部,所述内层的下部设有排气孔,使有害气体由排气孔进入空腔后通过排气装置排出房体,所述进气装置为进风风机,所述排气装置为排风风机,通过控制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的运行解决了房内通风换气的问题,为菌菇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大大提升了菌菇的生长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兵;郑玉;张子菱;周合;徐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