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生长姿态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2049发布日期:2020-04-03 12:5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树木生长姿态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树木生长姿态调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木生长姿态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植物根据其功能大体分为主要具有防护功能的和主要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两大类;此外,还可包括某些经济植物如果树、蔬菜、药草和芳香植物等。除专门的防护绿地外,在一般园林中,植物的布置常与美化、造景等艺术配置相结合。在自然式园林中,植物是模仿天然群落的景观而布置的。在规则式园林内及与建筑物结合的配置中,树木常组合成对植、列植,绿篱等形式。许多观赏价值高或品种丰富的植物科属或具有共同生态习性的植物可用于布置专类园,如梅园、月季园、杜鹃园、牡丹园等,或岩石园、沼泽园、高山植物园等。无论是园林建设还是城市绿化都离不开树木,树木的枝干分散或聚拢程度以及整体生长形状是园艺工作者主要关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绑绷带的形式改变枝干分散或聚拢程度,绷带容易窜动,不能很好的限定生长姿态,另外,需要人工用力绑扎,效率低、人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树木生长姿态调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绷带容易窜动、效率低以及人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树木生长姿态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体、第二固定体以及连接在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之间的拉紧器。

所述第一固定体包括:

多个首尾顺次转动连接的抱紧板,每个所述抱紧板为弧形板;

固定在多个抱紧板组成的带开口的环形体内的防滑层;

设置在多个连接的抱紧板两端的两个抱紧板之间的锁扣;

以及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抱紧板连接处的挂环,所述拉紧器一端和所述挂环连接。

相邻两个抱紧板通过连接轴连接,挂环和任意一个连接轴一端连接。

多个所述抱紧板关于所述挂环所在连接轴与环形体轴线所在平面对称设置。

所述防滑层为橡胶垫圈。

所述锁扣包括:

绕一个抱紧板外表面转动配合的把手;

和所述把手一端转动连接的拉紧杆;

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抱紧板外表面的挂钩,所述把手相对抱紧板转动配合的转动轴位于锁扣和拉紧杆相对把手转动配合的转动轴之间,并相互平行。

所述第二固定体为绷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树木生长姿态调整装置使用时,先将第一固定体固定于树木主干上的合适位置,将需要调整姿态的树木枝干用绑带绑紧,通过拉紧器将绑带和抱紧器上的挂环链接,拉紧拉紧器,从而对枝干施加一定拉力,起到调整枝干生长姿态的作用,可以是向上拉动树木枝干,也可以是向下拉动树木枝干,改变树木枝干相对树木主干的分散或聚拢状态。橡胶垫圈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滑动现象,固定过程通过锁扣快速实现,方便快捷,节省人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树木生长姿态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树木生长姿态调整装置中第一固定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固定体,101、抱紧板,102、连接轴,103、橡胶垫圈,104、挂环,105、把手,106、拉紧杆,107、挂钩,2、第二固定体,3、拉紧器,4、树木主干,5、树木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树木生长姿态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体1、第二固定体2以及连接在第一固定体1和第二固定体2之间的拉紧器3。

参见附图2,所述第一固定体1包括:

多个首尾顺次转动连接的抱紧板101,每个所述抱紧板101为弧形板;

固定在多个抱紧板101组成的带开口的环形体内的防滑层;

设置在多个连接的抱紧板101两端的两个抱紧板101之间的锁扣;

以及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抱紧板101连接处的挂环104,所述拉紧器3一端和所述挂环104连接。

相邻两个抱紧板101通过连接轴102连接,挂环104和任意一个连接轴102一端连接。

多个所述抱紧板101关于所述挂环104所在连接轴102与环形体轴线所在平面对称设置。

所述防滑层为橡胶垫圈103。

所述锁扣包括:

绕一个抱紧板101外表面转动配合的把手105;

和所述把手105一端转动连接的拉紧杆106;

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抱紧板101外表面的挂钩107,所述把手105相对抱紧板101转动配合的转动轴位于锁扣和拉紧杆106相对把手105转动配合的转动轴之间,并相互平行。

所述第二固定体2为绷带。

本实用新型连接挂环104的连接轴102相对其他连接轴102较粗,承受一定拉力,避免拉断,由抱紧板101组成的环可将树干包裹,并通过锁扣拉紧,从而固定在树木主干4上,绑带连接在树木支杆5上;绑带和挂环104通过连接器连接,连接器可以是一段绳索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弹性的结构,如中间为带有槽口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两端通过连接挂和绷带或挂环104连接,连接挂和连接结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体,当拉紧时,弹簧体处于压缩状态,满足使用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