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礁预制单体和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2832发布日期:2020-02-21 18:14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鱼礁预制单体和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水产养殖和海洋牧场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礁预制单体和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们诱集并捕捞鱼类等水产资源而有意识地设置在预定水域的构造物。通过人工鱼礁使海洋生物在此集聚和繁殖,以形成人工鱼礁生态系统,从而改善海底生态环境。

相关技术中,海洋牧场建设主要是用混凝土鱼礁及钢结构鱼礁,这两种鱼礁的制作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且运输和投放不便。

因而,亟待提出一种制作工艺简单、便捷,且运输、储存和投放的人工鱼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礁预制单体,以便于组装形成人工鱼礁。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便捷,且运输、储存和投放的人工鱼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所述鱼礁预制单体包括本体块部和多个支脚部,所述支脚部连接在所述本体块部的周向边缘;

相邻的两个所述支脚部之间形成供鱼类通过的镂空部;

所述本体块部上设置有连接通孔,多个所述鱼礁预制单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通孔串接在一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连接通孔的侧壁形成止转部,所述止转部连续地沿所述连接通孔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多个支脚部包括至少一组对接支脚,一组所述对接支脚包括两个支脚部,沿所述连接通孔的延伸方向,所述两个支脚部分别位于所述本体块部的两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一组所述对接支脚的两个支脚部中的一个为第一支脚部,所述两个支脚部中的另一个为第二支脚部,所述第一支脚部上设置有第一接触平面,所述第二支脚部上设置有第二接触平面,所述第一接触平面与所述第二接触平面相平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连接通孔贯穿所述本体块部的中心轴线;

所述支脚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脚部形成两组所述对接支脚,两组所述对接支脚分别位于所述中心轴线的两侧,且两组所述对接支脚关于所述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脚部和所述第二支脚部均沿直线延伸;

每组所述对接支脚的第一支脚部与所述连接通孔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15°-45°的夹角,每组所述对接支脚的第二支脚部与所述连接通孔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15°-45°的夹角。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本体块部和所述支脚部分别由贝壳粉末、水泥和硬化剂的混合物浇筑一体成型。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鱼礁,包括筒状框架、连接杆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鱼礁预制单体;

所述筒状框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围设成所述筒状框架的顶表面,所述下框架围设成筒状框架的底表面;

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框架,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框架,多个所述鱼礁预制单体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通孔穿设在所述连接杆上形成鱼礁预制单元;

所述鱼礁预制单元的数量为多个。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梁,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有所述鱼礁预制单元;

所述上框架和/或所述下框架内设置有加强梁组件,所述加强梁组件包括多个相互交叉设置的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框架或所述下框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当所述下框架内设置有所述加强梁组件时,所述加强梁组件上还设置有所述鱼礁预制单元;

所述连接杆为角钢,所述连接通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杆的形状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形状简单,易于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和批量生产,能够通过将多个鱼礁预制单体串接形成鱼礁预制单元,并将多个鱼礁预制单元组合形成人工鱼礁。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钢结构鱼礁和混凝土鱼礁,该鱼礁预制单体便于运输、组装和仓储,减少对场地的使用要求,且结构简单、易于成型,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鱼礁,由于鱼礁预制单体均为通过模具预制成型的,可以将所需数量的鱼礁预制单体运至码头,然后在码头将筒状框架、连接杆、鱼礁预制单体在码头安装后形成人工鱼礁,安装完成后就可以马上进行投放。该人工鱼礁制作工艺简单、便捷,且运输、储存和投放便利,有效解决了施工现有海洋牧场建设周期长、场地需求大的问题,同时在海水中形成生态系统的周期大大减少,改善了海底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的本体块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的本体块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人工鱼礁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人工鱼礁;10-上框架;11-下框架;12-支撑梁;13-连接杆;14-混凝土配重底座;2-鱼礁预制单体;20-本体块部;21-镂空部;22-对接支脚;220-第一支脚部;221-第二支脚部;23-支脚部;24-连接通孔;25-止转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所示,结合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礁预制单体;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的本体块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的本体块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用于人工鱼礁。

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鱼礁预制单体2包括本体块部20和多个支脚部23,支脚部23连接在本体块部的周向边缘;该本体块部20起到支撑和安装支脚部23的作用,且支脚部23相对于本体块部20支出,可以起到扰流的作用,从而使鱼礁预制单体2附近的水流环境对于鱼类等海洋生物更具有吸引力。

相邻的两个支脚部23之间形成供鱼类通过的镂空部21,镂空部21一方面可以供鱼类通过,另一方面可以供水流通过。

本体块部20上设置有连接通孔24,多个鱼礁预制单体2能够通过连接通孔24串接在一起,通过连接通孔24将鱼礁预制单体2套设在连接杆13上,且多个鱼礁预制单体2依次穿设在连接杆13上形成鱼礁预制单元,多个鱼礁预制单元并排设置形成人工鱼礁1的表面。

可选地,支脚部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等。

可选地,多个支脚部23相对于本体块部20伸出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本体块部20与支脚部23在同一平面内延伸,或者支脚部23与本体块部20不在同一平面内。

可选地,参见图2所示,当本体块部20的形状为三角形时,支脚部23由本体块部20的三个角部形成。

本实施例中的鱼礁预制单体2,形状简单,易于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和批量生产,能够通过将多个鱼礁预制单体2串接形成鱼礁预制单元,并将多个鱼礁预制单元组合形成人工鱼礁1。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钢结构鱼礁和混凝土鱼礁,该鱼礁预制单体2便于运输、组装和仓储,减少对场地的使用要求,且结构简单、易于成型,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连接通孔24的侧壁形成止转部25,止转部25连续地沿连接通孔24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设置止转部25,可以避免连接通孔24相对于连接杆13的周向转动,从而有利于提高该鱼礁预制单体2组装成的鱼礁预制单元和人工鱼礁1的结构稳定性,保证支脚部23的扰流效果。

可选地,参见图3所示,连接通孔24的截面形成呈l形,相应地,该鱼礁预制单体2需要与截面为l形状的连接杆13相匹配。

可选地,参见图4所示,连接通孔24的侧壁上设置有沿连接通孔24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的止转凹槽,止转部25为止转凹槽;相应地,连接杆13上设置有与止转凹槽对应的止转凸起,当鱼礁预制单体2穿设在连接杆13上时,止转凸起伸入到止转凹槽内,其中止转凸起可以沿连接杆13的长度方向间隔地或连续地延伸。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多个支脚部23包括至少一组对接支脚22,一组对接支脚22包括两个支脚部23,沿连接通孔24的延伸方向,两个支脚部23分别位于本体块部20的两侧,两个支脚部23中的一个为第一支脚部220,两个支脚部23中的另一个为第二支脚部221。

对于两个相邻的鱼礁预制单体2,其中一个鱼礁预制单体2的第一支脚部220抵接其中另一个鱼礁预制单体2的第二支脚部221,从而能够将两个相邻的鱼礁预制单体2的本体块部20间隔开,避免二者直接接触导致一个鱼礁预制单体2的镂空部21被另一个鱼礁预制单体2的本体块部20封堵,进而能够充分保证供鱼类通过的镂空部21的面积,提高人工鱼礁1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支脚部220上设置有第一接触平面,第二支脚部221上设置有第二接触平面,第一接触平面和第二接触平面相平行。

对于两个相邻的鱼礁预制单体2,一个鱼礁预制单体2的第一接触平面贴合另一个鱼礁预制单体2的第二接触平面,使两个鱼礁预制单体2之间相抵接的位置形成面接触,从而使两个鱼礁预制单元之间形成沿连接通孔24的延伸方向的可靠的限位,避免鱼礁预制单元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窜动,进而提高了鱼礁预制单体2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连接通孔24贯穿本体块部的中心轴线,支脚部2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脚部23形成两组对接支脚22,两组对接支脚分别位于中心轴线的两侧,且两组对接支脚22关于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对于两个相邻的鱼礁预制单元,二者之间形成两处支撑,且由于两处支撑关于对称平面对称,提高了鱼礁预制单元的受力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鱼礁预制单元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支脚部220和第二支脚部221均沿直线延伸,每组对接支脚22的第一支脚部220与连接通孔24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15°-45°的夹角,每组对接支脚22的第二支脚部221与连接通孔24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15°-45°的夹角。

可选地,每组对接支脚22的第一支脚部220与连接通孔24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15°、20°、30°、40°或45°夹角。其中,当每组对接支脚22的第一支脚部220与连接通孔24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30°夹角时,有利于同时提高第一支脚部220和第二支脚部221的抗压和抗折强度。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本体块部20、支脚部23由贝壳粉末、水泥和硬化剂的混合物浇筑一体成型,其中贝壳材质比混凝土材质更具有海水亲和性和足够的透水性,其透水速度能够达到0.11ml/s,有利于鱼礁预制单体2集聚有机物及营养盐,促进海藻等海洋植物的生长,快速形成初级生产力、释放溶解氧,从而吸引海洋生物在此集聚、繁殖,进而在使用时于极短时间内形成生物群落,形成人工鱼礁1生态系统,达到建设海底生态系统的目的。

其中,贝壳粉末采用天然贝壳支撑,既有利于结局陆地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问题,又能够作为海洋生物饵料的集聚体,从而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可选地,硬化剂为现有的混凝土增强剂。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人工鱼礁,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实施例一所公开的鱼礁预制单体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鱼礁预制单体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鱼礁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更加清楚地显示结构,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鱼礁的轴测图。

结合图1至图4并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鱼礁1,包括筒状框架、连接杆13和实施例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2;

筒状框架包括上框架10和下框架11,上框架10围设成筒状框架的顶表面,下框架11围设成筒状框架的底表面;

连接杆13的上端连接上框架10,连接杆13的下端连接下框架11,多个鱼礁预制单体2分别通过连接通孔24穿设在连接杆13上形成鱼礁预制单元;

鱼礁预制单元的数量为多个。

可选地,下框架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混凝土配重底座14,通过设置混凝土配重底座14,能够抗淤积和抗倾覆。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鱼礁1,由于鱼礁预制单体2均为通过模具预制成型的,可以将所需数量的鱼礁预制单体2运至码头,然后在码头将筒状框架、连接杆13、鱼礁预制单体2在码头安装后形成人工鱼礁1,安装完成后就可以马上进行投放。该人工鱼礁1制作工艺简单、便捷,且运输、储存和投放便利,有效解决了施工现有海洋牧场建设周期长、场地需求大的问题,同时在海水中形成生态系统的周期大大减少,改善了海底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上框架10与下框架11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梁12,每两个相邻的支撑梁12之间设置有鱼礁预制单元。通过设置支撑梁12,有利于提高人工鱼礁1整体的结构稳固性和牢固性,避免连接杆13过载发生弯折断裂等情况。通过上框架10、下框架11和支撑梁12的形状大小的组合,并配合合适数量和大小的鱼礁预制单体2,即该人工鱼礁1的整体尺寸形状可塑性强,适合不同海域深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变更,减少了更多的工艺设计程序,有利于提高效益。

可选地,筒状框架为六面体框架,其中支撑梁12位于四个侧表面的任两个表面的对接处。

上框架10和/或下框架11内设置有加强梁组件,加强梁组件包括多个相互交叉设置的加强梁,加强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框架10或下框架11。即上框架10内设置有加强梁组件,或下框架11内设置有加强梁组件,或上框架10和下框架11内均设置有加强梁组件。通过设置加强梁组件有利于提高该筒状框架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当下框架11内设置有加强梁组件时,加强梁组件上还设置有鱼礁预制单元,也就是说将鱼礁预制单元还设置在筒状框架的内部空间中,具体地,通过将连接杆13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加强梁组件上,从而使鱼礁预制单元与加强梁组件固定连接。

连接杆13为角钢,连接通孔24的形状与连接杆13的形状相适配,角钢的材质强度好耐用,材质易获取,且其截面形状非圆形,可以避免鱼礁预制单体2相对于连接杆13转动。

可选地,上框架10、下框架11、加强梁和支撑梁12均由角钢焊接成型。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人工鱼礁具有实施例一提供的鱼礁预制单体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鱼礁预制单体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