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内无管件的静音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0463发布日期:2020-07-29 01:30阅读:5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缸内无管件的静音鱼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观赏鱼缸,具体地说是一种缸内无管件的静音鱼缸。



背景技术:

美好的环境可以让人心矿神怡,很多人选择在室内养鱼,给单调的生活带来些许生机。养几条自己喜欢的鱼,漂亮的鱼缸和灵动的鱼儿相形益彰,把自然的气息带到你身边。现如今无论是商场、办公室还是在家都喜欢摆上一个鱼缸,即可供观赏,增添雅兴,这不失是一种好的摆设。

现有鱼缸都采用三重溢流管对鱼缸内的水进行循环、过滤等。但现有的三重溢流管,主要是由三根管组成的,最外面的一根管带花篮,水从花篮进入外管,外管与中管有间距,这个间距导致水从花篮进入会发响声。为了解决响声安装消音器,但消音器也没彻底解决响声,反而倒严重影响水的流量。另外,现有的三重溢流管吸力不足,很多鱼粪便在鱼缸底距离溢流管远的位置不能快速吸走,稍大一些鱼粪便更是吸不动,无法排出。

现在需要提供一种无噪音,且鱼粪便排出效果好的观赏鱼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缸内无管件的静音鱼缸,该鱼缸内无管件,而且无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缸内无管件的静音鱼缸包括鱼缸本体、注水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注水管路包括水泵、注水管和注水接头,在鱼缸本体后壁上开有注水口,注水接头穿过注水口与鱼缸本体的后壁连接,注水接头后端与注水管上端连接,注水管下端与水泵出口连接,水泵放置在鱼缸本体下面的过滤槽中,所述排水管路包括排水接头、排水管,在鱼缸本体的缸底上开有排水口,排水接头穿过排水口与鱼缸本体的缸底连接,所述排水管按照水流方向由置于鱼缸本体下面的第一下水部、置于鱼缸本体后面的形状为倒“u”形的第二下水部和置于鱼缸本体下面的第三下水部组成,排水接头下端与第一下水部上端连接,第三下水部下端插进过滤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将鱼缸内的水循环过滤管件全部装到鱼缸外面,结构简单。而且即美观,又扩大了鱼儿的活动空间。

2、现有技术中是三重溢流管,在鱼缸内水循环过滤过程中噪音很大。而本申请无论是注水管路还是排水管路都是一根管路,流水时没有任何响声。

3、现有技术中的三重溢流都是由三根管组成,吸力小,只能排出溢流管附近的鱼粪便。而本申请是在鱼缸本体的缸底装有一根第一下水管,无任何阻碍,水流通畅,水压大,比现有技术中的溢流管吸力大,可以将鱼缸内所有鱼粪便排出,过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后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缺陷,发明了本申请的缸内无管件的静音鱼缸。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缸内无管件的静音鱼缸包括鱼缸本体1、注水管路2和排水管路3,所述注水管路2包括水泵27、注水管4和注水接头5,在鱼缸本体后壁上开有注水口,注水接头5前端穿过注水口与鱼缸本体的后壁10连接,注水接头5后端与注水管上端连接,注水管下端与水泵27出口连接,水泵27放置在鱼缸本体下面的过滤槽中,所述排水管路3包括排水接头6、吸水接头7、排水管8,在鱼缸本体的缸底上开有排水口,排水接头6穿过排水口与鱼缸本体的缸底9连接,在鱼缸本体1后壁10上开有吸水口,吸水接头7穿过吸水口与鱼缸本体的后壁10连接,所述排水管8按照水流方向由置于鱼缸本体下面的第一下水部11、置于鱼缸本体后面的形状为倒“u”形的第二下水部12和置于鱼缸本体下面的第三下水部13组成,排水接头6下端与第一下水部11上端连接,第三下水部13下端插进过滤槽14中。本申请的过滤槽14是应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过滤槽,通过过滤棉等将水过滤。

所述第一下水部11上装有三通a15,三通a15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分别与第一下水部11的管路连接,三通a15可以设置在第一下水管上也可以装在第二横管上,在三通a的第三连接口处装有阀门,三通a15与阀门的连接方式多种选择,比如粘接。

安装三通a15是为了鱼缸换水时放水使用,需要排水时,将三通a的阀门打开即可。也可以不安装三通a,不安装时需要通过人力将鱼缸内的水排出。图中,三通a其中两个连接口分别与第一下水部连接,第三个连接口处装有阀门,可以通过粘接方式,阀门防止平时鱼缸内水循环过滤过程中有水从三通第三连接口流出。

本申请改变现有的鱼缸内水循环过滤的概念,将各种管路装到鱼缸的下面和后面,这样使得鱼缸内没有管路,空间大,美观,最重要的是缸内无管路完美的解决了现有鱼缸的噪音大问题。

现有技术中是三重溢流管,里外三层管,在鱼缸内水循环过滤过程中噪音很大。而本申请无论是注水管路还是排水管路都是一根管路,流水时没有任何响声。

所述注水管4包括设置在鱼缸本体后面的第一竖管16和设置在鱼缸本体下面的第一横管17、第二竖管18,所述注水接头5后端通过直角弯头19与第一竖管16上端连接,第一竖管16下端通过直角弯头19与第一横管17一端连接,第一横管17另一端通过直角弯头19与第二竖管18连接,第二竖管18下端与水泵27的出口连接。本申请中的水泵27为现有技术中的变频水泵。

所述第一下水部11包括第一下水管20和第二横管21,第二下水部12包括第三竖管22、第四竖管23和三通b24,第三下水部13包括第三横管25和第二下水管26,在鱼缸本体后壁10上开有吸水孔,吸水接头7穿过鱼缸本体后壁与后壁连接,所述第一下水管20上端与排水接头6下端连接,第一下水管20下端通过直角弯头19与第二横管21的一端连接,第二横管21另一端通过直角弯头19与第三竖管22下端连接,第三竖管22上端通过直角弯头19与三通b24的第一连接口连接,三通b24的第二连接口通过直角弯头与第四竖管23的上端连接,第四竖管23下端通过直角弯头与第三横管25一端连接,第三横管25另一端通过直角弯头19与第二下水管26上端连接,第二下水管26下端插进过滤槽14中,三通b24的第三连接口通过直角弯头19与吸水接头7的后端连接。

本申请中的管道与三通或直角弯头的连接方式可以选择用胶粘合的方式。

本申请中的注水接头和排水接头和吸水接头虽然名称不同,但结构相同,只是位置不同作用不同。现有技术中多数命名为排水接头,与鱼缸壁的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

本申请的注水接头和排水接头和吸水接头为现有技术。可以选用在先专利中公开的结构,比如:专利号201410453845.6的公开的结构。

工作过程:混合有鱼粪便的水通过排水接头进入第一下水管,进而依次通过第二横管、第三竖管、三通b、第四竖管、第三横管和第二下水管排到过滤池中一侧(有过滤棉28一侧),水在过滤槽中过滤后,进而流向过滤槽另一侧(没放置过滤棉一侧),经过过滤后的水通过水泵吸进第二竖管中,接着进入第一横管和第一竖管中,再通过注水接头将水注入鱼缸中。在排水过程中,吸水接头将鱼缸水平面上的杂物吸走,进而进入第四竖管中,和带有粪便的水一起排到过滤池中。

现有技术中的三重溢流都是由三根管组成,吸力小,只能排出溢流管附近的鱼粪便。而本申请是在鱼缸本体的缸底装有一根第一下水管,无任何阻碍,水流通畅,水压大,比现有技术中的溢流管吸力大,可以将鱼缸内所有鱼粪便排出,过滤效果好。

如果停电或者水泵出现故障,水泵不能将过滤槽中的水抽进鱼缸内时,而鱼缸内的水依靠自然压力继续从吸水接头排出到过滤槽。导致鱼缸内无水鱼儿死亡,还会导致鱼缸内水全部排到过滤槽内,而过滤槽的体积远远小于鱼缸的体积,水会从过滤槽流到外面。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申请设计了倒u形结构的第二下水部,这样当出现故障,鱼缸内的水会维持与第二下水部的最上端平行,当二者平行时鱼缸内静止,防止鱼缸内的水全部流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