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耕后播型玉米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1705发布日期:2020-08-18 18:0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耕后播型玉米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耕后播型玉米播种机。



背景技术:

大多数玉米播种机采用排种器排种,当传动齿轮没有啮合,或者排种轴头排种齿轮方孔磨损时,玉米种子的排种将受到限制,而且在播种过程中,排种器口被杂物堵塞,易造成个别排种器不工作,需要及时清理杂物,从而加大了劳动量,而且玉米种植不够均匀,还有当离合撑杆的分离销脱落或分离间隙太小,排种不停,失去控制,不仅浪费玉米种子,而且不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前耕后播型玉米播种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耕后播型玉米播种机,其包括:

安装架体、安装板、用于对田地进行耕土的耕土装置、用于对玉米种子进行播种的播种机构,所述的耕土装置、播种机构安装于安装架体上,所述的安装架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播种机行走的轮毂,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耕土装置、播种机构工作的控制器,播种机的行走可由拖拉机驱动/电力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耕土装置包括移位机构、耕土机构,所述的移位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上并且处于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的移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升降丝杆,所述的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升降丝杆的一端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竖直延伸并与安装板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的耕土机构与升降丝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的升降丝杆的一侧竖直设置有升降导向杆,耕土机构活动套接于升降导向杆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耕土机构包括耕土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轴、套筒、齿刀,所述的耕土电机的输出轴呈水平布置,第一锥齿轮同轴固定套接于耕土电机的输出轴外,所述的转轴呈竖直布置,所述的套筒同轴套接于转轴外,所述的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套接于转轴的顶端,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的齿刀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底端,所述的套筒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播种机构包括播种电机、播种丝杆、调节组件、储料斗,所述的播种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上并且处于安装板的下方,沿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播种机构与耕土装置处于同一直线上,上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投料口,所述的投料口处于播种机构的正上方,所述的播种电机的输出轴呈水平布置,所述的播种丝杆的一端与播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组件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的储料斗安装于安装板的底部,并且储料斗处于投料口的正下方,所述的储料斗的底部接通有落料管,所述的调节组件与落料管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落料管由若干均匀间隔的隔板构成,隔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落料孔,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下挡板、上挡板,所述的下挡板、上挡板间距布置,下挡板、上挡板分别插接于相邻的两隔板之间,所述的上挡板的中心处也设置有落料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板上的落料孔、上挡板上的落料孔只能容纳一颗玉米种,所述的调节组件的下挡板与上挡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套筒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容置腔体,所述的容置腔体上连通有排土管,所述的排土管的一端与容置腔体的侧壁连通、另一端安装于储料斗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移位机构还包括移位电机、第一齿轮、第一齿条,所述的移位电机的输出轴呈水平布置,第一齿轮同轴固定套接于移位电机的输出轴端,所述的第一齿条与升降电机固定连接并且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间距导向杆,间距导向杆呈水平布置,所述的升降电机活动套接于间距导向杆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架体上安装有储水箱,所述的储水箱上接通有洒水装置,所述的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第二齿轮、第二齿条、第三齿条、洒水导向杆,所述的洒水装置安装于播种机构的一侧,并且远离耕土装置,播种机构处于洒水装置与耕土装置之间,播种机构与洒水装置之间的距离、播种机构与耕土装置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的排水管与储水箱之间通过连通管接通,所述的第二齿轮处于第二齿条、第三齿条之间,第二齿条与第三齿条水平平行布置,第二齿条、第三齿条均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的洒水导向杆平行设置有多个,第二齿条、第三齿条活动套接于洒水导向杆外,所述的洒水导向杆外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洒水导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齿条相抵,弹簧的弹力能够使第二齿条复位,所述的第二齿条与上述的升降电机之间通过拉线相连,所述的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有用于拉线胀紧的过渡导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进步以及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进行玉米播种时,播种机构能够调节玉米种子的下落粒数,从而控制玉米种植的稀稠程度,并且调节组件调节较为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耕土装置能够对土地进行耕土挖坑,挖坑后的泥土能够填埋于上一落有种子的土坑内,从而有利于玉米种子的存活,填埋处理后的种子经洒水装置洒水,进一步提高种子的存活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耕土装置、播种机构、洒水装置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耕土装置、播种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机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耕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耕土机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耕土机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位机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洒水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安装架体;

20、安装板;210、投料口;

30、耕土装置;310、移位机构;311、移位电机;312、第一齿轮;313、第一齿条;314、升降电机;315、升降丝杆;320、耕土机构;321、耕土电机;322、第一锥齿轮;323、第二锥齿轮;324、转轴;325、套筒;326、排土管;327、齿刀;

40、播种机构;410、播种电机;420、播种丝杆;430、调节组件;431、下挡板;432、上挡板;440、储料斗;441、落料管;442、隔板;

50、控制器;

60、洒水装置;610、排水管;620、第二齿轮;630、第二齿条;640、第三齿条;650、洒水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13所示,一种前耕后播型玉米播种机,其包括:

安装架体10、安装板20、用于对田地进行耕土的耕土装置30、用于对玉米种子进行播种的播种机构40,所述的耕土装置30、播种机构40安装于安装架体10上,所述的安装架体10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播种机行走的轮毂,所述的安装板2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耕土装置30、播种机构40工作的控制器50,播种机的行走可由拖拉机驱动/电力驱动,当对玉米种子进行播种时,耕土装置30对土地进行耕土挖坑处理,接着播种机构40将玉米种子置于土坑中,接着耕土装置30能够对土坑进行填埋覆土,从而实现了玉米种子的播种。

如图9-12所示,所述的耕土装置30包括移位机构310、耕土机构320,所述的移位机构310能够对耕土机构320与地面之间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的移位机构310安装于安装板20上并且处于安装板20的下方,所述的移位机构310包括升降电机314、升降丝杆315,所述的升降电机314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升降丝杆315的一端与升降电机314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竖直延伸并与安装板20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的耕土机构320与升降丝杆315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的升降丝杆315的一侧竖直设置有升降导向杆,耕土机构320活动套接于升降导向杆外,当耕土机构320对土地进行耕土挖坑时,开启升降电机314,升降电机314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升降丝杆315转动,从而带动耕土机构320沿着升降导向杆的导向方向上下移动。

如图10所示,所述的耕土机构320包括耕土电机321、第一锥齿轮322、第二锥齿轮323、转轴324、套筒325、齿刀327,所述的耕土电机321的输出轴呈水平布置,第一锥齿轮322同轴固定套接于耕土电机321的输出轴外,所述的转轴324呈竖直布置,所述的套筒325同轴套接于转轴324外,所述的第二锥齿轮323同轴固定套接于转轴324的顶端,第二锥齿轮323与第一锥齿轮322啮合,所述的齿刀327固定连接于转轴324的底端,所述的套筒325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当对土地进行耕土挖坑时,开启升降电机314、耕土电机321,耕土电机32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32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323转动,第二锥齿轮323转动带动转轴324转动,从而带动齿刀327旋转,升降电机314驱动耕土机构320上下移动,从而使齿刀327深入地面并对土地进行耕土挖坑,挖出的泥土经齿刀327的旋移叶片向上输送,从而经套筒325的上端口排出。

对土地进行耕土挖坑过程中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落料播种,所述的播种机构40包括播种电机410、播种丝杆420、调节组件430、储料斗440,所述的播种机构40安装于安装板20上并且处于安装板20的下方,沿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播种机构40与耕土装置30处于同一直线上,上述的安装板20上设置有投料口210,所述的投料口210处于播种机构40的正上方,所述的播种电机410的输出轴呈水平布置,所述的播种丝杆420的一端与播种电机410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组件430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的储料斗440安装于安装板20的底部,并且储料斗440处于投料口210的正下方,所述的储料斗440的底部接通有落料管441,所述的调节组件430与落料管441相配合,从而对玉米种子下落的粒数进行调节。

更为具体的,如图7-8所示,所述的落料管441由若干均匀间隔的隔板442构成,隔板442的中心处设置有落料孔,所述的调节组件430包括下挡板431、上挡板432,所述的下挡板431、上挡板432间距布置,下挡板431、上挡板432分别插接于相邻的两隔板442之间,所述的上挡板432的中心处也设置有落料孔,当播种玉米种子时,将玉米种子置于储料斗440内,开启播种电机410,播种电机4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播种丝杆420转动,从而带动调节组件430移动,玉米种子经上挡板432上的落料孔下落至上挡板432与下挡板431之间,接着调节组件430移动,上挡板432上的落料孔与隔板442上的落料孔分离,从而上挡板432对其上方玉米种子进行阻隔,下挡板431与隔板442上的落料孔分离,从而上挡板432与下挡板431之间的玉米种子能够经隔板442的落料孔下落至土坑内,播种电机410带动调节组件430往复运动,从而使玉米种子间歇性下落。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隔板442上的落料孔、上挡板432上的落料孔只能容纳一颗玉米种,所述的调节组件430的下挡板431与上挡板43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当需要一个土坑内填埋多个种子时,调节上挡板432与下挡板431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使上挡板432与下挡板431之间能够容纳较多的玉米种子。

当玉米种子下落至土坑内后,需要对土坑进行覆土,上述的套筒325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容置腔体,所述的容置腔体上连通有排土管326,所述的排土管326的一端与容置腔体的侧壁连通、另一端安装于储料斗440的下方,齿刀327深入地面并对土地进行耕土挖坑,挖出的泥土经齿刀327的旋移叶片向上输送,接着进入容置腔体,接着经排土管326排入至土坑内,从而对玉米种子进行掩埋处理。

当对玉米进行播种时,通常需要调节相邻两玉米之间的间距,因此,上述的移位机构310还包括移位电机311、第一齿轮312、第一齿条313,所述的移位电机311的输出轴呈水平布置,第一齿轮312同轴固定套接于移位电机311的输出轴端,所述的第一齿条313与升降电机固定连接并且与第一齿轮312啮合,所述的安装板20上设置有间距导向杆,间距导向杆呈水平布置,所述的升降电机314活动套接于间距导向杆外,当调节耕土机构320与播种机构40之间的间距时,开启移位电机311,移位电机31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条313移动,第一齿条313移动带动升降电机314沿着间距导向杆的导向方向移动,从而对耕土机构320与播种机构40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

为了保证玉米种子的成活率,所述的安装架体10上安装有储水箱,所述的储水箱上接通有洒水装置60,所述的洒水装置60包括排水管610、第二齿轮620、第二齿条630、第三齿条640、洒水导向杆650,所述的洒水装置60安装于播种机构40的一侧,并且远离耕土装置30,播种机构40处于洒水装置60与耕土装置30之间,播种机构40与洒水装置60之间的距离、播种机构40与耕土装置30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的排水管610与储水箱之间通过连通管接通,所述的第二齿轮620处于第二齿条630、第三齿条640之间,第二齿条630与第三齿条640水平平行布置,第二齿条630、第三齿条640均与第二齿轮620啮合,所述的洒水导向杆650平行设置有多个,第二齿条630、第三齿条640活动套接于洒水导向杆650外,所述的洒水导向杆650外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洒水导向杆65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齿条630相抵,弹簧的弹力能够使第二齿条630复位,所述的第二齿条630与上述的升降电机314之间通过拉线相连,所述的安装板20的下方安装有用于拉线胀紧的过渡导轮,当升降电机314移动时,播种机构40与耕土装置30之间的距离改变,拉线拉动第二齿条630移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620转动,接着带动第三齿条640移动,第二齿条630与第三齿条640移动的距离相同、方向相反,从而保证了播种机构40与洒水装置60之间的距离、播种机构40与耕土装置30之间的距离相同,排水管610能够准确的对土坑内进行浇水。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播种的过程中,当对土地进行耕土挖坑时,开启升降电机314、耕土电机321,耕土电机32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32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323转动,第二锥齿轮323转动带动转轴324转动,从而带动齿刀327旋转,升降电机314驱动耕土机构320上下移动,从而使齿刀327深入地面并对土地进行耕土挖坑,挖出的泥土经齿刀327的旋移叶片向上输送,接着进入容置腔体,接着经排土管326排入至土坑内,从而对玉米种子进行掩埋处理,当播种玉米种子时,将玉米种子置于储料斗440内,开启播种电机410,播种电机4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播种丝杆420转动,从而带动调节组件430移动,玉米种子经上挡板432上的落料孔下落至上挡板432与下挡板431之间,接着调节组件430移动,上挡板432上的落料孔与隔板442上的落料孔分离,从而上挡板432对其上方玉米种子进行阻隔,下挡板431与隔板442上的落料孔分离,从而上挡板432与下挡板431之间的玉米种子能够经隔板442的落料孔下落至土坑内,播种电机410带动调节组件430往复运动,从而使玉米种子间歇性下落,当调节耕土机构320与播种机构40之间的间距时,开启移位电机311,移位电机31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条313移动,第一齿条313移动带动升降电机314沿着间距导向杆的导向方向移动,从而对耕土机构320与播种机构40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