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F级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通风装置及饲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2777发布日期:2020-05-20 00:2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SPF级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通风装置及饲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动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pf级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通风装置及具有该通风装置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实验动物饲养设备通常包括饲养箱、放置于饲养箱的笼架,放置于笼架内的多层多列笼盒、送风装置、回风装置、温湿度监控装置等组成。室内空气经过滤后通过送风装置的送风管道进入笼架、笼盒,而动物排出的废气经过回风装置的回风管道迅速排出饲养箱外。

然而,根据饲养设备内实验动物数量以及生长情况等不同,饲养箱内的通风换气量也有一定的改变,然而目前饲养箱内的通风换气量一般由送风装置或回风装置中管道的尺寸决定,无法做到控制风量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适用于饲养spf级实验动物设备的通风装置,可以很方便的控制风量的大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饲养spf级实验动物设备的通风装置,包括通风面板、开设于所述通风面板上的多个通风口、以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通风面板上的风量调节板,所述风量调节板开设有与所述通风口一一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和所述通风口至少部分重合时形成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风通道。通风面板设置为开设有多个通风口的结构,且风量调节板上开设有与通风口一一对应的开口,通过旋转风量调节板以使开口与通风口至少部分重合形成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风通道,从而旋转风量调节板即可调节通风通道的大小来调节不同截面积的气流通过以控制风量大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通风口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圆周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转轴上。通风口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且圆周对应的圆心位于转轴上,方便旋转风量调节板时开口与通风口部分重合在一起调节通风风道大小以调节风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口与所述通风口的尺寸完全相同且两者之间能够完全重合以使所述通风通道完全打开。开口与通风口完全相同,在旋转风量调节板时,开口和通风口能够完全重合,此时通风风道完全打开风量达到最大。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风口呈扇环形,相邻两个所述开口之间形成挡风面,所述挡风面与所述开口完全相同,所述挡风面能够与所述通风口完全重合以关闭所述通风通道。通风口设计为扇环形,具有平行的两个弧面,方便配合旋转的风量调节板以使通风口与开口相重合,挡风面与开口完全相同,由此,通风口、开口以及挡风面均为相同的扇环形结构,在风量调节板旋转过程中,可以做到挡风面与通风口完全重合,开口与通风面板上两个通风口之间的连接面相互重合,可以实现通风通道关闭即风量最小。因而,如此设计,可以使通风风道在完全打开、关闭以及部分打开之间自由切换。

上述技术方案中,再进一步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挡风面的一条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通风通道完全打开或关闭或部分打开的定位挡条,所述定位挡条伸入所述通风口且所述定位挡条与所述通风面板垂直设置。在扇环形开口的一条侧边设置定位挡条,且定位挡条伸入通风口中,可以将定位挡条定位在通风口中的任意位置,从而将通风通道完全打开或关闭或部分打开以调节风量的大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档条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侧边的长度。定位档条的长度小于等于侧边的长度均可以实现其单位作用以调节通风通道的大小而调节风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风量调节板设置于所述通风面板的一侧,所述通风面板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风量调节板的一侧延伸形成通风面板侧板,所述通风面板的远离所述风量调节板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风面板侧板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过滤网边缘的卡槽。通风面板侧板设置卡槽,可以稳固地固定过滤网。

上述技术方案中,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风面板呈正方形,所述通风面板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四个侧板,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开设有开槽,其余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侧板设置有所述卡槽。通风面板设置为正方形,且一个侧板开设有开槽,方便过滤网的置入以及取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通风装置。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由于安装了上述通风装置,可以控制送风系统或回风装置中的通风换气量,调节其风量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spf级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通风装置,通风面板设置为开设有多个通风口的结构,且还设置开设有与通风口一一对应的开口的风量调节板,通过旋转风量调节板以使开口与通风口至少部分重合形成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风通道,从而旋转风量调节板即可调节通风通道的大小来调节不同截面积的气流通过以控制风量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由于安装了上述通风装置,可以控制送风系统或回风系统中的通风换气量,调节其风量大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饲养箱本体的框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正视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8为图7的a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风通道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正视图(通风通道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风量调节板的正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风通道处于部分打开状态);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正视图(通风通道处于部分打开状态);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风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正视图(通风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饲养箱本体-100,框架结构-101,本体框架-102,立柱-103,开口-104,宽立板-105,窄立板-106,立柱风板-107,送风孔-108,顶板-109,底板-110,双开门板-111,第一内框架-112,第一外框架-113,第一密封条-114,第一内水平面-115,第一外水平面-116,第一垂直面-117,第二密封条118,第三密封条-119,玻璃门板-121,第二内框架-122,第二外框架-123,第四密封条-124,第五密封条-125,第六密封条-126,第二外水平面-127,第二垂直部-128,笼架-130,主机箱体-131,盖板-132,移动滚轮-133,送风装置-200,送风口-201,送风风机-202,静压箱-203,送风管道-204,送风槽-205,回风装置-300,回风口-301,通风装置-302,回风箱上盖303,回风风机-304,通风面板-400,通风口-401,通风面板侧板-402,开槽-403,卡槽-404,转轴-500,风量调节板-600,扇环形开口-601,挡风面-602,定位挡条-6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pf级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参见图1~图3,包括饲养箱本体100,饲养箱本体100为一种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包括框架结构101,关于框架结构101的结构,结合图4和图5,框架结构101包括本体框架102,本体框架102呈长方体形,本体框架102包括四根立柱103,相邻两根立柱103之间形成本体框架102的侧面。立柱103设置为空心结构,立柱103的上端具有用于进风的开口104,立柱103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宽立板105、分别与各宽立板105相邻设置的窄立板106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窄立板106之间的立柱风板107,两个宽立板105之间相互垂直,宽立板105与其相邻的窄立板106之间相互垂直,两个宽立板105朝向本体框架102的外部,两个窄立板106以及立柱风板107朝向本体框架102的内部,立柱风板107上开设有多个送风孔108用于向本体框架102内部送风,送风孔108为长条形,且沿立柱风板107的延伸方向设置有两列,两列送风孔交替设置以更加均匀的出风,如图5所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椭圆形或三角形或圆形等任意形状。

饲养箱本体100,这种箱体结构包括上述框架结构101以及设置于框架结构101的本体框架102顶面的顶板109、设置于本体框架102底面的底板110以及设置于本体框架102侧面的侧板组件。其中,顶板109的上方设置有送风装置200,送风装置200用于向开口104送风。

结合图6~图8,侧板组件为四个,分为两组,每组侧板组件相对设置且结构完全相同,其中,位于饲养箱本体100前后两侧的侧板组件为双开门结构,其包括双开门板111,设置在双开门板111外围的第一内框架112以及设置在第一内框架112外围的第一外框架113,第一外框架113的两侧分别与相应立柱103固定连接,第一外框架113上设置有用于与立柱103的宽立板105密封的第一密封条114。其中,第一外框架113包括第一内水平面115、第一外水平面116以及第一垂直面117,第一内水平面115和第一外水平面116平行设置,第一垂直面117与第一内水平面115和第一外水平面116垂直设置,第一密封条114设置于第一外水平面116上,第一内水平面115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内框架112密封的第二密封条118,第一垂直面117与立柱103的窄立板106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内框架112上具有用于与第一外水平面116密封的第三密封条119。其中,位于饲养箱本体100左右两侧的侧板组件设置为单门结构,其一般固定在饲养箱本体100左右两侧即可,无需打开,主要用于对框架结构101进行密封,其包括玻璃门板121、设置在玻璃门板121外围的第二内框架122以及设置在第二内框架122外围的第二外框架123,第二外框架123的侧面分别与相应立柱103固定连接,第二外框架123上设置有用于与立柱103的宽立板105密封的第四密封条124以及用于与第二内框架122密封的第五密封条125和第六密封条126,第二外框架123包括第二外水平面127以及第二垂直部128,第四密封条124设置于第二外水平面127上,第二垂直部128直接扣在立柱103的窄立板106上。

因而,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包括饲养箱本体100、设置于饲养箱本体100内的用于放置笼盒的笼架130、设置于饲养箱本体100顶部的送风装置200和回风装置300,其中,饲养箱本体100的结构如上所述,通过打开双开门板111向饲养箱本体100内更换笼盒、对实验动物进行试验等操作,饲养箱本体100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送风装置200、回风装置300以及各类仪器仪表的主机箱体131,主机箱体131的框架由顶板109、盖板132以及四周的顶部侧板围成,送风装置200和部分回收装置300安装在主机箱体131内,送风装置200和回风装置300用于交换饲养箱本体100内外部空气气流以通气,盖板132上设置有用于露出送风装置200的送风口201以及回风装置300的回风口301的孔洞,各类仪器仪表等安装在主机箱体131的顶部侧板上的外表面,方便操作,这些仪器仪表包括电压表、压差表、中央电路板、电源开关、风机控制器、照明开关等,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饲养箱本体100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滚轮133供上述饲养设备移动。

送风装置200包括具有送风口201的送风风机202、与送风风机202连通的静压箱203、与静压箱203相连的两根送风管道204、设置于主机箱体131上的与送风管道204连通的送风槽205,两个送风槽205设置于相对的两个顶部侧板内侧且和相应的顶部侧板紧邻设置,送风槽205的两端抵靠在另外一对相对设置的顶部侧板上。因而,送风装置200的送风管道204向相应侧的送风槽205送风,相应侧的送风槽205将风力向其两端传递后送入相应的立柱103内,外部风再通过立柱103内的送风孔108吹向饲养箱本体100内部。可见,本实施例中,立柱103作为饲养箱本体100的框架结构中一部分,且设置为中空结构,外部风直接通过立柱103向饲养箱本体100内送风,无需在饲养箱本体100内再设置送风的管道,节约空间。

关于回风装置300的结构,回风装置300包括位于顶板109内侧的通风装置302、与通风装置302连通且位于主机箱体131内的回风箱上盖303和回风风机304,以及与回风风机304连通的回风管道305,回风管道305的回风口301伸出盖板132的外部。其中,结合图9~图15,通风装置302包括正方形的通风面板400以及通过转轴500转动设置于通风面板400上的圆盘形状的风量调节板600,通风面板400上开设有8个扇环形的通风口401,8个通风口401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圆周对应的圆心位于转轴500上,风量调节板600上也开设有与通风口401完全相同的8个扇环形开口601,扇环形开口601能够与通风口401完全重合,相邻两个扇环形开口601之间形成挡风面602,挡风面602与扇环形开口601完全相同,因而可以通过旋转风量调节板600使得扇环形开口601与通风口401完全重合(即通风通道处于完全打开状态)、部分重合(即通风通道处于部分打开状态)以及完全不重合(即通风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当扇环形开口601与通风口401至少部分重合时形成供气流通过的通风风道,因而,扇环形开口601与通风口401两者之间完全重合以使通风通道完全打开此时风量达到最大,扇环形开口601与通风口401两者之间部分重合时通风风道部分打开依据客观需要决定通风风道打开的程度,挡风面602与通风口401完全重合以关闭通风通道风量为零。其中一个扇环形开口601的一条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将通风通道完全打开或关闭或部分打开的定位挡条603,定位挡条603伸入一个通风口401且定位挡条603与通风面板400垂直设置,定位挡条603的长度等于扇环形开口601的侧边的长度。风量调节板600设置于通风面板400的一侧,通风面板400的边缘向远离风量调节板600的一侧延伸形成通风面板侧板402,其中一个通风面板侧板402开设有开槽403,与开设有开槽403的通风面板侧板402相邻的两个通风面板侧板402内壁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404,通风面板400的远离风量调节板600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直接从开槽403置入后卡在卡槽404内,拆卸过滤网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其他部分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饲养spf级实验动物设备的通风装置,通风面板设置为开设有多个通风口的结构,且还设置开设有与通风口一一对应的开口的风量调节板,通过旋转风量调节板以使开口与通风口至少部分重合形成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风通道,从而旋转风量调节板即可调节通风通道的大小来调节不同截面积的气流通过以控制风量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由于安装了上述适用于饲养spf级实验动物设备的通风装置,可以控制送风系统或回风系统中的通风换气量,调节其风量大小。且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框架结构中的立柱设置为空心结构,立柱上端具有用于进风的开口,立柱朝向本体框架内部的侧壁开设有送风孔,因而立柱既可以作为框架结构一部分使用,外部风通过立柱即可向框架结构内部送风,不需要在框架结构内部额外设置送风管道,框架结构体积小巧,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箱体结构,由于设置有上述框架结构,且其上方设置有送风装置,用于向立柱的开口送风,即可实现通过立柱本身向箱体结构内部送风,体积小巧紧凑。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箱体结构,同样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通过立柱作为箱体结构的框架,且通过立柱自身向饲养箱内送风的优点,且通过分散送风、集中回风的方式,使得内部的气流循环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实验动物的饲养。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