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4398发布日期:2020-06-02 18:2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苗培养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在我们的地球上广泛存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人类对植物的栽培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起来,在现有的植物栽培领域中,植物的补水一直是个很重要的因素,现有的植物补水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定时去进行,或者使用机器,而这样不仅耗费了人力物力,同时也增加了电力、汽油等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补水装置不具有节省人力和能耗的问题,而提出的自动补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设有若干个连通口,每个所述连通口上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补水管,所述软管的两端设有螺纹,所述软管通过螺纹连接于连通口和补水管上,所述补水管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空心金属网状球,所述补水管上设有抖动装置,所述补水管上固定连接于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施肥装置。

优选地,空心金属网状球表面设有多个孔状结构。

优选地,补水管的出水口处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小孔。

优选地,抖动装置包括活动转盘、弧形挡板、抖动板和弹簧回复装置,所述活动转盘转动连接于补水管上,所述弧形挡板固定连接于活动转盘位于补水管内部一侧上,所述抖动板固定连接于活动转盘位于补水管外部一侧上,所述弹簧回复装置连接于抖动板和补水管上。

优选地,弹簧回复装置包括固定板、弹簧和固定块,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抖动板上,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补水管外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固定板和补水管之间。

优选地,施肥装置包括储料箱、木塞、活动槽和出料口,所述储料箱固定连接于连杆上,所述储料箱顶部设有木塞,所述活动槽设于储料箱底部一侧,所述抖动板穿过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上设有遮挡布,所述遮挡布固定连接于抖动板和活动槽上,所述储料箱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若干个出料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植物补水装置,通过采用了带有多空结构的补水管,可以插在植物周围为植物不断进行水分补充,大大的节省了人力,并且减少了能耗。

2、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植物补水装置,通过采用了抖动装置和施肥装置,可以在为植物补水的同时也为植物进行施肥,非常的实用,减小了人力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补水装置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补水装置的施肥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中:1储水箱、2连通口、3软管、4补水管、5空心金属网状球、6抖动装置、61活动转盘、62弧形挡板、63抖动板、64固定板、65弹簧、66固定块、7连杆、8施肥装置、81储料箱、82木塞、83活动槽、8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储水箱1,储水箱1上设有若干个连通口2,每个连通口2上连接有软管3,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补水管4,补水管4的出水口处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小孔,可以使水流缓慢的从小孔中流出,对植物补水,软管3的两端设有螺纹,软管3通过螺纹连接于连通口2和补水管4上,补水管4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空心金属网状球5,空心金属网状球5表面设有多个孔状结构,可以有效阻止泥土堵住补水管4上出水口设置的若干个小孔。

进一步的,补水管4上设有抖动装置6,抖动装置6包括活动转盘61、弧形挡板62、抖动板63和弹簧回复装置,活动转盘61转动连接于补水管4上,弧形挡板62固定连接于活动转盘61位于补水管4内部一侧上,抖动板63固定连接于活动转盘61位于补水管4外部一侧上,弹簧回复装置连接于抖动板63和补水管4上,弹簧回复装置包括固定板64、弹簧65和固定块66,固定板64固定连接于抖动板63上,固定块66固定连接于补水管4外侧,弹簧65固定连接于固定板64和补水管4之间,抖动装置6可以与补水管4中的水流配合,对施肥装置8中的废料进行抖动。

进一步的,补水管4上固定连接于有连杆7,连杆7上固定连接有施肥装置8,施肥装置8包括储料箱81、木塞82、活动槽83和出料口84,储料箱81固定连接于连杆7上,储料箱81顶部设有木塞82,活动槽83设于储料箱81底部一侧,抖动板63穿过活动槽83,活动槽83上设有遮挡布,遮挡布固定连接于抖动板63和活动槽83上,储料箱81底部设有出料口84,出料口84设有若干个出料孔。

将补水管4和空心金属网状球5插入植物四周的泥土中,将储水箱1中盛满水,水流通过连通口2进入软管3中,随后通过补水管4上的小孔流入空心金属网状球5中,通过空心金属网状球5上的孔状结构进入泥土中,当泥土中的水漫过了补水管4上的小孔后,泥土中的水分已经充足,水流不在流动,当植物将水分吸收后,泥土中的水分低于补水管4上的小孔位置时,水从软管3和补水管4内继续流动,在水流动的同时,压动了补水管4内的弧形挡板62,通过弹簧65,使抖动板63翘动起来,带动了施肥装置8内的肥料抖动,使一部分肥料通过出料口84抖动出来掉落在植物和泥土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上设有若干个连通口(2),每个所述连通口(2)上连接有软管(3),所述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补水管(4),所述软管(3)的两端设有螺纹,所述软管(3)通过螺纹连接于连通口(2)和补水管(4)上,所述补水管(4)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空心金属网状球(5),所述补水管(4)上设有抖动装置(6),所述补水管(4)上固定连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上固定连接有施肥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金属网状球表面设有多个孔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4)的出水口处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动装置(6)包括活动转盘(61)、弧形挡板(62)、抖动板(63)和弹簧回复装置,所述活动转盘(61)转动连接于补水管(4)上,所述弧形挡板(62)固定连接于活动转盘(61)位于补水管(4)内部一侧上,所述抖动板(63)固定连接于活动转盘(61)位于补水管(4)外部一侧上,所述弹簧回复装置连接于抖动板(63)和补水管(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回复装置包括固定板(64)、弹簧(65)和固定块(66),所述固定板(64)固定连接于抖动板(63)上,所述固定块(66)固定连接于补水管(4)外侧,所述弹簧(65)固定连接于固定板(64)和补水管(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装置(8)包括储料箱(81)、木塞(82)、活动槽(83)和出料口(84),所述储料箱(81)固定连接于连杆(7)上,所述储料箱(81)顶部设有木塞(82),所述活动槽(83)设于储料箱(81)底部一侧,所述抖动板(63)穿过活动槽(83),所述活动槽(83)上设有遮挡布,所述遮挡布固定连接于抖动板(63)和活动槽(83)上,所述储料箱(81)底部设有出料口(84),所述出料口(84)设有若干个出料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设有若干个连通口,每个所述连通口上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补水管,所述软管的两端设有螺纹,所述软管通过螺纹连接于连通口和补水管上,所述补水管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空心金属网状球,所述补水管上设有抖动装置,所述补水管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施肥装置,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植物补水装置,通过采用了带有多空结构的补水管,可以插在植物周围为植物不断进行水分补充,大大的节省了人力,并且减少了能耗,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抖动装置和施肥装置,可以在为植物补水的同时也为植物进行施肥,非常的实用,减小了人力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王朴;康凯丽;金晶;丁昭全;涂继红;于静亚;陈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