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滴轮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1133发布日期:2020-05-26 17:07阅读:2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滴轮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轴,尤其涉及一种水滴轮主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水滴轮内的主轴是长主轴,其一端插进螺旋齿内与微调螺母的平垫相接触,另一端与掌侧盖的平垫相接触。

水滴轮放线时,按下放线开关,使线杯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因放线开关与离合开关固定一体,放线开关按下时带动离合开关转动,离合开关抬起离合器,因离合器给螺旋齿定位,螺旋齿被离合器抬起,螺旋齿上的开口槽离开主轴上的定位销,主轴可以自由转动;抛线时,线杯转动带动主轴转动,此时螺旋齿静止。

现有的主轴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保证是百分之百同心的,如果主轴有偏心情况,则在转动时会轻微地碰触螺旋齿的内孔,增加摩擦;又因为螺旋齿本身套置于主轴上且通过主轴进行定位,自身处于晃动状态,在主轴转动时螺旋齿更容易与主轴摩擦,摩擦越大线杯受到的阻力越大,大大影响了线杯放线效果及水滴轮的远投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滴轮主轴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滴轮主轴结构,包括水滴轮主体、齿侧盖,齿侧盖设置于水滴轮主体的右侧;水滴轮主体内设置有线杯,齿侧盖内设置有螺旋齿,还包括主轴结构、弹片;主轴结构包括主轴、附加轴,主轴设置于线杯的中心,附加轴设置于螺旋齿的中心,主轴与附加轴同轴设置;弹片固定设置于附加轴的右部;螺旋齿的左部外侧套置有定位轴承。

进一步地、主轴的右部固定设置有定位销;螺旋齿的左端开设有与定位销相匹配的开口槽。

螺旋齿的内部沿轴向开设有通孔;主轴的右端插置于螺旋齿的通孔内,主轴右端的外径小于螺旋齿通孔的内径。

进一步地、水滴轮主体内设置有轴承室,定位轴承固定设置于轴承室内。

主轴的右部外侧套置有轴承a;螺旋齿的右部外侧套置有轴承b。

进一步地、齿侧盖的右侧设置有微调螺母,微调螺母的内壁上设置有平垫;附加轴的右端与平垫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由主轴与附加轴配合设置,在螺旋齿离开主轴上的定位销后,主轴与螺旋齿不接触,且弹片起到了将附加轴拉离主轴的作用,使主轴与附加轴之间是分离的状态,主轴转动不会与螺旋齿、附加轴相碰撞,大大减少了主轴的摩擦机会,线杯受的阻力更小,水滴轮抛投更远;并且螺旋齿以其自身两端的轴承来进行定位,减小了螺旋齿的晃动机会,也增加了其在受力状态下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在水滴轮内的作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主轴上定位销与螺旋齿作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在水滴轮内的分开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主轴上定位销与螺旋齿分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长主轴在水滴轮内的作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长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长主轴上定位销与螺旋齿作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技术中长主轴在水滴轮内的分开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长主轴上定位销与螺旋齿分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水滴轮主体;2、齿侧盖;3、线杯;4、螺旋齿;5、弹片;6、主轴;7、附加轴;8、定位销;9、定位轴承;10、轴承a;11、轴承b;12、平垫;13、微调螺母;14、开口槽;15、长主轴;16、短螺旋齿;17、轴承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滴轮主轴结构,包括水滴轮主体1、齿侧盖2,齿侧盖2设置于水滴轮主体1的右侧;水滴轮主体1内设置有线杯3,齿侧盖2内设置有螺旋齿4,还包括主轴结构、弹片5;如图2所示,主轴结构包括主轴6、附加轴7,主轴6设置于线杯3的中心,附加轴7设置于螺旋齿4的中心,主轴6与附加轴7同轴设置;如图4所示,弹片5固定设置于附加轴7的右部,弹片5的作用是把附加轴7拉离主轴6。

如图3、4所示,主轴6的右部固定设置有定位销8,螺旋齿4的左端开设有与定位销8相匹配的开口槽14。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的作用状态为螺旋齿4的开口槽14与主轴6上的定位销8相配合,成为相对固定的一体结构;主轴结构的分开状态为螺旋齿4的开口槽14与主轴6上的定位销8相分开。

螺旋齿4的内部沿轴向开设有通孔;主轴6的右端插置于螺旋齿4的通孔内,主轴6右端的外径小于螺旋齿4通孔的内径,使得主轴6右端与螺旋齿4通孔的内壁不接触。

如图3所示,螺旋齿4的左部外侧套置有定位轴承9,螺旋齿4的右部外侧套置有轴承b11,水滴轮主体1内设置有轴承室,定位轴承9固定设置于轴承室内。主轴6的右部外侧套置有轴承a10。

齿侧盖2的右侧设置有微调螺母13,微调螺母13的内壁上设置有平垫12;附加轴7的右端与平垫12相接。

水滴轮放线时,按下放线开关,使线杯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因放线开关与离合开关固定一体,放线开关按下时带动离合开关转动,离合开关抬起离合器,因离合器给螺旋齿定位,螺旋齿被离合器抬起,螺旋齿上的开口槽离开主轴上的定位销,主轴可以自由转动。

如图9、10所示,现有技术中由于水滴轮内设置的是长主轴,在按下放线开关后,螺旋齿被离合器抬起使开口槽离开长主轴上的定位销,此时长主轴可以自由转动,螺旋齿不转动,但螺旋齿仍是套置于长主轴的外部的,放线时线杯转动带动长主轴转动,主轴转动过程中有极大可能会与螺旋齿碰触,增加摩擦,并且因为螺旋齿本身以长主轴进行定位,离开定位销后的螺旋齿本身处于晃动状态,更增加了螺旋齿与长主轴的摩擦机会,影响水滴轮的放线及远投效果。如图5、6所示,而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是主轴6与附加轴7配合设置的,主轴6短于现有技术中的长主轴,在按下放线开关后,螺旋齿4被离合器抬起使螺旋齿4沿着定位轴承9、轴承b11的轴线向右方移动,开口槽14离开主轴6上的定位销8,此时主轴6可以自由转动,螺旋齿4不转动,并且因为主轴右端的外径小于螺旋齿通孔的内径,主轴6与螺旋齿4之间具有足够大的间隙,使主轴6与螺旋齿4不接触;并且因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旋齿4与现有技术的螺旋齿相比进行了加长,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轴承9、轴承b11,螺旋齿4以其自身两端的轴承来进行定位,减小了螺旋齿4的晃动机会,也增加了其在受力状态下的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主轴6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螺旋齿4相碰撞,减小了主轴6与螺旋齿4之间的摩擦机会;此外,因为本实用新型在附加轴7的右部固定设置有弹片5,弹片5起到了将附加轴7拉离主轴6的作用,使主轴6与附加轴7之间是分离的状态,主轴6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附加轴7相碰触。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按下放线开关后,螺旋齿4移动与主轴6上的定位销相分离,主轴6不与螺旋齿4及附加轴7相接触,在抛线时线杯3转动带动主轴6转动,因主轴6不与螺旋齿4、附加轴7接触,故主轴6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螺旋齿4、附加轴7摩擦,大大减少了主轴6的摩擦机会,线杯受到的阻力更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的水滴轮放线效果更好,抛投更远。

微调螺母13的作用是在需要的情况下通过锁附加轴7来把主轴6锁住,通过旋转微调螺母13使其向左方移动,微调螺母13内的平垫12与附加轴7的右端向接触并向左顶紧附加轴7,附加轴7进而向左顶紧主轴6,完成主轴6的锁住,此时弹片5受力发生变形;松开微调螺母13后,弹片5不受力且在恢复原状态的过程中带动附加轴7向右移动离开主轴6,即附加轴7的左端与主轴6不接触。

若附加轴7的右部不设置弹片5,则在松开微调螺母13后,附加轴7的左端与主轴6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主轴6与附加轴7之间容易发生自由碰触而产生摩擦,影响水滴轮的抛投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主轴结构由主轴6与附加轴7配合设置,在螺旋齿4离开主轴上的定位销后,主轴6与螺旋齿4不接触,主轴6转动不会与螺旋齿4相碰撞,大大减少了主轴6的摩擦机会,线杯受的阻力更小,水滴轮抛投更远;螺旋齿4以其自身两端的轴承来进行定位,减少了螺旋齿4的晃动机会,也增加了其在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弹片5起到了将附加轴7拉离主轴6的作用,使主轴6与附加轴7之间是分离的状态,主轴6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附加轴7相碰触,减少了主轴6的摩擦机会,线杯受的阻力更小,水滴轮抛投更远。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