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花菜种子去皮清选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89463发布日期:2020-05-20 00:03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花菜种子去皮清选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子去皮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花菜种子去皮清选一体机。



背景技术:

金花菜(medicagopolymorphal)属豆科苜蓿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又称南苜蓿、秧草、草头、肥田草。金花菜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在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智利广泛种植,在我国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常为栽培或半野生状态,适应性良好。金花菜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可达25.16%,粗脂肪4.39%,粗纤维16.96%,无氮浸出物35.11%,灰分10.17%,相比紫花苜蓿,金花菜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更高,而纤维含量相对较低,可做菜用、饲用、药用、绿肥等多种用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花菜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但金花菜的荚果坚硬,自然脱粒较少,手工去荚壳费时费力,阻碍金花菜的商品化种子生产,不利于金花菜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花菜种子去皮清选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花菜种子去皮清选一体机,包括支撑架和壳体,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去皮组件和筛选组件,所述去皮组件位于筛选组件上方,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清选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安装。壳体主要用于保护内部组件,以及为内部组件提供安装空间,由于各种组件基本都是设置在壳体内部,为了方便对其进行检查、维修以及更换,将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安装,实现了保护的同时,方便将壳体打开,对内部的结构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去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下壳体两侧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位于壳体内,两个固定盘之间设置有多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刀片。去皮组件主要用于将种子的外壳打碎,实现种子外壳与种子的分离,由于去皮组件是设置在壳体上的,而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相当于盖子的作用,因此将去皮组件中的转轴转动连接在下壳体的两侧,在转轴的两端固定有固定盘,固定盘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重合,将固定盘设置在壳体内,在固定盘之间设置有多根固定杆,固定杆是连接在固定盘上的,且沿着固定盘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最佳,固定杆的最佳数量为3到6根,在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刀片,刀片主要用于将种子的外壳打碎,实现种子与外壳的分离,当转轴转动时,带动两端的固定盘转动,固定盘带动固定杆绕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刀片转动,刀片也是绕着转轴的轴线转动,由于设置有多个固定杆,并且在每根固定杆上设置有多个刀片,因此整个转轴的周围遍布有较多的刀片且分布均匀,这样设置可以最大化地对进料口落下的带壳的种子进行去皮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与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支撑座转动连接。由于转轴与下壳体的两侧转动连接,而壳体本身的厚度较薄,为了对转轴起到相应的支撑作用,在壳体的两侧设置支撑座,支撑座设置有转轴与下壳体的连接处,且支撑座固定在下壳体上,然后将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撑座内,为了实现转轴与支撑座之间的转动连接,在支撑座内设置有轴承,转轴与轴承的内圈连接,从而保证转轴的转动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与转轴传动连接。为了给转轴提供转动所需的驱动力,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为了便于固定第二驱动电机,在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将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撑杆上,第二驱动电机与转轴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传动带可以实现较长距离的传动,且结构简单,便于布置,为了方便转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连接,可将转轴位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穿出支撑座,从而方便与传动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第二驱动电机电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上设置有变频器,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可以根据第二驱动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对第二驱动电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变频器与第二驱动电机电连接,为了布局紧凑,在支撑杆上设置有安装板,将变频器安装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筛选组件包括过滤筛、第一驱动电机、转盘和连接杆,所述过滤筛和第一驱动电机均固定在壳体内壁,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过滤筛上,另一端铰接在转盘上,所述连接杆所在的直线与转盘的轴线为异面直线。筛选组件主要用于将去皮后的种子和杂质与未去皮的种子进行筛选,因此设置有过滤筛,将过滤筛固定在壳体内壁,种子经去皮组件处理后便落到过滤筛上进行过滤,为了防止种子或杂质堵塞过滤筛的筛孔,在壳体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在转盘上设置有一个与过滤筛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所在的直线与转盘的轴线为异面直线即连接杆与转盘的连接点不在转盘的中心,当第一驱动电机工作时,带动转盘转动,由于连接杆铰接在转盘上,而且铰接点不在转盘的中心,因此转盘会带动连接杆上下运动,由于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在过滤筛上,因此过滤筛会上下震动,防止去皮后的种子和杂质堵塞过滤筛。

进一步地,所述清选组件包括第二出料口、电风扇和设置于出料管管侧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电风扇设置于与第一出料口相对的另一管侧,所述电风扇的风力方向与第一出料口的出口路径一致。清选组件主要用于将去皮后的种子和杂质进行分离,以得到纯净的种子,在出料管上设置两个出料口,设置于管侧的为第一出料口,沿管径设置的为第二出料口,在第一出料口相对的另一管侧设置有电风扇,电风扇的风力方向与第一出料口的出口路径一致,启动电风扇,当种子和杂质沿着出料管落下,运动到电风扇的位置时,电风扇将质量较轻的杂质吹到第一出料口,使杂质从第一出料口排出,质量较重的种子则继续沿着出料管运动,从第二出料口排出,电风扇的风力不宜过大,以将杂质吹到第一出料口但又无法将种子吹到第一出料口为宜。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转动轴,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筒,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连接筒内,所述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通过锁紧机构锁紧。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安装,为了保证其连接稳定性同时又方便分开,具体的,将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一侧铰接,即上壳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转动轴,下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筒,将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连接筒内;另一侧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即上壳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耳,下壳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通过锁紧机构锁紧,锁紧机构可以采用现有的锁,也可以在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上设置对应的螺纹孔,然后通过过螺栓或者螺钉进行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进料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挡板高度的固定螺栓。为了方便进料,在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斗,为了控制进料的多少,在进料斗与进料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通过调节挡板的位置,使进料口部分露出或者全部露出,从而实现对进料量的控制,同时,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挡板高度的固定螺栓,当需要调节挡板时,松开螺栓,当调节完毕后,锁紧固定螺栓,实现对挡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去皮组件和筛选组件,去皮组件用于将带壳的种子打碎,进行剥壳去皮,筛选组件用于过滤剥皮后的种子和杂质,实现对未剥皮的种子和已剥皮的种子进行筛选,壳体底部的出料口方便筛选后的种子和杂质排出壳体,通过设置出料管以及在出料管上设置清选组件,清选组件将筛选过后的种子和杂质进行分离,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只需要将种子装袋即可,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去皮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清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1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下壳体;3-上壳体;4-进料斗;5-挡板;6-固定盘;7-转轴;8-固定杆;9-刀片;10-过滤筛;11-第一驱动电机;12-出料管;13-第一出料口;14-第二出料口;15-电风扇;16-第二驱动电机;17-变频器;18-固定螺栓;19-连接筒;20-转动轴;21-第一连接耳;22-第二连接耳;23-转盘;24-连接杆;25-支撑杆;26-安装板;27-支撑座;28-轴承;29-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一种金花菜种子去皮清选一体机,包括支撑架1和壳体,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架1上,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去皮组件和筛选组件,所述去皮组件位于筛选组件上方,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连接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上设置有清选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去皮组件和筛选组件,去皮组件用于将带壳的种子打碎,进行剥壳去皮,筛选组件用于过滤剥皮后的种子和杂质,实现对未剥皮的种子和已剥皮的种子进行筛选,壳体底部的出料口方便筛选后的种子和杂质排出壳体,通过设置出料管12以及在出料管12上设置清选组件,清选组件将筛选过后的种子和杂质进行分离,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只需要将种子装袋即可,十分方便。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3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2配合安装。壳体主要用于保护内部组件,以及为内部组件提供安装空间,由于各种组件基本都是设置在壳体内部,为了方便对其进行检查、维修以及更换,将壳体分为上壳体3和下壳体2,上壳体3与下壳体2配合安装,实现了保护的同时,方便将壳体打开,对内部的结构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所述去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下壳体2两侧的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6,所述固定盘6位于壳体内,所述固定盘6之间设置有多根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刀片9。去皮组件主要用于将种子的外壳打碎,实现种子外壳与种子的分离,由于去皮组件是设置在壳体上的,而壳体分为上壳体3和下壳体2,上壳体3相当于盖子的作用,因此将去皮组件中的转轴7转动连接在下壳体2的两侧,在转轴7的两端固定有固定盘6,固定盘6的轴线与转轴7的轴线重合,将固定盘6设置在壳体内,在固定盘6之间设置有多根固定杆8,固定杆8沿着固定盘6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最佳,固定杆8的最佳数量为3到6根,在固定杆8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刀片9,刀片9主要用于将种子的外壳打碎,实现种子与外壳的分离,当转轴7转动时,带动两端的固定盘6转动,固定盘6带动固定杆8绕着转轴7转动,从而带动刀片9转动,刀片9也是绕着转轴7的轴线转动,由于设置有多个固定杆8,并且在每根固定杆8上设置有多个刀片9,因此整个转轴7的周围遍布有较多的刀片9且分布均匀,这样设置可以最大化地对进料口落下的带壳的种子进行去皮处理。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下壳体2与转轴7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座27,所述支撑座27与下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7通过轴承28与支撑座27转动连接。由于转轴7与下壳体2的两侧转动连接,而壳体本身的厚度较薄,为了对转轴7起到相应的支撑作用,在壳体的两侧设置支撑座27,支撑座27设置有转轴7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且支撑座27固定在下壳体2上,然后将转轴7转动连接在支撑座27内,为了实现转轴7与支撑座27之间的转动连接,在支撑座27内设置有轴承28,转轴7与轴承28的内圈连接,从而保证转轴7的转动性。

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6通过传动带29与转轴7传动连接。为了给转轴7提供转动所需的驱动力,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6,为了便于固定第二驱动电机16,在支撑架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25,将第二驱动电机16固定在支撑杆25上,第二驱动电机16与转轴7之间通过传动带29传动连接,传动带29可以实现较长距离的传动,且结构简单,便于布置,为了方便转轴7与第二驱动电机16的连接,可将转轴7位于第二驱动电机16输出轴的一端穿出支撑座27,从而方便与传动带29连接。

所述支撑杆25上还设置有安装板26,所述安装板26上设置有变频器17,所述变频器17与第二驱动电机16电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16上设置有变频器17,变频器17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17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可以根据第二驱动电机16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17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对第二驱动电机16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变频器17与第二驱动电机16电连接,为了布局紧凑,在支撑杆25上设置有安装板26,将变频器17安装在安装板26上。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筛选组件包括过滤筛10、第一驱动电机11、转盘23和连接杆24,所述过滤筛10和第一驱动电机11均固定在壳体内壁,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23,所述连接杆24的一端连接在过滤筛10上,另一端铰接在转盘23上,所述连接杆24所在的直线与转盘23的轴线为异面直线。筛选组件主要用于将去皮后的种子和杂质与未去皮的种子进行筛选,因此设置有过滤筛10,将过滤筛10固定在壳体内壁,种子经去皮组件处理后便落到过滤筛10上进行过滤,为了防止种子或杂质堵塞过滤筛10的筛孔,在壳体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1,在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23,在转盘23上设置有一个与过滤筛10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4,连接杆24所在的直线与转盘23的轴线为异面直线即连接杆24与转盘23的连接点不在转盘23的中心,当第一驱动电机11工作时,带动转盘23转动,由于连接杆24铰接在转盘23上,而且铰接点不在转盘23的中心,因此转盘23会带动连接杆24上下运动,由于连接杆24另一端连接在过滤筛10上,因此过滤筛10会上下震动,防止去皮后的种子和杂质堵塞过滤筛10。

所述清选组件包括第二出料口14、电风扇15和设置于出料管12管侧的第一出料口13,所述电风扇15设置于与第一出料口13相对的另一管侧,所述电风扇15的风力方向与第一出料口13的出口路径一致。清选组件主要用于将去皮后的种子和杂质进行分离,以得到纯净的种子,在出料管12上设置两个出料口,设置于管侧的为第一出料口13,沿管径设置的为第二出料口14,在第一出料口13相对的另一管侧设置有电风扇15,电风扇15的风力方向与第一出料口13的出口路径一致,启动电风扇15,当种子和杂质沿着出料管12落下,运动到电风扇15的位置时,电风扇15将质量较轻的杂质吹到第一出料口13,使杂质从第一出料口13排出,质量较重的种子则继续沿着出料管12运动,从第二出料口14排出,电风扇15的风力不宜过大,以将杂质吹到第一出料口13但又无法将种子吹到第一出料口13为宜。

实施例5:

如图1-8所示,一种金花菜种子去皮清选一体机,包括支撑架1和壳体,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架1上,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去皮组件和筛选组件,所述去皮组件位于筛选组件上方,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连接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上设置有清选组件。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3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2配合安装。壳体主要用于保护内部组件,以及为内部组件提供安装空间,由于各种组件基本都是设置在壳体内部,为了方便对其进行检查、维修以及更换,将壳体分为上壳体3和下壳体2,上壳体3与下壳体2配合安装,实现了保护的同时,方便将壳体打开,对内部的结构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所述去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下壳体2两侧的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6,所述固定盘6位于壳体内,所述固定盘6之间设置有多根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刀片9。去皮组件主要用于将种子的外壳打碎,实现种子外壳与种子的分离,由于去皮组件是设置在壳体上的,而壳体分为上壳体3和下壳体2,上壳体3相当于盖子的作用,因此将去皮组件中的转轴7转动连接在下壳体2的两侧,在转轴7的两端固定有固定盘6,固定盘6的轴线与转轴7的轴线重合,将固定盘6设置在壳体内,在固定盘6之间设置有多根固定杆8,固定杆8沿着固定盘6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最佳,固定杆8的最佳数量为3到6根,在固定杆8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刀片9,刀片9主要用于将种子的外壳打碎,实现种子与外壳的分离,当转轴7转动时,带动两端的固定盘6转动,固定盘6带动固定杆8绕着转轴7转动,从而带动刀片9转动,刀片9也是绕着转轴7的轴线转动,由于设置有多个固定杆8,并且在每根固定杆8上设置有多个刀片9,因此整个转轴7的周围遍布有较多的刀片9且分布均匀,这样设置可以最大化地对进料口落下的带壳的种子进行去皮处理。

所述下壳体2与转轴7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座27,所述支撑座27与下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7通过轴承28与支撑座27转动连接。由于转轴7与下壳体2的两侧转动连接,而壳体本身的厚度较薄,为了对转轴7起到相应的支撑作用,在壳体的两侧设置支撑座27,支撑座27设置有转轴7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且支撑座27固定在下壳体2上,然后将转轴7转动连接在支撑座27内,为了实现转轴7与支撑座27之间的转动连接,在支撑座27内设置有轴承28,转轴7与轴承28的内圈连接,从而保证转轴7的转动性。

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6通过传动带29与转轴7传动连接。为了给转轴7提供转动所需的驱动力,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6,为了便于固定第二驱动电机16,在支撑架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25,将第二驱动电机16固定在支撑杆25上,第二驱动电机16与转轴7之间通过传动带29传动连接,传动带29可以实现较长距离的传动,且结构简单,便于布置,为了方便转轴7与第二驱动电机16的连接,可将转轴7位于第二驱动电机16输出轴的一端穿出支撑座27,从而方便与传动带29连接。

所述支撑杆25上还设置有安装板26,所述安装板26上设置有变频器17,所述变频器17与第二驱动电机16电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16上设置有变频器17,变频器17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17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可以根据第二驱动电机16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17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对第二驱动电机16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变频器17与第二驱动电机16电连接,为了布局紧凑,在支撑杆25上设置有安装板26,将变频器17安装在安装板26上。

所述筛选组件包括过滤筛10、第一驱动电机11、转盘23和连接杆24,所述过滤筛10和第一驱动电机11均固定在壳体内壁,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23,所述连接杆24的一端连接在过滤筛10上,另一端铰接在转盘23上,所述连接杆24所在的直线与转盘23的轴线为异面直线。筛选组件主要用于将去皮后的种子和杂质与未去皮的种子进行筛选,因此设置有过滤筛10,将过滤筛10固定在壳体内壁,种子经去皮组件处理后便落到过滤筛10上进行过滤,为了防止种子或杂质堵塞过滤筛10的筛孔,在壳体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1,在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23,在转盘23上设置有一个与过滤筛10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4,连接杆24所在的直线与转盘23的轴线为异面直线即连接杆24与转盘23的连接点不在转盘23的中心,当第一驱动电机11工作时,带动转盘23转动,由于连接杆24铰接在转盘23上,而且铰接点不在转盘23的中心,因此转盘23会带动连接杆24上下运动,由于连接杆24另一端连接在过滤筛10上,因此过滤筛10会上下震动,防止去皮后的种子和杂质堵塞过滤筛10。

所述清选组件包括第二出料口14、电风扇15和设置于出料管12管侧的第一出料口13,所述电风扇15设置于与第一出料口13相对的另一管侧,所述电风扇15的风力方向与第一出料口13的出口路径一致。清选组件主要用于将去皮后的种子和杂质进行分离,以得到纯净的种子,在出料管12上设置两个出料口,设置于管侧的为第一出料口13,沿管径设置的为第二出料口14,在第一出料口13相对的另一管侧设置有电风扇15,电风扇15的风力方向与第一出料口13的出口路径一致,启动电风扇15,当种子和杂质沿着出料管12落下,运动到电风扇15的位置时,电风扇15将质量较轻的杂质吹到第一出料口13,使杂质从第一出料口13排出,质量较重的种子则继续沿着出料管12运动,从第二出料口14排出,电风扇15的风力不宜过大,以将杂质吹到第一出料口13但又无法将种子吹到第一出料口13为宜。

所述上壳体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转动轴20,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耳22,所述下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筒19,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耳21,所述转动轴20转动连接在连接筒19内,所述第一连接耳21和第二连接耳22通过锁紧机构锁紧。上壳体3与下壳体2之间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安装,为了保证其连接稳定性同时又方便分开,具体的,将上壳体3与下壳体2的一侧铰接,即上壳体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转动轴20,下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筒19,将转动轴20转动连接在连接筒19内;另一侧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即上壳体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耳22,下壳体2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耳21,第一连接耳21和第二连接耳22通过锁紧机构锁紧,锁紧机构可以采用现有的锁,也可以在第一连接耳21和第二连接耳22上设置对应的螺纹孔,然后通过过螺栓或者螺钉进行锁紧。

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斗4,所述进料斗4与进料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5,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挡板5高度的固定螺栓18。为了方便进料,在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斗4,为了控制进料的多少,在进料斗4与进料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5,通过调节挡板5的位置,使进料口部分露出或者全部露出,从而实现对进料量的控制,同时,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挡板5高度的固定螺栓18,当需要调节挡板5时,松开螺栓,当调节完毕后,锁紧固定螺栓18,实现对挡板5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