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部带有长度调节固定件的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4429发布日期:2020-06-09 19:11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部带有长度调节固定件的鱼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节稳定、调节效率高的尾部带有长度调节固定件的鱼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钓鱼竿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或娱乐常用的工具,其结构一般为多节收缩型,每节均为带有一定锥度的套管,使用时将套管内的竿节拉出,相邻的竿节端部靠套管的锥度紧密卡和在一起,不用时可将较细的竿节推入到相邻的较粗竿节的内腔中,从而将鱼竿收缩在一起,这种鱼竿在使用时必须将所有竿节拉伸到最大长度,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节稳定、调节效率高的尾部带有长度调节固定件的鱼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尾部带有长度调节固定件的鱼竿,设有多节相互套接的竿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竿节的末端第一竿节的后端设有长度调节固定件,所述的长度调节固定件由前向后依次包括卡接部、连接部、后堵部,连接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卡接部的后端、后堵部的前端相连接,所述的卡接部和连接部都设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卡接部的侧壁圆周上设有至少两条前端开口的条形膨胀孔,所述的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与末端第一竿节后端内壁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螺纹实现长度调节固定件与鱼竿的连接,所述的后堵部设为圆柱状,圆柱状的后堵部端面上设有导水孔,导水孔的前端与连接部相连通,导水孔的后端与外界相连通,末端第二竿节的后端插入卡接部实现末端第二竿节的固定,进而通过伸出或收进末端第二竿节实现鱼竿整体长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状结构的卡接部前端内壁圆周上设有朝向卡接部内侧后端倾斜的导向剖面,通过导向剖面实现末端第二竿节的后端的引导插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向剖面与卡接部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5-45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柱状的后堵部的前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部的后端内壁上设有与后堵部相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后堵部与连接部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连接,后堵部可拆卸结构可卸下进行清理积攒的砂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堵部的后端设有失手环,失手环与后堵部的后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竿节的末端第一竿节的后端设有长度调节固定件,所述的长度调节固定件由前向后依次包括卡接部、连接部、后堵部,连接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卡接部的后端、后堵部的前端相连接,所述的卡接部和连接部都设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卡接部的侧壁圆周上设有至少两条前端开口的条形膨胀孔,所述的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与末端第一竿节后端内壁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螺纹实现长度调节固定件与鱼竿的连接,所述的后堵部设为圆柱状,圆柱状的后堵部端面上设有导水孔,导水孔的前端与连接部相连通,导水孔的后端与外界相连通,末端第二竿节的后端插入卡接部实现末端第二竿节的固定,进而通过伸出或收进末端第二竿节实现鱼竿整体长度的调节,所述的管状结构的卡接部前端内壁圆周上设有朝向卡接部内侧后端倾斜的导向剖面,通过导向剖面实现末端第二竿节的后端的引导插入,所述的导向剖面与卡接部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5-45度,所述的圆柱状的后堵部的前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部的后端内壁上设有与后堵部相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后堵部与连接部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连接,后堵部可拆卸结构可卸下进行清理积攒的砂子,所述的后堵部的后端设有失手环,失手环与后堵部的后端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节稳定、调节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长度调节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卡接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尾部带有长度调节固定件的鱼竿,设有多节相互套接的竿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竿节的末端第一竿节1的后端设有长度调节固定件,所述的长度调节固定件由前向后依次包括卡接部2、连接部3、后堵部4,连接部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卡接部2的后端、后堵部4的前端相连接,所述的卡接部2和连接部3都设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卡接部2的侧壁圆周上设有至少两条前端开口的条形膨胀孔5,所述的竿节的末端第二竿节6的后端外径大于卡接部2的内径,所述的连接部3的外壁上设有与末端第一竿节1后端内壁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螺纹实现长度调节固定件与鱼竿的连接,所述的后堵部4设为圆柱状,圆柱状的后堵部4端面上设有导水孔7,导水孔7的前端与连接部3相连通,导水孔7的后端与外界相连通,末端第二竿节6的后端插入卡接部2实现末端第二竿节6的固定,进而通过伸出或收进末端第二竿节6实现鱼竿整体长度的调节,所述的管状结构的卡接部2前端内壁圆周上设有朝向卡接部2内侧后端倾斜的导向剖面8,通过导向剖面8实现末端第二竿节6的后端的引导插入,所述的导向剖面8与卡接部2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5-45度,所述的圆柱状的后堵部4的前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部3的后端内壁上设有与后堵部4相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后堵部4与连接部3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连接,后堵部4可拆卸结构可卸下进行清理积攒的砂子,所述的后堵部4的后端设有失手环,失手环与后堵部4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的卡接部2、后堵部4设为塑料材质,所述的连接部3设为铝合金材质,卡接部2通过插进连接部3部分通过胶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长度调节固定件安装在竿节的末端第一竿节1的后端,长度调节固定件中的卡接部2和连接部3分别穿过末端第一竿节1后端内,连接部3通过螺纹与末端第一竿节1后端相连接,当需要调节竿节的长度时,就可以通过将末端第二竿节6的后端插入或拔出卡接部2实现长度的调节,由于卡接部2设有条形膨胀孔5,所述的竿节的末端第二竿节6的后端外径大于卡接部2的内径,因此可以牢固的卡接住末端第二竿节6的后端,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竿节的末端第一竿节1的后端设有长度调节固定件,所述的长度调节固定件由前向后依次包括卡接部2、连接部3、后堵部4,连接部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卡接部2的后端、后堵部4的前端相连接,所述的卡接部2和连接部3都设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卡接部2的侧壁圆周上设有至少两条前端开口的条形膨胀孔5,所述的连接部3的外壁上设有与末端第一竿节1后端内壁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螺纹实现长度调节固定件与鱼竿的连接,所述的后堵部4设为圆柱状,圆柱状的后堵部4端面上设有导水孔7,导水孔7的前端与连接部3相连通,导水孔7的后端与外界相连通,末端第二竿节6的后端插入卡接部2实现末端第二竿节6的固定,进而通过伸出或收进末端第二竿节6实现鱼竿整体长度的调节,所述的管状结构的卡接部2前端内壁圆周上设有朝向卡接部2内侧后端倾斜的导向剖面8,通过导向剖面8实现末端第二竿节6的后端的引导插入,所述的导向剖面8与卡接部2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5-45度,所述的圆柱状的后堵部4的前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部3的后端内壁上设有与后堵部4相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后堵部4与连接部3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连接,后堵部4可拆卸结构可卸下进行清理积攒的砂子,所述的后堵部4的后端设有失手环,失手环与后堵部4的后端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节稳定、调节效率高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