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牲畜修蹄绑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3343发布日期:2020-08-05 00:25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牲畜修蹄绑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修蹄绑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牲畜修蹄绑定装置。



背景技术:

牛蹄是牛的支柱器官。它是由外部坚硬的角质壳和内部肌肉组成。其中坚实的角质壳,具有保护知觉部和支持牛体重的作用。修蹄的目的包括去除过度生长的角质、复原蹄趾间的均匀负重和去除蹄趾损伤。另外,90%以上的牛跛行是由蹄匣异常而引起的,定期对牛进行修蹄可以大幅度降低牛跛行现象的发生。在修蹄时首先将牛绑定在修蹄固定架上,在固定牛时须注意保护牛,注意腹带固定的位置,后腹带应固定在牛的髋骨后上方,同时,要注意避开乳头,防止腹带损伤胎儿和乳头。牛只绑定好之后,先要清洁蹄部,修蹄人员要认真进行蹄部和趾缝间的清洁工作,这样有利于对趾缝的检查和修蹄。而现有的修蹄固定架通常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0659914.2公开了一种牲畜修蹄绑定装置,在使用完成后移动不便,占地面积较大,不能根据需要来进行组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拆卸牲畜修蹄绑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拆卸牲畜修蹄绑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平面四角处设置有扣碗台,所述扣碗台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四向管头,所述四向管头之间设置有加固杆,所述支撑杆侧面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的右侧和左侧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包括有横杆一、横杆二、横杆三、横杆四、横杆五、横杆六、横杆七和横杆八,所述横杆一上设置有后绑杆,所述的横杆五上设置有前绑杆,所述横杆二与横杆六之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横杆七上设置有一对垂杆,所述横杆四与横杆八之间设置有上移动杆。

所述的底板为四边形机构,所述的底板为金属板,所述底板四角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的螺栓孔设置有两列,并且相互垂直。

所述的横杆一、横杆二、横杆三和横杆四设置在右侧的支撑杆上,所述横杆五、横杆六、横杆七和横杆八设置在左侧的支撑杆上。

所述的后绑杆包括有固定杆和转动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铰接板,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u型板,所述铰接板与u型板铰接,所述铰接板和u型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栓。

所述的前绑杆包括有水平杆和垂直杆。

所述的横杆两端、限位杆两端、上移动杆两端、固定杆左端、水平杆左端、垂直杆下端、垂杆上端均设置有滑环,所述滑环外侧均设置有锁紧栓。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整个结构分为八个拆分单元,分别为:底板和扣碗台、支撑杆、横杆一和后绑杆、横杆四和前绑杆、横杆二、横杆三与横杆六及之间的限位杆、横杆七和垂杆、四向管头与横杆四与横杆八与加固杆与上移动杆。通过这八个单元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使用完成以后易于移动,占地面积较少,便于组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反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后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后绑杆连接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四向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扣碗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一种可拆卸牲畜修蹄绑定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为四边形机构,所述的底板为金属板,所述底板四角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板1上平面四角处设置有扣碗台3,所述扣碗台3中心处设置有通孔2,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支撑杆与扣碗台和底板四角处的内螺纹连接,将支撑杆与底板连接在一起,扣碗台与底板为整体结构,用以牢固固定支撑杆,支撑杆7上端设置有四向管头8,四向管头设置有四个圆管头,可以分别再圆管头内设置加固杆等结构。四向管头8之间设置有加固杆9,所述支撑杆7侧面设置有螺栓孔10,所述的螺栓孔10设置有两列,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的右侧和左侧的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横杆4,所述横杆包括有横杆一41、横杆二42、横杆三43、横杆四44、横杆五45、横杆六46、横杆七47和横杆八48,所述的横杆一41、横杆二42、横杆三43和横杆四44设置在右侧的支撑杆上,所述横杆五45、横杆六46、横杆七47和横杆八48设置在左侧的支撑杆7上。横杆四和横杆八起到加固的作用,与加固杆一起对支撑杆进行加固。

所述横杆一41上设置有后绑杆5,所述的后绑杆5包括有固定杆51和转动杆52,所述固定杆51的一端设置有铰接板53,所述转动杆52的一端设置有u型板54,所述铰接板53与u型板54铰接,所述铰接板53和u型板54上均设置有若干定位孔55,其中一个定位孔内55设置有定位栓56。铰接板中心为中空的,中空处设置有转轴,转轴u型板两内侧固定连接,从而产生铰接的连接效果。

所述的横杆五45上设置有前绑杆6,所述的前绑杆6包括有水平杆61和垂直杆62。所述横杆二42与横杆六46之间设置有限位杆11,所述横杆七47上设置有一对垂杆12,所述横杆四44与横杆八48之间设置有上移动杆13。所述的横杆4两端、限位杆11两端、上移动杆13两端、固定杆51左端、水平杆61左端、垂直杆62下端、垂杆12上端均设置有滑环14,所述滑环14外侧均设置有锁紧栓15。滑环与杆之间为间隙配合,通过滑环能够使杆与杆之间产生相对运动,锁紧栓从滑环外侧穿进滑环内,通过锁紧栓能够将滑环与横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便于固定横杆、垂直杆等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将底板放于地平面上,将支撑杆螺旋拧紧底板上的扣碗台内,直到支撑杆下端面与底板下平面水平,然后将横杆一的滑环和横杆五的滑环分别套进右侧和左侧的支撑杆上,在右侧套设横杆二,然后将横杆三和横杆六(以及横杆三和横杆六之间的限位)套进右侧和左侧的支撑杆上,在左侧的支撑杆上套设横杆七,最后将四向管头(以及四向管头连接的加固杆、横杆四、横杆八、上移动杆)套设在支撑杆上端即可。拆卸时,将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常规操作设置。

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以后,先将横杆一和横杆二移动到下端,横杆三以及横杆六移动到上端,将牛从右侧牵进装置中部内,使牛的头部凸出与左侧的支撑杆。然后将横杆三、横杆六一同降到牛身体的中部位置,然后拧紧横杆三和横杆六上的锁紧栓将横杆三和横杆六的位置固定,然后移动两个限位杆,使两个限位杆与牛的身体接触,然后拧紧两个限位杆两端的四个锁紧栓将限位杆的位置固定用以现在牛的身体。然后将横杆七的向下移动,与牛的脖子的上方接触,固定在这个位置,移动垂杆使垂杆与牛的脖子的两侧接触,然后固定在这个位置,通过横杆七、两侧的垂杆和横杆六将牛的头部进行固定,防止牛头部乱动。在对后退进行修蹄时,将上移动杆移动到需要修蹄腿的正上方,在上移动杆上绑个绳或滑轮组,绳绑定着牛后退的折弯处的上方,人工将需要修蹄的腿吊起,使后腿离开地面即可。将横杆二向上移动,将后退从横杆二的下方掏出,将横杆一向上移动,移动到后腿的下方后固定,将后绑杆移动到与后腿接触的位置后固定,取出定位孔内的定位栓,将转动板与固定板的角度调整为与牛后腿折弯的角度相同,转动杆与后腿最折弯的下半部分水平,然后将定位杆穿进定位孔内进行对转动杆固定,防止转动杆转动,最后将后腿下部捆绑在转动杆上,进行修蹄即可。

在对前腿进行修蹄时,同样的方法将前腿抬起,移动水平杆使垂直杆接触牛前腿后用锁紧栓固定水平杆,将前腿的上半部分捆绑固定在垂直杆上,通过锁紧栓固定垂直杆,然后将牛前腿的下半部向后折使牛前腿的下半部与水平杆水平,然后将牛前腿的下半部捆绑在水平杆上,进行修蹄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