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干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9526发布日期:2020-10-17 00:3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干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管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林木病虫害防治、施肥、生长调节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干注射器。



背景技术:

病虫害防治是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和农业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对林木病虫害的防治除了有效的杀虫剂和杀菌剂,还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将药剂施用于树体上并被植物吸收,目前主要的施用技术包括叶面喷雾、灌根、烟雾剂和树干注射等。

叶面喷雾因其可以直接触及靶标生物而成为农业上最常用的方法。但是,与农作物相比,林木树体高大,常规的喷雾设备不能喷洒到树冠,既使用大型高压设备,也不能保证药液穿透密集的冠层,使叶片均匀着药,因而防治效果较差。同时有近90%左右的药液飘洒于空中与地面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药剂的无效漂移还对林地中的非靶标生物造成大量杀伤,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生态安全。叶面喷雾需水量较大,在一些缺水地区无法应用。钻蛀性害虫、维管束病害、线虫、结包性害虫、具蜡壳体壁保护壳的吸汁害虫常规喷雾防治效果不理想。

灌根可以使内吸性药剂进入树体内,但大量药剂被土壤吸附,用药量大、成本较高;需要人工挖沟、灌水、覆土,人力成本较高;同时会使农药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树干注射用药,直接将药液输入树体内,通过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上下传导将药液扩散至植物全身,从而达到对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的目的。具有药效快,用药量小,对环境污染小,对非目标生物杀伤少等优点,因此,社会接受度较高,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我国用于树木注射防治病虫害、补充营养的注射器主要包括两类:加压式注射器和自流式注射器。加压式注射器是手工或机械作用产生压力,将药液直接注入到树体内。例如防治蛀干害虫注射器(黄奎才等,专利号87203030)、强力液压树木注射器(冯昭东等,专利号90224542)、一种树干注射器(严有彰等,专利号91210452)、手动螺纹旋进式树干加压注射器(权宁等,专利号92204820)、6hz-i树木注药机(南林大等,专利号92213646.7)、容压式高压植物注射器(张产国,专利号93238463)等。这类注射器注射速度快,但由于压力大,加之树木输导组织的致密性,不能及时吸收注入的药剂,往往造成药剂外渗,压力使树皮剥离,大面积伤害注入孔周围组织。这类设备往往包括一套复杂的机械系统,携带、使用不方便,成本高。

另一类是自流式的注射器,主要是包括自动式树干注射器(张洪喜等,专利号92238411)和树大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般是在注射器后端有一封闭的小孔,注射时,将小孔捅破,通过药液的高度差、重力和大气压及树体蒸腾产生的负压,形成树干内外的压力差,药液随树干液流自动传导到干、茎和叶等部位。这类注射器的优点是注射后药剂自动进入树体内,操作简便,但注入速度慢,药剂达到作用部位需要较长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在持续而不太大的压力下,药液能快速地注入到树体内,能克服外渗造成注入孔药害的现象,并能提高药剂在树体内被吸收和传导效率的树干注射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标,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树干注射器,包括筒体、滑动设置在筒体内的拉杆、固定连接在拉杆一端并位于筒体内的活塞、固定设置在筒体前端并与筒体相通的滴注头以及固定连接在拉杆另一端并位于筒体外的拉手,拉手通过螺旋式或嵌入式与拉杆相连,树干注射器具有拉杆卡锁装置;

所述拉杆上固定设置有支撑翼片,支撑翼片可以是2片成一字型、3片、4片成十字型。

所述支撑翼片上间隔开设有刻槽,所述筒体后端固定连接有后盖,所述后盖上开设有供拉杆穿过的拉杆拉伸缺口,可以使拉杆通过缺口自由拉伸。所述后盖外部固定设置有位于拉杆拉伸缺口侧部的卡槽。

所述拉杆上的刻槽、支撑翼片与后盖上的卡槽形成拉杆的卡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拉伸缺口为与支撑翼片外形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宽度大于支撑翼片的厚度,所述通孔的长度大于支撑翼片的宽度,所述卡槽位于通孔宽度方向的两侧。

拉杆向后拉,刻槽到达后盖外部位置时,通过旋转拉杆,将支撑翼片放入卡槽,可以将拉杆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滴注头为长圆锥形,其外部设置有滴注头螺纹,方便与树木上的注射孔固定,避免注射器松动和脱落造成药液回流,造成注射口周围组织化学灼伤;滴注头的位置可以在筒体前端的中间位置或外围的任意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盖扣在滴注头前部外侧的滴注头密封帽,可以封闭滴注头的滴注孔,防止注射器吸满药液后,药液流失,造成药液损失和环境污染。适用于使用前提前预装药时应用,避免了在野外操作的麻烦,大规模处理时尤为方便。

进一步的,树干注射器具有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套装在拉杆上并位于筒体内的弹簧,弹簧的内径大于拉杆的最大直径、弹簧的外径小于筒体的内径,所述弹簧的前端顶在活塞的后面,所述弹簧的后端连接在后盖内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环形突起,所述弹簧的后端套在环形突起上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未拉伸压缩时的自由长度大于拉杆的长度,弹簧在筒体内被压缩后,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使药液能更快地注入树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与筒体的连接位置不低于拉杆向后拉到弹簧完全压缩后活塞在筒体内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刻有用于参考注液量的刻度线,所述拉杆上刻有用于参考筒体内药液量的刻度标识。在手握筒体不方便观察筒体上的刻度线时,可以方便地通过拉杆上的刻度标识判断吸入的药液量。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在筒体后端,所述拉手螺纹连接在拉杆后端。

所述后盖内设置有后盖内螺纹,所述筒体后端外部设置有与后盖内螺纹相匹配的筒体外螺纹;所述拉杆后端外部设置有拉杆外螺纹,所述拉手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部设置有与拉杆外螺纹相匹配的拉手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干注射器对药液提供了一定的压力,使药液进入树体的速度较快,提高了防治效率,提高了单位时间的重复应用次数,可以减少注射器的采购费用。由于有一定的压力,可以防止树体内分泌的一些树脂堵塞滴注孔;与电动压力注射机相比,压力较小,可以减少树皮爆裂等树体机械损伤和由此造成的农药泄漏造成的化学灼伤;通过拉杆锁止装置,可以调整药液的注入量;滴注头前端加密封帽,可以使本注射器提前预装药剂,防止药剂泄漏,造成污染,避免了在野外操作的麻烦,在大规模使用时尤为方便。本注射器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保管得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数年时间,降低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操作方便、成本低,技术效果好,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筒体与滴注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的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的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的后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的拉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后盖的外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后盖的内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使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的卡槽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筒体、11注液量的刻度线、12滴注头、121滴注头螺纹、

13筒体外螺纹、2滴注头密封帽、3后盖、31拉杆拉伸缺口、32后盖内螺纹、33卡槽、34环形突起、4活塞、5拉杆、51支撑翼片、52刻槽、53拉杆外螺纹、54药液吸入量刻度标识、6弹簧、7拉手、71拉手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件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请阅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树干注射器进行技术说明。所述的树干注射器包括注射器筒体1,筒体前端有滴注头12,滴注头前有密封帽2,筒体后端有后盖3,筒体内有活塞4、拉杆5、弹簧6,拉杆末端有拉手7。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各部分的分解和装配图。请阅图2-6对本实用新型的树干注射器进行进一步的技术说明。

所述的滴注头12为长圆锥形,滴注头上有滴注头螺纹121,方便与树木上的注射孔固定,避免注射器松动和脱落造成药液回流,造成注射口周围组织化学灼伤。滴注头12的位置可以在筒体前端的中间位置或外围的任意位置。

所述滴注头12前的密封帽2,可以封闭滴注头的滴注孔,防止注射器吸满药液后,药液流失,造成药液损失和环境污染。适用于使用前提前预装药时应用,避免了在野外操作的麻烦,大规模处理时尤为方便。

所述筒体1上刻有用于参考注液量的刻度线11,可以方便地观察药剂的吸放量,及使用时药液的注入速率。

所述筒体1后端筒口上有筒体外螺纹13,与后盖3的后盖内螺纹32旋紧,使筒体1与后盖3结合在一起。

所述活塞4内由强支撑的架体构成,外包有耐磨损、耐腐蚀、耐老化、弹性好的橡胶材料制成,保证与筒体的紧密结合。

所述活塞4与拉杆5相连,拉杆的支撑翼片51可以是2片成一字型、3片、4片成十字型。在拉杆支撑翼片51上,隔一定距离开有刻槽52,拉杆5向后拉,刻槽52到达后盖3位置时,通过旋转拉杆,将支撑翼片51放入卡槽,可以将拉杆锁定。

所述拉杆支撑翼片51上刻槽52的宽度,大于后盖3顶端材料的厚度,使拉杆可以通过刻槽旋转。

所述拉杆支撑翼片51上刻槽52的数量,在不影响拉杆5强度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多,这样可以方便地调整注射器筒体1内药液的吸入量,使树体药液注入量更加准确。

所述拉杆5后端有拉杆外螺纹53与拉手7的拉手内螺纹71相连。拉杆5与拉手7连接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卡扣式、嵌入式等。

所述拉杆5上刻有用于参考药液量的刻度标识54,在手握筒体1不方便观察筒体1上的刻度线11时,可以方便地通过拉杆5上的刻度标识54判断吸入的药液量。

所述拉手7为t字形,拉手7通过内螺纹71与拉杆5相连。

所述拉杆上套有弹簧6,弹簧6的内径大于拉杆5的最大直径、弹簧6的外径小于筒体1的内径;弹簧未拉伸压缩时的自由长度要大于拉杆5的长度,弹簧6在筒体1内被压缩后,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使药液能更快地注入树体内。

所述筒体1后端有外螺纹13与后盖3内螺纹32相连,使筒体1与后盖3连接在一起。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后盖的外部示意图,结合图7对后盖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后盖3上有与拉杆支撑翼片外形相匹配的供拉杆自由拉伸的拉杆拉伸缺口31,可以使拉杆5通过拉杆拉伸缺口31自由拉伸。拉杆拉伸缺口31的宽度和长度以可以让拉杆的支撑翼片通过为准。本示意图的拉杆拉伸缺口31为一字形,是为配合拉杆二片支撑翼片51而设计,如果支撑翼片51为3片或4片,可以设计为与之配合的拉杆拉伸缺口31。

所述后盖3上有卡槽33,拉杆5向后拉到一定位置时,通过拉杆5上的刻槽52可以在后盖处旋转,支撑翼片51放入卡槽33内,可以将拉杆固定。卡槽33可以在几个拉杆拉伸缺口31之间的任意位置,卡槽33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是任意的,如图10所示,可以是一个v型槽或u型槽,也可以是一个长条形区域。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后盖3的内部示意图,结合图8对后盖3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后盖3内部有一个环形凸起34,环形凸起34的外径与弹簧6的内径相等,可以将弹簧6卡在凸起34上。

所述后盖3的高度及与筒体1连接的位置可以调节,但后盖3与筒体1连接的位置不能低于拉杆5向后拉到弹簧完全压缩后,活塞4在筒体的位置。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使用示意图,结合图9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树干注射器使用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使用时,根据每株树计算好的药液使用量,通过向后拉拉杆5使注射器吸取药液,吸取足量的药液后,通过拉手7旋转拉杆5,使支撑翼片51落在卡槽33上,将拉杆固定,药液不会被挤出。

在树干上钻斜度约45度的钻孔,钻孔的粗度,以略小于滴注头2/4-3/4处的粗度为宜。将滴注头12插入钻孔中,使滴注头12与钻孔紧密结合,同时旋转筒体1使滴注头12上的螺纹121卡入木材中,防止在输液过程中注射器脱落,同时起到防止药液流出钻孔的作用。然后旋转拉手7,释放拉杆5,在弹簧6的压力下,药液被压入钻孔。向回拉拉杆,感觉有力,证明密闭好,如果没劲,重新插好,保证钻孔不往外渗药液。

注入的药液渗入木质部,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升力,将药液吸收,并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上下传导,将药液传导到树体全身,达到防治病虫害和补充营养的作用。

药液全部进入树体后,反向旋转注射器,将注射器拔出。注射器可重复使用,在使用保养得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数年,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