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9957发布日期:2020-11-06 12:3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水族与养鱼的产业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亦更加重视娱乐与释放压力的方法。其中,饲养宠物成为相当受欢迎的舒压方法之一。根据统计,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有饲养宠物,而鱼类是仅次于狗与猫排名第三的宠物。再者,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的养鱼的市场为具有数十亿美元的产业;其中,美国属于养鱼业中最大的市场。因此,如何改善与提供优良的养鱼工具,是相关产业与养鱼人士亟欲重视与关注的部分。

水质的管理是养鱼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鱼缸之中的水放久后会因饲料、鱼粪而被污浊。若不定期更换与净化鱼缸之中水,容易因水中的杂质导致鱼类生病甚至死亡。请参阅图1,显示现有的虹吸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现有更换鱼缸之中的水的方法,其将一圆筒管12’连通于一虹吸管11’的一端口111’,并将该圆筒管12’放置于鱼缸中。接着,将该虹吸管11’的另一端口112’放置于一水桶2’或一水槽之中。如此,通过虹吸原理令鱼缸中的水流经该虹吸管11’并流至该水桶2’或该水槽中。虽然,所述现有虹吸管装置1’已被用来更换鱼缸中的水。然而,现有虹吸管装置1’仍具有以下缺失:

(1)由于大部分的观赏鱼皆需要活在稳定的水质中,而水中残留的粪便或污物过多时,将导致鱼只生病以及大幅降低鱼只的存活率。由图1可以得知,所述虹吸管装置1’在使用中,使用者难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与流量。并且,若所乘载的水桶2’满了使用者必须将该虹吸管11’的水倒出,再将该水桶2’中的水清空后。接着,使用者再将该虹吸管11’与该圆筒管12’利用撞击或置入水中的方式,令其重新装满水以继续水质更换过程。由上述可以得知的是,使用现有的虹吸管装置1’极为不便利与耗时。

(2)当使用者使用现有的虹吸管装置1’更换鱼缸中的水时,该虹吸管装置1’的另一端口112’并无任何固定的设计,导致使用者必须同时抓着现有虹吸管装置1’的该圆筒管12’以及其用于出水的另一端口112’,以避免水洒出或溢出于该水桶外。由此可知,现有虹吸管装置1’使用上相当不便利。

由上述可以得知,现有的虹吸管装置1’的设计仍具有许多缺失而造成其有所不足。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极力加以研究创作,而终于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主要包括:一流量控制单元以及一固定单元。其中,该流量控制单元包括一管体以及一调节阀。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阀控制水流的流量与开关,以令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控制流出鱼缸中的水流量与速度。另一方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单元,令该流量控制单元被稳固地固定于一水桶的口缘处或一表面上。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令用户可轻松地更换鱼缸中的水,同时方便地控制流出鱼缸的水流量。

为了达成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案的发明人提供所述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

一流量控制单元,其连通于一虹吸管,且包括:

一管体,其具有一入水口、一出水口、一调节口;一水流从该虹吸管流过该入水口以自该出水口流出;以及

一调节阀,其部分穿过该调节口以设置于该管体之中,用以控制该水流的流量;

一固定单元,连接于该流量控制单元,用以固定该流量控制单元于一水桶的口缘上或一平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现有的虹吸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第一立体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作动示意图;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第二立体图;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虹吸管及水管的第一连接示意图;以及

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虹吸管及水管的第二连接示意图。

图中主要符号说明:

1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

s流量控制单元

11管体

111入水口

112出水口

113调节口

12调节阀

121调节部

122旋转部

1211通孔

13固定单元

2虹吸管

3水桶

4水管

114螺纹结构

1’虹吸管装置

11’虹吸管

12’圆筒管

111’端口

112’端口

2’水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以下将配合图式,详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第一立体图。并请同时参阅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1包括:一流量控制单元s以及一固定单元13。其中,该流量控制单元s连通于一虹吸管2,且包括一管体11以及一调节阀12。更具体地说明,该管体11形成有一入水口111、一出水口112、一调节口113。并且,该调节阀12部分地穿过该调节口113以设置于该管体11之中。如此设置,一水流从该虹吸管2流过该入水口111以自该出水口112流出。值得说明的是,该固定单元13连接于该流量控制单元s,用以固定该流量控制单元s于一水桶3或一平面上。

继续地参阅图2与图3,并请同时参阅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作动示意图。承上述,该调节阀12包括:一调节部121以及一旋转部122。其中,该旋转部122连接于该调节部121。如图4所示,该调节部121穿过该调节口113以设置于该管体11之中。并且,该调节部121上形成有一通孔1211。该旋转部122基于一外力施加而转动,以带动该调节部121转动至一第一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该通孔1211连通于该入水口111与该出水口112以令该水流自出水口112流出。另一方面,该旋转部122基于另一外力而转动,以带动该调节部121转动自该第一状态转换至一第二状态。处于该第二状态时,该调节部121止挡于该入水口111与出水口112之间,以令该水流无法自出水口流出。值得说明的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使用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旋转该旋转部122,进而调整该通孔1211与该出水口112及该入水口111的连通的截面积以调整水流的流量与速度。举例来说,当承接的该水桶3装满水时,使用者可先通过转动该调节阀12以关闭水流的流出;接着,待该水桶3之中的水倒掉后,使用者仅需转动该调节阀12即可令水流继续流出,且不必重复地将其内部的空气排出,即可继续抽出鱼缸内的水。

承上述,并请同时参阅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第二立体图。需补充说明的是,该固定单元13可为一夹持单元或一黏贴单元。更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1的该固定单元13可以依照实际使用材质与情况而相对应地为一夹持单元或一黏贴单元。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将流出的水引导至一水桶3’中时,该固定单元13为一夹持单元以方便夹在该水桶3’的一口缘处。另一方面,使用者将从鱼缸中流出的水引导至一水槽时,该固定单元13可为一黏贴单元以黏贴至该水槽的一内侧面或一墙面上。值得说明的是,该入水口111与该虹吸管2之间还连通有一按压式泵,以加速该虹吸管2充水的过程。需补充说明的是,该夹持单元可唯一可调式夹持单元以方便地固定于不同厚度的水桶或水箱上。另一方面,所述夹持单元的内表面还包括有二防滑部,以令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1更稳固地夹在该水槽的口缘处。请同时参阅图6与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虹吸管及水管的第一及第二连接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管体11还包括一形成于该管体11之上且靠近于该出水口112的一螺纹结构114,用以与一水管4相连接。

如此,上述已完整且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的技术特征与立体图,经由上述,可以得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1)不同于现有的虹吸管装置1’的设计,无法精准地控制抽出水流的流速。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1通过其设计可精准地控制水流的流速,以避免吸出鱼缸之中的底砂;所述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1包括:一流量控制单元s以及一固定单元13。其中,该流量控制单元s包括一管体11以及一调节阀12。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阀12控制水流的流量与开关,以令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控制流出鱼缸中的水,以防止底砂被吸出的情况发生。再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单元13,令该流量控制单元s可以被稳固地固定于一水桶3的口缘处。更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流量控制装置1令用户轻松地更换鱼缸中的水,同时方便地控制流出鱼缸的水流量。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的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