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水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9970发布日期:2020-11-06 12:3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水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氧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水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增氧机有多种类型,分为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充气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和涡流式增氧机等,而喷水式增氧机的原理指的是,将池中下部较差的水抽上来向上、向四周或向前高速喷出,延长扩大其在空气中曝气增氧时间和面积,从而达到对池内增氧的效果,单个比较适用于公园池和小池塘等,不仅美观而且实用,但目前市场上喷水式增氧机结构较为复杂,抽出的水曝气度不够,从而使得增氧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全新的喷水式增氧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水式增氧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喷水式增氧机,包括浮水板、控制器、防水罩、工作箱、喷水机构、转动机构和推进机构,所述工作箱呈圆柱形结构,并且工作箱与浮水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器固定设置于工作箱一侧,所述防水罩设置于工作箱的顶部,喷水机构包括水泵、过滤器、中转箱、分水管和两个喷头,所述水泵位于工作箱内,并且水泵设置于浮水板上,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浮水板的底部,所述中转箱位于工作箱和防水罩之间,所述分水管是由两个支管组成,两个支管对称设置于中转箱的两侧,所述两个喷头固定设置于对应支管的顶部,转动机构包括电机、机架和转轴,所述机架呈l形并且机架固定设置于浮水板上,电机位于机架上,并且电机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设置于电机与防水罩之间,推进机构是由两组推进组件组成,推进组件包括步进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杆和轴流风扇,所述步进电机呈倒立状固定设置于浮水板上,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浮水板与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底部,并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转杆固定设置于第二锥齿轮上,并且转杆的一端与轴流风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设置于浮水板上,并且支撑架与浮水板固定连接,工作箱的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一端与工作箱的顶部一侧铰接,箱盖的另一侧设有拉槽。

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对应两侧均固定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浮水板延伸至过滤器中,并且进水管与过滤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顶部还设有手动阀和连通管,出水管的一端穿过支撑架和箱盖插设于手动阀的底部,所述连通管设置于中转箱和手动阀之间,连通管的一端与中转箱底部转动连接,并且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手动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转箱底部设有搭载圆盘,所述搭载圆盘与连通管固定连接,中转箱的顶部设有封水盖,所述封水盖的一侧与中转箱的一侧铰接,封水盖的另一侧顶端还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封水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转箱相对两侧均设有输水孔,所述两个支管一端通过对应输水孔与中转箱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罩顶部还设有限位板和两个轴套,所述限位板固定设置于防水罩的顶部,两个喷头通过对应轴套对称固定设置于限位板上,所述两个支管的另一端穿过防水罩和限位板与对应喷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并穿过支撑架与转轴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箱盖与防水罩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内还设有载板,所述载板与浮水板固定连接,并且水泵的底部固定设置于载板上。

优选的,所述浮水板底部设有两个密封箱,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转杆位于对应密封箱内,所述转杆的两端与均密封箱转动连接,所述浮水板的顶部设有两个机罩,两个机罩与浮水板均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步进电机均位于对应机罩内。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水泵、电机和步进电机均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前检查装置安全状况,首先打开手动阀,操纵控制器分别打开水泵、电机和其中一个步进电机开关,托着浮水板向下放入池中,受水泵吸力的作用,池底部的水会吸至过滤器内,过滤器将杂物隔至在过滤器外边,通过过滤器水进入进水管,顺着进水管进入出水管,接着进入连通管,连通管将水输入至中转箱内,水通过中转箱两侧的输水孔分别进入两个支管,顺着两个支管进入对应两个喷头内,从而使得水从两个喷头斜向上喷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转动,因为转轴与防水罩固定连接,因此转轴带动防水罩转动,防水罩与限位板固定连接,防水罩带动限位板转动,两个喷头通过轴套与限位板固定连接,从而限位板带动两个喷头转动,由于离心力作用,使得水喷洒的更广,曝气接触面增大,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因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以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转杆转动,从而转杆带动轴流风扇转动,装置会在水面慢慢移动,从而使得池内增氧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开手动阀并操纵控制器即可对池内进行喷水式增氧,结构简单,方便耐用,极大的提高了增氧效率,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推进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机构立体拆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箱拆分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浮水板1、控制器2、防水罩3、工作箱4、喷水机构5、转动机构6、推进机构7、水泵8、过滤器9、中转箱10、分水管11、喷头12、支管13、电机14、机架15、转轴16、推进组件17、步进电机18、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转杆21、轴流风扇22、支撑架23、箱盖24、拉槽25、进水管26、出水管27、手动阀28、连通管29、搭载圆盘30、封水盖31、把手32、输水孔33、限位板34、轴套35、载板36、密封箱37、机罩3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喷水式增氧机,包括浮水板1、控制器2、防水罩3、工作箱4、喷水机构5、转动机构6和推进机构7,所述工作箱4呈圆柱形结构,并且工作箱4与浮水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器2固定设置于工作箱4一侧,所述防水罩3设置于工作箱4的顶部,喷水机构5包括水泵8、过滤器9、中转箱10、分水管11和两个喷头12,所述水泵8位于工作箱4内,并且水泵8设置于浮水板1上,所述过滤器9设置于浮水板1的底部,所述中转箱10位于工作箱4和防水罩3之间,所述分水管11是由两个支管13组成,两个支管13对称设置于中转箱10的两侧,所述两个喷头12固定设置于对应支管13的顶部,转动机构6包括电机14、机架15和转轴16,所述机架15呈l形并且机架15固定设置于浮水板1上,电机14位于机架15上,并且电机14与机架15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6设置于电机14与防水罩3之间,推进机构7是由两组推进组件17组成,推进组件17包括步进电机18、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转杆21和轴流风扇22,所述步进电机18呈倒立状固定设置于浮水板1上,步进电机18的输出轴穿过浮水板1与第一锥齿轮1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20位于第一锥齿轮19底部,并且第二锥齿轮20与第一锥齿轮19啮合,所述转杆21固定设置于第二锥齿轮20上,并且转杆21的一端与轴流风扇22固定连接,打开手动阀28,操纵控制器2分别打开水泵8、电机14和其中一个步进电机18开关,托着浮水板1向下放入池中,受水泵8吸力的作用,池底部的水会吸至过滤器9内,过滤器9将杂物隔至在过滤器9外边,通过过滤器9水进入进水管26,顺着进水管26进入出水管27,接着进入连通管29,连通管29将水输入至中转箱10内,水通过中转箱10两侧的输水孔33分别进入两个支管13,顺着两个支管13进入对应两个喷头12内,从而使得水从两个喷头12斜向上喷出,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16转动,因为转轴16与防水罩3固定连接,因此转轴16带动防水罩3转动,防水罩3与限位板34固定连接,防水罩3带动限位板34转动,两个喷头12通过轴套35与限位板34固定连接,从而限位板34带动两个喷头12转动,由于离心力作用,使得水喷洒的更广,曝气接触面增大,步进电机18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锥齿轮19转动,因第一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轮20啮合,所以第一锥齿轮19带动第二锥齿轮20转动,第二锥齿轮20带动转杆21转动,从而转杆21带动轴流风扇22转动,装置会在水面慢慢移动,从而使得池内增氧更加均匀。

所述工作箱4内设有支撑架23,支撑架23设置于浮水板1上,并且支撑架23与浮水板1固定连接,工作箱4的顶部设有箱盖24,所述箱盖24的一端与工作箱4的顶部一侧铰接,箱盖24的另一侧设有拉槽25,电机14的输出轴与出水管27均穿过支撑架23,支撑架23的设置是为使得电机14与出水管27更加的稳固,将手动阀28和转轴16取下,手动打开箱盖24便于对工作箱4内部进行检查维修。

所述水泵8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有进水管26和出水管27,所述进水管26和出水管27的一端与水泵8的对应两侧均固定连接,进水管26的另一端穿过浮水板1延伸至过滤器9中,并且进水管26与过滤器9固定连接,启动水泵8后,由于水泵8的吸力将池底的水吸入至过滤器9内,通过过滤器9进入进水管26,水顺着进水管26进入出水管27内,从而经出水管27输送至喷头12内进行喷洒。

所述出水管27的顶部还设有手动阀28和连通管29,出水管27的一端穿过支撑架23和箱盖24插设于手动阀28的底部,所述连通管29设置于中转箱10和手动阀28之间,连通管29的一端与中转箱10底部转动连接,并且连通管29的另一端与手动阀28固定连接,水经出水管27进入手动阀28内,手动阀28可以调节水的流速,经手动阀28进入连通管29进而进入中转箱10,达到送水至喷头12的目的。

所述中转箱10底部设有搭载圆盘30,所述搭载圆盘30与连通管29固定连接,中转箱10的顶部设有封水盖31,所述封水盖31的一侧与中转箱10的一侧铰接,封水盖31的另一侧顶端还设有把手32,所述把手32与封水盖31固定连接,搭载圆盘30与连通管29固定连接,中转箱10位于搭载圆盘30上,起到载体的作用,手动利用把手32打开封水盖31,以便对中转箱10内部进行检查维修。

所述中转箱10相对两侧均设有输水孔33,所述两个支管13一端通过对应输水孔33与中转箱10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罩3顶部还设有限位板34和两个轴套35,所述限位板34固定设置于防水罩3的顶部,两个喷头12通过对应轴套35对称固定设置于限位板34上,所述两个支管13的另一端穿过防水罩3和限位板34与对应喷头12固定连接,当水进入中转箱10后,通过两个输水孔33进入两侧的支管13内,水顺着支管13进入两个喷头12,从而对水进行喷洒,限位板34通过轴套35起到对两个喷头12固定的作用,避免长时间的转动,使得喷头12底部松动。

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并穿过支撑架23与转轴1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6的另一端穿过箱盖24与防水罩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4内还设有载板36,所述载板36与浮水板1固定连接,并且水泵8的底部固定设置于载板36上,当电机14启动后,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16转动,因为转轴16与防水罩3固定连接,因此转轴16带动防水罩3转动,从而防水罩3带动两侧打的喷头12转动,载板36起固定水泵8的作用。

所述浮水板1底部设有两个密封箱37,所述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和转杆21位于对应密封箱37内,所述转杆21的两端与均密封箱37转动连接,所述浮水板1的顶部设有两个机罩38,两个机罩38与浮水板1均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步进电机18均位于对应机罩38内,步进电机18的输出轴、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和转杆21均位于水面下,密封箱37起到隔绝水的作用,避免被水侵蚀,机罩38设置时为避免从防水罩3落下的水溅到步进电机18上。

所述控制器2与水泵8、电机14和步进电机18均为电连接,电连接操纵简单,方便快捷,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先打开手动阀28,操纵控制器2分别打开水泵8、电机14和其中一个步进电机18开关,托着浮水板1向下放入池中,受水泵8吸力的作用,池底部的水会吸至过滤器9内,过滤器9将杂物隔至在过滤器9外边,通过过滤器9水进入进水管26,顺着进水管26进入出水管27,接着进入连通管29,连通管29将水输入至中转箱10内,水通过中转箱10两侧的输水孔33分别进入两个支管13,顺着两个支管13进入对应两个喷头12内,从而使得水从两个喷头12斜向上喷出,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16转动,因为转轴16与防水罩3固定连接,因此转轴16带动防水罩3转动,防水罩3与限位板34固定连接,防水罩3带动限位板34转动,两个喷头12通过轴套35与限位板34固定连接,从而限位板34带动两个喷头12转动,由于离心力作用,使得水喷洒的更广,曝气接触面增大,步进电机18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锥齿轮19转动,因第一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轮20啮合,所以第一锥齿轮19带动第二锥齿轮20转动,第二锥齿轮20带动转杆21转动,从而转杆21带动轴流风扇22转动,装置会在水面慢慢移动,从而使得池内增氧更加均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