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温加湿的蜚蠊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6093发布日期:2020-09-23 00:2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温加湿的蜚蠊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饲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保温加湿的蜚蠊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蟑螂,泛指属于蜚蠊目的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俗称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喜暗怕光,昼伏夜出,这也是蟑螂的重要习性。

市场上的蜚蠊饲养装置使用过程中,不能使其具有良好的养殖环境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不能减少工人的工作频率,不能降低劳动强度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节省人工需求量的成本,不能够对其单独一层的养殖情况进行观察以方便单独的调取和观察,不能够方便对每层的污秽进行清理,不能为上层提供热量和适度以增加其生存的强度以减少产生病虫的概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蜚蠊饲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温加湿的蜚蠊饲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使其具有良好的养殖环境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不能减少工人的工作频率,不能降低劳动强度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节省人工需求量的成本,不能够对其单独一层的养殖情况进行观察以方便单独的调取和观察,不能够方便对每层的污秽进行清理,不能为上层提供热量和适度以增加其生存的强度以减少产生病虫的概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保温加湿的蜚蠊饲养装置,包括沿壁和外壁流道,所述沿壁的内侧设置有沿流口,且沿流口的内侧设置有料液斗,所述料液斗的底端固定有封顶盖,且封顶盖的底端连接有饲养仓,所述饲养仓的底端设置有底盖,且饲养仓的内侧设置有内壁,所述外壁流道的设置于内壁的内部,且外壁流道的内侧和食液槽相连接,所述食液槽的上方安置有附水棉片,且附水棉片的上方设置有顶端附垫,所述内壁的外侧底部安置有滑轮,所述底盖的内部安装有加湿水槽,且加湿水槽的下方设置有电热丝,所述食液槽的内侧连接有横向副槽,且横向副槽的右侧上表面设置有中空隔网。

优选的,所述沿壁与沿流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沿流口与料液斗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封顶盖与饲养仓之间构成卡合连接,且饲养仓与底盖之间构成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壁流道与食液槽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外壁流道与沿流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附水棉片与内壁之间为卡合连接,且滑轮通过饲养仓与内壁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湿水槽与底盖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之间为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中空隔网与内壁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具有保温加湿的蜚蠊饲养装置设置有沿壁与沿流口,能够使其实现食物和水的同时加料,以减少劳动程度,且设置有沿流口与料液斗,能够方便对其进行加入食料,简化了加料的结构,使其加料时更加简单方便使用,设置有封顶盖与饲养仓,能够让其根据现场的养殖空间的实际情况,可对其叠加的层数高度进行调整,且使其具有良好的养殖环境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该具有保温加湿的蜚蠊饲养装置设置有外壁流道与食液槽,能够在其添加食料过后,无需人工进行管理,可自动流入各层食液槽进行分配,且减少工人的工作频率,降低劳动强度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节省人工需求量的成本。

该具有保温加湿的蜚蠊饲养装置设置有附水棉片与内壁,能够为蜚蠊的提供潮湿的生存环境,使其能够更好的生长,且能够提高存活概率,设置有饲养仓与内壁,能够对其单独一层的养殖情况进行观察,以方便单独的调取和观察,设置有加湿水槽与底盖,能够利用电热丝产生热量使加湿水槽内的水雾化上升,以便为上层提供热量和适度,增加其生存的强度,且设置有中空隔网与内壁,能够方便对每层的污秽进行清理,以减少产生病虫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空隔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沿壁;2、沿流口;3、料液斗;4、封顶盖;5、饲养仓;6、底盖;7、内壁;8、外壁流道;9、食液槽;10、附水棉片;11、顶端附垫;12、滑轮;13、加湿水槽;14、电热丝;15、横向副槽;16、中空隔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保温加湿的蜚蠊饲养装置,包括沿壁1和外壁流道8,沿壁1的内侧设置有沿流口2,且沿流口2的内侧设置有料液斗3,沿壁1与沿流口2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沿流口2与料液斗3之间为固定连接,设置有沿壁1与沿流口2,能够使其实现食物和水的同时加料,以减少劳动程度,且设置有沿流口2与料液斗3,能够方便对其进行加入食料,简化了加料的结构,使其加料时更加简单方便使用;料液斗3的底端固定有封顶盖4,且封顶盖4的底端连接有饲养仓5,饲养仓5的底端设置有底盖6,且饲养仓5的内侧设置有内壁7,封顶盖4与饲养仓5之间构成卡合连接,且饲养仓5与底盖6之间构成卡合连接,设置有封顶盖4与饲养仓5,能够让其根据现场的养殖空间的实际情况,可对其叠加的层数高度进行调整,且使其具有良好的养殖环境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外壁流道8的设置于内壁7的内部,且外壁流道8的内侧和食液槽9相连接,外壁流道8与食液槽9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外壁流道8与沿流口2之间构成连通结构,设置有外壁流道8与食液槽9,能够在其添加食料过后,无需人工进行管理,可自动流入各层食液槽9进行分配,且减少工人的工作频率,降低劳动强度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节省人工需求量的成本;食液槽9的上方安置有附水棉片10,且附水棉片10的上方设置有顶端附垫11,附水棉片10与内壁7之间为卡合连接,且滑轮12通过饲养仓5与内壁7之间构成滑动结构,设置有附水棉片10与内壁7,能够为蜚蠊的提供潮湿的生存环境,使其能够更好的生长,且能够提高存活概率,设置有饲养仓5与内壁7,能够对其单独一层的养殖情况进行观察,以方便单独的调取和观察;

内壁7的外侧底部安置有滑轮12,底盖6的内部安装有加湿水槽13,且加湿水槽13的下方设置有电热丝14,加湿水槽13与底盖6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之间为焊接连接,设置有加湿水槽13与底盖6,能够利用电热丝14产生热量使加湿水槽13内的水雾化上升,以便为上层提供热量和适度,增加其生存的强度,且设置有中空隔网16与内壁7,能够方便对每层的污秽进行清理,以减少产生病虫的概率;食液槽9的内侧连接有横向副槽15,且横向副槽15的右侧上表面设置有中空隔网16。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蜚蠊饲养装置,首先通过将底盖6放置到固定的位置,向加湿水槽13里加入水,将附水棉片10沾湿装到内壁7上,然后将单层的饲养仓5的内壁7通过安置其表面的滑轮12拉开,将蜚蠊放入饲养仓5内后将顶端附垫11盖上推回,然后再将其放置到底盖6的上方即可,之后重复此步骤即可,之后再将封顶盖4盖在最顶层的上方,当投入需要投入食料时可通过将饲料与水进行搅拌混合将其倒入料液斗3中即可,随后通过沿壁1内侧的沿流口2进入内壁7的外壁流道8再流入食液槽9内,之后再流到横向副槽15和下一层的外壁流道8重复此过程,当发现料液斗3的食料下降速度变慢时即达到适量,可对其适量值进行记录以便下次能够进行添料,然后再给电热丝14通电使其为加湿水槽13内里的水加热形成雾气上升,当需要清理时可将饲养仓5的内壁7拉出,对其底部的中空隔网16进行清理即可,就这样完成整个蜚蠊饲养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