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剂组合物的漂浮颗粒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7485发布日期:2021-07-23 20:5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的漂浮颗粒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涉及一种杀菌剂组合物的漂浮颗粒剂。



背景技术:

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是沈阳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新型杀菌剂,首次在中国专利cn1309897中公开,化学名称:n-甲基-2-[2-((((1-甲基-3-(2,6-二氯苯基)-2-丙烯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cas登记号:1257598-43-8。烯肟菌胺对谷物、果树、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种植物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尤其是对白粉病、锈病、叶斑病防效显著。其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且与环境生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对由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效。烯肟菌胺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抑制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容易对药剂产生适应性的变异。因此,需要开发混剂来延缓病原物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扩大防治谱。烯肟菌胺在水稻病害防治上需要开发包括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的孕穗期病害同防组合物。

噻呋酰胺,英文通用名thifluzamide,属于苯酰胺类杀菌剂,最早由孟山都公司开发,后由罗门哈斯(现科迪华公司)和日产农药株式会社销售。噻呋酰胺可抑制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发挥杀菌活性:可用作叶面喷雾和土壤处理,能够迅速被根和叶吸收,在木质部中传导;可在水稻、马铃薯、玉米、花生、咖啡、草莓及草坪上使用。它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真菌病害也有很好防效。

对于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的两者混剂,在已有的文献中,cn105248443公开了一种包含烯肟菌胺、咪鲜胺和噻呋酰胺三种活性成分的农药组合物,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配置成水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种衣剂、水分散粒剂及乳油等。

cn102972419公开了一种包含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两种活性成分的农药组合物,根据其权利要求6所述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配置成水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种衣剂、水分散粒剂及乳油等。

以上关于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的混剂专利中,公开的均是常规剂型,而没有漂浮颗粒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是将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的混剂制备成漂浮颗粒剂,在水田中直接进行撒施,而非以上文献公开的喷施的农药剂型。漂浮颗粒剂的技术在许多文献中有报道,农药产品的剂型选择与活性成分性质息息相关,至今并未含有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的混剂,进行漂浮颗粒剂的技术方案的开发。

在漂浮颗粒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其中含有很多漂浮性载体和无机盐的填料,这些物质成粒性能很差,配方中需要加入粘合剂才能到良好的颗粒,保证在造粒、包装、储运和使用过程中,产品保持较低的破碎率,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满足使用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还能满足产品的崩解性的要求。有很多的文献报道了漂浮颗粒剂所用的粘合剂,在文献cn106818732和cn104186465报道中了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作为粘合剂来使用。文献“水面漂浮性颗粒技术的开发”(农药译丛,1992,第1期,35-41)对漂浮颗粒剂所用的粘合剂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是高聚的丙烯酸钠是漂浮颗粒剂中的最好粘合剂,然而这些粘合剂在配方中用量相对较高,在保证崩解时间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更高粘合性能的丙烯酰胺修饰的聚丙烯酸类物质,符合农药制剂加工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剂组合物的漂浮颗粒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的漂浮颗粒剂,漂浮颗粒剂含有a),b),c),d)和e)组分制成在水面漂浮并自动扩散的颗粒剂,其中,a)组分为活性成分;b)组分为助漂浮性助剂,c)组分为扩展性助剂;d)组分为粘合剂;e)组分为填料,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活性成分1-70%,助漂浮性助剂1-80%、扩展性助剂0.1-50%、粘合剂0.001-10%,余量为填料;所述活性物分为烯肟菌胺和噻呋酰;所述粘合剂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的聚合物,分子量范围为0.5万-800万之间,其通式ⅰ所示;

所述活性组分烯肟菌胺:噻呋酰胺质量比=1:30-30:1;

所述助漂浮性助剂为硅藻土、膨胀蛙石、无定形二氧化硅、硅酸钙、浮石、硅酸钠、微球、火山灰微粒子、丙烯酸共聚物球、玻璃球、木粉、稻壳、玉米粉、纤维素粉、发泡纤维素、聚氨酯泡沫、发泡尿素树脂以及发泡聚苯乙烯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扩展性助剂为有机硅助剂、聚氧乙烯醚类、磺酸盐类、琥珀酸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所述漂浮颗粒剂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活性成分5-40%、助漂浮性助剂5-50%、扩展性助剂1-30%,粘合剂0.01-1%余量为填料;所述活性物分为烯肟菌胺和噻呋酰,其中,活性成分烯肟菌胺:噻呋酰胺质量比=1:20-10:1;所述粘合剂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的聚合物,分子量范围为5万-200万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通式ⅰ类的聚合物是含有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的聚合物,其分子量范围为0.5万-800万之间,优选的分子量范围是5万-200万之间,其中含有的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例为1:3-9:1。分子式中的m,n是根据其总的分子量来确定。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通式ⅰ中的丙烯酸,除了酸的形式外,也可以是钠,钾和铵盐。在制备漂浮颗粒剂时,通式ⅰ的聚合物可以单独作为粘合剂使用,也可以与其它粘合剂复配使用。本发明所述的通式ⅰ类的聚合物可以通过市售获得,也可以通过已知的文献方法(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物的合成及粘度保留值测定,清洗世界,2019年01期)来制备。

所述漂浮性助剂为硅藻土、膨胀蛙石、无定形二氧化硅、硅酸钙、浮石、硅酸钠、微球、火山灰微粒子、丙烯酸共聚物球、玻璃球、木粉、稻壳、玉米粉、纤维素粉、发泡纤维素、聚氨酯泡沫、发泡尿素树脂以及发泡聚苯乙烯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扩展型助剂为有机硅助剂、聚氧乙烯醚类、磺酸盐类、琥珀酸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有机硅助剂包括含硅的硅烷化合物,以及各种改性的含硅化合物。

所述的聚氧乙烯醚类,包括乙氧基化脂肪醇、芳基酚和乙氧基化羰基合成醇,如乙氧基化月桂醇、乙氧基化异十三烷醇、乙氧基化硬脂醇、乙氧基化壬基酚、乙氧基化异十三烷基酚,及其酯如乙酸酯;烷基葡糖苷,如烷基葡聚糖苷(alkylglucoside)、乙氧基化烷基葡萄糖苷;乙氧基化脂肪酸,如脂肪酸与甘油或脱水山梨糖醇的单酯、二酯和三酯,如甘油单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脱水山梨糖醇三硬脂酸酯;脂肪酸与甘油或脱水山梨糖醇的乙氧基化的酯,如乙氧基化甘油单硬脂酸酯;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的乙氧基化物,如玉米油乙氧基化物、蓖麻油乙氧基化物、牛油乙氧基化物;脂肪胺、脂肪酰胺或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的乙氧基化物;烷氧基化eo/po聚合物。

所述的磺酸盐类,包括烷基磺酸盐,如月桂基磺酸盐、异十三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尤其是脂肪醇硫酸盐,如月桂基硫酸盐、异十三烷基硫酸盐、硬脂基硫酸盐;乙氧基化链烷醇硫酸盐,如乙氧基化月桂醇硫酸盐;烷氧基化烷基酚硫酸盐;

所述的琥珀酸类磺基的表面活性剂指含有琥珀酸母体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如磺基琥珀酸二辛酯。

所述填料为水溶性和/或非水溶性的物质。水溶性的填料指能溶解于水的物料,例如尿素、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水溶性淀粉、醋酸钠和醋酸钾等,所述的非水溶性的包括高岭土、硅藻土、粘土和硫酸钡等,填料包括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粘合剂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的聚合物,也可以是其与下述中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其中,下述物质为聚乙二醇类、糊精及其衍生物、多糖及其衍生物、海藻酸钠、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乙酸乙烯酯衍生物、粘土矿物。

杀菌剂组合物的漂浮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按上述比例将各成分混合,而后采用挤压法、搅拌法、沸腾造粒法、喷雾干燥法或熔融法制备得到的水面漂浮并自动扩散的颗粒剂。

优选,按上述比例将各成分混合,而后采用挤压法制备得到的水面漂浮并自动扩散的颗粒剂。

所述制剂中活性组分采用湿法粉碎,干法粉碎或溶解吸附进行制备。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的漂浮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将含有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制备成漂浮颗粒剂之前,需要的含活性组分的粉体可以采用湿法粉碎,干法粉碎,也可以通过溶解吸附来制备。本发明的漂浮颗粒剂制备方法是将活性成分与辅助原料粉碎后进行造粒得到颗粒产品,或者是活性成分与部分辅助原料先进行粉碎,然后和其他辅助原料进行混合,再造粒得到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湿法粉碎是以水或其溶液为介质粉碎固体物料的过程,例如活性成分固体、助剂和水一起加入砂磨机粉碎至一定细度而成。干法粉碎是指活性成分经适当的干燥处理,使物料的水分含量降低至一定限度再行粉碎的方法,例如气流粉碎。溶解吸附法是指将活性成分溶解在溶剂中,或者在加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用载体进行吸附,然后与其它辅助原料混合或者粉碎后得到的物料再进行造粒,得到漂浮颗粒剂产品。所述的溶剂包括质子溶剂和非质子溶剂,质子溶剂例如醇和多元醇,非质子溶剂例如醚、酮、内酯、碳酸酯、酰胺和内酰胺。

所述的醇例如c1-c8链烷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辛醇、2-乙基己醇等;c5-c8环烷醇,如环戊醇、环己醇等;多元醇,如山梨醇等;亚烷基二醇单甲醚等,如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等;二-和三c2-c4亚烷基二醇单甲醚,如二甘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等;

所述的多元醇如甘油等;

所述的醚例如四氢呋喃、四氢糠醛等;亚烷基二醇二甲醚,如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甲醚等;二-和三c2-c4亚烷基二醇二甲醚,如二甘醇二甲醚、双丙二醇二甲醚等。

所述的酮类例如3-8个碳原子和任选羟基的酮,如丙酮、甲乙酮、环戊酮、环己酮、双丙酮醇、异亚丙基丙酮等。

所述的内酯例如是具有3-8个碳原子的内酯,如β-丙内酯、γ-丁内酯。

所述的碳酸酯,尤其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和2-氧杂-1,3-二烷。

所述的直链酰胺类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丙酰胺、n,n-二甲基癸酰胺等。

所述的内酰胺优选具有3-6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及其n-甲基和n-乙基衍生物,如吡咯烷-2-酮、n-甲基吡咯烷-2-酮、n-乙基吡咯烷-2-酮等。

在实施过程中,溶剂可以是一种、两种或者多种溶剂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载体是指白炭黑、改性白炭黑和硅藻土等。

在实施过程中,载体可以是一种、两种或者多种载体的混合物。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的漂浮颗粒剂的应用,所述漂浮颗粒剂在水田中防治植物病害,或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所述漂浮颗粒剂直接撒施或经水溶性材料进行包覆后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漂浮颗粒剂,其用于水田中防治植物病害,或者促进植物健康。防治水田的植物病害是指防治水稻的纹枯病、稻瘟病等,促进植物健康是指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提升作物品质和抗逆等特性。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的漂浮颗粒剂,其使用方式为手工水面抛洒,机械水面抛洒。手工水面抛洒是指施药人员在田间或者田埂上用手进行撒施。机械水面抛洒是指借助机械手段撒施到水面的方式,例如颗粒抛洒机,无人机等。

本发明所公开的杀菌剂组合物的漂浮颗粒剂,具有以下优点:

1)施药人员直接或者借助机械将药剂直接抛施水面即可,药剂会以抛洒点为中心各个方向漂浮、扩展,并由大到小持续崩解,在水面形成一层药膜,继而使整个水层变成药剂的悬浮液,从而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

2)相对于常见的省力化剂型泡腾片(粒)剂,由于产品中不同时存在酸碱,产品的包装物不胀包,便于包装储运;

3)相对于常见杀菌剂颗粒剂,产品使用时无须拌土、拌肥、下田施药,且施用时,无粉尘、无飘移,对施药者和周围作物安全,对水稻安全性高;

4)相对于大量使用的喷雾形式,避免了喷雾过程中用水稀释的操作环节,喷洒过程中机器或者人工的消耗,也不存在漂移的问题,具有省工、省时、省力和环保的特点;

5)本发明公开的漂浮颗粒剂产品中产用的粘合剂如通式ⅰ的聚合物,是在聚丙烯酸钠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修饰,其中含有丙烯酰胺的单体,当该类物质作为漂浮颗粒剂的粘合剂时,具有用量更少,产品耐磨性高的特点,破碎率低的特点;

6)本发明公开的漂浮颗粒剂产品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可以很好地治水田中发生的病害,促进植物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漂浮颗粒剂测试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对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的杀菌剂漂浮颗粒剂制备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此,所有制剂配比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活性组分以有效含量计算。其中通式ⅰ的物质用paa表示。

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

称取烯肟菌胺32.1g(96%含量),噻呋酰胺324.2g(95%含量),木质素磺酸钠123g,气相法白炭黑20.7g,然后用气流粉碎机粉碎一遍,收集得到母粉产品。

实施例2

称取实施例1的物料16.23g,加入玻璃漂珠35g,有机硅扩展剂12g,磷酸二氢钠3g,十二烷基硫酸钠1g,paa82(丙烯酸:丙烯酰胺摩尔比=8:2,分子量150万)0.5g,氯化钠32.27g,将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8g,制备成软料,用旋转造粒机进行造粒,收集产品,在60℃条件下烘2h得到干品。

实施例3

称取实施例1的物料32.46g,加入玻璃漂珠25g,有机硅扩展剂6g,磷酸二氢钠3g,十二烷基硫酸钠1g,paa82(丙烯酸:丙烯酰胺摩尔比=8:2,分子量150万)0.5g,聚乙二醇60001g,氯化铵31.54g,将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5g,制备成软料,用旋转造粒机进行造粒,收集产品,在60℃条件下烘2h得到干品。

实施例4

称取实施例1的物料48.69g,加入丙烯酸共聚物球15g,有机硅扩展剂12g,磷酸二氢铵3g,十二烷基硫酸钠1g,paa82(丙烯酸:丙烯酰胺摩尔比=2:8,分子量150万)0.2g,硫酸铵20.31g,将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8g,制备成软料,用旋转造粒机进行造粒,收集产品,在60℃条件下烘2h得到干品。

实施例5

称取噻呋酰胺648.4g(95%含量),萘甲醛磺酸钠150g,木质素磺酸钙150g,硅藻土51.6g,用超细粉碎机粉碎两遍,收集得到母粉产品。

实施例6

称取烯肟菌胺31.25g(96%含量),木质素磺酸钠4g,多聚羧酸类分散剂4g,萘甲醛磺酸钠2g,沉淀法白炭黑1.5g,黄原胶0.5g,用水补足到100g样品,进行砂磨,砂磨3h得到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7

称取实施例5制备的样品25g,称取实施例6制备的样品5g,加入玻璃漂珠5g,加入500目的木粉20g,磷酸二氢钾盐3g,磺基琥珀酸二辛酯25g,气相法白炭黑5g,paa64(丙烯酸:丙烯酰胺=6:4,分子量50万)0.3g,氯化钾14.84g,将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3g,制备成软料,用旋转造粒机进行造粒,收集产品,在60℃条件下烘2h得到干品。

实施例8

称取烯肟菌胺13.5g(96%含量),噻呋酰胺(95%含量)16.21g,磷酸酯类分散剂5g,萘甲醛磺酸钠1.5g,沉淀法白炭黑1.5g,黄原胶0.5g,用水补足到100g样品,进行砂磨,砂磨2h得到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9

称取实施例8制备的样品7.72g,加入玻璃漂珠40g,磷酸二氢钾盐3g,有机硅扩展剂25g,paa37(丙烯酸:丙烯酰胺摩尔比=3:7,分子量10万)3.0g,氯化钾26.05g,将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10g,制备成软料,用旋转造粒机进行造粒,收集产品,在60℃条件下烘2h得到干品。

实施例10

称取烯肟菌胺62.5g(96%含量),吐温2030g,n,n-二甲基甲酰胺375g,加热溶解,然后用气相法白炭黑500g进行吸附,得到母粉产品。

实施例11

称取实施例10制备的样品166.7g,实施例5的样品487g,加入聚苯乙烯微球100g,有机硅扩展剂100g,paa73(丙烯酸:丙烯酰胺摩尔比=7:3,分子量10万)10.0g,氯化钾126.3g,将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150g,制备成软料,用旋转造粒机进行造粒,收集产品,在60℃条件下烘2h得到干品。

实施例12

称取烯肟菌胺1.04g(96%含量),噻呋酰胺(95%含量)42.11g,斯潘605g,农乳16015g,n-甲基吡咯烷酮35g,γ-丁内酯11.85g加热溶解,然后加入气相法白炭黑100g进行吸附,得到母粉产品。

实施例13

称取实施例12制备的样品50g,加入玻璃漂珠20g,有机硅扩展剂10g,paa73(丙烯酸:丙烯酰胺摩尔比=7:3,分子量10万)0.1g,蔗糖2g,氯化钾15g,将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30g,制备成软料,用旋转造粒机进行造粒,收集产品,在60℃条件下烘2h得到干品。

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4,将其中的paa28换成聚丙烯酸钠)

称取实施例1的物料48.69g,加入丙烯酸共聚物球15g,有机硅扩展剂12g,磷酸二氢铵3g,十二烷基硫酸钠1g,聚丙烯酸钠(分子量150万)0.2g,硫酸铵20.31g,将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8g,制备成软料,用旋转造粒机进行造粒,收集产品,在60℃条件下烘2h得到干品。

对比例2(相比实施例4,将其中的paa28换成聚丙烯酰胺)

称取实施例1的物料48.69g,加入丙烯酸共聚物球15g,有机硅扩展剂12g,磷酸二氢铵3g,十二烷基硫酸钠1g,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50万)0.2g,硫酸铵20.31g,将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8g,制备成软料,用旋转造粒机进行造粒,收集产品,在60℃条件下烘2h得到干品。

对比例3(相比实施例9,将其中的paa37换成聚丙烯酸钠)

称取实施例8制备的样品7.72g,加入玻璃漂珠40g,磷酸二氢钾盐3g,有机硅扩展剂25g,聚丙烯酸钠(分子量10万)3.0g,氯化钾26.05g,将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10g,制备成软料,用旋转造粒机进行造粒,收集产品,在60℃条件下烘2h得到干品。

对比例4(12%烯肟菌胺悬浮剂的制备)

称取烯肟菌胺原药8.0g(折百),噻呋酰胺原药16.0g(折百),atlox4913(英国禾大)14.0g,atlox4894(英国禾大)6.0g,黄原胶(山东中轩)0.4g,丙二醇10.0g,硅酸镁铝2.0g,消泡剂sag1522(迈图)0.2g,白炭黑4.0g,剩余水补足到200.0g,用高剪切剪切3min,然后砂磨3h后出料。

样品含量分析

对以上制备的部分样品在54℃条件下存储14天后,测试样品中活性组分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的分解率。分解率的计算方法为:(wr-wh)/wr╳100%,其中wr为常温下样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wh为热贮后样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表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产品活性成分的含量分析

由上述表中记载可见,热贮后两种活性成分的分解率都低于1.05%,远小于相关标准要求的5%,活性成分在本发明的助剂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样品的漂浮性能与成粒性能

漂浮性能测试的装置:采用图1所示的有机玻璃槽进行漂浮性能的测试,有机玻璃槽高度为10cm,注入5cm的水层,待水面平静后,将测试的样品投入到图中的x处,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

上浮率:称取1.0g的制剂样品,投入到水槽的a点,目测最终浮上水面的样品数量占总量的百分率。

崩解时间:称取1.0g的制剂样品,投入到水槽的a点,用秒表计算样品完全崩解的时间。

扩展速度:称取1.0g的制剂样品,投入到水槽的a点,用秒表计算样品扩展到1.5m处的时间。

崩解率:称取1.0g的制剂样品,投入到水槽的a点,1h之后目测颗粒的崩解量所占总量的百分率。

成粒性能:造粒时观察样品样品挤压出来时的成粒性能,样品为连续的致密颗粒为+++,不连续的短颗粒为++,难于成颗粒的为+,完全不成颗粒的为-。

耐磨性能:按照gb/t33031-2016农药水分散粒剂耐磨性测定方法进行测试,计算方法按照其中的ω=m2/m1╳100%,其中ω为试验的耐磨性,%;m2为留在试验筛上的样品质量,单位为(g);m1为取样质量,单位为(g)。

表2样品的漂浮性能与成粒性能

以上试验结果显示,样品添加了聚丙烯酰胺改性的聚丙烯酸钠后,相比于对比例中单独加入同等数量的聚丙烯酸钠或者聚丙烯酰胺,颗粒的成粒性能和耐磨性都显著提高,同时具有适当的崩解时间,利于颗粒样品在水面的充分扩散。相比于对照样品,加入通式ⅰ的样品依然保持良好的崩解率。

田间生物活性测试:实施例11的样品,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安排在安徽省巢湖市,供试田为坂田,面积2.5亩,田块平整,肥力中等、均匀,排灌条件好。常年麦-稻轮作,水稻纹枯病流行程度均达偏重以上。供试水稻6月17日播种,亩播干种量6.5kg。施药时水稻处于拔节期,田间纹枯病处于流行盛期,局部区域可查见5级病株团。

供施药剂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1样品,采用抛洒的方式进行施药,对照样品为市售的(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自制悬浮剂(对比例4),采用喷雾的方式施药。

施药后供试区域多雷阵雨天气,高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致使纹枯病的蔓延迅速,最后一次防效调查数据显示,空白区水稻纹枯病达中等偏重程度发生。8月12日施药,施药前调查水稻纹枯病病情基数,施药后7天(8月19日)、14天(8月26日)、20天(9月1日)分别调查各处理区水稻纹枯病病情。

表2实施例11在水稻田间的纹枯病防效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病情指数较高的情况下,漂浮剂在100-200g/亩撒施处理量下,具有较好的防控纹枯病效果,且控病时间相对较长,对拔节期的水稻生长安全,在100-200g/亩的用量下,对纹枯病的防效和对照药剂防效基本相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