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89664发布日期:2020-06-05 21:34阅读:1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林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杏耐寒、耐旱、耐瘠薄,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水源涵养树种,同时杏仁、杏叶、杏核经加工提炼后可成为食品、医药、化工、环保的重要原料,经济用途广泛。承德是全国四大山杏集中产区之一,栽培面积480万亩,覆盖全市150多个乡镇,目前发展以山杏为原料的杏仁露、活性炭等产业,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承德市政府也多次制定出台做大做强山杏产业的政策措施,推动了产业发展。但要使山杏产业成为本地区产业的支点、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撑,还需要解决山杏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承德山杏基地存在的普遍现状,即基地建设管理粗放,品种单一、林分质量差、产量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处理:在前一年夏秋季采果后,将山杏树进行树体改造;

(2)嫁接珍珠油杏:时间在第二年春季;

(3)断根:嫁接1年后进行第一次断根,时间8月-9月;

(4)第二次断根:第二年断根时间与第一年相同,部位是另外两个点;

(5)修剪:时间在立秋前18-22天修剪;山杏嫁接珍珠油杏后培养开心形树形,树高控制在2.5-3.0m,以短截为主,在枝条朝外生长的饱满芽处短截,去强留弱,培养鱼刺干,有生长空间的根据芽的方向短截,补足空间;

(6)综合管理:包括土壤、水分和施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对山杏树进行树体改造,按开心形留健壮枝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当砧木粗度在1-3cm时,采用双舌接,当砧木粗度在4-6cm时,采用插皮接,1个砧木上接穗2-3个,当砧木粗度在7-10cm时,采用插皮接,1个砧木上接穗3-4个,接后一个月抹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断根包括如下步骤:在树冠投影1/2处分别均匀定4个点,连成圆,相对的两个点分别向内和向外各延深8-12cm,挖宽度为16-24cm,深度33-37cm,长度各是圆周的1/4的两个半圆环,断圆环内所有根系,将速醮生根粉稀释后,在根的新茬处速醮,再施入颗料状有机肥,将周围杂草、表层土一同填入半圆环内,踩实埋严。

进一步的,相对的两个点分别向内和向外各延深10cm。

进一步的,相对的两个点分别向内和向外挖掘宽度为20cm。

进一步的,相对的两个点分别向内和向外挖掘深度为35c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第二次断根操作与第一次断根操作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修剪在果实采摘后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综合管理包括:土壤管理:雨季刈割覆草,厚度15-20cm;秋季,结合扩穴深翻将覆盖的草一并埋入施肥沟内;施肥,时间选择在立秋前修剪后施肥;水分管理,除每次土壤施肥后灌水外,保证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的水分供应,花期不灌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坡度在15-25℃内,树龄在10年左右的低质山杏树,采取地上嫁接新品种珍珠油杏,分二年进行地下进行断根复壮,同时加强土肥水管护与平衡修剪、花果管理,技术实施第四年,比未嫁接树(山杏)冠幅增加17.9%,新梢生长量增长了46.2%,产量提高了300%,可以达到低质林更新复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山杏采用插皮接方法嫁接珍珠油杏效果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山杏嫁接珍珠油杏后采用的开心形树形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嫁接后渐序断根第一次后生长势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嫁接后渐序断根第二次后生长势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珍珠油杏鱼刺干结果状图。

图6为实施例1中成熟的珍珠油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主要分三步完成:

(1)第一步,砧木处理。在前一年夏秋季采果后(承德约8月-9月)将低质山杏树进行树体改造,一般按开心形留健壮枝组。

(2)第二步,嫁接珍珠油杏。时间在第二年春季(承德4月初至5月中旬)。当砧木粗度在1-3cm时,采用双舌接,当砧木粗度在4-6cm时,采用插皮接,1个砧木上可接2-3个接穗,当砧木粗度在7-10cm时,采用插皮接,1个砧木上可接3-4个接穗。接后一个月抹芽。

(3)第三步,断根。嫁接1年后进行第一次断根,(承德约8月上中旬)在树冠投影1/2处分别均匀定4个点,连成圆,相对的两个点分别向内和向外各延深10cm,挖宽度为20cm,深度35cm,长度各是圆周的1/4的两个半圆环,断圆环内所有根系,将速醮生根粉按要求稀释后,倒入易于快速醮根操作的容器中,在根的新茬处速醮,再施入颗料状有机肥(5kg/株)、周围杂草、表层土一同填入半圆环内,踩实埋严。第一次断根后第二年实施第二次断根,时间相同,部位是另外两个点,操作过程相同。

(4)修剪:时间在立秋前20天左右修剪,承德地区在果实采摘后即可进行。冀北山地山杏嫁接珍珠油杏后培养开心形树形,树高控制在2.5-3.0m,以短截为主,在枝条朝外生长的饱满芽处短截,去强留弱,培养鱼刺干。有生长空间的根据芽的方向短截,补足空间。

(5)综合管理:土壤管理:雨季刈割覆草,厚度15-20cm。秋季,结合扩穴深翻将覆盖的草一并埋入施肥沟内;施肥:时间选择在立秋前修剪后施肥,施肥量在1000kg/亩;水分管理:除每次土壤施肥后灌水外,保证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的水分供应,花期不灌水。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嫁接获得的山杏树在第四年,比未嫁接树(山杏)冠幅增加17.9%,新梢生长量增长了46.2%,产量提高了300%。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同龄低质山杏树,春季采用插皮接嫁接珍珠油杏,接后及时抹芽。夏季修剪在萌芽后至落叶前进行,冬季修剪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疏除竞争枝、直立枝、过密枝和内膛交叉枝,短截部分中庸徒长枝,成花或结果后及时回缩培养成结果枝组。缓放冠内新萌发的较旺盛且方向、位置合适的徒长枝,培养成结果枝组。同时夏季实施摘心、拉枝等措施,增加枝叶量,缓和树势,不做断根处理,秋施基肥,扩穴探翻,改良土壤,选用有机肥料,初结果树用量在1000kg/亩。水分管理,保证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的水分供应。其他时期应根据土壤墒情和降水情况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技术实施第四年,比未嫁接山杏树冠幅增加11.4%,新梢生长量增长了31.6%,产量提高了213.5%。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处理:在前一年夏秋季采果后,将山杏树进行树体改造;

(2)嫁接珍珠油杏:时间在第二年春季;

(3)断根:嫁接1年后进行第一次断根;

(4)第二次断根:第二年断根时间与第一年相同;

(5)修剪;

(6)综合管理:包括土壤、水分和施肥的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山杏树进行树体改造,按开心形留健壮枝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当砧木粗度在1-3cm时,采用双舌接,当砧木粗度在4-6cm时,采用插皮接,1个砧木上接穗2-3个,当砧木粗度在7-10cm时,采用插皮接,1个砧木上接穗3-4个,接后一个月抹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断根时间为8月-9月,步骤如下:在树冠投影1/2处分别均匀定4个点,连成圆,取相对的两个点分别向内和向外各延深8-12cm,挖宽度为16-24cm,深度33-37cm,长度各是圆周的1/4的两个半圆环,断圆环内所有根系,将速醮生根粉稀释后,在根的新茬处速醮,再施入颗料状有机肥,将周围杂草、表层土一同填入半圆环内,踩实埋严,剩余的两个点不进行断根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两个点分别向内和向外各延深10cm,挖掘宽度为2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两个点分别向内和向外挖掘深度为35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剩余的两个点进行断根操作,且与第一次断根操作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修剪在果实采摘后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修剪时间在立秋前18-22天进行,其步骤为:山杏嫁接珍珠油杏后培养开心形树形,树高控制在2.5-3.0m,以短截为主,在枝条朝外生长的饱满芽处短截,去强留弱,培养鱼刺干,有生长空间的根据芽的方向短截,补足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综合管理包括:土壤管理:雨季刈割覆草,厚度15-20cm;秋季,结合扩穴深翻将覆盖的草一并埋入施肥沟内;施肥,时间选择在立秋前修剪后施肥;水分管理,除每次土壤施肥后灌水外,保证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的水分供应,花期不灌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杏嫁接珍珠油杏的方法,属于林业领域。本发明通过三步完成山杏的嫁接:(1)砧木处理,在前一年夏秋季采果后对山杏树进行树体改造;(2)嫁接珍珠油杏,在第二年春季,根据砧木粗度不同采用不同的嫁接方式;(3)断根,嫁接1年后进行第一次断根,在树冠投影1/2处均匀定4个点,连成圆,相对的两个点分别沿圆周挖长度各是圆周1/4的两个半圆环,断圆环内所有根系;第二年实施第二次断根,时间相同,部位是另外两个点,操作过程相同;后续进行修剪和土壤、水分、肥料的管理。本发明实施第四年,嫁接的比未嫁接树冠幅增加17.9%,新梢生长量增长了46.2%,产量提高了300%,实现了更新复壮、提质增效的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高剑利;王瑞江;金铁娟;王东红;许仕林;张春博;白亮;任宏伟;薛桐;赵宏伟;史洋;任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