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2487发布日期:2020-05-22 16:27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鱼类雌核发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



背景技术:

雌核发育是鱼类单性生殖中一种重要的生殖方式,其所需的精子由两性型亲缘关系相近的雄性提供,精子入卵后不与卵发生融合,仅仅起诱导卵子发育的作用,是一种无融合或假配合的生殖方式[1]。雌核发育在鱼类遗传育种与水产养殖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主要表现在纯系的快速建立、基因-着丝点作图、性别决定机制的判别和单性种群的利用等方面[2]

自hubbs等[3]发现美洲亚马逊河的花鱂科鱼类(poeciliaformos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雌核发育种群,人们相继又发现poeciliopsis属某些类型的鱼类和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也是行雌核发育[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雌核发育鱼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滇池高背鲫[5]、黑龙江银鲫[6]、河南淇河鲫[7]、广东缩骨鲫[8]、贵州普安鲫[9]、江西彭泽鲫[10]等均行雌核发育。关于彭泽鲫异精雌核发育例子如下:彭泽鲫(♀)×兴国红鲤(♂)[11],彭泽鲫(♀)×银鲃(♂)[13],彭泽鲫(♀)×白鲫(♂)[14],彭泽鲫(♀)×海鲤(♂)[15],彭泽鲫(♀)×尖鳍鲤(♂)[16],而上述有关彭泽鲫雌核发育组合中未见彭泽鲫(♀)×翘嘴鲌(♂)。

彭泽鲫(carassiusauratusvar.pengsenensis),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芳湖、芸湖等天然水域,喜栖息于湖中芦苇丛。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从1983开始对彭泽鲫进行了连续6代的精心选育,于1993年彭泽鲫被农业部推选为淡水养殖优良品种[17]。彭泽鲫体型为纺锤形,头短小,背厚,无须,背部体色呈现灰黑色,腹部为灰白色。正常情况下雌性一冬龄(12个月)即可到达性成熟,而雄性成熟个体较雌性小,其繁殖季节一般为3-7月,当水温上升到17℃左右,彭泽鲫开始产卵繁殖,20℃-24℃为繁殖高峰期。自然情况下,彭泽鲫喜欢流水,尤其是具有一定浑浊度的微流水,且在水草茂密的浅水区域产卵繁殖,雌性一般怀卵量在4-6万粒[18]。由于其生长速度比一般鲫鱼快24.98%,且个体大,在所有鲫鱼中蛋白含量最高,可食率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须氨基酸,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具有较高养殖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19]。由于自然环境破坏,人为捕捞,导致其野生资源有所减少,此外人为干涉造成其近亲繁殖加剧,该品种出现退化,主要表现在抗病力及生长速度等性状上[20]

翘嘴鲌(culteralburnusbasilewsky),又名白条,和顺,太湖白鱼,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是一种较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主要水系及其附属湖泊,比较适合于静水中生活。其繁殖群体年龄一般为3-6龄,产卵期为6-7月,成鱼集群于流水场所进行繁殖;产卵场需要具有一定的流水,怀卵量一般为3-6万粒[21]。其体型细长,呈柳叶型,侧扁,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速,善于跳跃。由于翘嘴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且经济价值高,是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22]。随着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的逐步完善与推广,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23]

鱼类雌核发育是进行新品种培育的有效手段,普安鲫异精雌核发育产生的子代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肉味好,营养成分含量高,抗病力与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在食物转化率、起捕率及对低氧的耐受性上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便于推广[24]。研究报道,彭泽鲫与黑龙江野鲤雌核发育的子一代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病力强、群体产量高等优点,其外形与鲫鱼相似,市场销路好,易于推广[24]。彭泽鲫与翘嘴鲌属于不同亚科鱼类,在遗传、分类和体形等生物学特征方面,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至今国内外还没有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成功的报道,因此探索一种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并对其子代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利用该方法获得的雌核发育子代受精率高、孵化率高、子代生长速度快、对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一种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雌雄亲本和强化培育:

雄性亲本选自性成熟的翘嘴鲌(原产地为丹江口水库),雌性亲本选自(购于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性成熟的彭泽鲫,产前分别对雌雄亲本进行亲本强化培育;

2)彭泽鲫雌性亲本的人工催产:选择五月中旬,采用两次注射法对彭泽鲫雌性亲本注射催产药物,第一针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第二针注射复合药剂,两次注射时间间距为8~10h,将注射完毕的彭泽鲫放入催产池中;其中,第一针注射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注射量为0.5~3.0μg/kg;

第二针注射中,复合药剂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地欧酮(dom)的组合药剂,它们的注射量分别为2~8μg/kg和2~8mg/kg;

3)翘嘴鲌雄性亲本的人工催产:当彭泽鲫雌性亲本第二针注射时,翘嘴鲌雄性亲本的催产注射一针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其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量(lrh-a2)为3~5μg/kg;

4)人工授精:将彭泽鲫的卵子挤入盆中,然后挤入翘嘴鲌精子,之后轻轻摇晃盆子,促使翘嘴鲌精子诱导彭泽鲫卵子雌核发育;

5)人工孵化:将雌核发育受精卵放入孵化桶进行流水孵化,孵出鱼苗;

6)雌核发育鱼苗种培育:待鱼苗平游时,将其移出孵化桶,放入养殖池进行鱼苗培育,得到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雌核发育子代按彭泽鲫的饲料和培养方式培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第一针注射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注射量为1μg/kg。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第二针注射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注射量为4μg/kg;地欧酮(dom)的注射量为4mg/kg。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的剂量为4μg/kg。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孵化桶底部进水,上部溢水,溢水口设置有60目窗纱网(防止受精卵及刚孵化出的鱼苗随水外流),孵化时,受精卵在孵化池内保持悬浮状态,孵化温度为26℃,孵化时间为58h。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所述鱼苗的培育包括一级培育和二级培育,其中,

一级培育:在水泥池中进行,给鱼苗投喂枝角类,待鱼苗体长达2~3cm时进行二级培育,

二级培育:将鱼苗移入土池中按现有普遍使用的鱼苗培育方式进行培育,得到由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选用的彭泽鲫与翘嘴鲌属于不同亚科鱼类,在遗传、分类和体形等生物学特征方面,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至今国内外还没有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成功的报道。本发明将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群体与彭泽鲫自交子代群体进行了生长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150日龄时,彭泽鲫自交子代群体平均体长为:9.0616±0.761mm,平均体质量为25.037±5.010g;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群体平均体长为:9.9434±0.847mm,平均体质量为33.372±9.553g,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群体体重生长速度较彭泽鲫自交子代群体快33.29%。

本发明通过对30日龄-150日龄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群体,彭泽鲫自交子代群的体长、体重进行测量,得到两组合子代绝对增重率与绝对增长率见图1,图2,结果表明:90日龄开始,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群体绝对增重率显著大于彭泽鲫自交子代群体,此外同时在投喂过程中观察到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表现出摄食速度快的现象,说明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获得了一种具有摄食能力强,生长迅速的子一代。

本发明的雌核发育方法可操作性强,适配性好,实行过程中,受精率可达97.20%,孵化率可达84.17%,鱼苗存活率可达86.32%。通过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得到的子代性状偏向于母本,且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体重增长速度较彭泽鲫自交子代快33.29%。

附图说明

图1为彭泽鲫自交子代(p-p)与翘嘴鲌诱导彭泽鲫子代(p-q)不同日龄绝对增长率的示意图;

图2为彭泽鲫自交子代(p-p)与翘嘴鲌诱导彭泽鲫子代(p-q)不同日龄绝对增重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1

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雄成熟翘嘴鲌亲本来源于丹江口水库,收集规格为2kg/尾;彭泽鲫雌性亲本来源于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提供性成熟的彭泽鲫,产前分别进行亲本强化培育。

2)彭泽鲫雌性亲本的人工催产:选择五月中旬,采用两次注射法对彭泽鲫雌性亲本注射催产药物,第一针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第二针注射复合药剂,两次注射时间间距为8~10h,将注射完毕的彭泽鲫放入催产池中;其中,第一针注射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量为(lrh-a2)为1.0μg/kg;

第二针注射中,复合药剂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地欧酮(dom)的组合药剂,它们的注射量分别为4μg/kg和4mg/kg;

3)翘嘴鲌雄性亲本的人工催产:当彭泽鲫雌性亲本第二针注射时,翘嘴鲌雄性亲本的催产注射一针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其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量(lrh-a2)为4μg/kg;

4)人工授精:将彭泽鲫的卵子挤入盆中,然后挤入翘嘴鲌精子,之后轻轻摇晃盆子,促使翘嘴鲌精子诱导彭泽鲫卵子雌核发育;

5)人工孵化:将雌核发育受精卵放入孵化桶进行流水孵化,孵出鱼苗;

6)雌核发育鱼苗种培育:待鱼苗平游时,将其移出孵化桶,放入养殖池进行鱼苗培育。鱼苗的培育包括一级培育和二级培育,一级培育在水泥池中进行,给鱼苗投喂枝角类,待鱼苗体长达2-3cm时进行二级培育,即移入土池中按常规的即已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鱼苗培育方式进行培育,得到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土池中的雌核发育子代按彭泽鲫的饲料和培养方式培养即可。

本实施例对彭泽鲫、翘嘴鲌和两者间雌核发育子代的可量和可数性状进行了统计(如表1),结果表明雌核发育子代的性状基本与彭泽鲫相似。为进一步探究雌核发育子代的性状特征,实验对60条雌核发育子代与彭泽鲫的可数和可量性状进行了测量,并且将两者性状进行了比较(如表2)结果显示雌核发育子代与彭泽鲫在全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厚/体长、头长/体长、尾柄长/体长、尾柄高/体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体长、眼径/头长、眼间距/头长等可量比例性状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可数性状上,雌核发育子代与彭泽鲫的背鳍棘数、臀鳍棘数、胸鳍鳍条数、侧线上鳞、侧线下鳞以及鳃耙数等无差异,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的子一代的性状偏向于彭泽鲫。

为了探究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生长性状与彭泽鲫自交子代生长性状是否存在差异,本实施例对两种组合子代进行了生长对比实验,即两种组合产生的子代平游时,各组合选取1500尾转入体积约为1m3的圆形白桶内饲养,每个桶放入500尾,每个组合3个平行对照,进行同比养殖试验且标准化养殖即每个桶每天定时、定点、定量喂食,且定期吸污,从而保证各实验组子代饲养条件一致。于30日龄,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150日龄等共5次对各个组合子代进行体长、体质量的测量(每次各养殖桶随机选取20尾),且测量后各养殖桶随机取出相同数量的鱼,以降低养殖密度。

表1彭泽鲫自交子代与翘嘴鲌诱导彭泽鲫子代的可量、可数性状统计

表2彭泽鲫自交子代与翘嘴鲌诱导彭泽鲫子代的性状均值、标准差及方差分析

实施例2

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雄成熟翘嘴鲌亲本来源于丹江口水库,收集规格为2kg/尾;彭泽鲫雌性亲本来源于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提供性成熟的彭泽鲫,产前分别进行亲本强化培育。

2)彭泽鲫雌性亲本的人工催产:选择五月中旬,采用两次注射法对彭泽鲫雌性亲本注射催产药物,第一针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第二针注射复合药剂,两次注射时间间距为8~10h,将注射完毕的彭泽鲫放入催产池中;其中,第一针注射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量为(lrh-a2)为3.0μg/kg;

第二针注射中,复合药剂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地欧酮(dom)的组合药剂,它们的注射量分别为2μg/kg和8mg/kg;

3)翘嘴鲌雄性亲本的人工催产:当彭泽鲫雌性亲本第二针注射时,翘嘴鲌雄性亲本的催产注射一针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其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量(lrh-a2)为3μg/kg;

4)人工授精:将彭泽鲫的卵子挤入盆中,然后挤入翘嘴鲌精子,之后轻轻摇晃盆子,促使翘嘴鲌精子诱导彭泽鲫卵子雌核发育;

5)人工孵化:将雌核发育受精卵放入孵化桶进行流水孵化,孵出鱼苗;

6)雌核发育鱼苗种培育:待鱼苗平游时,将其移出孵化桶,放入养殖池进行鱼苗培育。鱼苗的培育包括一级培育和二级培育,一级培育在水泥池中进行,给鱼苗投喂枝角类,待鱼苗体长达2-3cm时进行二级培育,即移入土池中按常规的即已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鱼苗培育方式进行培育,得到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土池中的雌核发育子代按彭泽鲫的饲料和培养方式培养即可。

实施例3

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雄成熟翘嘴鲌亲本来源于丹江口水库,收集规格为2kg/尾;彭泽鲫雌性亲本来源于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提供性成熟的彭泽鲫,产前分别进行亲本强化培育。

2)彭泽鲫雌性亲本的人工催产:选择五月中旬,采用两次注射法对彭泽鲫雌性亲本注射催产药物,第一针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第二针注射复合药剂,两次注射时间间距为8~10h,将注射完毕的彭泽鲫放入催产池中;其中,第一针注射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量为(lrh-a2)为5μg/kg;

第二针注射中,复合药剂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地欧酮(dom)的组合药剂,它们的注射量分别为8μg/kg和2mg/kg;

3)翘嘴鲌雄性亲本的人工催产:当彭泽鲫雌性亲本第二针注射时,翘嘴鲌雄性亲本的催产注射一针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其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量(lrh-a2)为3~5μg/kg;

4)人工授精:将彭泽鲫的卵子挤入盆中,然后挤入翘嘴鲌精子,之后轻轻摇晃盆子,促使翘嘴鲌精子诱导彭泽鲫卵子雌核发育;

5)人工孵化:将雌核发育受精卵放入孵化桶进行流水孵化,孵出鱼苗;

6)雌核发育鱼苗种培育:待鱼苗平游时,将其移出孵化桶,放入养殖池进行鱼苗培育。鱼苗的培育包括一级培育和二级培育,一级培育在水泥池中进行,给鱼苗投喂枝角类,待鱼苗体长达2-3cm时进行二级培育,即移入土池中按常规的即已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鱼苗培育方式进行培育,得到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土池中的雌核发育子代按彭泽鲫的饲料和培养方式培养即可。

参考文献

[1]李丽.鱼类的繁殖类型[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11:100-101.

[2]刘良国,赵俊,陈湘麟.鱼类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j].水产养殖,2002,6:39-43.

[3]hubbscl.apparentparthenogenesisinnature,inaformoffishofhybridorigin[j].science,1932,76(1983):628-630.

[4]schultzrj.gynogenesisandtriploidyintheviviparousfishpoeciliopsis[j].science,1967,157(3796):1564-1567.

[5]昝瑞光.滇池两种类型鲫鱼的性染色体和c带核型研究[j].遗传学报,1982,1:34-41,87-88.

[6]单仕新,蒋一珪.银鲫染色体组型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88,4:95-98,108.

[7]孙兴旺.淇河鲫的生物学特征[j].淡水渔业,1986,2:5-8.

[8]俞豪祥,张海明,林莲英.广东雌核发育鲫鱼的生物学及养殖试验的初步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87,3:97-98.

[9]俞豪祥,徐皓.天然雌核发育贵州普安鲫(a型)染色体组型[j].水生生物学报,1992,16(1):87-89.

[10]杨兴棋,陈敏容,俞小牧,等.江西彭泽鲫生殖方式的初步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2,16(3):277-280.

[11]郭玉娟,陈学年.彭泽鲫与兴国红鲤杂交试验[j].肇庆学院学报,1996,z1:44-47.

[12]陈学年,郭玉娟.彭泽鲫与兴国红鲤杂交优势的研究与利用[j].淡水渔业,2000,9:14-16.

[13]杨兴棋,陈敏容,俞小牧,等.江西彭泽鲫生殖方式的初步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2,16(3):277-280.

[14]舒琥,张海发,陈湘粦,赵俊.异精激发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的比较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3:5-10.

[15]舒琥.异精激发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染色体组型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38-41.

[16]赵俊,崔淼,陈湘粦.异精效应在雌核发育彭泽鲫胚胎发育中的同工酶证据[j].水生生物学报,2004,1:33-39.

[17]江西省水产研究所.彭泽鲫选育研究报告汇编(鉴定材料)[m],1989.

[18]潘黔生,聂秀云,方之平,等.彭泽鲫原产地产卵及易地孵化的试验[j].水利渔业,1998,1:41-42.

[19]傅永进.彭泽鲫的生物学性状及养殖技术[j].淡水渔业,1996,2:25-26.

[20]叶本祥.彭泽鲫的养殖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j].渔业致富指南,2015,3:15-16.

[21]吕大伟,周彦峰,葛优,等.淀山湖翘嘴鲌繁殖力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7,6:75-79.

[22]战培荣,赵吉伟,董崇智,等.兴凯湖翘嘴鲌的生长特性[j].海洋与湖沼,2005,36(2):146-151.

[23]李忠利,冉辉,杨马,等.锦江翘嘴鲌的繁殖生物学特征[j].动物学杂志,2017,2:263-270.

[24]胡世然,安苗,方世贞,等.普安银鲫异精雌核发育子代稻田养殖试验[j].科学养鱼,2012,2:57-59.

[25]唐虹,徐彦山,胡国宏,等.彭泽鲫(♀)与黑龙江野鲤(♂)的杂交利用研究[j].水产学杂志,2004,17(1):14-20.

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