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幼树黄龙病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53385发布日期:2020-05-15 17:14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柑橘幼树黄龙病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柑橘幼树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属于柑橘黄龙病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柑橘黄龙病主要以柑橘木虱为传播媒介,还可借助苗木、接穗等传播。柑橘木虱叮咬危害柑橘嫩梢以后,把口腔及消化道内的黄龙病病原注入到柑橘树内,经韧皮部向下传导至根部,引起根部腐烂,吸收能力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树体的生长,受感染的果树也不能结出正常的果实从而影响经济收益。柑橘感染黄龙病后表现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比如:叶脉压榨液的渗透浓度,病株比健株高出1/3-1/2。病叶的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显示,叶绿体中淀粉粒异常膨大,基粒片层受破坏,排列紊乱、松散;细胞质膜凹入形成质膜体,内含多数形态不一的空泡;线粒体内嵴断裂不完整或消失。病原体有通过筛板中的筛孔进入相邻的筛管细胞的现象。菌体还会侵蚀筛管细胞的胞壁形成许多侵蚀孔,成为菌体除了筛孔以外向邻近筛管细胞移动的另一个通道。

有效控制果园柑桔木虱的数量即可控制果园黄龙病爆发。带病苗木或带病接穗是远距离传病的主因,往往使无病的新区变成病区。目前防治柑橘黄龙病主要以“种无病苗、防木虱、砍病树”这三个措施为主,由于柑橘木虱在疫区的大量存在,种植时尽管是无病苗,但还是抗不住柑橘木虱为害而造成黄龙病,随着树体的长大其抗病性也逐渐增强,因此柑橘幼树在1-3年的时间内是最危险的时候,因此柑橘幼树如何预防黄龙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3年生柑橘幼树生长比较旺盛,嫩梢抽发不整齐,这为防治柑橘木虱的工作带来了不便,而且幼树韧皮部向下传导的速率也比较快,新梢到根部的距离很短,因此柑橘幼树在新种植区很容易受该病的感染,黄龙病病原浸染后很快表现出症状。

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柑橘幼树黄龙病的防治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柑橘幼树黄龙病的防治方法。本发明对1-3年生柑橘幼树进行杀虫处理,可以有效防治柑橘木虱的发生;进行杀菌处理,可以干扰黄龙病病原的生长;进行施肥管理,可以增强树势、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通过上述四种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柑橘幼树黄龙病,保证树体的健康成长,防治效果显著。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柑橘幼树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杀虫处理

对1-3年生柑橘幼树,在每年的3月份-12月份,采用环状沟施法和叶面喷施法进行杀虫处理,其中,

所述环状沟施法是在柑橘幼树的树冠滴水线下方开挖环状沟,将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与细土按质量比为1:(0.8-1.2)混合均匀后,撒施在环状沟内,然后覆土,每30d-45d进行一次;

所述叶面喷施法是在每年新梢长出时,用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物、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或者氟啶虫胺睛和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三次喷施;

步骤2:杀菌处理

对1-3年生柑橘树,在每年的4月份-11月份,采用“一灌两喷”法进行杀菌处理,其中一灌是在每年新梢萌芽前10d-15d,采用噻唑锌进行灌根处理;两喷是在每年新梢长出时,采用噻唑锌和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两次喷雾;

步骤3:施肥管理;

步骤4:其它病虫害防治。

本发明的原理是:

第一点,本发明的步骤1中,采用环状沟施法,施用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所组成的杀虫剂,杀虫剂可通过柑橘树的根系直接吸收。环状沟施法可以增加树根系的吸收面积,能够有效起到杀虫的作用。其中,所采用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性杀虫剂,是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体,可以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它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其内吸作用是向上传导,主要向嫩梢传导,受温度影响较小,在土壤中不移动,持效期长。

毒死蜱颗粒剂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在土壤中分解缓慢,对于土壤中的害虫作用极强,在国外是作为土壤害虫防治的主要用药,同时也可以防治红火蚁和白蚁。

本发明的步骤1中,采用噻虫嗪和吡蚜酮的混合物、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或者氟啶虫胺睛和毒死蜱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三次喷雾,主要是防治柑橘木虱为害嫩梢,因为柑橘嫩梢从长出到成熟需要45d-50d的时间,在此期间必须要得到药剂的保护。

其中,所采用的噻虫嗪、吡蚜酮、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和氟啶虫胺睛均是柑橘木虱的高效防治药剂。

第二点,本发明的步骤2中,采用“一灌两喷”法进行杀菌处理,可以干扰黄龙病病原的生长。其中,所采用的噻唑锌,是由二个基团组成的杀菌剂。一是噻唑基团,在植物体外对细菌无抑制力,但在植物体内却是高效的治疗剂,药剂在植株的孔纹导管中,细菌受到严重损害,其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导致细菌的死亡。二是锌离子,具有既杀真菌又杀细菌的作用还可以补充柑橘生长所必须的锌元素。药剂中的锌离子与病原菌细胞膜表面上的阳离子(h+、k+等)交换,导致病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杀死病菌;部分锌离子渗透进入病原菌细胞内,与某些酶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机能失调,病菌因而衰竭死亡。在二个基团的共同作用下,杀病菌更彻底,防治效果更好。

吡唑醚菌酯是内吸性真菌药物,但在实践中发现早期配用它确实能减轻细菌性病害的发病程度(柑橘黄龙病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归属变型菌纲,亚纲分科地位尚未确定的韧皮部杆菌属),目前机理不明,对真菌有效,复配内吸性杀细菌药物增效明显,不容易发生抗性。单用对细菌性病害效果差甚至无效,同时吡唑醚菌酯可增加植物的氮同化作用(植物体内的无机态氮转化为有机态氮的过程),显著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增进果品质量,同时加速抗病毒蛋白的产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第三点,本发明的步骤3中,进行施肥管理,可以增强树势、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第四点,本发明的步骤4中,对常见的其它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减少这些病虫害对树体的影响,促进树体健康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对1-3年生柑橘幼树进行杀虫处理,可以有效防治柑橘木虱的发生;进行杀菌处理,可以干扰黄龙病病原的生长;进行施肥管理,可以增强树势、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通过上述四种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柑橘幼树黄龙病,保证树体的健康成长,防治效果显著。

2.本发明的柑橘幼树黄龙病的防治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环状沟施法具体是:

对1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25g-35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45g-55g质量百分数为10%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对2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35g-45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95g-105g质量百分数为15%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对3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45g-55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145g-155g质量百分数为15%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针对1年生、2年生和3年生柑橘幼树,随着幼树长大,逐渐提高药剂的用量,这样会提高杀虫效果。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对叶面进行三次喷施具体是:

在新梢长出0.5cm-1cm时,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质量百分数为50%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物,第一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在第一次喷施叶面后的5d-7d,采用质量百分数为10%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和240g/l螺虫乙酯的混合物,第二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在第二次喷施叶面后的7d-10d,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2%的氟啶虫胺睛和质量百分数为40%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第三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法,可以防治柑橘木虱为害嫩梢。所采用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氟啶虫胺睛和毒死蜱颗粒剂均是柑橘木虱的高效防治药剂。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细土的直径为0.2cm-0.5cm。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灌根处理具体是:

对1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25ml-35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对2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35ml-45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对3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45ml-55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对柑橘树的根部起到杀菌效果。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两次喷雾具体是:

在新梢长出1cm-3cm时,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和质量百分数为20%的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第一次喷雾;

在第一次喷雾后的5d-7d,按照第一次喷雾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喷雾。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对柑橘树的叶面起到杀菌效果。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施肥管理的具体方法为:

每年的6月份-7月份,在树冠滴水线下方挖一个条形沟,每株施有机肥1.5kg-3kg、钙镁磷肥0.2kg-0.3kg和平衡型复合肥0.2kg-0.3kg的混合物;

每年的12月份-次年1月份,在树冠滴水线下方再挖另外两个条形沟,每株施有机肥1kg-2kg和平衡型复合肥0.2kg-0.3kg的混合物;

每年新梢抽发时,每株撒施1-2次高氮型复合肥0.1kg-0.25kg;

每年的5月份-8月份,每株淋施质量百分数为10%的腐殖酸水溶肥3-4次。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增强树势、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更进一步,所述有机肥中,以烘干基计,有机质的质量百分含量≥45%,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总和≥5.0%,水分的质量百分含量≤30%,ph值为5.5-8.5。

更进一步,所述有机肥为花生麸、菜籽麸、桐麸、豆粕、腐熟猪粪、腐熟牛粪、腐熟羊粪、腐熟鸡粪和商品有机肥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平衡型复合肥中,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均为15%或者16%。

上述平衡型复合肥可以市售购买,如可以购自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名称为狮马牌复合肥料,规格为氮、磷和钾三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均为15%,总养分含量≥45%或者氮、磷和钾三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均为16%,总养分含量≥48%。

进一步,所述高氮型复合肥中,氮的质量百分含量≥28%。

上述高氮型复合肥可以市售购买,如可以购自深圳农富天下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产品名称为磷酸二氢钾型复合肥,规格为氮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总养分含量≥50%。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其它病虫害防治具体为:

柑橘红蜘蛛的防治:当1-3年生柑橘树单株的红蜘蛛的数量≥200头,进行喷药防治,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24%的螺螨酯3000倍液、质量百分数为20%的乙螨唑2000倍液、质量百分数为20%的联苯肼酯3000倍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柑橘潜叶蛾和柑橘蚜虫的防治:在1-3年生柑橘树每次新梢长出1cm-2cm时,进行喷药防治,连续2-3次,每次间隔5d-7d,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为10%的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2000倍液、质量百分数为20%的氟苯虫酰胺2000-3000倍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柑橘炭疽病的防治:在春、夏、秋嫩梢期,各喷药一次,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25%的咪鲜胺1500倍液、质量百分数为25%的吡唑醚菌酯2000-3000倍液、质量百分数为30%的吡唑丙森锌1000倍液中的任意一种,药剂轮换使用。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1-3年生柑橘幼树主要的病虫害有:柑橘红蜘蛛、柑橘潜叶蛾、柑橘蚜虫、柑橘炭疽病等。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消除上述病虫害对树体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验例1中,b试验组中,柑橘幼树挖环状沟沟施情况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验例1中,c试验组中,柑橘幼树叶面喷施情况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验例1中,e试验组中,防治后的柑橘幼树生长情况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验例1中,g试验组中,防治后的柑橘幼树的生长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柑橘幼树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杀虫处理

对1-3年生柑橘幼树,在每年的3月份-12月份,采用环状沟施法和叶面喷施法进行杀虫处理,其中,

所述环状沟施法是在柑橘幼树的树冠滴水线下方开挖环状沟,将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与直径为0.2cm-0.5cm的细土按质量比为1:0.8混合均匀后,撒施在环状沟内,然后覆土,每30d-45d进行一次。

具体是:

对1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25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45g质量百分数为10%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对2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35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95g质量百分数为15%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对3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45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145g质量百分数为15%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所述叶面喷施法是在每年新梢长出时,用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物、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或者氟啶虫胺睛和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三次喷施。具体是:

在新梢长出0.5cm时,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质量百分数为50%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物,第一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在第一次喷施叶面后的5d,采用质量百分数为10%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和240g/l螺虫乙酯的混合物,第二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在第二次喷施叶面后的7d,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2%的氟啶虫胺睛和质量百分数为40%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第三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步骤2:杀菌处理

对1-3年生柑橘树,在每年的4月份-11月份,采用“一灌两喷”法进行杀菌处理,其中一灌是在每年新梢萌芽前10d-15d,采用噻唑锌进行灌根处理。具体是:

对1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25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对2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35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对3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45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两喷是在每年新梢长出时,采用噻唑锌和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两次喷雾。具体是:

在新梢长出1cm时,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和质量百分数为20%的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第一次喷雾;

在第一次喷雾后的5d,按照第一次喷雾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喷雾。

步骤3:施肥管理,具体是:

每年的6月份-7月份,在树冠滴水线下方挖一个条形沟,每株施腐熟猪粪1.5kg、钙镁磷肥0.2kg和平衡型复合肥0.2kg的混合物;

每年的12月份-次年1月份,在树冠滴水线下方再挖另外两个条形沟,每株施腐熟猪粪1kg和平衡型复合肥0.2kg的混合物;

每年新梢抽发时,每株撒施1-2次高氮型复合肥0.1kg;

每年的5月份-8月份,每株淋施质量百分数为10%的腐殖酸水溶肥3次。

步骤4:其它病虫害防治:

柑橘红蜘蛛的防治:当1-3年生柑橘树单株的红蜘蛛的数量≥200头,进行喷药防治,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24%的螺螨酯3000倍液;

柑橘潜叶蛾和柑橘蚜虫的防治:在1-3年生柑橘树每次新梢长出1cm-2cm时,进行喷药防治,连续2-3次,每次间隔5d-7d,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为10%的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2000倍液;

柑橘炭疽病的防治:在春、夏、秋嫩梢期,各喷药一次,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25%的咪鲜胺1500倍液、质量百分数为25%的吡唑醚菌酯2000-3000倍液、质量百分数为30%的吡唑丙森锌1000倍液中的任意一种,药剂轮换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柑橘幼树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杀虫处理

对1-3年生柑橘幼树,在每年的3月份-12月份,采用环状沟施法和叶面喷施法进行杀虫处理,其中,

所述环状沟施法是在柑橘幼树的树冠滴水线下方开挖环状沟,将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与直径为0.2cm-0.5cm的细土按质量比为1:1混合均匀后,撒施在环状沟内,然后覆土,每30d-45d进行一次。

具体是:

对1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30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50g质量百分数为10%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对2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40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100g质量百分数为15%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对3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50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150g质量百分数为15%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所述叶面喷施法是在每年新梢长出时,用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物、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或者氟啶虫胺睛和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三次喷施。具体是:

在新梢长出0.8cm时,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质量百分数为50%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物,第一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在第一次喷施叶面后的6d,采用质量百分数为10%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和240g/l螺虫乙酯的混合物,第二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在第二次喷施叶面后的8d,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2%的氟啶虫胺睛和质量百分数为40%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第三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步骤2:杀菌处理

对1-3年生柑橘树,在每年的4月份-11月份,采用“一灌两喷”法进行杀菌处理,其中一灌是在每年新梢萌芽前10d-15d,采用噻唑锌进行灌根处理。具体是:

对1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30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对2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40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对3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50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两喷是在每年新梢长出时,采用噻唑锌和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两次喷雾。具体是:

在新梢长出2cm时,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和质量百分数为20%的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第一次喷雾;

在第一次喷雾后的6d,按照第一次喷雾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喷雾。

步骤3:施肥管理,具体是:

每年的6月份-7月份,在树冠滴水线下方挖一个条形沟,每株施商品有机肥2kg、钙镁磷肥0.25kg和平衡型复合肥0.25kg的混合物;

每年的12月份-次年1月份,在树冠滴水线下方再挖另外两个条形沟,每株施商品有机肥1.5kg和平衡型复合肥0.25kg的混合物;

每年新梢抽发时,每株撒施1-2次高氮型复合肥0.2kg;

每年的5月份-8月份,每株淋施质量百分数为10%的腐殖酸水溶肥4次。

步骤4:其它病虫害防治:

柑橘红蜘蛛的防治:当1-3年生柑橘树单株的红蜘蛛的数量≥200头,进行喷药防治,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20%的乙螨唑2000倍液和质量百分数为20%的联苯肼酯3000倍液中的混合物;

柑橘潜叶蛾和柑橘蚜虫的防治:在1-3年生柑橘树每次新梢长出1cm-2cm时,进行喷药防治,连续2-3次,每次间隔5d-7d,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为10%的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2000倍液和质量百分数为20%的氟苯虫酰胺2000-3000倍液中的混合物;

柑橘炭疽病的防治:在春、夏、秋嫩梢期,各喷药一次,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25%的咪鲜胺1500倍液、质量百分数为25%的吡唑醚菌酯2000-3000倍液、质量百分数为30%的吡唑丙森锌1000倍液中的任意一种,药剂轮换使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柑橘幼树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杀虫处理

对1-3年生柑橘幼树,在每年的3月份-12月份,采用环状沟施法和叶面喷施法进行杀虫处理,其中,

所述环状沟施法是在柑橘幼树的树冠滴水线下方开挖环状沟,将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与直径为0.2cm-0.5cm的细土按质量比为1:1.2混合均匀后,撒施在环状沟内,然后覆土,每45d进行一次。具体是:

对1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35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55g质量百分数为10%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对2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45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105g质量百分数为15%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对3年生柑橘幼树,每株施用55g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水溶液和155g质量百分数为15%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水溶液。

所述叶面喷施法是在每年新梢长出时,用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物、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或者氟啶虫胺睛和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三次喷施。具体是:

在新梢长出1cm时,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质量百分数为50%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物,第一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在第一次喷施叶面后的7d,采用质量百分数为10%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和240g/l螺虫乙酯的混合物,第二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在第二次喷施叶面后的10d,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2%的氟啶虫胺睛和质量百分数为40%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第三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步骤2:杀菌处理

对1-3年生柑橘树,在每年的4月份-11月份,采用“一灌两喷”法进行杀菌处理,其中一灌是在每年新梢萌芽前10d-15d,采用噻唑锌进行灌根处理。具体是:

对1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35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对2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45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对3年生柑橘幼树,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55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两喷是在每年新梢长出时,采用噻唑锌和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两次喷雾。具体是:

在新梢长出3cm时,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和质量百分数为20%的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第一次喷雾;

在第一次喷雾后的7d,按照第一次喷雾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喷雾。

步骤3:施肥管理,具体是:

每年的6月份-7月份,在树冠滴水线下方挖一个条形沟,每株施腐熟鸡粪3kg、钙镁磷肥0.3kg和平衡型复合肥0.3kg的混合物;

每年的12月份-次年1月份,在树冠滴水线下方再挖另外两个条形沟,每株施腐熟鸡粪2kg和平衡型复合肥0.3kg的混合物;

每年新梢抽发时,每株撒施1-2次高氮型复合肥0.25kg;

每年的5月份-8月份,每株淋施质量百分数为10%的腐殖酸水溶肥4次。

步骤4:其它病虫害防治:

柑橘红蜘蛛的防治:当1-3年生柑橘树单株的红蜘蛛的数量≥200头,进行喷药防治,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20%的联苯肼酯3000倍液;

柑橘潜叶蛾和柑橘蚜虫的防治:在1-3年生柑橘树每次新梢长出1cm-2cm时,进行喷药防治,连续2-3次,每次间隔5d-7d,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为20%的氟苯虫酰胺2000-3000倍液;

柑橘炭疽病的防治:在春、夏、秋嫩梢期,各喷药一次,药剂为质量百分数为25%的咪鲜胺1500倍液、质量百分数为25%的吡唑醚菌酯2000-3000倍液、质量百分数为30%的吡唑丙森锌1000倍液中的任意一种,药剂轮换使用。

实验例1

为了验证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某果园进行本对比试验。果园种植品种为砂糖橘,2018年4月定植,试验开始时间是2019年7月26日,试验结束时间是2019年10月17日。试验面积11亩,株行距为3m×2m,亩栽约110株,树高约1m,树冠宽约1.2m。果园周围500m内都有种植柑橘树,而且柑橘木虱发生较多。试验期间全园不进行除试验用药以外的其它杀虫剂和杀菌剂的喷施。

试验共设a试验组、b试验组、c试验组、d试验组、e试验组、f试验组、g试验组和空白对照(ck),具体为:

a试验组:开挖环状沟,沟施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0g/株)。

b试验组:开挖环状沟,如图1所示,沟施质量百分数为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0g/株)和质量百分数为10%的毒死蜱颗粒剂(50g/株),。

c试验组:对叶面进行三次喷施,如图2所示,具体是:在新梢长出0.5cm-1cm时,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质量百分数为50%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物,第一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在第一次喷施叶面后的5d-7d,采用质量百分数为10%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和240g/l螺虫乙酯的混合物,第二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在第二次喷施叶面后的7d-10d,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2%的氟啶虫胺睛和质量百分数为40%的毒死蜱颗粒剂的混合物,第三次喷施叶面至叶面滴水为止。。

d试验组:采用灌根处理,即在新梢萌芽前10d-15d,每株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40ml兑水10kg,在树冠下淋施。

e试验组:对叶面进行两次喷雾,具体为:在新梢长出1cm-3cm时,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0%的噻唑锌和质量百分数为20%的吡唑醚菌酯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第一次喷雾;在第一次喷雾后的5d-7d,按照第一次喷雾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喷雾,如图3所示。

f试验组:d试验组和e试验组的方法。

g试验组:b试验组、c试验组、d试验组和e试验组的方法,如图4所示。

空白对照(ck):不施用任何杀虫剂和杀菌剂。

试验结束时,采集各处理每株秋梢10张叶片进行室内黄龙病pcr检测(pcr意为聚合酶链式反应,具体原理为通过仪器设备,检测出柑橘体内病原体dna序列是否与柑橘黄龙病的dna序列相同,如果相同则可以确定树体已经感染得病,如果不相同则表明树体没有感染。具体操作方法按照邓晓玲[1]的方法进行),统计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并按下式计算防治效果:

发病率=发病株数/处理总株数×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发病率-处理区发病率)/空白对照发病率×100。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试验组的处理结果

由表1和图4可以看出,g试验组的防治效果最好,即采用开挖环状沟、沟施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质毒死蜱颗粒剂、对叶面进行三次喷施、灌根处理,对叶面进行两次喷雾相结合的方法,对柑橘黄龙病具有显著防治效果。由此可见,本发明对1-3年生柑橘幼树进行杀虫处理,可以有效防治柑橘木虱的发生;进行杀菌处理,可以干扰黄龙病病原的生长;进行施肥管理,可以增强树势、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通过上述四种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柑橘幼树黄龙病,保证树体的健康成长,防治效果显著。

实验例2

2019年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高田镇乐响村的2年生沃柑果园进行试验,面积共计4.3亩,共计有436株,种植时全部采用无病苗,种植密度3m×2m,果园附近300m内有其它柑橘果园。取其中2.1亩共208株,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柑橘幼树黄龙病的防治;另外2.2亩共228株,按照常规技术的方法进行管理。其中,常规技术的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步骤1中,杀虫处理不采用环状沟施法,只采用叶面喷施法;没有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均相同。

采集上述436株沃柑幼树进行黄龙病pcr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分别采用实施例2和常规技术的方法,沃柑幼树黄龙病pcr检测结果

由表2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法,黄龙病阳性率和溃疡病发生率均为零。而采用常规技术的方法,黄龙病阳性率发生率为4.82%,溃疡病发生率为8.33%。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法,防治柑橘幼树黄龙病的效果显著,柑橘幼树也生长更加健康更加健壮,叶片浓绿生长旺盛。

参考文献:

[1]邓晓玲,唐伟文.应用pcr技术检测柑桔黄龙病病原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3):119-1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