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组合物、杀虫剂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1068发布日期:2020-05-29 13: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溴虫氟苯双酰胺和椒碱烯酰胺;所述溴虫氟苯双酰胺和椒碱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100~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溴虫氟苯双酰胺和椒碱烯酰胺的质量比为2:1。

3.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组合物的杀虫剂,所述杀虫剂中溴虫氟苯双酰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10%;所述杀虫剂中椒碱烯酰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的剂型包括悬浮剂、水乳剂和微乳剂。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组合物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杀虫剂在防治作物鳞翅目害虫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包括水果、蔬菜、粮食作物、茶和油料作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翅目害虫包括桃小实心虫、番茄棉铃虫或玉米螟虫。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组合物或杀虫剂稀释2000~7000倍后,喷施于作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施的时期为鳞翅目害虫的虫卵孵化期、幼虫期或者虫害发生期;所述喷施的次数为1~2次,两次喷施的间隔时间为7~14天。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稀释后的组合物或杀虫剂的施用量为50~250l/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组合物、杀虫剂及应用,属于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溴虫氟苯双酰胺和椒碱烯酰胺。本发明中,溴虫氟苯双酰胺和椒碱烯酰胺作用机制不同,复配后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将溴虫氟苯双酰胺和椒碱烯酰胺进行复配,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在田间进行应用,具有用量低、防效高、环境友好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王洪涛;李凌云;栾炳辉;石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21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