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害“TBS”智能监测防控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4077发布日期:2020-06-20 17:21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鼠害“TBS”智能监测防控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使用新型涉及监测防控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鼠害“tbs”智能监测防控。



背景技术:

围栏-陷阱法(trap-barrier-system,tbs)起源于东南亚水稻田鼠害防治实践,其无环境副作用、持续控鼠、经济效益显著。tbs技术诱捕鼠控鼠灭鼠原理,是利用害鼠沿障碍物边缘行走及喜钻洞习性等生物学特性而起到技术捕捉原理。

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40多个地区进行了tbs控鼠示范试验,涉及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作物,各试验区捕鼠效果,作物鼠害损失挽回量均相当可观。从总体数据看,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显著。但目前传统的tbs设置方式及鼠害监测功能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试验研究,包括tbs布置的图形开放式线型和封闭式巨型的设计安置效果探讨,tbs技术配套使用的捕鼠器材料选择和模型制作等,以进一步适应生产实践需求的同时,同时为加强其科学性和规范性操作奠定基础。

目前的“tbs”陷阱的装置只是简单的捕捉装置,对鼠害的监测只是停留在人工分类和统计上,而且害鼠掉进陷阱后由于捕捉桶有水鼠毛被损坏或多1-3只害鼠在一起斗殴等,不利于分类工作进展。

鼠害自动监测技术是基于物联网系统农林病虫害远程监控、传输、存储、管理的系统,辅助害鼠盗食通道设备,害鼠过食道拍照储存传输照片到后台统计分类管理,对鼠害发生在区域内发生的情况做年动态分析,包括数量和鼠种。目前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只安装在地表,害鼠在监测拍照后离开,根据害鼠生物学特性“好奇性”,同一只害鼠有可能来回从食道通过玩耍,这样拍照图传数据重复,监测统计不准确。

因此,迫切的需要对现有的鼠害自动监测和“tbs”捕捉技术进行集成升级应用,以达到提高自动监测数据科学准确性,提高害鼠捕捉率,保护作物安全生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对技术过于依赖人工,不利于统计计数和分类,捕捉装置在地表外露,易于被捕捉的害鼠通过尾巴身体或声音等在种群间发出警告,不利于监测捕捉下一个害鼠,监测到的害鼠基于“好奇性”来回在诱饵食道走动,系统重复拍照图传,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鼠害“tbs”智能监测防控终端。

一种鼠害“tbs”智能监测防控终端,包括捕捉结构和监测结构,所述捕捉结构与所述监测结构相对平行设置,且所述捕捉结构设置于所述监测结构的下侧,所述监测结构包括具有拍照功能的摄像头等监测装置系统、挡雨板和竖直板,所述摄像头等监测装置系统设置于所述挡雨板的下侧,所述挡雨板与所述竖直板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竖直板的上侧,所述竖直板则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地面上。

其中,所述监测结构还具有拥有gprs系统和互联网系统的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与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挡雨板的下侧。

其中,所述捕捉结构包括鼠洞组件、垫片、安装板、弧形板和底板,所述鼠洞组件沿平行地面的方向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方,且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鼠洞组件的下侧,且与地面平行设置,所述安装板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设置在地面以下,并与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前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弧形板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为半圆形结构。

其中,所述弧形板为上侧直径大于下侧直径的半圆形圆柱结构,且下侧的直径与所述底板相同,所述底板还具有漏水孔和支撑腿,所述漏水孔均匀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贯穿所述底板,所述支撑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侧。

其中,所述支撑腿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底板倾斜连接,所述支撑腿采用不锈钢铁皮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挡雨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挡雨板之间以所述底板的圆心所在的轴线作为镜像中心面相对镜像设置。

其中,所述捕捉结构的顶部为空心开口结构,且所述监测结构20的内部还设置有诱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现有技术的结构,从而得到害鼠互联网监测防控装置,通过增设监测结构,从而得到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自动监测数据,从而提高害鼠捕捉率,达到保护作物安全生产的目的,同时又增设摄像头来获得自动化监测数据,增设挡雨板和竖直板来为摄像头遮蔽风雨,其意义是保护摄像头等监测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年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鼠害“tbs”智能监测防控终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鼠害“tbs”智能监测防控终端的捕捉结构的下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鼠害“tbs”智能监测防控终端的捕捉结构的下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鼠害“tbs”智能监测防控终端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10-捕捉结构、20-监测结构、11-支撑腿、12-底板、13-安装板、14-弧形板、15-鼠洞组件、16-垫片、21-集成电路板、22-摄像头、23-挡雨板、24-竖直板、25-gprs系统、26-互联网系统、121-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鼠害“tbs”智能监测防控终端,包括捕捉结构10和监测结构20,所述捕捉结构10与所述监测结构20相对平行设置,且所述捕捉结构10设置于所述监测结构20的下侧,所述监测结构20包括具有拍照功能的摄像头22、挡雨板23和竖直板24,所述摄像头22设置于所述挡雨板23的下侧,所述挡雨板23与所述竖直板24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竖直板24的上侧,所述竖直板24则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地面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控终端需要外设围栏,围栏为矩形结构,并采用铁丝网组成,其内设有作物诱饵,铁丝网高60cm,其中15cm埋入地里,所述监测结构20和所述捕捉结构10固定设置在铁丝网的内侧,利用害鼠沿障碍物边缘行走及喜钻洞习性等生物学特性而起到技术捕捉的作用,所述监测结构20采用所述摄像头22来对被捕捉的害鼠进行数量统计,通过自动化拍摄,解决目前人工布夹监测技术人员不足,山区林地、贫困地区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等工作条件欠缺的问题,在开始捕捉后,等待害鼠受到诱饵的诱惑,进入到所述捕捉结构10后,由于所述捕捉结构10为光滑的不锈钢铁材料,害鼠无法从所述捕捉结构10中爬出,即完成对害鼠的捕捉。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结构20还具有拥有gprs系统25和互联网系统26的集成电路板21,所述集成电路板21与所述摄像头22电性连接,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挡雨板23的下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成电路板21的作用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中到一起,所述gprs系统25与所述互联网系统26的作用是所述摄像头22在进行自动化测量时,将拍得的图像数据通过gprs系统25与所述互联网系统26进行上传并获得统计数据,所述互联网系统26还包括计数器、识别软件、传输器、服务器和中心控制系统,所述计数器的作用是对害鼠的数量进行统计,所述识别软件则对不同的害鼠进行识别,所述传输器的作用是将统计数据进行上传,所述服务器的作用则是储存数据,所述中心控制系统则是对所述互联网系统26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捕捉结构10包括鼠洞组件15、垫片16、安装板13、弧形板14和底板12,所述鼠洞组件15沿平行地面的方向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方,且与所述安装板13固定连接,所述垫片16设置于所述鼠洞组件15的下侧,且与地面平行设置,所述安装板13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设置在地面以下,并与所述弧形板14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14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3的前侧,所述安装板13与所述弧形板14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2,所述底板12为半圆形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捕捉结构10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地洞内,目的是能有效的对害鼠进行抓捕,让害鼠进入到所述捕捉结构10中,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捕捉结构10在地表外露,易被捕捉的害鼠通过尾巴、身体或声音等在种群间发出警告,不利于监测捕捉下一个害鼠的情况,所述监测结构20则能有效地对每一个害鼠进行计数,从而避免害鼠在监测拍照后离开,同一只害鼠来回从食道通过玩耍,这样拍照图传数据重复,监测统计不准确的情况,所述鼠洞组件15的作用是符合害鼠喜欢钻洞的习性,让害鼠钻入所述鼠洞组件15中,所述垫片的作用是在害鼠踏入后,向下打开,让害鼠进入所述弧形板14内,以完成对害鼠的捕捉。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14为上侧直径大于下侧直径的半圆形圆柱结构,且下侧的直径与所述底板12相同,所述底板12还具有漏水孔121和支撑腿11,所述漏水孔121均匀设置在所述底板12上,并贯穿所述底板12,所述支撑腿11设置在所述底板12的下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板14的上侧直径大于下侧直径的目的是让害鼠进入后,无法通过攀爬所述弧形板14爬出,从而能有效地对害鼠的数量进行统计,所述底板12的作用是对所述弧形板14和所述安装板13进行封底,所述漏水孔121的作用是避免所述捕捉装置内部积水,害鼠的毛发在水中被损坏,不便于后续的统计分类,所述支撑腿11的作用是使得所述捕捉结构10稳定的位于地洞的内部,且在所述支撑腿11的作用下,所述底板12与地洞的内底部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当雨天有一些泥沙浆渗透进地洞时,所述底板12与泥沙浆之间留有空间,使得所述漏水孔121能够正常工作而避免了捕鼠器内部出现储水积水的现象,所述漏水孔121的直径不能过大,以害鼠无法穿过的直径为上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1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所述支撑腿11与所述底板12倾斜连接,所述支撑腿11采用不锈钢铁皮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三个以上的所述支撑腿11才能有效地使得所述捕捉结构10稳定在地洞内,所述捕捉结构10均采用不锈钢铁皮材料制成,采用不锈钢铁皮材料的原因是让所述支撑腿11和所述捕捉结构10能更长久的工作,延长所述捕捉结构1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挡雨板2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挡雨板23之间以所述底板12的圆心所在的轴线作为镜像中心面相对镜像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雨板23的作用是遮蔽所述集成电路板21和所述摄像头22,防止雨水侵袭而导致所述集成电路板21和所述摄像头22无法使用,所述竖直板24的作用是将所述挡雨板23固定起来,以及提供给所述集成电路板21和所述摄像头22安装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捕捉结构10的顶部为空心开口结构,且所述监测结构20的内部还设置有诱饵。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所述诱饵的目的是吸引害鼠,从而便于捕捉,所述捕捉结构10的顶部设计为空心开口结构的目的是便于抓捕害鼠,通过空心开口,可以让害鼠掉落进所述捕捉结构10中,而所述摄像头22则可以通过拍摄被抓捕后的害鼠,来避免统计数据重复的问题。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捕获结构10和监测结构20有机衔接结合使用,捕获结构10增设监测结构20,通过后台服务器远程监控田间山林地鼠害发生为害实际情况;监测结构20监测鼠害进入捕获结构10,意义在于及时捕获已计数上传数据信息的害鼠,防止害鼠在种群内发出警惕信息,从而得到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自动监测数据,同时提高害鼠捕捉率,达到保护作物安全生产的目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