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0463发布日期:2020-05-29 13:0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种植屋面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种植屋面在现代化城市中建设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有着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的作用,而且在降低噪音、保护建材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种植屋面结构在滴灌方面较为不便,大都采用人工灌溉,而且无法对雨水进行手机,无法做到环保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布置,具有环保、智能的特点,而且可通过收集雨水,进行智能滴灌,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灌溉系统和种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由透明雨棚、上集水池和下集水池构成,所述上集水池与下集水池之间通过联通管连接;雨水灌溉系统由滴灌管、湿度传感器和送水管构成,所述滴灌管与上集水池相连,并在滴灌管端部设置传感器开关,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种植屋面上,种植屋面的两侧设有下集水池,下集水池的上端口安装水龙头,在下集水池的内部还设有送水管,送水管的一端连接水泵,另一端设置在上集水池的上端口处。

优选的,所述透明雨棚由透明彩钢瓦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送水管和联通管采用直径10厘米pvc管。

优选的,所述上集水池采用预制长型塑料集水池,宽度40厘米,长度根据种植屋面的大小而定。

优选的,所述滴灌管选用dn10滴灌管,滴孔间距20厘米,滴灌管连接在上集水池内,末端设置传感器开关与种植屋面中的湿度传感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在上集水池和下集水池之间设置联通管,上集水池中的水蓄积到上集水池深度40cm的位置处,由联通管流入下集水池中,下集水池中预留自来水管,待天气干旱时使用自来水进行浇灌;灌溉系统由滴灌管、湿度传感器、送水管构成,滴灌管与上集水池相连并在滴灌管的端部设置传感器开关,通过湿度传感器探测土壤中湿度情况而自动打开关闭滴灌管端部的传感器开关实行智能滴灌,极大的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且装置不受场地控制,可根据不同的种植屋面进行适当的调整,还可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的条件智能控制滴灌的频率,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俗易懂,而且所用材料购买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截面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1、透明雨棚;2、上集水池;3、湿度传感器;4、送水管;5、下集水池;6、水龙头;7、水泵;8、联通管;9、种植屋面;10、滴灌管;11、传感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灌溉系统和种植屋面9,雨水收集系统由透明雨棚1、上集水池2和下集水池5构成,所述上集水池2与下集水池5之间通过联通管8连接;雨水灌溉系统由滴灌管10、湿度传感器3和送水管4构成,所述滴灌管10与上集水池2相连,并在滴灌管10端部设置传感器开关11,所述湿度传感器3设置在种植屋面9上,种植屋面9的两侧设有下集水池5,下集水池5的上端口安装水龙头6,在下集水池5的内部还设有送水管4,送水管4的一端连接水泵7,另一端设置在上集水池2的上端口处。

在上述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系统由透明雨棚1、上集水池2和下集水池5构成,上集水池2和下集水池5之间设置联通管8,上集水池2中的水蓄积到上集水池2深度40cm的位置处,由联通管8流入下集水池5中,下集水池5中预留自来水管,待天气干旱时使用自来水进行浇灌;灌溉系统由滴灌管10、湿度传感器3、送水管4构成,滴灌管10与上集水池2相连并在滴灌管10的端部设置传感器开关11,通过湿度传感器3探测土壤中湿度情况而自动打开关闭滴灌管10端部的传感器开关11实行智能滴灌。

在上述实施例中,透明雨棚1为透明彩钢瓦材质,通过钢支架固定在种植屋面9上方,在透明雨棚1两侧设置与雨棚相同长度的塑料上集水池2,其宽度40cm,高度50cm,上集水池2通过钢支架进行固定,上集水池2一端设有溢水口,当上集水池2中的水超过40cm时,水通过10cmpvc联通管8流入下方的下集水池5中,起到了多余雨水保持作用,待上集水池2中的水量不足时通过下集水池5中的水泵7将下方储存的水通过10cmpvc送水管4送至上集水池2中;其次,滴灌管10为dn10滴灌管,滴孔间距20cm,按上集水池2长方向每70cm布置一根,滴灌管10连接在上集水池2底部,滴灌管10末端采用传感器开关11控制打开,传感器开关11与土壤中的湿度传感器3相连接,通过识别土壤中的湿度进行自动智能滴灌,通过本发明极大的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且装置不受场地控制,可根据不同的种植屋面9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的条件智能控制滴灌的频率;另外,以上材料均为市场常见材料,购买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灌溉系统和种植屋面(9),其特征在于:雨水收集系统由透明雨棚(1)、上集水池(2)和下集水池(5)构成,所述上集水池(2)与下集水池(5)之间通过联通管(8)连接;雨水灌溉系统由滴灌管(10)、湿度传感器(3)和送水管(4)构成,所述滴灌管(10)与上集水池(2)相连,并在滴灌管(10)端部设置传感器开关(11),所述湿度传感器(3)设置在种植屋面(9)上,种植屋面(9)的两侧设有下集水池(5),下集水池(5)的上端口安装水龙头(6),在下集水池(5)的内部还设有送水管(4),送水管(4)的一端连接水泵(7),另一端设置在上集水池(2)的上端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雨棚(1)由透明彩钢瓦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管(4)和联通管(8)采用直径10厘米pvc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水池(2)采用预制长型塑料集水池,宽度40厘米,长度根据种植屋面(9)的大小而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10)选用dn10滴灌管,滴孔间距20厘米,滴灌管(10)连接在上集水池(2)内,末端设置传感器开关(11)与种植屋面(9)中的湿度传感器(3)相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智能灌溉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灌溉系统和种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由透明雨棚、上集水池和下集水池构成,上集水池与下集水池之间通过联通管连接;雨水灌溉系统由滴灌管、湿度传感器和送水管构成,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种植屋面上。本发明通过湿度传感器探测土壤中湿度情况而自动打开关闭滴灌管端部的传感器开关实行智能滴灌,极大的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且装置不受场地控制,可根据不同的种植屋面进行适当的调整,还可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的条件智能控制滴灌的频率,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俗易懂,而且所用材料购买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明;万超;范刚;王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9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