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寒冷地区大棚内的茄子无公害育苗及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89268发布日期:2020-06-05 21:31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蔬菜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北方寒冷地区大棚内的茄子无公害育苗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茄子最早产于印度,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南北朝栽培的茄子为圆形,与野生形状相似。元代则培养出长形茄子,到清朝末年,这种长茄被引入日本。茄子直根系,根深50厘米,横向伸展120厘米,大部分布在30厘米耕作层内。茄子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在亚洲、非洲、地中海沿岸、欧洲中南部、中美洲均广泛种植。因在欧美等地,只有在较低纬度栽培,品种不多,因此世界各国中以中国茄子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据fao年鉴的统计资料,2004年全球茄子收获面积为170.1万公顷,总产量为2984万吨;我国收获面积为81.7万公顷,总产量为1653万吨,分别占世界收获面积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2005年我国茄子种植面积为70.26万公顷,产量32.2t/hm2,总产量2263.4万吨。

茄科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其结出的果实可食用,颜色多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绿色或白色品种,形状上也有圆形、椭圆形和梨形等各种。茄子是一种典型的蔬菜,根据品种的不同,用法多样。根据营养专家分析,茄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药用成分有龙葵碱等,茄子的预防疾病指数为26.29,生命力指数为9.7142,证明对疾病的康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而对生命力的提高属于有效范围。茄子果实可供蔬食,根、茎、叶可入药,为收敛剂,有利尿之效,叶也可以作麻醉剂,种子为消肿药,也用为刺激剂,但容易引起胃弱及便秘,果生食可解食菌中毒,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为常用蔬菜之一,茄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葫芦巴碱及胆碱,有软化血管、降血压、降低胆固醇、减肥和清热解暑等功效,由于茄子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除了能够保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保护血管循环功能,防治色斑等外,还能抗拒有害自由基对细胞的破坏,防治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调节中枢神经,现在健康饮食越来越大家重视,因此茄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近年来,随着茄子市场需求量的增大,茄子的市场扩大,但是现在的大多数种植方法还是依照传统的种植方法,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急需有新的种植栽培方法,促进茄子的种植产量,提高种植效益。现在茄子种植过程中,主要的问题为催芽和温度控制,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近年来国内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其主要生产方式是无土栽培。在新西兰,半数以上的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都是无土栽培的。日本、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现代化的水培温室,常年生产无公害蔬菜。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较冷,室外温度可达零下10℃以下。而蔬菜温室育苗对棚室内环境温度及湿度有较高要求。为了满足育苗要求,在冬季需要在棚室内加温、加湿。由于棚室内空间较大,需保证棚室内各处温度及湿度均匀,而种苗较小,较为脆弱,棚室内局部温度、湿度达不到要求会严重影响种苗成活。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它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在任何时间都可吃到反季节的蔬菜。在一般情况下,大棚蔬菜都采用竹与钢为主的结构骨架,然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薄膜,这样一个简易结构就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温室空间。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以达到大棚内需要的保温效果。为了更大的经济效率,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茄子往往利用温室大棚来种植,以便一年四季均有茄子出售,目前,大棚种植茄子的方法十分复杂,效率低下,费时费力,所以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北方寒冷地区大棚内的茄子无公害育苗及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北方寒冷地区大棚内的茄子无公害育苗及栽培方法,该育苗及栽培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菜地选择、搭建塑料大棚、选种催芽、播种、分苗、定植和定植后的管理;选种催芽步骤中选择的茄子嫁接优良砧木为托鲁巴姆种子,选种催芽步骤采用托鲁巴姆种子催芽方法,托鲁巴姆种子催芽方法首先使用赤霉素浸泡种子,然后进行变温催芽。

本发明托鲁巴姆种子催芽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1)配制200ppm的赤霉素溶液200ml:

赤霉素结晶粉只能溶于有机溶剂,使用时,首先将赤霉素结晶粉用高度白酒溶解,再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2)将托鲁巴姆种子用赤霉素浸泡:

在浸种之前,将托鲁巴姆种子进行前期种子漂洗,将籽粒不饱满的种子漂洗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进行催芽,用步骤(1)中制备好的赤霉素药液浸泡漂洗后的托鲁巴姆种子24h,然后用清水将种子漂洗干净;

(3)将托鲁巴姆种子进行变温催芽:

将步骤(2)中漂洗干净的种子捞出后装入纱布袋中保湿变温催芽,白天的催芽温度保持在28℃~32℃,夜间的催芽温度保持在18℃~20℃;

(4)在变温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清水漂洗种子:

在步骤(3)变温催芽的同时每天翻动一次,并且每天用清水漂洗一次,将籽粒不饱满的种子漂洗掉,4d~5d开始出芽,50%种子露白出芽后拌上适量细沙开始播种。

步骤(1)中配制赤霉素溶液时,一种做法是直接将赤霉酸乳油在水中稀释到需要的浓度200ppm即制成浸种需要的赤霉素溶液。

步骤(1)中配制赤霉素溶液另一种做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1克有效成分含量为75%赤霉素结晶粉溶于50ml高度白酒中,使其充分溶解;每ml白酒溶液中所含的赤霉素为1g×75%/50=0.015g,配制200ml浓度为200ppm即浓度为0.0002g/ml的赤霉素溶液需要的赤霉素为:200ml×0.0002g/ml=0.04g,则需要赤霉素白酒溶液为0.04g/0.015g/ml=2.7ml;将2.7ml的赤霉素白酒溶液加入200ml水中,即得到200ppm的赤霉素溶液。高度白酒是酒精度为52度~70度的纯粮白酒。

播种步骤具体为:首先在播种箱内铺一层厚3厘米的营养土;浇足第一次水,待水渗下去后,撒一层细土,撒播或沟播种子,播后覆1厘米厚的细土,再覆盖塑料薄膜,种子出土时及时揭掉,播种后室温要求25℃~30℃,光照均匀,5~6天后出苗。

分苗步骤具体为:80%的幼芽出土后降低室温至白天20℃~25℃,夜间20℃,超过28℃时适量通风,室温降至20℃时停止放风,在子叶已展开,第一片真叶吐尖时,提高室温白天25℃~27℃,夜间16℃~18℃,地温18℃~20℃,促其真叶生长顺利,直到移植。

定植步骤具体为:需要先扣大棚后定植,移栽前大棚内整地作畦,每畦定植2行,畦面小行距60~70cm,浇透底水、畦间大行距80~90cm,株距45cm,定植后畦面覆盖幅宽160cm黑色地膜,施足基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移栽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并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

定植后的管理步骤包括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水分管理、养分管理、整枝和病虫害防治步骤。

托鲁巴姆是茄子嫁接优良砧木,原产于美洲的波多黎各地区。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同时抗四种土传病害,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线虫病,达到高抗或免疫程度。植株生长势极强,根系发达,粗长根较多呈放射状分布,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强。幼苗出土后,初期生育较慢,特别是低温条件下生长迟缓,长出3片~4片真叶后生长速度接近正常,因此嫁接时需要比接穗提早25d~30d播种。该砧木适合于与多种接穗品种嫁接,适合于保护地、露地多种栽培型,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除具有高度的抗病性外,还具有耐高温干旱、耐寒、耐湿、耐盐的特点,嫁接亲合力好,生长势强,嫁接后的茄子品质不变,使产量成倍增长。果实品质极佳,总产量高。但是托鲁巴姆的种子粒极小,千粒重为1g,种子成熟后具有极强的休眠性,因此发芽困难,需用激素或变温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选择的种子为托鲁巴姆种子,但是一般情况下,托鲁巴姆种子不易发芽,所以需进行催芽,在茄子的整个种植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催芽和温度控制,所以本发明北方寒冷地区大棚内的茄子无公害育苗及栽培方法中着重改进托鲁巴姆催芽方法和温度控制。本发明在生产上使用赤霉素浸泡种子,然后进行变温催芽。本发明中的托鲁巴姆种子催芽方法与现有技术中不同,本发明中的托鲁巴姆种子催芽方法比现有技术中简单,在催芽时只使用了赤霉素,现有技术通常种子袋内会自带催芽剂,也可按照其说明使用催芽剂进行催芽,但在实际应用中的催芽效果并不理想。本发明中的托鲁巴姆种子用200ppm赤霉素溶液浸泡并进行变温处理,芽率能够达到80%以上,催芽效果较好。

托鲁巴姆种子特别难出芽,现有技术中要催一个星期才出芽,而且出芽率不高,播种的时候芽率低就浪费人工和基质,对企业来说,批量催芽很难达到本发明这么高的芽率。而且本发明还有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在变温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清水漂洗种子,把催芽过程中籽粒不饱满的种子统统漂洗掉,能够有效防止种子发霉和滋生细菌。种子在恒温箱里放一天之后表面就会分泌一层粘液,如果不漂洗很容易发霉和滋生细菌,漂洗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清洁种皮,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把干瘪、籽粒不饱满的种子漂洗掉。漂洗过程采用人工漂洗,每次漂洗都把不沉底的种子捞出即可。

采用本发明中公开的托鲁巴姆催芽方法催好的种子芽率,在国内属于非常高的,因为托鲁巴姆种子出芽率低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本发明中的催芽方法属于突破了这一瓶颈,而且本发明中的催芽方法不但出芽率高,而且方法简单,比现有技术中浸湿滤纸进行催芽的方法简单的多。现有技术中的滤纸催芽方法滤纸非常容易干燥,要不断的加水,还要派人盯着,到了夜间通常无人加水,所以出芽率不理想,还容易发霉。本发明中的托鲁巴姆催芽方法属于大量的催芽,非常实用,而且是用纱布包好放在恒温箱里,每天漂洗一次种子即可,方法非常简单。由于本发明定植后的管理步骤包括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水分管理、养分管理、整枝和病虫害防治步骤,所以采用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病虫害少、无农药残留、不易发生根腐、烂脚等疫病,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产量高,茄子表皮光滑,色泽光洁,营养价值高,满足了人们对茄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一种北方寒冷地区大棚内的茄子无公害育苗及栽培方法,该育苗及栽培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菜地选择、搭建塑料大棚、选种催芽、播种、分苗、定植和定植后的管理;选种催芽步骤中选择的茄子嫁接优良砧木为托鲁巴姆种子,选种催芽步骤采用托鲁巴姆种子催芽方法,托鲁巴姆种子催芽方法首先使用赤霉素浸泡种子,然后进行变温催芽。

本发明托鲁巴姆种子催芽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1)配制200ppm的赤霉素溶液200ml:赤霉素结晶粉只能溶于有机溶剂,使用时,首先将赤霉素结晶粉用高度白酒溶解,再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2)将托鲁巴姆种子用赤霉素浸泡:在浸种之前,将托鲁巴姆种子进行前期种子漂洗,将籽粒不饱满的种子漂洗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进行催芽,用步骤(1)中制备好的赤霉素药液浸泡漂洗后的托鲁巴姆种子24h,然后用清水将种子漂洗干净;(3)将托鲁巴姆种子进行变温催芽:将步骤(2)中漂洗干净的种子捞出后装入纱布袋中保湿变温催芽,白天的催芽温度保持在28℃~32℃,夜间的催芽温度保持在18℃~20℃;(4)在变温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清水漂洗种子:在步骤(3)变温催芽的同时每天翻动一次,并且每天用清水漂洗一次,将籽粒不饱满的种子漂洗掉,4d~5d开始出芽,50%种子露白出芽后拌上适量细沙开始播种。

步骤(1)中配制赤霉素溶液时,一种方法是直接将赤霉酸乳油在水中稀释到需要的浓度200ppm即制成浸种需要的赤霉素溶液。另一种配制赤霉素溶液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1克有效成分含量为75%赤霉素结晶粉溶于50ml高度白酒中,使其充分溶解;每ml白酒溶液中所含的赤霉素为1g×75%/50=0.015g,配制200ml浓度为200ppm即浓度为0.0002g/ml的赤霉素溶液需要的赤霉素为:200ml×0.0002g/ml=0.04g,则需要赤霉素白酒溶液为0.04g/0.015g/ml=2.7ml;将2.7ml的赤霉素白酒溶液加入200ml水中,即得到200ppm的赤霉素溶液。高度白酒是酒精度为52度~70度的纯粮白酒。

播种步骤具体为:首先在播种箱内铺一层厚3厘米的营养土;浇足第一次水,待水渗下去后,撒一层细土,撒播或沟播种子,播后覆1厘米厚的细土,再覆盖塑料薄膜,种子出土时及时揭掉,播种后室温要求25℃~30℃,光照均匀,5~6天后出苗。

分苗步骤具体为:80%的幼芽出土后降低室温至白天20℃~25℃,夜间20℃,超过28℃时适量通风,室温降至20℃时停止放风,在子叶已展开,第一片真叶吐尖时,提高室温白天25℃~27℃,夜间16℃~18℃,地温18℃~20℃,促其真叶生长顺利,直到移植。

定植步骤具体为:需要先扣大棚后定植,移栽前大棚内整地作畦,每畦定植2行,畦面小行距60~70cm,浇透底水、畦间大行距80~90cm,株距45cm,定植后畦面覆盖幅宽160cm黑色地膜,施足基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移栽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并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定植后的管理步骤包括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水分管理、养分管理、整枝和病虫害防治步骤。

本发明育苗及栽培方法中托鲁巴姆催芽处理方法的详细处理方法与时间细节如下:第1天下午约14:00左右,用200ppm浓度的赤霉素结晶粉浸种约38~40h;第3天早8:00用清水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0h;第3天晚17:00开始催芽,恒温箱调20℃处理14h;第4天早8:00调32℃处理10h;第4天晚17:00调20℃处理14h;第5天早8:00用清水清洗种子以防发霉,然后调32℃处理10h;第5天晚17:00调20℃处理14h;第6天早8:00调32℃处理10h;第6天晚17:00调20℃处理14h;第7天早8:00用清水清洗种子以防发霉,然后调32℃处理10h;第7天晚17:00调20℃处理14h;第8天早8:00调32℃处理10h;第8天晚17:00调20℃处理14h;第9天早种子会露白50%以上,此时开始播种。一般从浸种开始约7天左右开始播入平盘,实际催芽为5天。这样处理的芽率可高达80%~90%左右,出芽率明显高于现有技术中的托鲁巴姆催芽方法。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