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99078发布日期:2020-07-07 14:31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对虾,penaeusvannamei。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是世界公认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外形酷似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平均寿命至少可以超过32个月。成体最长可达24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之称。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引进以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发展迅速,养殖规模和产量不断增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集约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根据据国家农业部渔业局的统计,2007年,中国海水养殖虾产量70.99万吨,占中国养殖虾类总量的37.6%,其中南美白虾产量50.99万吨,占海水养殖虾总的比重71.82%。2011年中国海水养殖对虾产量为89.5万吨,其中南美白对虾产量占73%,出口量为21.6万吨,出口额为18.87亿美元,占养殖水产品出口额的10.6%,成为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品种。中国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主产区在中国南方沿海广东、广西、海南省。南美白对虾不耐低温,水温低于15℃时停止生长,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养殖时间只有4个月左右。因此,普通养殖时,养殖密度小,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慢,体重小,达到市售标准的时间长,产量低。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生长速度、产量及肉质的养殖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虾苗放养:选择品质优良的南美白对虾仔虾作为虾苗,置于养殖池系统中进行放养,所述养殖池系统包括水池单元和大棚,所述大棚覆盖整个水池单元;(2)养殖温度、盐度、溶氧控制;(3)养殖喂料: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采用水溞作为投喂饵料或投喂饵料之一。优选地,步骤(1)中,如果虾苗选用海水苗,则养殖水池中的养殖用水的初始盐度控制在5~7‰,接下来每天换水进行淡化。进一步优选地,每天将总量5~10%养殖用水换为新鲜淡水,进行淡化。优选地,步骤(1)中,如果虾苗选用淡水苗,则养殖池中的养殖用水的盐度控制在1~3‰即可。优选地,步骤(1)中,虾苗放养的密度为40万~60万尾/亩。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水池单元包括若干个整齐排列的独立的养殖水池。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养殖水池的面积为16~80㎡,所述水池的深度为0.3~1.0m。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养殖水池中还设有水草。优选地,所述水草选自金鱼藻、轮叶黑藻或者伊乐藻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水草占整个水池面积的30%~50%。优选地,所述水草设置在秧盘中。优选地,所述秧盘的面积为0.1~0.15㎡,且采用塑料制成。优选地,步骤(2)中,养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6~28℃;养殖水体的盐度控制在1~3‰之间;养殖用水的溶氧量控制在8~12mg/l。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水溞属于枝角类或桡足类。优选地,所述水溞为大型溞。优选地,所述大型溞成体平均个体大小在5.0mm以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大型溞成体平均个体大小在5.0~6.5mm之间。可滤食最大直径约80-160um的食物颗粒。所述大型溞的获得方式可以通过市售途径获得。也可通过驯化途径获得。本发明对于获得途径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所得所述大型溞成体平均个体大小在5.0mm以上即可。优选地,步骤(3)中,养殖喂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养殖前期,南美白对虾体长为1~5公分,投喂水溞和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作为饵料;2)在养殖中期,南美白对虾体长为5~8公分,投喂水溞、田螺和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作为饵料;3)在养殖后期,南美白对虾体长为8公分以上,投喂田螺和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作为饵料。优选地,步骤1)中,饵料的总投喂量为池虾总重量的1~2%。优选地,步骤1)中,投喂时,以所述水溞为主,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为辅。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溞与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例为:(90~95):(10~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为0#料。优选地,步骤2)中,饵料的总投喂量为池虾总重量的2~3%。优选地,步骤2)中,投喂时,以所述水溞和田螺为主,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为辅。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溞、田螺、与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例为:(45~50):(40~50):(10~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为1#料。优选地,步骤3)中,饵料的总投喂量为池虾总重量的3~5%。优选地,步骤3)中,投喂时,以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为主,田螺为辅。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田螺、与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5):(90~9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为2#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独立的养殖水池养殖虾,可防止虾病的传染。在捕捞时,可随时捕捞,需要捕捞的量也容易控制,由于水池面积较小,因此捕捞方便,无需花费大的人力。采用本发明的上述养殖方法,能够一年四季,循环殖南美白对虾,而无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且,采用所述方法,能够进行高密度养。此外,采用本发明的上述养殖方法,仅需要现有技术中普通养殖方法一半的养殖时间即可达到上市标准,且产量更高,品质更好。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述大型溞可以通过市售途径获得。也可以通过驯化获得。本发明对于大型溞的获得方式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可以采用申请号为2015101455719的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溞的驯化方法及其应用》中的驯化方式获得大型溞。但不并限制于这种获得方式。其发明的构思是:将大型溞投放到驯化池中,采用特定的驯化食料培养一段时间,取优势种进行重复驯化、提纯、复壮,最终将大型溞驯化成为蓝藻的天敌。本发明的大型溞驯化改良有三层含义:对消化吸收蓝藻肠道改良;对摄食蓝藻团块口径改良;咸水种群稳定性淡水改良。经驯化,大型溞成体平均个体大小在5.0~6.5mm之间,最大个体体长6.7mm,最大体重可达8.8mg,可滤食最大直径约80-160um的食物颗粒。具体的,所述大型溞由以下驯化方法获得,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驯化食料投喂:将大型溞投入驯化池水中,每天投喂驯化食料;(2)筛选:从步骤(1)驯化食料投喂后的大型溞中选择出优势种,所述优势种为生长形势优良且个体相对较大的大型溞。(3)将经步骤(2)选出的大型溞多次循环重复采用步骤(1)和步骤(2)进行驯化食料投喂及再筛选,直至投喂驯化食料总天数至少为60天;(4)稳定:将步骤(3)得到的大型溞投放在特定水体50天以上,每天投喂驯化食料,以进行驯化改良特性的稳定及复壮。步骤(1)中,驯化池中的水体为一般水体。驯化池水温控制为适宜大型溞存活的温度,大型溞适宜存活的温度范围一般为4℃-30℃。较佳为15-26℃。步骤(1)中,大型溞驯化的密度最大可达50万个/m3,折合成载虫量2.5kg/m3。大型溞投放密度低并不会影响驯化效果,考虑到经济效益,一般可控制为30-40万个/m3。驯化食料的每次投放量一般为:20-40g/㎡,每天投喂3-5次。投喂时间为7-15天。较佳的,步骤(1)最初选育的大型溞为长度为2-4mm的个体大、有活力的健康野生大型溞。步骤(2)中,所述优势种生长状况好、蓝藻水体适应能力强、个体一般在3-6mm之间。一般情况下,可选出占待选大型溞总数量的20-40%的大型溞作为优势种。步骤(3)中,采用步骤(1)-(2)进行投喂筛选的循环总次数一般至少在5次以上。步骤(4)中,所述大型溞投放浓度范围为30-50万个/m3,优选为30-40万个/m3。所述特定水体是指ph值在5-10之间,溶解氧在2-8mg/l,温度范围为4℃到30℃的水体。驯化食料的投放量维持每次20-40g/㎡,每天投喂3-5次。稳定的时间在50天以上,可以为50-60天。用于驯化大型溞的驯化食料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成分:较佳的,所述蓝藻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所述蜂蜜对品种没有特定要求,可采用各种常规蜂蜜。所述驯化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鲜香蕉皮、铁皮石斛鲜茎打成浆糊状;2)将酵母菌干粉活化;3)按配比,将活化的酵母菌、打成浆糊状的鲜香蕉皮、铁皮石斛鲜茎与其他原料混匀,在适宜酵母菌发酵的条件下发酵获得驯化食料。步骤2)中,所述酵母菌干粉活化为现有技术,可采用常规方法活化,如采用葡糖糖水活化。如本发明实例具体列举的,每450g酵母菌干粉可用葡萄糖150克及35℃纯水10升活化。较佳的,步骤3)中,所述发酵条件为:35-38℃下密封发酵1-10小时。采用所述的驯化方法,可获得能在野外稳定生长的大个体大型溞。其以水体中的藻类为其主要食物来源,每天可呑食体积相当于数十倍于自身的藻类,并将其它消化分解成为水和无机盐,使水体中的藻类大幅降低,失去种群优势。本发明首次采用上述大型溞作为南美白对虾的天然饵料,所述大型溞能够把水体中的藻类、有机颗粒等富营养物质转化为动物蛋白,进而被南美白对虾摄食。同时,驯化的大型溞摄食消化蓝藻后,可产生弱酸性排泄物,有效降低水体ph值,反过来又可抑制蓝藻的生长和繁殖,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另外,由于驯化后的大型溞本身作为一种大型枝角类浮游动物,是一种广布种,不存在外来物种入侵等风险。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除非另外说明,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均采用本
技术领域
常规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染色质结构和分析、分析化学、细胞培养、重组dna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常规技术。这些技术在现有文献中已有完善说明,具体可参见sambrook等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ual,secondedition,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1989andthirdedition,2001;ausubel等,currentprotocolsinmolecularbiology,johnwiley&sons,newyork,1987andperiodicupdates;theseriesmethodsinenzymology,academicpress,sandiego;wolffe,chromatinstructureandfunction,thirdedition,academicpress,sandiego,1998;methodsinenzymology,vol.304,chromatin(p.m.wassarmananda.p.wolffe,eds.),academicpress,sandiego,1999;和methodsinmolecularbiology,vol.119,chromatinprotocols(p.b.becker,ed.)humanapress,totowa,1999等。实施例(1)准备工作:采用养殖池系统以及淡水养殖方法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池系统包括但是不限于:水池单元和大棚,所述大棚覆盖整个水池单元。所述水池单元包括若干个独立的互不相通的养殖水池排列在一起,每个所述养殖水池的面积为16~80㎡,所述养殖水池的深度为0.3~1.0m。在本实施例中养殖水池共有9个,每个水池的面积都为20㎡,每个养殖水池的水深为0.3~1.0m不等。根据实际情况养殖水池往往有很多,甚至达到几十个排列在一起。关于养殖水池的形状和大小并不会受到限制。养殖水池中,还可种植有水草。在本实施例中养殖水池采用水泥修建,因此水草是种植在秧盘中的。秧盘为塑料制成的,具有圆形的、类似盘子状结构。为了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可在秧盘中设置隔板将秧盘分割成若干小块。在秧盘中种植的可以是金鱼藻,当然也可选择伊乐藻或者轮叶黑藻,水草占水面的面积30~50%。经测定,当水温为26℃时,水中的溶氧量为10mg/l,能够满足养殖南美白对虾的需求。养殖池及工具的消毒;养殖用水的处理,按照南美白对虾的常规养殖标准进行准备。(2)虾苗选择:选择体长大约在0.8cm~1.2cm的品质优良的南美白对虾仔虾作为虾苗,肉眼观察,所述虾苗个体大小均匀,体色透明,活力强;虾苗的触须要并在一起尖挺向前,尾扇要完全打开,腹节要较长;虾苗体表要干净,无寄生生物和损伤;虾苗的肠胃饱满,胃呈橙红色,腹节肌肉宽度与肠道宽度之比应大于4:1;在静止状态下大部分虾苗呈伏底状态,受到水流刺激后有顶水现象。(3)虾苗放养:以40万-60万尾/亩的放养密度将选择好的品质优良的南美白对虾仔虾作为虾苗,置于步骤(1)中的养殖水池中,放养虾苗。本实施例选用的虾苗是海水苗,养殖水池中的养殖用水的初始盐度控制在5~7‰,接下来每天换水进行淡化。一般,每天将总量5~10%养殖用水换为新鲜淡水,进行淡化,直到养殖水体的盐度控制在1~3‰。(3)养殖温度、盐度、氧气控制:养殖过程中,可调节步骤(1)中的养殖池系统,将温度控制在26~28℃之间。养殖水体的盐度控制在1~3‰。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始终维持在8~12mg/l。(4)养殖喂料:以全池均匀泼洒方式喂料。在养殖初期,饵料的总投喂量为池虾总重量的1~2%。饵料的总投喂量为池虾总重量的2~3%。养殖后期,饵料的总投喂量为池虾总重量的3~5%。要坚持勤投少喂的原则,每天投饵4-6次。放苗后的第一个月,通常日投喂次数可安排4次,每日6-7点、10-11点、15-16点、20-21点。以后随着对虾的增长,投饵量加大,可以增加投喂次数,每日投喂6次,从早6点到22点,大约三小时投喂一次,下午以后的投喂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随天气、温度、水质、虾的活动情况而增减饵料。具体的喂料方法以及饵料投喂时的重量份数比例详见表1。其中,大型溞的平均个体大小在5.0~6.5mm之间。表1喂料方法(5)成虾收捕:按照常规方法收捕成虾,供应市场。具体的养殖效果,如表2所示。表2养殖效果方法1方法2方法3对比例放苗密度(万尾/亩)40506050出池规格(g/尾)100908020成活率(%)95%96%93%72%单位产量(kg/亩)4000440046002000从表中数据可以得知,养殖池系统养殖区的成虾亩产量高4000kg以上,成活率也高达93%以上。在养殖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病害;出池成虾体重为80~100g,虾体表面光滑,活力好,无异味,药残检验合格、规格整齐,完全达到规格。而且,采用本发明的上述养殖方法,能够一年四季,循环养殖南美白对虾,而无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此外,采用本发明的上述养殖方法,仅需要现有技术中普通养殖方法一半的养殖时间即可达到上市标准;在进行高密度养殖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且产量更高,品质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