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09324发布日期:2020-08-05 00:5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苗木接种菌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的生长与环境微生物息息相关,随着对植物共生菌研究的深入,发现外生菌根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内生菌等植物共生菌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植物共生菌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使得菌剂占据着生物肥料的主要市场。

传统的菌剂接种方式如注射、灌根和蘸根等,或无法大批量接种,或令苗木根系受到机械损伤而降低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强、可批量接种、成活率高、操作简便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

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包括:

将基质填充到具有透水孔的育苗袋中;

向育苗袋中移入幼苗;

把移入幼苗的育苗袋放入沥水篮中,将装有育苗袋的沥水篮置于菌剂容器,并向菌剂容器内加入菌剂,浸泡接种后,将沥水篮和其内育苗袋取出。

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对低龄苗木适用性强,可进行大批量接种,其接种过程中无需从基质中取出苗木,可减少对苗木根系的损伤,从而增加苗木接种的成活率。连同基质一同浸泡的操作方法提高了接种的成功率,有利于功能菌株的定殖。沥水篮可保证在接种结束后快速沥去多余水分,不但能避免苗木受到涝害,还可避免菌剂粘附在苗木的地上部分引起苗木倒伏。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操作简便,降低了菌剂的使用门槛,提高了菌剂接种率,可推动菌剂在林业生产中的大批量推广应用。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质通过以下步骤制作:将蛭石、黄泥土、草炭土及有机肥混合均匀,喷施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后晾晒。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将蛭石、黄泥土、草炭土及有机肥混合均匀,包括:将蛭石、黄泥土、草炭土以2:7:1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后,再添加有机肥混合均匀,其中,有机肥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2%。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施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后晾晒,包括:喷施过程中不断翻动基质,确保基质消毒彻底,在晾晒过程中,每天彻底翻动基质一次,确保晾晒彻底。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3%。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施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后晾晒7天。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向育苗袋中移入幼苗,包括:在移入幼苗当天喷施足量的定根水,并淋水管理幼苗30天。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向菌剂容器内加入菌剂,包括:向菌剂容器内加入菌剂,并使菌剂的液面低于育苗袋上缘基质最高线。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浸泡接种,包括:浸泡接种时长为15小时。

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的有益效果:

(1)对低龄苗木适用性强,可进行大批量接种。

(2)接种过程中无需从基质中取出苗木,可减少对苗木根系的损伤,从而增加苗木接种的成活率。

(3)连同基质一同浸泡的操作方法提高了接种的成功率,有利于功能菌株的定殖。

(4)沥水篮可保证在接种结束后快速沥去多余水分,不但能避免苗木受到涝害,还可避免菌剂粘附在苗木的地上部分引起苗木倒伏。

(5)操作简便,降低了菌剂的使用门槛,提高了菌剂接种率,可推动菌剂在林业生产中的大批量推广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使用的育苗袋的示例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使用的沥水篮的示例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使用的菌剂容器的示例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中将育苗袋放入沥水篮的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中将向菌剂容器内加入菌剂的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中浸泡接种的效果示意图。

图7是接种案例1和对照案例1的效果对照图。

图8是接种案例2和对照案例2的效果对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育苗袋2-透水孔3-沥水篮4-菌剂容器5-菌剂

图7中,a为对照案例1效果图,b为接种案例1效果图。

图8中,a为对照案例2效果图,b为接种案例2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包括:

步骤1,苗木种植准备: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使用的育苗袋的示例结构图。

将基质填充到具有透水孔2的育苗袋1中。透水孔2可以方便菌剂渗入,实现对幼苗的接种。

具体实施时,所述基质通过以下步骤制作:将蛭石、黄泥土、草炭土及有机肥混合均匀,喷施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后晾晒。

优选地,将蛭石、黄泥土、草炭土以2:7:1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后,再添加有机肥混合均匀,其中,有机肥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2%。按上述比例混合,可以使基质富含育苗的营养物质,更有利于幼苗成活。当然,还可以选用其他合适的原料及质量配比制作基质。

进一步,上述喷施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后晾晒,包括:喷施过程中不断翻动基质,确保基质消毒彻底,在晾晒过程中,每天彻底翻动基质一次,确保晾晒彻底。

优选地,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3%。浓度为0.3%的所述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效果好,且不会影响幼苗发育。

进一步优选地,喷施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后晾晒7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育苗袋1可采用图1中示出的圆筒形育苗袋,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育苗袋,或是采用其他具有透水孔(或者与透水孔作用相同的可透水结构)的装置或结构,这些装置或结构若可以用于填充基质,且可被应用在上述步骤1中,简单变形后的方法步骤亦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步骤2,苗木移栽:

向育苗袋1中移入幼苗。对低龄苗木适用性强,可进行大批量接种。

具体实施时,在移入幼苗当天喷施足量的定根水,并淋水管理幼苗30天。

步骤3,菌剂接种:

请进一步参阅图2-图6。

把移入幼苗的育苗袋1放入沥水篮3中,将装有育苗袋1的沥水篮3置于菌剂容器4,并向菌剂容器4内加入菌剂5,浸泡接种后,将沥水篮3和其内育苗袋1取出。

接种过程中无需从基质中取出苗木,减少对苗木根系的损伤,增加了苗木接种的成活率。连同基质一同浸泡提高了接种的成活率,有利于功能菌株的定殖。沥水篮3可保证在接种结束后快速沥去多余水分,不但能避免苗木受到涝害,还可避免菌剂5粘附在苗木的地上部分引起苗木倒伏。

具体实施时,上述向菌剂容器4内加入菌剂5,包括:向菌剂容器4内加入菌剂5,并使菌剂5的液面低于育苗袋1上缘基质最高线,防止菌剂5将育苗袋1淹没。

优选地,所述浸泡接种,包括:浸泡接种时长为15小时,可以让菌剂5充分浸泡接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沥水篮3可采用图2中示出的方框形沥水篮,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沥水篮,或是采用其他起到沥水作用的装置或结构,这些装置或结构可被应用在上述步骤3中,简单变形后的方法步骤亦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菌剂容器4可采用图3中示出的方框形菌剂容器,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菌剂容器,或是采用其他可容纳菌剂5并可放入沥水篮的装置或结构,这些装置或结构可被应用在上述步骤3中,简单变形后的方法步骤亦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如下两组接种案例和对照案例实验:

接种案例1

选择无性系411的火力楠幼苗进行菌株tg的接种实验。

步骤101,苗木种植准备:

将基质填充到具有透水孔2的育苗袋1中。

本接种案例的所述基质通过以下步骤制作:将蛭石、黄泥土、草炭土以2:7:1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后,再添加有机肥混合均匀,其中,有机肥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2%,喷施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后晾晒7天。

上述喷施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后晾晒,包括:喷施过程中不断翻动基质,确保基质消毒彻底,在晾晒过程中,每天彻底翻动基质一次,确保晾晒彻底。

优选地,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3%。

步骤102,苗木移栽:

向育苗袋1中移入幼苗。

具体地,在移入幼苗当天喷施足量的定根水,并淋水管理幼苗30天。

步骤103,菌剂接种:

把移入幼苗的育苗袋1放入沥水篮3中,将装有育苗袋1的沥水篮3置于菌剂容器4,并向菌剂容器4内加入菌剂5,浸泡接种后,将沥水篮3和其内育苗袋1取出。

具体地,上述向菌剂容器4内加入菌剂5,包括:向菌剂容器4内加入菌剂5,并使菌剂5的液面低于育苗袋1上缘,防止菌剂5将育苗袋1淹没。

优选地,浸泡接种时长为15小时。

对照案例1

选择无性系411的火力楠幼苗进行菌株tg的接种实验。

本对照案例在上述步骤101和步骤102之后,采用传统的灌根接种方式对火力楠幼苗进行接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对照案例与接种案例1的火力楠幼苗在接种前生物量相差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且除接种方式不同以外,其他所有培养条件均相同。

接种案例1与对照案例1的结果:

请参阅图7,图7是接种案例1和对照案例1的效果对照图。

经统计,接种案例1的火力楠成活率达100%,且接种案例1中经接种处理的火力楠生物量(图中b)显著高于对照案例1的火力楠生物量(图中a)。

接种案例2

选择无性系425的火力楠幼苗进行菌株tg的接种实验。

步骤201,苗木种植准备:

将基质填充到具有透水孔2的育苗袋1中。

本接种案例的所述基质通过以下步骤制作:将蛭石、黄泥土、草炭土以2:7:1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后,再添加有机肥混合均匀,其中,有机肥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2%,喷施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后晾晒7天。

上述喷施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后晾晒,包括:喷施过程中不断翻动基质,确保基质消毒彻底,在晾晒过程中,每天彻底翻动基质一次,确保晾晒彻底。

优选地,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3%。

步骤202,苗木移栽:

向育苗袋1中移入幼苗。

具体地,在移入幼苗当天喷施足量的定根水,并淋水管理幼苗30天。

步骤203,菌剂接种:

把移入幼苗的育苗袋1放入沥水篮3中,将装有育苗袋1的沥水篮3置于菌剂容器4,并向菌剂容器4内加入菌剂5,浸泡接种后,将沥水篮3和其内育苗袋1取出。

具体地,上述向菌剂容器4内加入菌剂5,包括:向菌剂容器4内加入菌剂5,并使菌剂5的液面低于育苗袋1上缘,防止菌剂5将育苗袋1淹没。

优选地,浸泡接种时长为15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本接种案例与接种案例1的火力楠幼苗仅无性系号不同,其他所有培养条件均相同。

对照案例2

选择无性系425的火力楠幼苗进行菌株tg的接种实验。

本对照案例在上述步骤201和步骤202之后,采用传统的灌根接种方式对火力楠幼苗进行接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对照案例与接种案例2的火力楠幼苗在接种前生物量相差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且除接种方式不同以外,其他所有培养条件均相同。

接种案例2与对照案例2的结果:

请参阅图8,图8是接种案例2和对照案例2的效果对照图。

经统计,本接种案例的火力楠成活率达100%,同样,本接种案例中经接种处理的火力楠生物量(图中b)显著高于对照案例2的火力楠生物量(图中a)。

综合两组接种案例和对照案例实验结果可知,使用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的接种案例的火力楠生物量明显高于对照案例,说明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的接种有效性非常明显。

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在接种过程中无需从基质中取出苗木,菌剂接种过程操作简便。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在对苗木进行批量接种处理之余,也保障了低龄幼苗接种菌剂的成活率,有助于菌剂的应用推广。

本发明的苗木批量菌剂接种方法的有益效果:

(1)对低龄苗木适用性强,可进行大批量接种。

(2)接种过程中无需从基质中取出苗木,可减少对苗木根系的损伤,从而增加苗木接种的成活率。

(3)连同基质一同浸泡的操作方法提高了接种的成功率,有利于功能菌株的定殖。

(4)沥水篮可保证在接种结束后快速沥去多余水分,不但能避免苗木受到涝害,还可避免菌剂粘附在苗木的地上部分引起苗木倒伏。

(5)操作简便,降低了菌剂的使用门槛,提高了菌剂接种率,可推动菌剂在林业生产中的大批量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