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切碎碾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27525发布日期:2020-09-08 12:2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秸秆切碎碾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秸秆切碎碾磨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作物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调查统计2015年全国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10.4亿吨。但是,鉴于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和成本较高等因素,造成目前处理秸秆的方式主要为直接燃烧,这些处理方式的秸秆回收利用率较低,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此外,焚烧产生的烟尘还可能严重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或造成汽车行驶安全性等问题,焚烧过程也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为中国养殖种植业以及农村新型能源的重要物质基础,关于如何真正实现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对保护生态环境,缓解我国能源危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能创建以秸秆为原料的新型生态工业,实行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秸秆生态工业四业相结合的高级阶段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则农用生物柴油燃料、寡糖植保素生物农药、秸秆有机肥、秸秆生物饲料等都是秸秆转化的产物,有望形成比传统“石油农业”劳动生产率更高、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前景十分诱人。

但是,由于秸秆利用的具体工艺还不完善,秸秆加工设备以及相关加工设施有限,秸秆使用技术比较低下,同时作物秸秆作为一种低容重、散抛型的物料资源,具有能量密度低、储运不方便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秸秆切碎碾磨装置。帮助农民将秸秆切碎并碾成细粉,提升秸秆二次回收利用率,创造更高经济价值。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秸秆切碎碾磨装置,包括:

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敞开,底部具有将切碎的秸秆排出的出口;行星轮系,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开口处;驱动系统,与所述行星轮系的中心轮轴联接驱动所述行星轮系运转;螺旋刀片,设置在所述行星轮系的行星齿轮轴上;挡板,位于所述螺旋刀片两侧且固定在所述行星轮系的行星架上;和挡圈,固定在所述所述箱体上,所述行星轮系的齿圈套在所述挡圈内;

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

托板,固定在所述箱体的所述出口正下方以收集切碎的秸秆,所述托板上具有供秸秆落下的开口;转轴,从所述托板中心穿过;驱动装置,与所述转轴联接驱动所述转轴旋转;加热板,位于所述托板底部,并与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转轴带动下可旋转到所述托板的所述开口位置挡住所述开口对秸秆进行加热,并在完成加热后从所述开口位置旋转开;和搅拌杆,位于所述托板顶部,所述搅拌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另一端延伸到托板边沿;以及

碾碎机构,所述碾碎机构包括:漏筛,固定在所述托板正下方收集从所述托板上落下的被烘干的秸秆;压辊轮,可在所述漏筛上滚动将烘干的秸秆碾成细粉;和驱动机构,与所述压辊轮联接驱动所述压辊轮滚动。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圆柱齿轮组和蜗轮蜗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组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组的输出轴与蜗杆连接,涡轮轴与所述中心轮轴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圆柱齿轮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圆柱齿轮组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二圆柱齿轮组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连接,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轮通过轴与第三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通过螺杆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加热板上的加热元件为硅胶加热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秸秆切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切削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的切削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机构及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碾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碾碎机构的传动运动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展示了秸秆切碎碾磨装置的切削机构i、烘干机构ii和碾碎机构iii,这三个机构安装在机壳(图中未示出)内。如图2和图3,切削机构i包括箱体1、行星轮系、驱动所述行星轮系的驱动系统。箱体1顶部敞开,底部具有将切碎的秸秆排出的出口。所述行星轮系包括中心轮2、齿圈3、行星架4、支撑在行星架4上的多个行星齿轮5以及与中心轮2连接的中心轮轴15。中心轮轴15位于箱体1顶部开口处。齿圈3上套有固定在箱体1上的挡圈6。行星齿轮轴7上安装有螺旋刀片8,螺旋刀片8两侧具有固定在行星架4上的挡板9。行星架4、挡圈6和螺旋刀片8两侧的挡板9组成一个喂料口,螺旋刀片8位于喂料口内,所述行星轮系运转时,螺旋刀片8可绕行星齿轮轴6旋转和中心轮2公转,将从喂料口喂入的秸秆切碎,切碎的秸秆从箱体1底部所述物料出口落入到下方的烘干机构ii。驱动所述行星轮系运转的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电机10、第一圆柱齿轮组(减速机)11和蜗轮蜗杆12。第一电机10可固定在箱体1底部的支撑板13上,第一电机10与第一圆柱齿轮组11的输入轴连接,第一圆柱齿轮组11的输出轴与蜗杆连接,涡轮轴14与中心轮轴15连接。

如图4和图5,烘干机构ii包括固定在所述机壳内的托板16,托板16正对箱体1底部所述出口,收集上方落下的切碎的秸秆。托板16上具有供秸秆落入到下方碾碎机构iii的开口17。托板16底部具有对秸秆进行加热的加热板18,加热板18上的加热元件可为硅胶加热片。加热板18可使环境温度达到约70℃,蒸干秸秆中大部分水分,便于碾碎机构iii更好地碾磨秸秆。加热板18固定在从托板16中心穿过的转轴19上。在转轴19带动下,加热板18能旋转到开口17位置挡住开口17对秸秆进行加热,并在完成加热后从所述开口位置旋转开,便于秸秆从开口17落入下方的碾碎机构iii。托板16上方具有搅拌托板16上秸秆的搅拌杆20。搅拌杆20一端固定在转轴19上,另一端延伸到托板16边沿。旋转的搅拌杆11使秸秆碎块受热均匀,便于蒸干秸秆中大部分水分。此外,旋转的搅拌杆11可将蒸干后的秸秆经开口17推入下方碾碎机构iii。驱动转轴19旋转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21、第二圆柱齿轮组(减速机)22、第一锥齿轮23和第二锥齿轮24,固定在支撑板13上的第二电机21与圆柱齿轮组22的输入轴连接,圆柱齿轮组22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23连接,与第一锥齿轮23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4与转轴19固定连接。锥齿轮23,24封装在壳体25中。

如图6,碾碎机构iii包括漏筛26,以及设置在漏筛26上的可滚动的压辊轮27。漏筛26的孔径可以为φ5mm。漏筛26固定在所述机壳内并正对烘干机构ii的托板16,收集从托板16上落下秸秆。压辊轮27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漏筛26上滚动,将烘干的碎秸秆碾碎,碾成细粉的秸秆从漏筛26的孔掉落。所述秸秆切碎装置的物料出口28正对漏筛26,从漏筛26掉落的秸秆细粉经物料出口28排出,物料出口28处可放置收集箱(图中未示出)。图7展示了碾碎机构iii的传动运动简图,压辊轮27通过轴与第三锥齿轮30连接,第三锥齿轮30与第四锥齿轮31啮合,第四锥齿轮31通过螺杆与转轴19远离锥齿轮24的一端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