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华山松套种天冬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61050发布日期:2020-07-14 16:36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特别是一种华山松套种天冬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天冬,拉丁学名: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入药。性寒,味甘微苦。归肺、肾经。具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的功效。主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小便不利。能抗氧化,延缓衰老,降糖,抗菌,抗肿瘤,镇咳祛痰。使用范围逐年扩大,需求量增加,年用量6000吨左右,而目前年产量400-800吨,缺口较大,需大力发展人工种植。

目前生产上采用农田或农耕地种植,并以单一种植天冬为主;另外一种方式,是在天冬地套种土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其套种方式是先种天冬,再在天冬行间套种其它农作物,这些套种方式共生期较短,仅6-10个月。

目前天冬种植的方法主要是大田种植。大田种植需要占用耕地,与其它常规作物争地,加剧土地资源紧张矛盾,因此天冬规模化种植难以推进。

天冬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自然条件下生长于阴湿的山野林边,草丛或灌木丛中,人工种植需要占用大量耕地,在土地资源紧张,耕地逐渐减少,森林保护法制化的背景下,如何在不占用耕地,保护好森林的前提下实现天冬规模化种植,成为发展天冬产业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华山松套种天冬的栽培方法,采用华山松与天冬套种,提高天冬的单株产量和质量,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减少田间管理费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华山松套种天冬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土地规划整治

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ph值6-7的退耕还林山地,先进行整体规划,按照林地要求修建道路,道路为机耕路,路面宽2米,拖拉机等农具能够自由进出;建蓄水池,蓄水池每30亩建1个,容积100立方;

b、翻耕

秋冬季进行翻耕,深度30-40cm,清除杂物树枝,平整土地;

c.种植华山松

5-6月雨季来临后,按照行距5.5m,株距2.0m种植华山松苗,种好后浇透定根水;

d.套种天冬

在华山松行间按照1.1m×0.6m的规格打塘套种4行天冬;塘直径25-30cm,深度20cm,每塘施混拌均匀的基肥720g,与塘土拌匀;将苗龄6-8个月的天冬苗栽入塘内,压实,浇足定根水;

e.架设滴灌设施

天冬滴灌设施包括供水装置、输水管道、滴水3个部分;其中供水装置包括水源、水泵、流量和压力调节器、肥料混合箱、肥料注入器;水源来自于提前建好的蓄水池,水池边安装水泵,并安装压力调节器;输水管道采用二级式,即干管和支管,干管内径80mm,支管内径30mm;滴水部分采用直径10mm的黑色小软管;

f.施肥

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4月,天冬藤蔓抽出75%-85%时,每亩施15-15-15的复合肥15kg,在天冬植株基部半径10cm外环形开槽,将肥料均匀撒施于槽内,覆土盖严,提沟培土;第二次于8月上中旬进行,每亩施10-12-18的高钾型复合肥20-25kg,方法同上;

g.搭支架

天冬藤蔓长度可达2.5-3.0米,攀援生长,当藤蔓长度达到90-110cm时用灌木或竹子搭支撑架,支撑架高度1.5-2.0m,达成人字形;

h.除草

结合施肥培土进行,采用人工除草,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

i.防治病虫害

天冬主要病害是根腐病,发病率在5-10%,防治策略预防为主,天冬移栽后用1000倍50%多菌灵药液灌根,以后每年4-5月追肥时再灌一次;虫害主要是蚜虫,在藤蔓抽出时集中防治;

j.采收

采收期为天冬套种后第3年12月至套种第4年1月;方法采用小挖掘机挖取,剪下药用部分块根,除去泥土杂质,放入箩筐或编织袋,运送至加工场地。

所述基肥由农家肥或草木灰500g+精制有机肥100-200g+15-15-15的复合肥20g混合而成。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天冬种植与植树造林结合起来,有效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解决天冬与常规作物争地的矛盾,有利于发展天冬规模化种植。

2.本发明在华山松林地套种天冬,不占用农田和耕地,无需支付土地租金,天冬种植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

3.本发明华山松属乔木,树形高达;天冬属于藤本植物,原生于草丛或林下,将天冬与华山松套种,是一种仿野生种植方式,形成对天冬生长的有利环境条件,可减轻病虫害为害,提高天冬产量和品质。

4.本发明采用多菌灵药液灌根预防天冬根腐病,藤蔓抽出时集中防治蚜虫,效果很好。

5.本发明先在退耕还林地上按照4.4m×2m种植华山松,成活后于行间按照1.1m×0.6m的规格套种4行天冬。种后加强对华山松和天冬的管护,3年后华山松株高达到1.5m左右,基本成林。此时天冬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达到采收要求,待冬季到来,天冬茎叶枯萎后采收天冬,亩产天冬鲜品4000-6000kg,产值4-6万元,实现了林药双赢。

6.本发明不占用耕地,而是利用退耕还林的土地,在恢复林地的同时发展天冬种植,不仅有效缓解争地矛盾,还能提高综合效益。同时,由于天冬种在林地上,生态环境好,病虫害少,生产的天冬产品质量提高,更受市场欢迎。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华山松套种天冬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土地规划整治

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ph值6的退耕还林山地,先进行整体规划,按照林地要求修建道路,道路为机耕路,路面宽2米,拖拉机等农具能够自由进出;建蓄水池,蓄水池每30亩建1个,容积100立方;

b、翻耕

秋冬季进行翻耕,深度30-40cm,清除杂物树枝,平整土地;

c.种植华山松

5月25日,按照行距5.5m,株距2.0m种植华山松苗,浇透定根水;

d.套种天冬

在华山松行间按照1.1m×0.6m的规格打塘套种4行天冬;塘直径25-30cm,深度20cm,每塘施混拌均匀的基肥720g,与塘土拌匀;将苗龄6个月的天冬苗栽入塘内,压实,浇足定根;

e.架设滴灌设施

天冬滴灌设施包括供水装置、输水管道、滴水3个部分;其中供水装置包括水源、水泵、流量和压力调节器、肥料混合箱、肥料注入器;水源来自于提前建好的蓄水池,水池边安装水泵,并安装压力调节器;输水管道采用二级式,即干管和支管,干管内径80mm,支管内径30mm;滴水部分采用直径10mm的黑色小软管;

f.施肥

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4月,天冬藤蔓抽出75%-85%时,每亩施15-15-15的复合肥15kg,在天冬植株基部半径10cm外环形开槽,将肥料均匀撒施于槽内,覆土盖严,提沟培土;第二次于8月上中旬进行,每亩施10-12-18的高钾型复合肥25kg,方法同上;

g.搭支架

天冬藤蔓长度可达2.5-3.0米,攀援生长,当藤蔓长度达到90-110cm时用灌木或竹子搭支撑架,支撑架高度1.5-2.0m,达成人字形;

h.除草

结合施肥培土进行,采用人工除草,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

i.防治病虫害

天冬主要病害是,发病率在5-10%,防治策略预防根腐病为主,天冬移栽后用1000倍50%多菌灵药液灌根,以后每年4-5月追肥时再灌一次;虫害主要是蚜虫,在藤蔓抽出时集中防治;

j.采收

采收期为天冬套种后第3年12月;方法采用小挖掘机挖取,剪下药用部分块根,除去泥土杂质,放入箩筐或编织袋,运送至加工场地。

所述基肥由农家肥500g+精制有机肥200g+15-15-15的复合肥20g混合而成。

实施例2:

一种华山松套种天冬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土地规划整治

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ph值7的退耕还林山地,先进行整体规划,按照林地要求修建道路,道路为机耕路,路面宽2米,拖拉机等农具能够自由进出;建蓄水池,蓄水池每30亩建1个,容积100立方;

b、翻耕

秋冬季进行翻耕,深度30-40cm,清除杂物树枝,平整土地;

c.种植华山松

5月30日,按照行距5.5m,株距2.0m种植华山松苗,种好后浇透定根水;

d.套种天冬

在华山松行间按照1.1m×0.6m的规格打塘套种4行天冬;塘直径25-30cm,深度20cm,每塘施混拌均匀的基肥620g,与塘土拌匀;将苗龄8个月的天冬苗栽入塘内,压实,浇足定根;

e.架设滴灌设施

天冬滴灌设施包括供水装置、输水管道、滴水3个部分;其中供水装置包括水源、水泵、流量和压力调节器、肥料混合箱、肥料注入器;水源来自于提前建好的蓄水池,水池边安装水泵,并安装压力调节器;输水管道采用二级式,即干管和支管,干管内径80mm,支管内径30mm;滴水部分采用直径10mm的黑色小软管;

f.施肥

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4月,天冬藤蔓抽出75%-85%时,每亩施15-15-15的复合肥15kg,在天冬植株基部半径10cm外环形开槽,将肥料均匀撒施于槽内,覆土盖严,提沟培土;第二次于8月上中旬进行,每亩施10-12-18的高钾型复合肥20kg,方法同上;

g.搭支架

天冬藤蔓长度可达2.5-3.0米,攀援生长,当藤蔓长度达到90-110cm时用灌木或竹子搭支撑架,支撑架高度1.5-2.0m,达成人字形;

h.除草

结合施肥培土进行,采用人工除草,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

i.防治病虫害

天冬主要病害是根腐病,发病率在5-10%,防治策略预防为主,天冬移栽后用1000倍50%多菌灵药液灌根,以后每年4-5月追肥时再灌一次;虫害主要是蚜虫,在藤蔓抽出时集中防治;

j.采收

采收期为天冬套种后第4年1月;方法采用小挖掘机挖取,剪下药用部分块根,除去泥土杂质,放入箩筐或编织袋,运送至加工场地。

所述基肥由草木灰500g+精制有机肥100g+15-15-15的复合肥20g混合而成。

实施例效果:

(1)节本增收,见表1。

表1实施例1、实施例2节本增收效果

据以上实施例得出,实施例1、2在华山松林中套种天冬,不占用耕地,无需支付地租,地租为0,大田种植天冬,每年每亩(666.67㎡)地租3000元,种植3年地租合计9000元,华山松套种天冬比大田种植天冬成本下降9000元;山地种植天冬,每年每亩(666.67㎡)地租1500元,种植3年地租合计4500元,华山松套种天冬比山地种植天冬成本下降4500元。

实施例1在华山松林中套种天冬,3年后天冬单株鲜品产量5860g,产值58.60元,比大田种植天冬增产440g,增收4.40元,增8.12%;比山地种植天冬增产892g,增收8.92元,增17.95%。实施例2在华山松林中套种天冬,3年后天冬单株鲜品产量5685g,产值56.85元,比大田种植天冬增产265g,增收2.65元,增5.34%。

(2)减轻病虫害,见表2。

表2实施例1、实施例2减轻病虫害效果

据以上实施例得出,实施例1、2在华山松林中套种天冬,病害明显减轻,大田种植天冬,根腐病发病率为5.54%,山地种植天冬根腐病发病率3.25%,而华山松套种天冬根腐病发病率为1.28%、1.25%,与大田种植相比,发病率分别下降4.26和4.29个百分点;与山地种植相比,发病率分别下降1.97和2.0个百分点。

实施例1、2在华山松林中套种天冬,蚜虫危害减轻,大田种植天冬,蚜虫虫口密度为102头/株,山地种植天冬蚜虫虫口密度为89头/株,而华山松套种天冬蚜虫虫口密度为85头/株、78头/株,与大田种植相比,蚜虫虫口密度分别下降17头/株和24头/株;与山地种植相比,蚜虫虫口密度分别下降4头/株和11头/株。

(3)提高天冬品质,见表3。

表3实施例1、实施例2提高天冬品质效果

据以上实施例得出,实施例1、2在华山松林中套种天冬,天冬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一级品分别为75.2%和76.3%,二级品24.8%和23.7%,无三级品。与大田种植天冬相比,华山松套种的天冬,一级品增加4.7-5.8个百分点,三级品下降1.2个百分点。与山地种植天冬相比,华山松套种的天冬,一级品增加1.8-2.9个百分点,三级品下降2.7个百分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