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渣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8277发布日期:2020-08-11 20:50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咖啡渣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管理逐渐规范,技术不断的成熟,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行业竞争比较激烈。而各个金针菇工厂生产使用的原料都比较接近,造成原料资源紧缺。加上部分原料季节性比较明显,造成市场缺货,开发研究更多的原料种类,是目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首要任务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咖啡渣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将咖啡渣应用于金针菇的栽培不仅可以提高栽培原料的多样性,并且能够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意义重大,咖啡渣ph值为5.2左右,酸性,比较适合金针菇生长所需酸碱度,并且具有容重较轻、吸水率较高的特点,能够更好的进行配比组合,提升培养基理化状态,从而提高培养走菌成熟度以及均匀性,进而提高后期出菇均匀性,进一步促进出菇的稳定与品质和单产的提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咖啡渣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栽培基质的组份包括:咖啡渣、玉米芯、米糠、麸皮、豆渣、啤酒糟、大豆皮、棉籽壳、甜菜渣、贝壳粉、轻质碳酸钙,栽培基质的质量份数的组份为:咖啡渣1~3份、玉米芯30~40份、米糠20~30份、麸皮10~20份、豆渣3~4份、啤酒糟3~4份、大豆皮4~6份、棉籽壳5~7份、甜菜渣1~3份、贝壳粉1~3份、轻质碳酸钙1~2份、轻质碳酸钙1~2份、甜菜渣3~6份,并且制备过程中包含六个工艺步骤:步骤1:灭菌处理、步骤2:栽培瓶培养、步骤3:搔菌处理、步骤4:菇蕾处理、步骤5:菌柄伸长、步骤6:采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灭菌处理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将咖啡渣培养基装入栽培瓶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灭菌处理完毕后,将其冷却至室温,进行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栽培瓶培养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将液体菌种接入栽培瓶,进入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为10~16℃,空气湿度为55%~95%,培养18~25天,其中液体菌种接种量为每个栽培瓶接种25~37m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搔菌处理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待所述步骤2培养的菌丝长满栽培瓶后,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的老菌丝,并形成机械刺激,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3~7天后料面布满菇蕾,其中催蕾条件为:室温14~18℃、空气湿度80%~96%、co2浓度在3000~4000ppm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菇蕾处理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催蕾结束后,对菇蕾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将co2浓度控制在3000~20000ppm,梯度降温至3~8℃,菇蕾生长成菇芽,其中梯度降温为每天以2~6℃的降温速率降温,光抑制的光照强度为100lux,风抑制的吹风速率为1~4m/s,风量为150m3/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菌柄伸长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待步骤4菇芽长出瓶口1~4cm时,提高co2浓度至10000ppm以上,促进金针菇菌柄的伸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采收的具体工艺步骤为:金针菇长到14~18cm时,达到采收高度,进行采收。

经过实验表明,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咖啡渣吸水性较高(317%),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增加培养基水份均匀性,从而使后期出菇稳定性增加。

(2)咖啡渣容重较轻(218g),蓬松度较好,制备的培养基结构较好,透气性强,利于菌丝生长。

(3)咖啡渣含较高的纤维素,营养分解缓慢,后期营养供应充足,有利于出菇。

(4)咖啡渣培养基制备过程中不需添加化学制剂或者消毒用品,能够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以下步骤中所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规的原料或者是从市面上能够购买得到。

s1.将咖啡渣培养基装入栽培瓶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灭菌处理完毕后,将其冷却至室温,进行备用。

s2.将液体菌种接入栽培瓶,进入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为10~16℃,空气湿度为55%~95%,培养18~25天,其中液体菌种接种量为每个栽培瓶接种25~37ml。

s3.待所述步骤2培养的菌丝长满栽培瓶后,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的老菌丝,并形成机械刺激,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3~7天后料面布满菇蕾,其中催蕾条件为:室温14~18℃、空气湿度80%~96%、co2浓度在3000~4000ppm范围内。

s4.催蕾结束后,对菇蕾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将co2浓度控制在3000~20000ppm,梯度降温至3~8℃,菇蕾生长成菇芽,其中梯度降温为每天以2~6℃的降温速率降温,光抑制的光照强度为100lux,风抑制的吹风速率为1~4m/s,风量为150m3/h。

s5.待步骤4菇芽长出瓶口1~4cm时,提高co2浓度至10000ppm以上,促进金针菇菌柄的伸长。

s6.金针菇长到14~18cm时,达到采收高度,进行采收。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咖啡渣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栽培基质的组份包括:咖啡渣、玉米芯、米糠、麸皮、豆渣、啤酒糟、大豆皮、棉籽壳、甜菜渣、贝壳粉、轻质碳酸钙,栽培基质的质量份数的组份为:咖啡渣1~3份、玉米芯30~40份、米糠20~30份、麸皮10~20份、豆渣3~4份、啤酒糟3~4份、大豆皮4~6份、棉籽壳5~7份、甜菜渣1~3份、贝壳粉1~3份、轻质碳酸钙1~2份、轻质碳酸钙1~2份、甜菜渣3~6份,并且制备过程中包含六个工艺步骤:

步骤1:灭菌处理

步骤2:栽培瓶培养

步骤3:搔菌处理

步骤4:菇蕾处理

步骤5:菌柄伸长

步骤6: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针菇菇根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灭菌处理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将咖啡渣培养基装入栽培瓶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灭菌处理完毕后,将其冷却至室温,进行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针菇菇根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栽培瓶培养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将液体菌种接入栽培瓶,进入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为10~16℃,空气湿度为55%~95%,培养18~25天,其中液体菌种接种量为每个栽培瓶接种25~37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针菇菇根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搔菌处理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待所述步骤2培养的菌丝长满栽培瓶后,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的老菌丝,并形成机械刺激,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3~7天后料面布满菇蕾,其中催蕾条件为:室温14~18℃、空气湿度80%~96%、co2浓度在3000~4000ppm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针菇菇根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菇蕾处理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催蕾结束后,对菇蕾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将co2浓度控制在3000~20000ppm,梯度降温至3~8℃,菇蕾生长成菇芽,其中梯度降温为每天以2~6℃的降温速率降温,光抑制的光照强度为100lux,风抑制的吹风速率为1~4m/s,风量为150m3/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针菇菇根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菌柄伸长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待步骤4菇芽长出瓶口1~4cm时,提高co2浓度至10000ppm以上,促进金针菇菌柄的伸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针菇菇根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采收的具体工艺步骤为:金针菇长到14~18cm时,达到采收高度,进行采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咖啡渣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工艺,栽培基质的组份包括:咖啡渣、玉米芯、米糠、麸皮、豆渣、啤酒糟、大豆皮、棉籽壳、甜菜渣、贝壳粉、轻质碳酸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咖啡渣应用于金针菇的栽培不仅可以提高栽培原料的多样性,并且能够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意义重大,并且能够提高后期出菇均匀性,进一步促进出菇的稳定与品质和单产的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冯占;李秋月;李贺文;余养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9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