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森联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3166发布日期:2020-07-29 02:29阅读:1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代森联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森联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属于农业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在保障农作物高产和稳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传统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所造成“3r”问题,即残留、抗性、再猖獗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寻求和开发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的新型农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2015年开始,农业部正式启动“减肥减药”行动,使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效是解决农药零增长的有效方法之一。苹果轮纹病危害苹果枝条和果实,从中药中寻找杀菌活性物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是新型杀菌剂创制的重要途径和研究热点。特别是通过多种成份科学复配后,农药的杀菌活性显著提高。代森联,别名:乙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包括福代锌、代森锰锌、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双(2-羟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ii)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盐等),是一种优良的保护性杀菌剂,属低毒农药。由于其杀菌范围广、不易产生抗性,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同类杀菌剂,在国际上用量一直是大吨位产品。国内多数复配杀菌剂以代森锰锌等加工配制而成,但长期大量使用锰锌制剂能引起作物微量元素积累,导致中毒。减少代森联用量,提高防效是解决锰锌中毒的有效措施。小檗碱(berberine)为季胺型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毛茛科植物黄连、芸香科植物黄檗、小檗科植物小檗中。研究证明小檗碱对苹果轮纹病、桃褐腐病、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均有较好防治效果;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测定结果表明,小檗碱对白粉病、角斑病、叶霉病、轮纹病、疫霉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已知一些与代森联复配的文献,如专利文献cn110839647a公开了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代森联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吡唑醚菌酯与代森联复配;专利文献cn109601544a公开了一种含有代森联和肟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这些专利文献记载的多为几种化学农药的组合体。专利文献cn108174859a公开了一种含代森联的杀菌组合物,为代森联、春雷霉素、四氟醚唑的组合。申请人未查到植物源有效成分能增加代森联防效的文献和应用。小檗碱用作农用杀菌剂的专利文献主要有:专利文献cn103975962a公开了一种防治果蔬褐腐病、蚜虫的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可湿性粉剂的有效成分为川楝子提取物和小檗碱;专利文献cn103814916a公开了小檗碱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配方包括小檗碱和苦参碱;专利文献cn103548849a公开了由丁子香酚和小檗碱组成的协同增效植物源杀菌剂;专利文献cn103503919a公开了高黏附力枣缩果病乳剂包括有效成分(链霉素、速溶硼、小檗碱)、粘附剂(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甘油)和乳化剂(吐温80);专利文献cn103444729a公开了一种杀菌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药物组合物包括两种活性成分:小檗碱和氨基寡糖素;专利文献cn102940000a公开的植物源广谱杀菌剂包括小檗碱、黄芪多糖、三叶青提取物、芦荟提取液、皂角;专利文献cn102894002a公开了由小檗碱和多抗霉素组成的复配杀菌剂;专利文献cn102771484a公开的复合抑藻剂主要含有小檗碱和青蒿素;专利文献cn102119703a公开的植物源杀菌剂由大黄、松脂、芦荟、小檗碱、皂角和苦楝根组成;专利文献cn101961019a公开的植物源杀菌剂的两种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和蛇床子素;专利文献cn101940229a公开的小檗碱植物源杀虫剂的原料涉及三颗针、黄柏、紫苏、蓖麻;专利文献cn101695301a公开的杀灭桃褐腐菌的微乳剂的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和水杨酸;专利文献cn101574083a公开的抑制桃褐腐病菌的缓释微囊及复合膜的主要成分为壳聚糖和小檗碱。专利文献cn104488923b公开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菌剂以小檗碱和大黄素甲醚为主要成分。小檗碱用于增效剂提高代森联的药效的研究未见报道。综上所述,涉及到小檗碱提高代森联防治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专利、文献和产品未见公开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森联复配杀菌剂,该复配杀菌剂中添加增效剂,能显著提高代森联防效,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有效防治苹果轮纹病。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代森联复配杀菌剂在防治苹果轮纹病方面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代森联复配杀菌剂,该复配杀菌剂包括代森联和小檗碱,其余为助剂;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代森联的含量为50%-70%,代森联与小檗碱的重量比为24-99∶1。所述复配杀菌剂的制剂形态为液体或固态剂,例如,可以为可溶性液剂、水剂、乳油、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作为可溶性液剂,其中的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有机溶剂,该可溶性液剂中按重量比,表面活性剂含量为5%-15%,乳化剂含量为5%-20%。表面活性剂与乳化剂分别选自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或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一种或几种。所述可溶性液剂的生产方法为:将原料按配方称量,依次加入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透明,经过质量检验后,制成成品。作为可湿性粉剂,助剂包括:载体、分散剂。载体为膨润土、活性白土、高岭土或凹凸棒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散剂为poloxamer188、单硬脂酸甘油酯(gelucir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可湿性粉剂的生产方法为:按配方称量原料,依次加入混合,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200目,经过质量检验后,制成成品。一种所述代森联复配杀菌剂在防治苹果轮纹病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以代森联为主要成分,添加小檗碱作为增效剂能显著提高代森联的防效,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有效防治苹果轮纹病。1、小檗碱为天然活性物质,在环境中易降解,对人畜等哺乳动物低毒,对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且病菌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小檗碱作为增效剂通过增强或诱导植物免疫,提高小檗碱协同代森联的防治效果。2、复配杀菌剂中代森联含量为50%-70%,代森联∶小檗碱(w/w)=24-99∶1,能提高代森联防效18%以上,同样防效可减少锌锰用量。3、本发明利用小檗碱具有抗菌、免疫调节作用,对作物起保健作用,使作物生长健壮,病害明显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代森联与小檗碱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图。图2为小檗碱与代森联协同抑制苹果轮纹病菌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代森联与小檗碱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为北京化工大学田平芳教授馈赠。98%小檗碱(berberine,简称bbr),购自陕西慧科生物发展有限公司。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购自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选择在固体pda培养基上生长5天的苹果轮纹病菌,用直径8mm的打孔器在菌落表面打取菌饼,菌丝朝下接种到备用的pda培养基上,28℃恒温培养箱培养48h后,每隔24h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直径,计算抑制率,根据抑制率机率值换算表,将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以药剂浓度对数为横坐标,机率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毒力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根据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按以上方法分别考察小檗碱、代森联药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以不含药剂的pda培养基作为空白(ck)对照,每个药剂浓度设置三个平行。60h时各种药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情况如下表1-2所示。直观观察情况如图1所示,图中a显示小檗碱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b显示代森联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以药剂浓度对数为横坐标,抑制率机率值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得毒力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根据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种药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即ec50值,小檗碱、代森联抑制苹果轮纹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8.85μg/ml、5.45μg/ml。表1小檗碱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60h)表2代森联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60h)小檗碱对代森联抑制苹果轮纹病菌的增效作用共毒因子法是最常用的复配效果评价方法。共毒因子法首先设计一系列的配比,然后计算每一配比下的共毒因子进行效果评价。共毒因子(co-toxicityfactor,ctf)根据式1计算。∑=(h1-h0)/h0×100...................................式1式1中:h0-复配剂的理论抑制率;h1-复配剂的实际抑制率;∑-共毒因子。若∑>20,表示两种单剂复配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若∑<-20,表示两种单剂复配产生拮抗作用;若-20<∑<20,表示两种单剂复配产生相加作用。根据共毒因子法,以代森联的加入量为a,小檗碱的加入量为b,按照a∶b分别为199∶1、149∶1、99∶1、97∶3、96∶4的复配比配制加药培养基,以不含药剂的pda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每个复配比设置三个平行,然后将用直径8mm的打孔器打取的苹果轮纹病菌以菌丝朝下的方式接种到培养基中央,28℃培养48h后,每隔24h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直径,60h时小檗碱与代森联复配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情况如下表3所示,直观观察情况如图2所示。表3小檗碱与代森联复配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60h)计算复配剂的实际抑制率,同时根据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复配剂的理论抑制率,根据式1计算共毒因子,评价复配剂的抑菌效果。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从而导致复配剂对病原菌具有相加、拮抗或协同增效作用,小檗碱对代森联产生增效作用如图2所示。图中从左到右顺序:1:ck;2:a∶b=199∶1,产生拮抗作用;3:a∶b=149∶1,产生拮抗作用,4:a∶b=99∶1,产生相加作用;5:a∶b=97∶3,产生相加作用;6:a∶b=96∶4,产生明显协同作用,具体数据结果如表4所示。表4小檗碱与代森联复配对苹果轮纹病菌的药效评价复配比h0(%)h1(%)∑效果199∶148.532.2-33.6拮抗149∶151.821.7-58.1拮抗99∶154.648.6-11.0相加97∶354.658.67.3相加96∶451.463.323.2协同增效实施例1室温下,按重量份数计,取50份代森联、1份小檗碱,加入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剂),用膨润土补充至100份。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200目,得50%代森联可湿性粉剂。实施例2室温下,按重量份数计,取57份代森联、3份小檗碱,加入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分散剂),用活性白土补充至100份。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200目,得10%代森联可湿性粉剂。对比例1室温下,按重量份数计,取50份代森联,不加小檗碱,加入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剂),用膨润土补充至100份。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200目,得50%代森联可湿性粉剂。实施例3室温下,按重量份数计,取49份代森联,加入0.5份小檗碱,依次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10份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用二甲基甲酰胺补充至100份。在反应釜中以搅拌速度200转/分钟搅拌70分钟搅拌透明,得50%代森联可溶性液剂。实施例4室温下,按重量份数计,取60份代森联,加入6份小檗碱,依次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乳化剂8份蓖麻油。用二甲基甲酰胺补充至100份。在反应釜中以搅拌速度200转/分钟搅拌70分钟搅拌透明,得60%代森联可溶性液剂。对比例2室温下,按重量份数计,取50份代森联,不加小檗碱,依次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10份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用二甲基甲酰胺补充至100份。在反应釜中以搅拌速度200转/分钟搅拌70分钟搅拌透明,得50%代森联可溶性液剂。对比例3室温下,按重量份数计,取20份小檗碱,加入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剂),用膨润土补充至100份。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200目,得2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增效杀菌对苹果轮纹病的田间药效试验为明确本发明实施例的田间药效情况,2017年在北京顺义区对实施例药剂进行苹果轮纹病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小区试验为随机排列,重复3次,5株/小区,采用常规喷雾法,供试药剂用量为90mga.i./l,喷施7次,设清水空白对照。在苹果采收时调查,在果树东南西北中各取一个树枝,调查420-450个果实,记载发果与健果数,计算苹果轮纹病的发生情况。病果率(%)=(调查病果数/调查总果数)×100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果率-处理区病果率)/空白对照区病果率]×100试验结果与统计:对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对苹果轮纹病的田问防效进行试验,结果见表5。表5不同实施例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处理调查数(个)病果数(个病果率%防治效果(%)ck(清水)4258620.24-实施例1436122.7586.40实施例2447143.1384.53对比例1443306.7766.54实施例343981.8291.00实施例4444122.7086.65对比例2448316.9265.81对比例3431358.1259.88由表5可见,本发明制备的代森联与增效剂小檗碱复配的杀菌剂(实施例1、2、3、4)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在84.53-91.00%之间,与对照药剂(不加增效剂小檗碱的对比例1、2)65.81-66.54%、仅加小檗碱(对比例3)防效59.88%相比,防治效果显著差异。达到同样防效代森联用药可减少,锌锰的用量将随之减少。另外,小檗碱作为中药黄连、黄柏中的有效成分,来自天然,在环境中容易降解。利用微量小檗碱可大大提高代森联的防效,既降低成本,又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友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