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桕容器苗的控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97086发布日期:2020-09-23 01:2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乌桕苗培育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乌桕容器苗的控根方法。
背景技术
: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乌桕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红壤、黄壤、黄褐色土、紫色土、棕壤等土类,从沙到粘不同质地的土壤,以及酸性、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均能生长,是抗盐性强的乔木树种之一。乌桕要求有较高的土壤湿度,且能耐短期积水。同时有一定的抗风性和耐旱能力。此外,乌桕对有毒氟化氢气体有较强的抗性。乌桕具有经济和园艺价值,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假种皮为制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经济价值极高。其木材材质优良,也是重要用材树种。乌桕树形优美,春秋季叶色鲜红,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容器育苗是乌桕非常有效的育苗方式,但是在容器育苗过程中控根技术的掌握是保证成苗质量的关键,影响苗木生长质量和造林成活率。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乌桕容器苗的控根方法,该方法对乌桕容器苗苗高、地径、高径比、生物量和根系生长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且中等浓度的控根试剂对容器苗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为最佳选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乌桕容器苗的控根方法,在乌桕苗容器育苗时,将控根试剂与乳胶漆混合后,涂刷在乌桕苗无纺布育苗容器内部及底部。所述乌桕容器苗的控根方法,所述控根试剂为碳酸铜或氯化锌。所述乌桕容器苗的控根方法,所述控根试剂的浓度为60~180g/l。所述乌桕容器苗的控根方法,所述控根试剂的浓度为60g/l、120g/l、180g/l。所述乌桕容器苗的控根方法,所述控根试剂的浓度为120g/l。所述乌桕容器苗的控根方法,所述容器直径为11~13cm,高为18~20cm。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本发明将控根试剂碳酸铜或氯化锌,与乳胶漆混合后涂刷在育苗容器内部及底部,操作方便,对乌桕容器苗苗高、地径、高径比、生物量和根系生长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且不同浓度控根试剂对容器苗的促进作用不一致,中等浓度的控根试剂对容器苗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为最佳选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乌桕容器苗控根试剂的控根试验,乌桕是阔叶树,苗木规格较大(一年生苗高通常在80cm以上),比较耐水湿,苗木主根性不强。试验使用2种控根试剂,共有6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表1)。处理组在容器内壁及底部涂刷含有对应控根试剂的乳胶漆,对照组则只涂刷乳胶漆;各组实验均使用规格为10cm×20cm(直径×高)的无纺布容器。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株幼苗,采用相同容器和基质进行容器苗培育。试验2018年6月22日开始,至11月22日乌桕落叶收获,结束试验。表1化学控根试验处理处理碳酸铜浓度氯化锌浓度ck00t160g/l0t2120g/l0t3180g/l0t4060g/lt50120g/lt60180g/l1)控根试剂对乌桕容器苗苗高、地径、高径比的影响不同化学试剂对乌桕容器苗苗高、地径、高径比的影响如表2所示,苗高由大到小依次为t5>t2>t3、t6、t4>t1>ck,且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中t2、t5两个处理的苗高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说明含有中等浓度的碳酸铜和氯化锌处理对乌桕容器苗的苗高生长效果最好。地径由大到小依次为t5>t2、t4>t3、t6>t1>ck,且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中t5的地径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说明中等浓度的氯化锌处理对乌桕容器苗的地径生长效果最好。高径比由大到小依次为t6、t3、t5>t2、t4>t1>ck,且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原因是化学试剂在促进乌桕容器苗地径生长的同时也促进了其苗高的生长,并且对苗高促进的程度更强于对地径的促进程度,因而造成了苗高与地径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表2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乌桕容器苗苗高、地径、高径比的影响处理苗高(cm)地径(mm)高径比ck51.13±1.90d7.72±0.23d66.30±1.90ct161.47±2.24c8.42±0.26cd73.00±1.48bt275.87±2.78ab9.78±0.34ab78.04±2.04abt373.07±2.66b9.07±0.26bc80.88±2.62at472.33±1.96b9.36±0.23ab77.58±1.94abt581.67±3.26a10.22±0.39a80.43±2.51at672.73±1.73b8.95±0.40bc83.05±3.40a注:全文中小写字母代表0.05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2)化学试剂对乌桕容器苗生物量的影响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乌桕容器苗各部分生物量的影响如表3所示,地上部分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t5>t4、t2、t3>t6>t1>ck,地下部分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t5>t4、t6、t2>t3>t1>ck,且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中t5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说明含中等浓度氯化锌对乌桕容器苗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效果最好。各处理须根的生物量之间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化学试剂处理均高于对照。根茎比由大到小依次为ck>t1>t6>t5、t2、t4、t3,且对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与高径比类似,化学试剂对乌桕容器苗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均有促进作用,但对地上部分的促进作用强于对地下部分的促进作用,因此对照组的根茎比显著优于化学试剂处理组。表3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乌桕容器苗生物量的影响处理地上部分(g)地下部分(g)须根(g)根茎比ck3.83±0.38d4.28±0.34c0.161±0.024a1.16±0.07at16.53±0.76cd6.24±1.07bc0.270±0.037a0.94±0.07bt210.14±1.47ab7.31±1.18ab0.212±0.036a0.73±0.04ct39.98±0.91ab6.78±0.83abc0.186±0.028a0.67±0.04ct410.87±1.00ab7.74±0.70ab0.164±0.027a0.72±0.04ct512.62±1.53a9.40±1.12a0.270±0.050a0.76±0.05ct68.88±0.74bc7.48±0.85ab0.255±0.044a0.84±0.07bc3)化学试剂对乌桕容器苗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乌桕容器苗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如表4所示,一级侧根数由大到小依次为t5、t1>t2、t4>t6、t3>ck,且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说明碳酸铜和氯化锌具有促进乌桕容器苗一级侧根数增多的功能。其中浓度为120g/l的氯化锌和浓度为60g/l的碳酸铜处理的一级侧根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浓度为120g/l的碳酸铜和浓度为60g/l的氯化锌处理,浓度180g/l碳酸铜和氯化锌的处理最差,说明中等浓度的氯化锌和低浓度的碳酸铜更有利于乌桕容器苗一级侧根的产生,而高浓度的化学试剂对乌桕容器苗一级侧根的产生促进作用较小。根系总长由大到小依次为t5>t1、t6、t2、t3、t4>ck,且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说明碳酸铜和氯化锌具有增加乌桕容器苗根系总长的功能。其中浓度为120g/l的氯化锌处理的根系总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中等浓度的氯化锌对乌桕容器苗根系总长的促进作用最佳。根系表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t5>t6、t2、t1>t4、t3>ck,且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说明碳酸铜和氯化锌具有增大乌桕容器苗根系表面积的作用。其中浓度为120g/l的氯化锌处理的根系表面积最大。根系总体积由大到小依次为t5>t4、t6>t2、t1、t3>ck,且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明碳酸铜和氯化锌具有增大乌桕容器苗根系总体积的作用。其中浓度为120g/l的氯化锌处理的根系总体积最大,其次为浓度60g/l的氯化锌和浓度180g/l的氯化锌处理,说明氯化锌更有利于乌桕容器苗根系体积的增大。并且在无论是氯化锌还是碳酸铜,都是中等浓度更有利于乌桕容器苗根系体积的增大。表4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乌桕容器苗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处理一级侧根数(条)根系总长(cm)根系表面积(cm2)根系体积(cm3)ck2.44±0.38c293.08±35.16b148.24±5.84c5.34±0.22ct15.67±0.65a384.72±18.50ab184.59±10.40b6.77±0.57bct24.56±0.44ab367.61±31.16ab188.07±16.55b7.91±1.03bct33.44±0.75bc365.61±30.62ab166.42±5.54bc6.41±0.63bct44.56±0.53ab337.24±38.31ab176.76±11.60bc9.19±1.15abt55.89±0.77a425.07±45.40a225.68±13.04a10.88±1.20at63.78±0.60bc379.73±46.15ab192.10±10.18b8.38±1.01ab本发明乌桕容器苗采用化学试剂控根时,碳酸铜和氯化锌均有利于乌桕苗的生长及根系形态的优化,且浓度为120g/l的氯化锌涂抹于容器内壁的效果最好。综合苗木生长参数来看,120g/l的氯化锌处理与对照组相比,苗高增加了59.73%,地径增加了32.38%,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了8.79g,地下部分生物量增加了5.12g,须根生物量增加了67.70%。由根系参数可知,120g/l的氯化锌处理与对照组相比,一级侧根数平均增加了3.45条,根系总长增加了45.04%,根系表面积增加了52.24%,根系体积增加了103.75%。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