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78433发布日期:2020-08-18 16:22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母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多数水母具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水螅体世代和水母体世代。水螅体世代通过出芽和形成足细胞等方式进行无性增殖。水螅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态成为横裂体,横裂体继续发育最终释放出的碟状体,碟状体通过摄食浮游生物等逐渐成长为水母体;碟状体释放之后,横裂体可再恢复为水螅体。

水母不同世代生活习性及生物学特征截然不同:水螅体个体微小(2~10毫米)营底栖生活,进入碟状体阶段需要环境条件刺激;碟状体个体通常小于1厘米,有的水母种类初生碟状体不到2毫米,受到外界刺激时碟状体蜷缩直径仅1毫米左右;不同碟状体活动能力区别很大,有的初生碟状体运动能力弱会堆积在水底导致缺氧或捕食困难,有的具有一定趋光性而聚集在缸体某一侧影响碟状体形态,以上碟状体均需要一定水流带动其运动和摄食;不同种类碟状体发育为水母体的过程差别很大,通常需要10—30天;碟状体和水母体都营浮游生活。

养殖水螅体时,需使其附着在缸壁或悬挂的塑料板等附着基上,传统技术一般将水螅体养殖于静水中,并投喂小型浮游动物,根据水螅体状态换水。适度的增氧和低频率的换水可以给水螅体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生长环境。碟状体投喂频率高于水螅体,需要较高频率的换水维持水质,并需要稳定的水流给碟状体的运动及捕食提供动力。传统的养殖方式是水螅体横裂后,及时将碟状体打捞出缸体,换水清洗后置入碟状体养殖缸。由于碟状体个体微小,数量庞大,换水耗时耗力,换水过程暴露在空气中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个体损耗。碟状体发育为水母体阶段,运动能力改变,需要更稳定水流给水母提供游动的动力,使水母在缸中能缓慢游动,且不受过强水流的伤害而保持良好的观赏状态。该阶段水母生长快速,对营养需求高,投饵量更大,水处理需求更高。在养殖过程中,水质还会影响水母的摄食量,水质恶化会导致水母摄食量降低甚至不摄食,残饵在水体中分解还会进一步恶化水质。综上所述,水母养殖过程中对水质要求高,饵料利用率受水质影响大,因此要求较高的换水频率。传统的养殖技术存在换水过程耗时长,打捞损耗水母伞体触手,影响游姿形态等观赏价值。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水母养殖方案,然而都是针对水母某个特定生活阶段的养殖特性设计养殖系统,例如发明专利申请cn107926782a公开了一种实验室水螅体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所述一种实验室水螅体饲养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部设置有置物筐,所述架体中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循环滤过器,所述置物筐内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出气口设置有气泵气管,所述气泵气管末端安装有出气头,所述出气头放置在水箱内,所述置物筐内还设置有臭氧机,所述臭氧机与所述气泵相邻设置,所述臭氧机氧出气口通过臭氧机气管与所述循环滤过器出口连接。该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只能运用于水螅体,不适合碟状体和水母体。发明专利cn105794702b公开了一种水母碟状体培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培养瓶和电动式滚瓶机,所述培养瓶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瓶身,以及能与所述瓶身两端可拆卸连接的侧盖,且所述侧盖的中间有孔,所述瓶身上均匀设置有半球形凹陷,具体实验过程中,碟状体可随培养瓶内部低速有效的水流做浮游运动,圆筒形瓶体无死角和充气管,有效避免了个体损伤,同时水体不产生气泡,可以有效地防止碟状体胃腔内进入气泡上浮,降低死亡率。切实提高了水母碟状体的成活率,并且保证了室内研究实验的准确性。该培养装置不适合水螅体和水母体的养殖。发明专利申请cn107455317a公开了一种水母养殖用自动换水系统及其应用,包括筒体,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下端开口覆盖筛网;电动抽水装置,位于筒体的内部,包括抽水口和排水口,抽水口靠近筒体的下端开口;电动旋转装置,具有旋转轴;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筒体,另一端连接旋转轴;电动旋转装置位于电动抽水装置的上方,通过旋转轴和连接件带动筒体做圆周运动;和用于固定电动旋转装置的固定装置。该装置不适合水螅体和碟状体的培育。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都是针对水母生活史某一阶段而设计的养殖系统,由于水母生活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生活特性,水螅体和碟状体阶段的水流及增氧可通过气动及喷水管提供水流,而水母体接触气动产生的气泡后容易发生伞部穿孔及伞体畸形等情况,因此应该采取无气泡水流设计。尤其是在针对于碟状体阶段的养殖中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例如发明专利cn105794702b公开了一种水母碟状体培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培养瓶和电动式滚瓶机,具体实验过程中,将碟状体养殖于多个圆筒形的培养瓶内,通过将其组装在电动式滚瓶机上提供水流动力,该装置需要单独拆卸并打开培养瓶进行换水和投喂,费时费人工。例如实用新型专利cn207574308u公开的一种水母碟状体养殖缸,通过气动提供水流,虽然投喂方便但却不具备净水系统,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将碟状体捞出换水,会对碟状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耗,滚动式提供水流的缸体投喂饵料时不仅需要拆开缸体进行操作,也依然存在换水问题损伤碟状体且耗费人力的问题。例如实用新型专利cn207531672u公开了一种水母碟状体培养装置,为了减少换水操作对碟状体造成的机械损伤,通过在养殖缸内增加两层纱网分隔出碟状体养殖空间和用于换水的容纳腔,在养殖缸内加新鲜养殖水,再通过高低位置差将多余的污水经容纳腔导入污水容纳瓶,纱网非常容易挂住残饵而滋生细菌及藻类等,纱网的拆卸中螺丝等物件在海水中极易生锈破坏缸体观赏性,换水耗费人力。实用新型专利cn207531700u公开了一种碟状体水母养殖水循环系统,在养殖槽左右两侧增加蓄水槽,碟状体养殖槽的两侧设有筛板与蓄水槽相通,使水流通过但碟状体保持在养殖槽中,以降低水循环系统的水流对碟状体带来的损伤,该养殖系统结构复杂,空间利用率低,仅通过气动提供水流,应用场景单一。发明专利申请cn107455317a公开了一种水母养殖用自动换水系统及其应用,为了解决水母碟状体和幼体换水的难题采用电动旋转装置,但整个装置设计复杂,需要将整个电子旋转装置置于养殖缸体上方中并提供其运动轨迹所需的空间,不仅空间利用率低,残饵附着与筛绢的更换困难也给实际的养殖操作带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水母全阶段养殖技术空白,提供一种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可实现水母水螅体、碟状体及水母体全生活阶段的人工培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方法,针对水螅体阶段、碟状体阶段和水母体阶段不同水母生活史阶段的生物学特性,采用上述系统可以满足水母各阶段生长需求;同时采用过滤系统,利用循环水进行养殖,降低更新养殖水的频率;在更新养殖水时无需取出水螅体、碟状体和水母,通过多孔斜板溢流进行换水,最大程度降低对养殖生物的损伤。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可拆卸养殖缸、底缸、过滤系统、水泵、上水管和下水管;

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条圆弧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相连接,形成底部为弧形的养殖空间;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卡槽,一多孔斜板插入所述卡槽从而两侧被固定,所述多孔斜板的底部抵挡在所述弧形板的内壁上;所述弧形板上设有气孔,所述气孔内穿设空心圆柱,所述空心圆柱朝向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外侧的一端凸出;

所述底缸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区、中间区和出水区,所述出水区设置所述水泵,所述上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水泵,所述上水管的出水端连接进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连接多孔喷水管,所述多孔喷水管固定在所述可拆卸养殖缸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所述下水管的进水端通过活接头连接所述弧形板,所述下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底缸的进水区,将养殖水输入所述底缸进行过滤除杂;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材料和蛋白质分离器,所述过滤材料置于所述底缸的进水区,所述蛋白质分离器置于所述底缸的中间区;所述下水管输出的养殖水,经过所述过滤材料过滤后进入蛋白质分离器,分离出蛋白质后的水输入所述底缸的出水区。

进一步的,所述上水管的出水端设有水流调控阀,通过所述水流调控阀调节进入所述可拆卸养殖缸的水量大小;或者关闭进水,使所述可拆卸养殖缸与所述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分离,单独作为检疫暂养缸或隔离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斜板下侧通过所述卡槽插入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多孔斜板的孔径,通过所述过滤网配合所述多孔斜板实现换水时对不同生活阶段水母的阻隔,便于更新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内的水体。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喷水管包括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上开设纵向一排喷水孔,所述中空管体一端被橡胶塞封闭,所述中空管体另一端固定连接“l”形导接头,所述橡胶塞和所述导接头分别紧贴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的内壁,从而将所述橡胶塞和所述导接头之间的所述多孔喷水管固定在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内,通过旋转多孔喷水管改变喷水孔方向,移动所述橡胶塞和所述导接头实现对所述多孔喷水管喷出水流方向和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内的空心圆柱一端封闭,或者空心圆柱朝向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外侧的凸出端连接橡胶管,通过橡胶管连接通气装置,优选地,所述气孔位于所述弧形板的中线上,并且,所述气孔与养殖空间的底部圆弧的圆心之间的高度差≤±3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相对的顶部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悬挂便于水螅体附着生长的载体;

任选的,所述过滤材料包括依次层叠的滤袋、过滤棉和陶瓷环;

任选的,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包括若干个小缸,优选为体积大小不等的小缸,所述小缸并联;

任选的,所述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还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所述制冷机对养殖水进行制冷。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方法,采用所述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全生活阶段的水母,包括水螅体阶段、碟状体阶段和水母体阶段,养殖过程中采用循环水,通过所述多孔喷水管和/或利用通气装置通过所述气孔提供稳定的水动力;在更新水体时不需取出水母,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内的原有养殖水通过所述多孔斜板的溢流排出至底缸,之后在所述底缸和/或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内补充新鲜的养殖水,水母始终保留在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内。

进一步的,养殖水螅体时,所述气孔内空心圆柱朝向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外侧的凸出端连接橡胶管,通过橡胶管连接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鼓入空气;水螅体附着在所述可拆卸养殖缸的内壁上,或者所述多孔斜板上生长,优选地,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相对的顶部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悬挂便于水螅体附着生长的载体,以进一步增大附着面积。

进一步的,养殖碟状体时,所述气孔内空心圆柱朝向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外侧的凸出端连接橡胶管,通过橡胶管连接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鼓入空气,从而为碟状体提供水动力;任选的,将所述多孔喷水管的喷水孔侧向多孔斜板的对侧移动,通过调节上水管中水流大小从而控制多孔喷水管的出水流量,实现低频换水。

进一步的,养殖水母体时,所述气孔内的空心圆柱一端封闭,以关闭通气;所述多孔喷水管靠近所述多孔斜板,调节喷水孔方向,使水流平行于多孔斜板喷出,喷出的水流遇到所述弧形板形成有弧度的水流,从而为水母体提供运动捕食动力。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采用过滤系统净化水体,配合水循环系统实现循环水养殖水母,极大的保持了养殖所需水质,并大大降低了整个养殖系统的换水频率,环保节水。

再则,本发明所述多功能可拆卸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投喂方便,无需开盖或拆卸养殖装置,采用气孔连接通气装置,和/或搭载水泵的多孔喷水管可为水母提供稳定的水动力并增氧;优选地,上水管上安装水流调控阀,灵活调整进水水流,可适应于水螅体、碟状体和水母体的养殖。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在养殖缸中设置多孔斜板,利用卡槽可以方便多孔斜板的插入固定和抽出;优选地,多孔斜板可选地配合过滤网,灵活调整过滤尺寸,实现对不同阶段水母的阻隔作用,从而方便换水时将水母保留在缸体中,减少了水母生长过程中换水移动带来的机械损伤。可在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上边缘设置缺口,方便悬挂水螅体附着生长的载体。

最后,本发明所述的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拆卸方便。当单独使用时,养殖缸与整个系统分离,可选地通过气孔连接通气装置,行使检疫暂养缸或者隔离缸功能。当组合使用时,各规格缸体可任意组合使用,优选为体积大小不同的缸体并联接入,以便于养殖不同体积大小的水母;采用并联接入的方式,每个缸体均可独立地采用气动或者借助多孔喷水管提供水母活动的水动力。

总之,本发明提供的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不仅解决了水母生活史各阶段的养殖问题,增加各养殖阶段的存活率,而且可以大大节省水母养殖过程中的人力及时间,还增加了空间利用率,缸体设计在功能俱佳的同时保留了最大程度的观赏性,不仅适用于实验室养殖观察,也适用于商用生产,具有较好的运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1提供的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1提供的养殖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1提供的养殖缸与上水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1提供的养殖缸与下水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参考图1,一种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缸1、上水管2、下水管3、过滤材料4、蛋白质分离器5、水泵6和底缸7,其中,上水管2用于给养殖缸1供水,在水泵6的作用下将底缸中水输入养殖缸1,下水管3用于将养殖缸1中的水导出进入底缸7。

底缸7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区、中间区和出水区,三个区域通过玻璃隔板隔开,借助管路连通,过滤材料4、蛋白质分离器5、水泵6皆设置在底缸7中,其中,过滤材料4设置在进水区,蛋白质分离器5设置在中间区,水泵6设置在出水区。使用时,下水管3将养殖水导入底缸7的进水区,浸没进水区中的过滤材料4,经过过滤材料4除杂后的水输入中间区,浸没中间区的蛋白质分离器5,经过蛋白质分离器5除杂后的水输入出水区,在出水区底部水泵6的作用下输入上水管2中,以实现养殖水在养殖缸1和底缸7之间的循环。

优选地,还可以在水循环系统中接入制冷机,可选地接入方式是将制冷机连接上水管,水体经过降温后送入养殖缸。

养殖缸的具体结构见图2,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板11、第二平板1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的弧形板13,所述弧形板13的两条圆弧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平板11和所述第二平板12相连接,形成底部为弧形的养殖空间。

优选地,第一平板11、第二平板12和弧形板13为玻璃板或者透明塑料板。所述第一平板11和所述第二平板12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14、第二卡槽15,一多孔斜板16插入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15,从而两侧被固定,所述多孔斜板16的底部抵挡在所述弧形板13的内壁上。

所述弧形板13上部靠近多孔斜板16的一侧通过活接头17连接下水管3,通过下水管3导出水体。所述弧形板13下部上设有气孔31(参见图3),所述气孔31内穿设空心圆柱32,所述空心圆柱32朝向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外侧的一端凸出,通过凸出端穿入橡胶管18,连接通气装置19。

为了方便上水管2中的水流进入养殖缸1,同时保证进水扰动缸内水流,为水母提供水动力,采用进水软管7搭配多孔喷水管8。参考图3,上水管2上设有水流调节阀20,上水管2连接进水软管7,进水软管7优选为硅胶管,进水软管7连接多孔喷水管8,从而将上水管2中的水引入养殖缸中。

多孔喷水管8包括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上纵向开设一排直线喷水孔,所述中空管体一端被橡胶塞81封闭,所述中空管体另一端固定连接“l”形导接头82,所述橡胶塞81和所述导接头82分别紧贴所述第一平板11和所述第二平板12的内壁,从而将所述橡胶塞81和所述导接头82之间的所述多孔喷水管8固定在养殖缸1内,通过移动所述橡胶塞81和所述导接头82实现多孔喷水管8位置的调整,旋转多孔喷水管8可调整喷出水流角度方向。

具体的,将多孔喷水管8移动到所述多孔斜板16的对侧,此时可以通过气孔31连接通气装置鼓入空气,从而为碟状体提供水动力,多孔喷水管8发挥进水作用,为碟状体不断更新养殖水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也可将多孔喷水管8靠近多孔斜板16一侧,旋转多孔喷水管8,使喷水方向平行于斜板,通过所述多孔喷水管8向下喷出的水流,遇到所述弧形板13形成有弧度的水流,为水母体提供运动捕食动力,此时气孔31封闭,避免气泡伤害水母体。

养殖缸的弧形板13靠近多孔斜板16的一端通过活接头17连接下水管3,优选为pvc活接头,参考图4,活接头17一端平接弧形板13上的通孔30,活接头17另一端开有内螺纹,用于与下水管3上的外螺纹匹配实现螺纹连接。

弧形板13下部还设有气孔31,气孔31内穿设空心圆柱32,空心圆柱32朝向养殖缸外侧的凸出端连接橡胶管18,通过橡胶管18连接通气装置1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多孔斜板的上表面铺设过滤网,优选为pvc网,过滤网的孔径为1-0.5mm,多孔斜板的孔径为2-5mm,通过所述过滤网配合所述多孔斜板实现换水时对不同生活阶段水母的阻隔。

为了便于养殖碟状体,通过气孔沿着缸壁输入的气泡,随着多孔斜板进入空气中,为碟状体提供有弧度的水动力。此时优选将多孔喷水管放置多孔斜板的对侧,调节水流调控阀控制多孔喷水管的出水量,可进行低频换水。

在必要时进行养殖水更新,例如一周更换进水池内10%的养殖水,利用多孔斜板和过滤网重叠形成的溢流使水流慢慢溢出,但仍然保留碟状体于缸体中。根据不同品种碟状体需求,移动多孔喷水管的位置或旋转多孔喷水管调整喷水孔角度可以实现控制水流方向,通过水流调水阀调节水流大小或者控制换水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缸体包括3个小缸,小缸的缸体结构同实施例1,小缸之间彼此独立,小缸的进水部分通过3根进水软管并联在上水管上,小缸的弧形板各自活接下水管以导出水体。

小缸的尺寸可也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针对水母体的缸体可以大一些,而水螅体和碟状体的缸体可以稍小。

实施例4

一种述水母全生活阶段循环水养殖方法,采用实施例3中的系统进行培育。全生活阶段的水母,包括水螅体阶段、碟状体阶段和水母体阶段,水螅体、碟状体和水母体均可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进行养殖,水循环系统给水母长期提供良好水质,气孔和多孔喷水管可根据不同养殖需求提供强弱可调的水动力,并达到增氧目的。

小缸可拆卸或组装扩展使用,小缸可拆卸极大的提高了养殖灵活度,小缸组合使用提高空间利用率,设备多功能利用灵活,不仅适合用于实验室实验观察,更适用于水母养殖商业生产。养殖缸采用透明材质,例如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弧形板为亚克力板或者玻璃板,便于观察。

养殖过程中采用循环水,不同生活阶段的水母分别养在不同的缸体中,在更新水体时不取出水母,通过所述多孔斜板的溢流排出养殖水。不同生活阶段的水母水动力提供方式可以有所差异。

具体的,养殖水螅体的小缸,通过弧形板上的气孔通入空气,水螅体可在缸内生长,水循环系统和过滤系统可以不接入,即养殖缸可从系统中单独拆卸出来养殖。优选地,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相对的顶部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悬挂便于水螅体附着生长的载体,以进一步增大附着面积,例如,缺口处可以悬挂塑料波板或陶瓷环,水螅体可附在塑料波板或陶瓷环上在养殖水中生长。在需要更新水体时,可将养殖缸接入水循环系统和过滤系统,控制调水阀门通入低速水流进行换水。

养殖碟状体的小缸,侧壁上的气孔通入空气,沿着所述缸体侧壁输入的气泡随着所述多孔斜板进入空气中,搅动养殖水为碟状体提供有弧度的水动力;具体的,所述气孔内空心圆柱朝向所述可拆卸养殖缸外侧的凸出端连接橡胶管,通过橡胶管连接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鼓入空气,从而为碟状体提供水动力。

此时可优选地将多孔喷水管放置在靠近所述多孔斜板的对侧,调节水流调控阀控制多孔喷水管的出水量,可进行低频换水;根据不同品种碟状体需求,移动所述多孔喷水管的位置或旋转多孔喷水管改变喷水孔角度,可以实现控制水流方向,调节水流调控阀控制多孔喷水管的出水量,可调节换水量。

养殖水母体的小缸,养殖缸上气孔内的空心圆柱一端封闭,以关闭通气;所述多孔喷水管靠近所述多孔斜板,调节喷水孔方向,使水流平行于斜板喷出提供过滤养殖水所述多孔喷水管位于所述多孔斜板的对侧,仅通过所述多孔喷水管向下喷出的水流,遇到所述弧形板形成有弧度的水流,为水母体提供运动捕食动力。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