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树植物卤蕨幼苗简易快速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11926发布日期:2020-09-04 15:10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树植物卤蕨幼苗简易快速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卤蕨属植物(卤蕨科)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海边的红树林植物,在中国沿海的广西、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也分布较多。卤蕨属包括卤蕨和尖叶卤蕨两种植物,是沼泽盐生植物,生于海岸潮汐带,植株高大,羽片可达30对,进行有性孢子生殖。

卤蕨是红树林植物中常见的一种,也是红树林植物中唯一蕨类植物,其余红树林植物多为高等植物,其与一般的红树林植物又有较大差别。其兼具低等植物和红树林植物的双重特性,在红树林生态修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卤蕨种苗繁殖方法较少,公开号为cn105230482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卤蕨离体再生体系建立方法,其包括外植体消毒、孢子无菌萌发、原叶体增殖培养、孢子体的诱导等步骤,但是该方法较复杂,耗时耗材,对组织培养的步骤严格和组织培养的设备要求高,未大面积应用于工程造林方面。公开号为cn109997532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红树植物卤蕨分株繁殖方法,该方法直接对含有新生根的幼株进行培育,需要对幼株进行模拟当地的海水潮汐周期性水淹驯化处理,步骤繁琐,并且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复杂,成本较高,很难开展较大规模苗木培育。因此,寻找一种红树植物卤蕨幼苗简易快速培育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树植物卤蕨幼苗简易快速培育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树植物卤蕨幼苗简易快速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滨海滩涂高潮带作为苗圃,去除杂草及表层凋落物,平整土地;

(2)剪取卤蕨成熟孢子囊群叶片,用切割刀将叶片切成3-5mm碎块;

(3)将叶片碎块散布到育苗营养袋的土壤表面,营养袋口覆盖单层纱布,橡皮筋匝紧;

(4)20-30天后去除纱布,待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将幼苗移栽到无纺布育苗袋的基质中培育,出圃,即得卤蕨幼苗。

优选,所述的高潮带是指日均淹水时间为2-4h的滨海红树林益林滩涂区域。

优选,所述的育苗营养袋的规格为12cm×12cm,袋里装有土壤基质,土壤基质为海泥和细沙按体积比1:1的混合物,育苗营养袋底部装填2cm细沙,然后装填满土壤基质。

优选,所述的无纺布育苗袋的规格为25cm×25cm,袋里装填满土壤基质,土壤基质为海泥和细沙按体积比1:1的混合物。

所述的海泥为海边的土壤,没有特别限制。

优选,所述的育苗营养袋内和无纺布育苗袋内的土壤基质均用0.5wt%高锰酸钾溶液均匀地喷淋基质进行消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树植物卤蕨幼苗简易快速培育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较采收成熟孢子在实验室内人工做组织培养幼苗,此种育苗方式更易运用于苗圃的生产实际,可实现大面积育苗培育,且成活率高达90%-95%,无需使用复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降低成本;此外育苗周期短,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优质的卤蕨幼苗,为热带沿海红树林生态修复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红树植物卤蕨的简易快速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宜林苗圃选择:选择滨海红树林益林滩涂日均淹水时间2-4h的高潮带设立育苗圃,去除杂草及表层凋落物,平整土地;

(2)母树选择:选取株高不低于1m,冠幅不低于1.5m无病虫害的卤蕨植株作为母树;

(3)基质配置:育苗营养袋内的土壤基质为海泥,12cm×12cm的育苗营养袋底部装填2cm细沙,然后装填满海泥;25cm×25cm无纺布育苗袋装填满土壤基质,土壤基质为海泥,分别用0.5wt%高锰酸钾溶液均匀地喷淋育苗营养袋内和无纺布育苗袋内的土壤基质(海泥),进行消毒;将育苗营养袋和无纺布育苗袋布置于苗圃内;

(4)在公历5月,剪取卤蕨成熟孢子囊群叶片,用切割刀将叶片切成3-5mm碎块;

(5)将叶片碎块6-10片散布到育苗营养袋的土壤表面,营养袋口覆盖单层纱布,橡皮筋匝紧;

(6)20天后去除纱布,3个月后将幼苗移栽到25cm×25cm无纺布育苗袋的基质中培育,株间距为50cm×50cm;

(7)当年9月即可出圃,此时卤蕨幼苗苗高60-70cm,冠幅高60-70cm,成活率60%-65%。

参照实施例1的步骤,分别选择滨海红树林益林滩涂日均淹水时间6-8h的中潮带,以及日均淹水时间10-14h的低潮带设立育苗圃,观察卤蕨幼苗的生长情况,并与高潮带作为对照,结果见表1。

表1

由上表1可知,选择日均淹水时间为2-4h的滨海红树林益林滩涂区域(高潮带)设立育苗圃,有利于卤蕨幼苗的生长,但是土质粘性较高,卤蕨根部伸展半径较小,较多分布于土层0-5cm深度,受海水风浪冲击容易倒伏现象,冠幅相对较低,最高约为70cm,还未达到出圃标准,需继续培育。中潮带和低潮带淹水时间较长,加之风浪较大,卤蕨保存率明显降低。

实施例2

一种红树植物卤蕨的简易快速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宜林苗圃选择:选择滨海红树林益林滩涂日均淹水时间2-4h的高潮带设立育苗圃,去除杂草及表层凋落物,平整土地;

(2)母树选择:选取株高不低于1m,冠幅不低于1.5m无病虫害的卤蕨植株作为母树;

(3)基质配置:育苗营养袋内的土壤基质为海泥和细沙按体积比1:1的混合物,12cm×12cm的育苗营养袋底部装填2cm细沙,然后装填满海泥和细沙按体积比1:1的混合物;25cm×25cm无纺布育苗袋装填满土壤基质,土壤基质为海泥和细沙按体积比1:1的混合物,分别用0.5wt%高锰酸钾溶液均匀地喷淋育苗营养袋内和无纺布育苗袋内的土壤基质(海泥和细沙按体积比1:1的混合物),进行消毒;将育苗营养袋和无纺布育苗袋布置于苗圃内;

(4)在公历6月,剪取卤蕨成熟孢子囊群叶片,用切割刀将叶片切成3-5mm碎块;

(5)将叶片碎块6-10片散布到育苗营养袋的土壤表面,营养袋口覆盖单层纱布,橡皮筋匝紧;

(6)30天后去除纱布,3个月后将幼苗移栽到25cm×25cm无纺布育苗袋的基质中培育,株间距为50cm×50cm;

(7)当年9月即可出圃,此时卤蕨幼苗苗高80-100cm,冠幅高70-100cm,成活率90%-95%。

参照实施例2的步骤,分别选择滨海红树林益林滩涂日均淹水时间6-8h的中潮带,以及日均淹水时间10-14h的低潮带设立育苗圃,观察卤蕨幼苗的生长情况,并与高潮带作为对照,结果见表2。高潮带卤蕨长势最好,苗高和冠幅均达到出圃基本要求,且保存率达到90%-95%。海泥和细沙混合基质在保证一定粘度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基质孔隙度,有利于卤蕨根部呼吸作用,卤蕨根部伸展半径较大,扎根深度为0-25cm,受海水风浪冲击较少倒伏现象,该方法适合卤蕨苗木培育。中潮带和低潮带淹水时间较长,加之风浪较大,卤蕨保存率明显降低,因此中低潮位不适合卤蕨苗木培育。

表2

实施例3

一种红树植物卤蕨的简易快速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宜林苗圃选择:选择滨海红树林益林滩涂日均淹水时间2-4h的高潮带设立育苗圃,去除杂草及表层凋落物,平整土地;

(2)母树选择:选取株高不低于1m,冠幅不低于1.5m无病虫害的卤蕨植株作为母树;

(3)基质配置:育苗营养袋内的土壤基质为细沙,12cm×12cm的育苗营养袋装填土壤基质(细沙);25cm×25cm无纺布育苗袋装填满土壤基质,土壤基质为细沙,分别用0.5wt%高锰酸钾溶液均匀地喷淋育苗营养袋内和无纺布育苗袋内的土壤基质(细沙),进行消毒;将育苗营养袋和无纺布育苗袋布置于苗圃内;

(4)在公历6月,剪取卤蕨成熟孢子囊群叶片,用切割刀将叶片切成3-5mm碎块;

(5)将叶片碎块6-10片散布到育苗营养袋的土壤表面,营养袋口覆盖单层纱布,橡皮筋匝紧;

(6)30天后去除纱布,3个月后将幼苗移栽到25cm×25cm无纺布育苗袋的基质中培育,株间距为50cm×50cm;

(7)当年9月即可出圃,此时卤蕨幼苗苗高40-45cm,冠幅高40-50cm,成活率45%-50%。

参照实施例3的步骤,分别选择滨海红树林益林滩涂日均淹水时间6-8h的中潮带,以及日均淹水时间10-14h的低潮带设立育苗圃,观察卤蕨幼苗的生长情况,并与高潮带作为对照,结果见表3。

表3

参照实施例3的步骤,分别选择滨海红树林益林滩涂日均淹水时间6-8h的中潮带,以及日均淹水时间10-14h的低潮带设立育苗圃,观察卤蕨幼苗的生长情况,并与高潮带作为对照,结果见表3。高潮位、中潮位和低潮位带卤蕨长势均不好,苗高和冠幅均达不到出圃基本要求,且保存率最高为50%。细沙基质不利于卤蕨着根,受海水风浪冲击较多倒伏现象,着根较深,但基质松散,因此该方法不适合卤蕨苗木培育。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