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42042发布日期:2020-10-31 09:2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贻贝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彩虹明樱蛤俗称海瓜子、扁蜻、梅蛤、黄蛤,是一种重要价值的小型滩涂经济贝类。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广为人们所喜爱的水产品。彩虹明樱蛤的养殖具有生产投入少、养殖方法简便、日常管理简单、收益较高等优点。

彩虹明樱蛤的亲体培育需要在培育池内进行,培育池底需要铺设海泥作为附着基,海泥的制作过程如下:先用海水清洗,再用300目网进行过滤,过滤好的泥浆进行沉淀,取沉淀好的泥,置于阳光下进行曝晒,待晒干后放入烘箱内进一步烘干和消毒,烘箱的温度设置120-125℃,消毒3-4h,将经过上述处理过的泥均匀的铺于池底,厚度为2-3cm。目前都是依靠人工铺泥,很难保证土层的厚度,而且泥土表面容易被水流带起冲走,不利于蛤苗潜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及使用方法,能够在培育池内快速均匀地铺泥,同时还能将泥土表面压平整,提高泥面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包括培育池本体,所述培育池本体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培育腔,所述培育腔的横截面呈矩形;

两个驱动机构,两个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培育池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具有:螺杆,所述螺杆通过两个支撑板转动设置在培育池本体上;套管,所述套管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设在培育池本体上,所述螺杆的一端穿出其中一个支撑板且端部和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储泥框,所述储泥框的纵剖面呈u型,所述储泥框内设有储泥腔,所述储泥框通过支架水平固设在两个套管之间,所述储泥框的长度方向和培育腔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储泥框的移动方向和培育腔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储泥框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与储泥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穿孔的长度方向和储泥框的长度方向一致;

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储泥腔内,所述搅拌机构能够将储泥腔内的泥土搅散;

铺泥机构,所述铺泥机构设置在储泥框的下方,所述铺泥机构能够使第二穿孔掉落的泥土均匀地洒落至培育腔内。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储泥腔内,所述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和储泥框的长度方向一致;

若干个搅拌杆,若干个所述搅拌杆沿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固设在第一转轴的外侧,所述搅拌杆上沿轴向转动设置有若干个转动杆。

推动结构,所述推动结构设置在第一转轴上,所述推动结构能够利用第一转轴的转动将转动至第二穿孔上方的泥土推动至第二穿孔内。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设在储泥框的外侧,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出储泥框且端部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中,所述推动结构包括:

若干个第一穿孔,若干个所述第一穿孔沿长度方向开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穿孔沿径向贯穿第一转轴的轴心;

若干个活动杆,若干个所述活动杆和若干个第一穿孔一一对应,所述活动杆插设在相对应的第一穿孔内,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穿出第一穿孔且端部设有上凸沿,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穿出第一穿孔且端部固设有永磁铁,位于第一转轴和永磁铁之间的活动杆上设有下凸沿,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第一转轴和下凸沿之间;

两个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分别嵌装在位于第二穿孔两侧的储泥腔侧壁上,所述电磁铁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储泥框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中,所述铺泥机构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水平固设在储泥框的外侧,所述固定板的下侧面垂直固连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下侧边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斜板位于储泥框的下方;

抖动结构,所述抖动结构设置在两个套管之间,所述抖动结构能够使第一斜板绕着铰接轴上下转动,并且第一斜板的左侧边始终低于右侧边;

拍打结构,所述拍打结构设置在第二穿孔的下方,所述拍打结构能够将第二穿孔掉落的泥土拍打至第一斜板上,将泥土充分打散。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中,所述抖动结构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水平固连在两个套管之间,所述底板位于第一斜板的下方;

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设在底板上,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凸轮,所述凸轮的轮面始终接触第一斜板的下侧面。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中,所述拍打结构包括: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水平固设在两个竖直杆之间,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第二穿孔的下方,所述第二转轴上同轴固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转轴伸出储泥框的一端固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若干个转动板,若干个所述转动板沿周向固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转动板的长度方向和第二穿孔的长度方向一致。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中,所述第一斜板的左侧边上铰接有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之间铰接有气缸,当气缸缩短时,所述第二斜板绕着第一斜板的左侧边逆时针转动,当气缸伸长时,所述第二斜板绕着第一斜板的左侧边顺时针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中,两个所述套管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直向下固连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水平固设有污水箱,所述污水箱内设有污水腔,所述污水箱的左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吸头,所述第一吸头通过第一通孔和污水腔相连通,所述污水箱的右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吸头,所述第二吸头通过第二通孔和污水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污水腔内的一侧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铰接轴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污水腔内的一侧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铰接轴位于第二通孔的上方,所述竖直板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口通过软管与污水腔相连,所述抽水泵的出口通过管子与外界的污水舱相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中,所述污水箱的下侧面上转动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轴向和培育腔的宽度方向一致。

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储泥框内加入经过处理特殊的泥土,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上的搅拌杆和转动杆搅拌储泥腔内的泥土,将泥土搅散;

s2、活动杆转动至靠近电磁铁时,永磁铁和电磁铁产生排斥力,使活动杆远离电磁铁,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活动杆转动至第二穿孔上方时,永磁铁失去电磁铁的排斥力,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永磁铁向下移动,将第二穿孔上方的泥土推动至第二穿孔内;

s3、第一链轮带动第二链轮和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上的转动板将第二穿孔掉落的泥土拍打至第一斜板上,再次将泥土打散;

s4、启动气缸使其缩短,第二斜板逆时针转动至与第一斜板处于同一平面内,启动第三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使第一斜板上下抖动,第一斜板上的泥土均匀地下滑至第二斜板上,然后沿着第二斜板掉落至培育腔内;

s5、同时启动两个第一电机,带动两个螺杆转动,使储泥框沿着培育腔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将泥土均匀地铺设在培育腔的底部;

s6、铺泥结束后,启动气缸使其伸长,第二斜板顺时针转动至倾斜向上,阻止第一斜板上的泥土继续掉落,两个套管带动污水箱沿着培育腔的长度方向移动,污水向底部的滚筒将培育腔底部的泥土压平,同时启动抽水泵,通过第一吸头和第二吸头将泥土上方的浑水吸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将经过特殊处理的泥土放入储泥框内,启动搅拌机构,将储泥腔内的泥土搅散,泥土通过第二穿孔掉落下来,同时启动铺泥机构,将第二穿孔掉落的泥土均匀地洒落至培育腔内,同时启动两个第一电机,带动螺杆转动,通过两个套管带动储泥框沿着培育腔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使储泥框内的泥土均匀地铺洒在培育腔的底部,免去了人工铺泥的麻烦,省时省力;

2、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上的搅拌杆搅拌储泥腔内的泥土,将泥土搅散,同时推动结构利用第一转轴的转动,将转动至第二穿孔上方的泥土推动至第二穿孔内,避免第二穿孔被泥土堵塞,影响后续的铺泥工作;此外,当搅拌杆转动时受阻力较大时,转动杆可以自转,减小搅拌杆转动的阻力;

3、启动电磁铁,使电磁铁的磁极和永磁铁的磁极相同,当第一转轴带动活动杆转动至靠近储泥腔内侧壁上的电磁铁时,由于活动杆上的永磁铁和电磁铁的磁极相同,产生排斥力,推动活动杆向远离电磁铁的方向滑动,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永磁铁转动至靠近第二穿孔时,此时永磁铁失去电磁铁的排斥力,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活动杆和永磁铁向靠近第二穿孔的方向移动,将第二穿孔上方的泥土推动至第二穿孔内,原先位于第二穿孔内的泥土受到冲击掉落至培育腔内,结构简单,还能避免第二穿孔堵塞;

4、启动拍打结构,将第二穿孔掉落的泥土拍打至第一斜板上,泥土被充分打散,同时启动抖动结构,使第一斜板的左侧边绕着右侧边上下转动,使第一斜板上的泥土上下抖动,然后均匀地掉落至培育腔内,操作简单;

5、启动第三电机,带动凸轮转动,由于凸轮的轮面始终接触第一斜板的下侧面,当凸轮的凸面逐渐靠近第一斜板的下侧面时,第一斜板绕着竖直板的下侧边顺时针向上转动,当凸轮的凸面逐渐远离第一斜板的下侧面时,第一斜板绕着竖直板的下侧边逆时针向下转动,通过凸轮的转动,带动第一斜板上下转动,使第一斜板上的泥土上下抖动,分散开来,均匀地掉落至培育腔内,结构简单;

6、启动第三电机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和第二转轴转动,使第二转轴上的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将第二穿孔掉落的泥土拍打至第一斜板上,将泥土拍散,通过控制第二转轴的转动速度还能调节泥土下落的速度,使第一斜板上的泥土不会成堆下滑,操作简单;

7、当培育腔底部的泥土到达指定厚度后,启动气缸使其伸长,使第二斜板绕着第一斜板的左侧边顺时针向上转动,第一斜板下滑的泥土被第二斜板挡住,当需要继续铺泥时,启动气缸使其缩短,使第二斜板绕着第一斜板的左侧边逆时针向下转动,最终使第二斜板和第一斜板处于同一平面内,使第一斜板上的泥土可以顺畅地下滑;

8、当铺泥结束后,两个套管带动污水箱沿着培育腔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启动抽水泵,当污水箱向左移动时,位于污水箱左侧的第一吸头抽吸泥层表面的浑水,当污水箱向右移动时,位于污水箱右侧的第二吸头抽吸泥层表面的浑水,第一吸头和第二吸头抽吸的浑水排出至外界,使培育池本体内的水体清澈;此外,污水箱来回移动,带动滚筒来回滚动,将培育腔底部的泥土压平整,提高泥层的稳定性,便于蛤苗潜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培育池本体;11、培育腔;2、螺杆;21、套管;211、竖直杆;212、水平杆;22、支撑板;23、第一电机;3、储泥框;31、储泥腔;32、第一转轴;321、第一穿孔;322、搅拌杆;323、转动杆;324、第一齿轮;325、第一链轮;33、活动杆;331、上凸沿;332、下凸沿;333、复位弹簧;334、永磁铁;34、电磁铁;35、第二穿孔;36、第二电机;361、第二齿轮;4、竖直板;41、固定板;42、第一斜板;421、第二斜板;422、气缸;5、第二转轴;51、转动板;52、第二链轮;521、链条;53、漏斗;54、挡尘板;6、底板;61、第三电机;62、凸轮;7、支撑杆;71、连接杆;72、污水箱;721、污水腔;722、第一通孔;723、第一吸头;724、第二通孔;725、第二吸头;726、第一盖板;727、第一铰接轴;728、第二盖板;729、第二铰接轴;73、软管;74、滚筒;8、门型支架;81、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6所示,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包括培育池本体1、两个驱动机构、储泥框3、搅拌机构和铺泥机构。

所述培育池本体1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培育腔11,所述培育腔11的横截面呈矩形。

两个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培育池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杆2、套管21和第一电机23。

所述螺杆2通过两个支撑板22转动设置在培育池本体1上,所述螺杆2的长度方向和培育腔11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套管21螺纹连接在螺杆2上,所述套管21上竖直固设有竖直杆211,所述竖直杆211靠近培育腔11的一侧水平固设有水平杆212。

所述第一电机23固设在培育池本体1上,所述螺杆2的一端穿出其中一个支撑板22且端部和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固连。

所述储泥框3的纵剖面呈u型,所述储泥框3内设有储泥腔31,所述储泥框3固连在两个水平杆212之间,所述储泥框3的长度方向和培育腔1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储泥框3的移动方向和培育腔1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储泥框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穿孔35,所述第二穿孔35与储泥腔31相连通,所述第二穿孔35的长度方向和储泥框3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储泥腔31内,所述搅拌机构能够将储泥腔31内的泥土搅散。

所述铺泥机构设置在储泥框3的下方,所述铺泥机构能够使第二穿孔35掉落的泥土均匀地洒落至培育腔11内。

将经过特殊处理的泥土放入储泥框3内,启动搅拌机构,将储泥腔31内的泥土搅散,泥土通过第二穿孔35掉落下来,同时启动铺泥机构,将第二穿孔35掉落的泥土均匀地洒落至培育腔11内,同时启动两个第一电机23,带动螺杆2转动,通过两个套管21带动储泥框3沿着培育腔1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使储泥框3内的泥土均匀地铺洒在培育腔11的底部,免去了人工铺泥的麻烦,省时省力。

具体来说,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转轴32、若干个搅拌杆322、推动结构和第二电机36。

所述第一转轴32转动设置在储泥腔31内,所述第一转轴32的长度方向和储泥框3的长度方向一致。

若干个所述搅拌杆322沿第一转轴32的长度方向固设在第一转轴32的外侧,所述搅拌杆322上沿轴向转动设置有若干个转动杆323。

所述推动结构设置在第一转轴32上,所述推动结构能够利用第一转轴32的转动将转动至第二穿孔35上方的泥土推动至第二穿孔35内。

所述第二电机36固设在储泥框3的外侧,所述第一转轴32的一端穿出储泥框3且端部与第二电机36的输出轴固连。

启动第二电机32,带动第一转轴32转动,第一转轴32上的搅拌杆322搅拌储泥腔31内的泥土,将泥土搅散,同时推动结构利用第一转轴32的转动,将转动至第二穿孔35上方的泥土推动至第二穿孔35内,避免第二穿孔35被泥土堵塞,影响后续的铺泥工作;此外,当搅拌杆322转动时受阻力较大时,转动杆323可以自转,减小搅拌杆322转动的阻力。

具体来说,所述推动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穿孔321、若干个活动杆33和两个电磁铁34。

若干个所述第一穿孔321沿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开设在第一转轴32上,所述第一穿孔321沿径向贯穿第一转轴32的轴心。

若干个所述活动杆33插设在第一穿孔321上,所述活动杆33的一端穿出第一穿孔321且端部设有上凸沿331,所述活动杆33的另一端穿出第一穿孔321且端部固设有永磁铁334,位于第一转轴32和永磁铁334之间的活动杆33上设有下凸沿332,所述活动杆33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33,所述复位弹簧333的一端固连在第一转轴32上,另一端固连在下凸沿332上。

优选地,所述永磁铁334的下侧面呈倾斜状,所述永磁铁334的倾斜面可以将储泥腔31内侧壁周围的泥土拨动至第二穿孔35处,当永磁铁334向下移动,可以将第二穿孔35上的泥土推出第二穿孔35内。

两个所述电磁铁34分别嵌装在位于第二穿孔35两侧的储泥腔31侧壁上,所述电磁铁34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储泥框3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

启动电磁铁34,使电磁铁34和永磁铁334的磁极相同,当第一转轴32带动活动杆33转动至靠近储泥腔31内侧壁上的电磁铁34时,由于永磁铁334和电磁铁34的磁极相同,产生排斥力,推动活动杆33向远离电磁铁34的方向滑动,复位弹簧333被压缩,当永磁铁334转动至靠近第二穿孔35时,此时永磁铁334失去电磁铁34的排斥力,在复位弹簧333的作用下,活动杆33和永磁铁334向靠近第二穿孔35的方向移动,将第二穿孔35上方的泥土推动至第二穿孔35内,原先位于第二穿孔35内的泥土受到冲击掉落至培育腔11内,结构简单,还能避免第二穿孔35堵塞。

具体来说,所述铺泥机构包括固定板41、抖动结构和拍打结构。

所述固定板41水平固设在储泥框3的外侧,所述固定板41的下侧面垂直固连有竖直板4,所述竖直板4的下侧边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一斜板42,所述第一斜板42位于储泥框3的下方。

所述抖动结构设置在两个套管21之间,所述抖动结构能够使第一斜板42绕着铰接轴上下转动,并且第一斜板42的左侧边始终低于右侧边。

所述拍打结构设置在第二穿孔35的下方,所述拍打结构能够将第二穿孔35掉落的泥土拍打至第一斜板42上,将泥土充分打散。

启动拍打结构,将第二穿孔35掉落的泥土拍打至第一斜板42上,泥土被充分打散,同时启动抖动结构,使第一斜板42的左侧边绕着右侧边上下转动,使第一斜板42上的泥土上下抖动,然后均匀地掉落至培育腔11内,操作简单。

具体来说,所述抖动结构包括底板6和第三电机61。

所述底板6水平固连在两个套管21之间,所述底板6位于第一斜板42的下方。

所述第三电机61固设在底板6上,所述第三电机61的输出轴上固设有凸轮62,所述凸轮62的轮面始终接触第一斜板42的下侧面。

启动第三电机61,带动凸轮62转动,由于凸轮62的轮面始终接触第一斜板42的下侧面,当凸轮62的凸面逐渐靠近第一斜板42的下侧面时,第一斜板42绕着竖直板的下侧边顺时针向上转动,当凸轮62的凸面逐渐远离第一斜板42的下侧面时,第一斜板42绕着竖直板4的下侧边逆时针向下转动,通过凸轮62的转动,带动第一斜板42上下转动,使第一斜板42上的泥土上下抖动,分散开来,均匀地掉落至培育腔11内,结构简单。

具体来说,所述拍打结构包括第二转轴5和若干个转动板51。

所述第二转轴5水平固设在两个竖直杆211之间,所述第二转轴5位于第二穿孔35的下方,所述第二转轴5上同轴固设有第二链轮52,所述第一转轴32伸出储泥框3的一端固设有第一链轮325,所述第一链轮325和第二链轮52通过链条521传动连接。

若干个所述转动板51沿周向固设在第二转轴5上,所述转动板5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穿孔35的长度方向一致。

启动第三电机61带动第一转轴32和第一链轮325转动,第一链轮325通过链条521带动第二链轮52和第二转轴5转动,使第二转轴5上的转动板51转动,转动板51将第二穿孔35掉落的泥土拍打至第一斜板42上,将泥土拍散,通过控制第二转轴5的转动速度还能调节泥土下落的速度,使第一斜板42上的泥土不会成堆下滑,操作简单。

优选地,位于第二穿孔35处的储泥框3上竖直设有漏斗53,所述第二转轴5位于漏斗53内,所述第二转轴5上的转动板51远离第二转轴5的一侧边靠近漏斗53的内侧壁,当第二转轴5停止转动时,第二转轴5上的转动板51能够将漏斗53封堵住,避免泥土从第二穿孔35掉落下来。

优选地,所述储泥框3的左侧倾斜设有挡尘板54,所述挡尘板54位于第二斜板421的正上方,所述挡尘板54的长度方向和储泥框3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挡尘板54能够避免第一斜板42和第二斜板421上的泥土飘散出去,影响空气质量。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斜板42的左侧边上铰接有第二斜板421,所述第二斜板421,所述第一斜板42和第二斜板421之间铰接有气缸422,当气缸422缩短时,所述第二斜板421绕着第一斜板42的左侧边逆时针转动,当气缸422伸长时,所述第二斜板421绕着第一斜板42的左侧边顺时针转动。

当培育腔11底部的泥土到达指定厚度后,启动气缸422使其伸长,使第二斜板421绕着第一斜板42的左侧边顺时针向上转动,第一斜板42下滑的泥土被第二斜板421挡住,当需要继续铺泥时,启动气缸422使其缩短,使第二斜板421绕着第一斜板42的左侧边逆时针向下转动,最终使第二斜板421和第一斜板42处于同一平面内,使第一斜板42上的泥土可以顺畅地下滑。

优选地,所述第二斜板421的左侧设有门型支架8,所述门型支架8靠近第二斜板421的一侧设有毛刷81,所述毛刷81能够限制第二斜板421下滑的泥土数量,避免泥土成堆下滑。

具体来说,两个所述套管2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竖直向下固连有连接杆71,两个所述连接杆71的下端水平固设有污水箱72,所述污水箱72内设有污水腔721,所述污水箱72的左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吸头723,所述第一吸头723通过第一通孔722和污水腔721相连通,所述污水箱72的右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吸头725,所述第二吸头725通过第二通孔724和污水腔721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722位于污水腔721内的一侧通过第一铰接轴727铰接有第一盖板726,所述第一铰接轴727位于第一通孔722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724位于污水腔721内的一侧通过第二铰接轴729铰接有第二盖板727,所述第二铰接轴729位于第二通孔724的上方,所述竖直板4上设有抽水泵731,所述抽水泵731的进口通过软管72与污水腔721相连,所述抽水泵731的出口通过管子与外界的污水舱相连通。

当铺泥结束后,两个套管21带动污水箱72沿着培育腔1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启动抽水泵731,当污水箱72向左移动时,位于污水箱72左侧的第一吸头723抽吸泥层表面的浑水,当污水箱72向右移动时,位于污水箱72右侧的第二吸头725抽吸泥层表面的浑水,第一吸头723和第二吸头725抽吸的浑水被抽水泵731排出至外界,快速清洁培育池本体1内的水体。

具体来说,所述污水箱72的下侧面上转动设置有滚筒74,所述滚筒74的轴向和培育腔11的宽度方向一致。

两个套管21带动污水箱72来回移动,使滚筒74来回滚动,将培育腔11底部的泥土压平整,提高泥层的稳定性,便于蛤苗潜钻。

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储泥框3内加入经过处理特殊的泥土,启动第二电机36,带动第一转轴32转动,第一转轴32上的搅拌杆322和转动杆323搅拌储泥腔31内的泥土,将泥土搅散;

s2、活动杆33转动至靠近电磁铁34时,永磁铁334和电磁铁34产生排斥力,使活动杆33远离电磁铁34,复位弹簧333被压缩,当活动杆33转动至第二穿孔35上方时,永磁铁334失去电磁铁34的排斥力,在复位弹簧333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将第二穿孔35上方的泥土推动至第二穿孔35内;

s3、第一链轮325带动第二链轮52和第二转轴5转动,第二转轴5上的转动板51将第二穿孔35掉落的泥土拍打至第一斜板42上,再次将泥土打散;

s4、启动气缸422使其缩短,第二斜板421逆时针转动至与第一斜板42处于同一平面内,启动第三电机61,带动凸轮62转动,使第一斜板42上下抖动,第一斜板42上的泥土均匀地下滑至第二斜板421上,然后沿着第二斜板421掉落至培育腔11内;

s5、同时启动两个第一电机23,带动两个螺杆2转动,使储泥框3沿着培育腔11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将泥土均匀地铺设在培育腔11的底部;

s6、铺泥结束后,启动气缸422使其伸长,第二斜板421顺时针转动至倾斜向上,阻止第一斜板42上的泥土继续掉落,两个套管21带动污水箱72沿着培育腔11的长度方向移动,污水向72底部的滚筒74将培育腔11底部的泥土压平,同时启动抽水泵731,通过第一吸头723和第二吸头725将泥土上方的浑水吸走。

将经过特殊处理的泥放入到储泥框3内,然后对泥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泥掉落至第二穿孔35内,然后被第二转轴5上的转动板51拍打至第一斜板42上,再次将泥打散,打散后的泥沿着第一斜板42下滑,由于第一斜板42上下抖动,使成堆的泥分散开,均匀地下落至培育腔11内,免去人工铺泥的麻烦,省时省力,当铺泥结束后,两个套管21继续带动污水箱72沿着培育腔1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滚筒74将培育腔11底部的泥层压平整,然后污水箱72上的第一吸头723和第二吸头725抽吸泥层上方的浑水,使水体保持清澈,大大缩短铺泥的时间,然后培育的蛤苗放入培育腔11的水中,平整的泥层便于蛤苗潜钻。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