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收割机割台主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0406发布日期:2020-10-17 02:0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合收割机割台主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水稻干燥功能的联合收割机割台主体。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据统计,每年水稻的总产量约为4000亿斤,但是,只因为收割时节不好不能够及时干燥,就造成约200亿斤的粮食出现霉变、长虫等问题。特别是在我国长江以南主要生产水稻的地区,水稻收获季节常出现雨、雾天气。在我国华东、华南等水稻主产区,水稻收获季节湿度大,雨雾天气频繁,雨雾天水稻呈现高湿状态,机收这种高湿水稻会导致收割机输送机构和脱粒清选装置堵塞,潮湿稻草夹带谷粒的还会引起额外的浪费损失。机收遇到雨雾天气只能停工等待,贻误抢收时机。中国专利[cn109076778a]公开了一种联合收割机防堵防缠的割台搅龙,但是并不能做到对潮湿的水稻进行烘干,只能够解决堵塞问题。中国专利[cn110089264a]公开了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干燥粮箱,它通过加热装置对收割后的谷物进行干燥,并不能干燥收割前的潮湿水稻,不能解决堵塞问题机收高湿水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雨、雾天水稻呈高湿状态而不能机收的问题,同时适当对稻谷进行干燥以减缓稻谷霉变现象,从而提供一种具有水稻干燥功能的联合收割机割台主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联合收割机割台主体,包括割台主框架,还包括干燥机构,干燥机构包括热风装置和进风装置,热风装置安装在割台主框架下端,割刀切断的水稻铺倒在热风装置上表面进行干燥;进风装置设置在割台主框架后端,用于连通送风机构与热风装置;在割台主框架的后端还设置有水稻输送出口,被热风装置干燥后的水稻通过水稻输送出口进入水稻输送器。

优选的,热风装置的左右两端及后端均与割台主框架固定,其底面与水平面平行,其上表面与底面呈一定夹角,其前端为夹角的顶点。

优选的,热风装置的后端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竖直设置,与进风装置连通;热风装置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口,出风口与进风口在竖直方向重合且连通。

优选的,夹角为2°~10°。

优选的,进风装置包括一个热风管进口及若干热风管出口,热风管进口与热风管出口连通;热风管出口与热风装置连通。

优选的,在热风管出口的正下方安装有限位条。

进一步的,干燥机构还包括导流罩,导流罩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割台主框架上端。

优选的,导流罩截面由长方形和1/4的弧形面组成。

优选的,导流罩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宽度不小于热风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其端部不接触拨禾轮。

优选的,割刀安装在割台主框架前端,在割台主框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轴孔,用于支撑连接割台搅龙,且围绕左端轴孔设有若干环形螺栓孔,用于固定割台搅龙单口轴承。

工作原理:本发明设计了热风装置、进风装置和导流罩,热风通过热风管进口进入热风装置后,从热风装置上表面的热风出风口高速排出,在割台主体内形成均匀的高温高速的热气流。安装在割台主框架上端的导流罩阻挡了热气流的散失,从而在热风装置上端和导流罩下端形成了漩涡式的热气流对高湿度水稻进行烘干,从而解决高湿水稻机收出现的收割机输送机构和脱粒清选装置堵塞的问题,降低了稻谷的发芽霉变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解决高湿水稻机收出现的收割机输送机构和脱粒清选装置堵塞的问题,降低了稻谷的发芽霉变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进风管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进风管总成局部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热风腔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导流罩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割台主框架;2、热风腔;3、导流罩;4、支撑架;5、进风管总成;6、螺栓;7、固定支座;8、热风管进口;9、热风管出口;10、限位条;11、螺栓孔;12、热风腔进风口;13、螺栓孔;14、热风腔出风口;15、螺栓孔;16、螺栓孔;17、螺栓孔;18、轴孔;19、水稻输送出口;20、螺栓孔;21、水稻输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底”、“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8所示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一种联合收割机割台主体,如图1-3所示,包括割台主框架1、导流罩3、热风腔2及进风管总成5。割台主框架1的上端设有导流罩3和支撑架4,导流罩3、支撑架4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若干个螺栓孔15和16,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支撑架4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支座7固定安装在割台主框架1上。割台主框架1的下端固定设有热风腔2,后端设有水稻输送出口19、进风管总成5,水稻输送出口19周边设有若干个螺栓孔20,通过螺栓6与水稻输送器21固定连接,热风腔2上表面采用多孔板形成若干热风腔出风口14、后端设计若干个热风腔进风口12和螺栓孔13,进风管总成5设有一个热风管进口8、若干个热风管出口9、螺栓孔11和限位条10,热风管出口9与热风腔进风口12通过螺栓孔11、13用螺栓6固定连接。割台主框架1前端安装割刀,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轴孔18,用于支撑连接割台搅龙,其中左端设有若干个环形螺栓孔17,用于固定割台搅龙单口轴承。

如图6所示,为了保证热风腔体空间充足,热风容量大,能够达到更好的干燥效果。热风腔出风口14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存在一定的夹角,夹角为2°~10°,热风腔进风口12竖直布置,与热风腔出风口14所在平面在竖直方向有一定的重合面,热风腔2的底面与水平面重合。

为保证热风均匀进入热风腔2,进风管总成5设置一个总的热风管进口8和若干个热风管出口9。进风管总成5的限位条10位于热风管出口9的正下方,与其处在同一竖直平面,而螺栓孔11与热风管出口9不在同一竖直平面,限制了进风管总成5的运动。

如图4-5、8所示,导流罩3截面为长方形和1/4的弧形面组成的截面。截面为长方形对应的导流罩3上端面和支撑架4的下端面重合,无隙接触,加强固定连接。弧形导流罩比较其他结构形式具有一个显著优点,能使热风形成一个涡旋式热风流。

如图7所示,为了保证热风腔吹出去的热风能够被导流罩阻挡形成涡旋式热风流,导流罩3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宽度不小于热风腔2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但也不能太大,否则会接触拨禾轮,妨碍拨禾轮的运动。

工作原理:当割台对高湿度水稻进行收割时,水稻被拨禾轮压倒,同时被安装在割台主框架1前端的割刀切断进而铺倒在热风腔2上表面,随着轴承转动带动搅龙转动,水稻在热风腔上表面往前移动的同时受到搅龙叶片的作用又在进行从左向右端聚集运动,最后从水稻输送出19输出,进入联合收割机的水稻输送器21。水稻在割台主体内运动的整个过程的同时,热风由进风管总成5进入热风腔2,从热风腔出风口14吹出,吹出的高温高速的热气流最先干燥水稻之后从水稻上表面扩散,同时导流罩3阻挡了热气流的散失,从而在热风腔2上端导流罩3下端形成了漩涡式的热气流对高湿度水稻进行再次热风干燥。从而解决高湿水稻机收出现的收割机输送机构和脱粒清选装置堵塞的问题,降低了稻谷的发芽霉变率。

以上公布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