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保无人机结合植物助剂的小麦赤霉病增效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43817发布日期:2020-10-31 09:3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小麦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赤霉病增效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赤霉病是小麦生长中的重要病害,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为主的致病菌侵染造成。病菌浸染小麦后产生脱氧雪腐镰刀烯醇(deoxynivalenl,don),对人和其他动物产生毒性效应,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现有赤霉病一般采用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兑水配成药液,采用电动喷雾器进行喷雾防治,现有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药液渗透性不强,不易进入小麦内部;二是药液附着性不强,药液覆盖率低,使用效率低;三是采用电动喷雾器进行喷雾防治,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显著提高药液渗透性、药液覆盖率和使用效率,且显著提高防治作业效率、安全系数,显著降低劳动强度的利用植保无人机结合植物助剂的小麦赤霉病增效防治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利用植保无人机结合植物助剂的小麦赤霉病增效防治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药液: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75ml·hm-2、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50g·hm-2的用药量,水22.5~30kg·hm-2的用水量兑水,充分混匀;

2)在无风或微风的晴好天气条件下,使用植保无人机,采用步骤1)配制的药液对处于扬花初期的小麦进行喷防。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2)在无风或微风的晴好天气条件下,使用植保无人机,采用步骤1)配制的药液对处于5%以下扬花的小麦进行喷防。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植保无人机采用自动智能航线飞行或者手动控制飞行。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高的年份可在第一次防治后7天再按权利要求1的步骤进行一次防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配制药液中添加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结合植物助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强附着特性,极大提高药液覆盖面,最大限度的提高药液使用效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强渗透特性,在小麦植株产生表面张力,产生很强的润湿性和附着力,使药滴高效进入小麦内部,显著提高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2、采用植保无人机,操作方便。利用定位系统,设置飞行航线,可实现自动飞行喷洒,显著提高防治作业效率,一天作业6小时,可完成近300亩地防治工作,效率是传统人工作业20倍以上,显著降低劳动强度。

3、采用植保无人机喷防,无人机产生的下行气流使农药充分雾化,药滴均匀地分布在叶子上下两面以及茎干四周。

4、采用植保无人机喷防,显著提高安全系数。

5、采用植保无人机喷防,六片旋翼对称分布,航线稳定;飞手远程操纵,避免人员受伤。

6、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高的年份可在第一次防治后7天再按权利要求1的步骤进行一次防治,可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

1、选择3块各600m2的田地作为试验田地,种植宁麦19;

2、配制药液: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75ml·hm-2、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50g·hm-2(氰烯菌酯1012.5g·hm-2,戊唑醇3375.5g·hm-2)的用药量,水22.5~30kg·hm-2的用水量兑水,兑水1.5~2kg,充分混匀;

3、对这3块试验田地中处于5%以下扬花的小麦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1)第一块试验田地:不进行喷防;

2)第二块试验田地:使用电动喷雾器,采用本实施例步骤2配制的药液进行喷防;

3)第三块试验田地:在无风或微风的晴好天气条件下,使用植保无人机,采用本实施例步骤2配制的药液进行喷防,本实施例中,所述植保无人机采用自动智能航线飞行,续航时间10min,飞行速度5m/s,飞行高度2~3m,载水量8kg,喷头数量3个;

4、这3块试验田地发病情况与产量调查

采用“w”取样法,每个点调查300个麦穗施药后20天发病情况,参考ny/t1464.15-2007,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每块试验田地割10m2小区,脱粒、晒干、测实际产量。

1)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比较这3块试验田地,防治20天后结果显示,第二块试验田地发病率、病情指数比第三块试验田地分别高4.68%、1.06,第一块试验田地发病率、病情指数比第二块试验田地分别高5.11%、1.79,有显著差异。第三块试验田地防效比第二块试验田地高31.41%(见表1)。

表13块试验田地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2)对小麦产量及效益影响

比第二块试验田地相比,第三块试验田地穗粒数高0.52个,千粒重高3.26g,产量高549.26kg·hm-2;比第一块试验田地相比,第二块试验田地穗粒数高1.25个,千粒重高4.18g,产量高740.25kg·hm-2;产量差异导致小麦效益的差异,小麦利润公式为:利润=小麦产量*2.3–助剂–药剂–用工–x(其他费用)(见表2)。由表2可知,与第二块试验田地相比,第三块试验田地增收1013.29元·hm-2,与第一块试验田地相比,第二块试验田地增收1233.16元·hm-2

表23块试验田地小麦产量及效益差异

5、总结

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防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到小麦赤霉病防治中,防治效果比电动喷雾器喷防高30%以上,利润增收1013.29元·hm-2

实施例2

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

1、选择3块各600m2的田地作为试验田地,种植宁麦19;

2、配制药液: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75ml·hm-2、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50g·hm-2(氰烯菌酯1012.5g·hm-2,戊唑醇3375.5g·hm-2)的用药量,水22.5~30kg·hm-2的用水量兑水,兑水1.5~2kg,充分混匀;

3、对这3块试验田地中处于扬花初期的小麦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1)第一块试验田地:不进行喷防;

2)第二块试验田地:使用电动喷雾器,采用本实施例步骤2配制的药液进行喷防;

3)第三块试验田地:在无风或微风的晴好天气条件下,使用植保无人机,采用本实施例步骤2配制的药液进行喷防,本实施例中,所述植保无人机采用手动控制飞行,续航时间15min,飞行速度6m/s,飞行高度2~3m,载水量12kg,喷头数量6个;

4、第二块试验田地、第三块试验田地在进行本实施例步骤2、3的防治7天后再按本实施例步骤2、3进行一次防治。

5、这3块试验田地发病情况与产量调查

采用“w”取样法,每个点调查300个麦穗施药后20天发病情况,参考ny/t1464.15-2007,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每块试验田地割10m2小区,脱粒、晒干、测实际产量。

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防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到小麦赤霉病防治中,防治效果比电动喷雾器喷防高20%以上,利润增收高于1000元·hm-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