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38850发布日期:2020-10-31 09:2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经济林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又是国内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重要经济林资源之一,油茶果榨取的食用茶油又称“东方橄榄油”,是优质保健食用油以及高级天然化妆品用原材料,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油茶育苗采用种子育苗,但是种子发芽率低,植株长势参差不齐,移栽后植株成活率低,大大增加了育苗和造林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油茶育苗过程中发芽率及油茶苗移栽后成活率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油茶幼苗质量的油茶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油茶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鲜果出籽率45%以上、单果重量30g以上的成熟的油茶果,剥去油茶果外壳后,收集油茶种子,对收集的油茶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饱满的籽粒大小4g以上的油茶播种种子;

步骤二:选取蔗渣40~60份、黄心土20~40份、泥炭土10~30份和黄腐酸20~40份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活菌剂放入清水中进行浸泡稀释得到稀释菌液;取三分之二的混合物料加入稀释菌液混合均匀后将物料压实,最后在物料外层覆上塑料布把物料封好进行堆肥,每隔3~4天搅拌翻堆一次肥堆物料,堆沤一定天数后即可得到沤肥基质;将剩余的三分之一的混合物料加入炭化炉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炭化物料;将炭化物料和沤肥基质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均匀即得到育苗基质;

步骤三:将育苗基质加入模具中然后在温度为90~100℃下整体热压成型,使得育苗基质外层形成一层半炭化膜壁得到苗床;

步骤四:将苗床装入相应的无纺布育苗器并进行打孔,将油茶播种种子的种脐朝下直接播于孔中,并在种子上覆盖育苗基质,将无纺布育苗器集中置于育苗盘中,播种后将育苗盘直接集中紧挨摆放于育苗场上,并留置作业通道,摆好后将苗床浇透水;

步骤五:进行育苗期的苗床、水分、光照、根系、杂草以及病虫害的管理。

在本发明的油茶育苗过程中,首先对油茶种子进行选筛选能够获得性状比较优良的油茶种子,从源头剔除不良种子;混合物料分成不相等的两份,一份是进行炭化处理,另一份是进行沤肥处理;炭化处理可以提高混合物料的比表面积,将炭化物料和沤肥基质进行混合,可以减缓水和营养物质的流失,同时含有较多的孔隙能够提高苗床中氧气的渗入量,减少松土次数,使得油茶培育苗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和生长;进行沤肥的基质能够提高物料中的营养含量,减少后期肥料的添加,节约育苗成本;最后在苗床最外层设置一层半炭化层,半炭化层与炭化物料起到更好地透气、保水以及保肥的作用,能够提高油茶培育苗的根系数,促进其生长,提高其成活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活菌剂为btem活菌剂、hm菌、cm菌催腐剂、酵素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将菌剂加入到堆肥基质中可以缩短堆肥的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二中混合物料进行炭化处理具体过程为:将混合物料置于炭化炉后,先设置炭化炉中温度为80~150℃进行干燥1~2h,然后再升温到200~275℃进行预炭化1~1.5h,再升温到350~400℃进行炭化2~3h,最后调节温度到450~500℃进行煅烧2~4h后停止升温,当炭化炉中的温度降至室温时,取出即得到炭化物料。采用针对性的炭化方式对混合物料进行炭化处理,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持混合物料的炭化结构不被破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四中所述孔的深度为4~6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油茶育苗的方法还包括:在苗床上方搭建一个遮阴棚,所述遮阴棚的棚顶为透光率为20~30%的遮阴网。

本发明具备以下良好效果:

1.本发明中采用的苗床基质物料分别进行炭化处理以及沤肥处理以及半炭化处理,能够更好地调节苗床的通气、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分布情况,满足育苗过程中的营养需求,提高种子萌发率及幼苗成活率,提高油茶幼苗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育苗期间的管理工作。

2.本发明的苗床基质采用自然界易得的物质,能够降低育苗的成本,同时所用的物质无毒无害,能够减少育苗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一种油茶育苗方法,这些描述并不是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油茶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鲜果出籽率45%以上、单果重量30g以上的成熟的油茶果,剥去油茶果外壳后,收集油茶种子,对收集的油茶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饱满的籽粒大小4g以上的油茶播种种子;

步骤二:选取蔗渣40份、黄心土20份、泥炭土10份和黄腐酸20份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btem活菌剂放入清水中进行浸泡稀释得到稀释菌液;取三分之二的混合物料加入稀释菌液混合均匀后将物料压实,最后在物料外层覆上塑料布把物料封好进行堆肥,每隔3天搅拌翻堆一次肥堆物料,堆沤一定天数后即可得到沤肥基质;将剩余的三分之一的混合物料加入炭化炉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炭化物料;将炭化物料和沤肥基质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均匀即得到育苗基质;

步骤三:将育苗基质加入模具中然后在温度为90℃下整体热压成型,使得育苗基质外层形成一层半炭化膜壁得到苗床;

步骤四:将苗床装入相应的无纺布育苗器并进行打孔,打孔的深度为4cm,将油茶播种种子的种脐朝下直接播于孔中,并在种子上覆盖育苗基质,将无纺布育苗器集中置于育苗盘中,播种后将育苗盘直接集中紧挨摆放于育苗场上,并留置作业通道,摆好后将苗床浇透水;在苗床上方搭建一个遮阴棚,所述遮阴棚的棚顶为透光率为20%的遮阴网;

步骤五:进行育苗期的苗床、水分、光照、根系、杂草以及病虫害的管理;

所述步骤二中混合物料进行炭化处理具体过程为:将混合物料置于炭化炉后,先设置炭化炉中温度为80℃进行干燥1h,然后再升温到200℃进行预炭化1h,再升温到350℃进行炭化2h,最后调节温度到450℃进行煅烧2h后停止升温,当炭化炉中的温度降至室温时,取出即得到炭化物料。

在本实施例的油茶育苗过程中,首先对油茶种子进行选筛选能够获得性能比较优良的油茶种子,从源头剔除不良种子;混合物料分成不相等的两份,一份是进行炭化处理,另一份是进行沤肥处理;炭化处理可以提高混合物料的比表面积,将炭化物料和沤肥基质进行混合,可以减缓水和营养物质的流失,同时含有较多的孔隙能够提高苗床中氧气的渗入量,减少松土次数,使得油茶培育苗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和生长;进行沤肥的基质能够提高物料中的营养含量,减少后期肥料的添加,节约育苗成本;最后在苗床最外层设置一层半炭化层,半炭化层与炭化物料起到更好地透气、保水以及保肥的作用,能够提高油茶培育苗的根系数,促进其生长,提高其成活率;将菌剂加入到堆肥基质中可以缩短堆肥的时间;采用针对性的炭化方式对混合物料进行炭化处理,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持混合物料的炭化结构不被破坏。

实施例2:

本实施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油茶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鲜果出籽率45%以上、单果重量30g以上的成熟的油茶果,剥去油茶果外壳后,收集油茶种子,对收集的油茶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饱满的籽粒大小4g以上的油茶播种种子;

步骤二:选取蔗渣60份、黄心土40份、泥炭土30份和黄腐40份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cm菌催腐剂放入清水中进行浸泡稀释得到稀释菌液;取三分之二的混合物料加入稀释菌液混合均匀后将物料压实,最后在物料外层覆上塑料布把物料封好进行堆肥,每隔4天搅拌翻堆一次肥堆物料,堆沤一定天数后即可得到沤肥基质;将剩余的三分之一的混合物料加入炭化炉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炭化物料;将炭化物料和沤肥基质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均匀即得到育苗基质;

步骤三:将育苗基质加入模具中然后在温度为100℃下整体热压成型,使得育苗基质外层形成一层半炭化膜壁得到苗床;

步骤四:将苗床装入相应的无纺布育苗器并进行打孔,打孔的深度为6cm,将油茶播种种子的种脐朝下直接播于孔中,并在种子上覆盖育苗基质,将无纺布育苗器集中置于育苗盘中,播种后将育苗盘直接集中紧挨摆放于育苗场上,并留置作业通道,摆好后将苗床浇透水;在苗床上方搭建一个遮阴棚,所述遮阴棚的棚顶为透光率为30%的遮阴网;

步骤五:进行育苗期的苗床、水分、光照、根系、杂草以及病虫害的管理;

所述步骤二中混合物料进行炭化处理具体过程为:将混合物料置于炭化炉后,先设置炭化炉中温度为150℃进行干燥2h,然后再升温到275℃进行预炭化1.5h,再升温到400℃进行炭化3h,最后调节温度到500℃进行煅烧4h后停止升温,当炭化炉中的温度降至室温时,取出即得到炭化物料。

实施例3:

本实施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油茶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鲜果出籽率45%以上、单果重量30g以上的成熟的油茶果,剥去油茶果外壳后,收集油茶种子,对收集的油茶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饱满的籽粒大小4g以上的油茶播种种子;

步骤二:选取蔗渣50份、黄心土30份、泥炭土20份和黄腐酸30份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酵素菌放入清水中进行浸泡稀释得到稀释菌液;取三分之二的混合物料加入稀释菌液混合均匀后将物料压实,最后在物料外层覆上塑料布把物料封好进行堆肥,每隔3.5天搅拌翻堆一次肥堆物料,堆沤一定天数后即可得到沤肥基质;将剩余的三分之一的混合物料加入炭化炉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炭化物料;将炭化物料和沤肥基质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均匀即得到育苗基质;

步骤三:将育苗基质加入模具中然后在温度为95℃下整体热压成型,使得育苗基质外层形成一层半炭化膜壁得到苗床;

步骤四:将苗床装入相应的无纺布育苗器并进行打孔,打孔的深度为5cm,将油茶播种种子的种脐朝下直接播于孔中,并在种子上覆盖育苗基质,将无纺布育苗器集中置于育苗盘中,播种后将育苗盘直接集中紧挨摆放于育苗场上,并留置作业通道,摆好后将苗床浇透水;在苗床上方搭建一个遮阴棚,所述遮阴棚的棚顶为透光率为25%的遮阴网;

步骤五:进行育苗期的苗床、水分、光照、根系、杂草以及病虫害的管理;

所述步骤二中混合物料进行炭化处理具体过程为:将混合物料置于炭化炉后,先设置炭化炉中温度为120℃进行干燥1.5h,然后再升温到240℃进行预炭化1.2h,再升温到370℃进行炭化2.5h,最后调节温度到470℃进行煅烧3h后停止升温,当炭化炉中的温度降至室温时,取出即得到炭化物料。

实施例4:

本实施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油茶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鲜果出籽率45%以上、单果重量30g以上的成熟的油茶果,剥去油茶果外壳后,收集油茶种子,对收集的油茶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饱满的籽粒大小4g以上的油茶播种种子;

步骤二:选取蔗渣45份、黄心土25份、泥炭土25份和黄腐酸40份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btem活菌剂和hm菌放入清水中进行浸泡稀释得到稀释菌液;取三分之二的混合物料加入稀释菌液混合均匀后将物料压实,最后在物料外层覆上塑料布把物料封好进行堆肥,每隔4天搅拌翻堆一次肥堆物料,堆沤一定天数后即可得到沤肥基质;将剩余的三分之一的混合物料加入炭化炉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炭化物料;将炭化物料和沤肥基质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均匀即得到育苗基质;

步骤三:将育苗基质加入模具中然后在温度为96℃下整体热压成型,使得育苗基质外层形成一层半炭化膜壁得到苗床;

步骤四:将苗床装入相应的无纺布育苗器并进行打孔,打孔的深度为5cm,将油茶播种种子的种脐朝下直接播于孔中,并在种子上覆盖育苗基质,将无纺布育苗器集中置于育苗盘中,播种后将育苗盘直接集中紧挨摆放于育苗场上,并留置作业通道,摆好后将苗床浇透水;在苗床上方搭建一个遮阴棚,所述遮阴棚的棚顶为透光率为28%的遮阴网;

步骤五:进行育苗期的苗床、水分、光照、根系、杂草以及病虫害的管理;

所述步骤二中混合物料进行炭化处理具体过程为:将混合物料置于炭化炉后,先设置炭化炉中温度为120℃进行干燥1.5h,然后再升温到230℃进行预炭化1h,再升温到360℃进行炭化3h,最后调节温度到420℃进行煅烧4h后停止升温,当炭化炉中的温度降至室温时,取出即得到炭化物料。

实施例5:

本实施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油茶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鲜果出籽率45%以上、单果重量30g以上的成熟的油茶果,剥去油茶果外壳后,收集油茶种子,对收集的油茶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饱满的籽粒大小4g以上的油茶播种种子;

步骤二:选取蔗渣55份、黄心土35份、泥炭土15份和黄腐酸35份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hm菌、cm菌催腐剂和酵素菌放入清水中进行浸泡稀释得到稀释菌液;取三分之二的混合物料加入稀释菌液混合均匀后将物料压实,最后在物料外层覆上塑料布把物料封好进行堆肥,每隔3天搅拌翻堆一次肥堆物料,堆沤一定天数后即可得到沤肥基质;将剩余的三分之一的混合物料加入炭化炉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炭化物料;将炭化物料和沤肥基质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均匀即得到育苗基质;

步骤三:将育苗基质加入模具中然后在温度为100℃下整体热压成型,使得育苗基质外层形成一层半炭化膜壁得到苗床;

步骤四:将苗床装入相应的无纺布育苗器并进行打孔,打孔的深度为6cm,将油茶播种种子的种脐朝下直接播于孔中,并在种子上覆盖育苗基质,将无纺布育苗器集中置于育苗盘中,播种后将育苗盘直接集中紧挨摆放于育苗场上,并留置作业通道,摆好后将苗床浇透水;在苗床上方搭建一个遮阴棚,所述遮阴棚的棚顶为透光率为23%的遮阴网;

步骤五:进行育苗期的苗床、水分、光照、根系、杂草以及病虫害的管理;

所述步骤二中混合物料进行炭化处理具体过程为:将混合物料置于炭化炉后,先设置炭化炉中温度为100℃进行干燥2h,然后再升温到250℃进行预炭化1.5h,再升温到380℃进行炭化2.5h,最后调节温度到480℃进行煅烧3.5h后停止升温,当炭化炉中的温度降至室温时,取出即得到炭化物料。

对照例:

选取鲜果出籽率45%以上、单果重量30g以上的成熟的油茶果,剥去油茶果外壳后,收集油茶种子,对收集的油茶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饱满的籽粒大小4g以上的油茶播种种子;选取蔗渣40份、黄心土20份、泥炭土10份和黄腐酸20份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得到苗床;将苗床装入相应的无纺布育苗器并进行打孔,打孔的深度为4cm,将油茶播种种子的种脐朝下直接播于孔中,并在种子上覆盖育苗基质,将无纺布育苗器集中置于育苗盘中,播种后将育苗盘直接集中紧挨摆放于育苗场上,并留置作业通道,摆好后将苗床浇透水;在苗床上方搭建一个遮阴棚,所述遮阴棚的棚顶为透光率为20%的遮阴网;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育苗期的苗床、水分、光照、根系、杂草以及病虫害的管理。

实施例1~5以及对照例分别取符合要求的油茶种子100粒进行播种与育苗,播种后按照育苗期间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育苗管理,并且在育苗30天后记录出苗率,在育苗60天后记录苗高、苗径和出叶片数,在幼苗生长到30cm后进行移栽,移栽6个月后观察移栽成活率,相应的记录情况如下表1所示:

其中,

表1油茶育苗情况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不经过处理的苗床进行育苗,出苗率以及在移栽后油茶幼苗成活率相对较低,本发明的苗床经过处理后能够更加适应油茶种子的生长情况,使得种子在发芽成长过程中能够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并且促进根系发育,移栽后成活率也较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