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苜蓿无性扦插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51958发布日期:2020-12-04 13:47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无性扦插繁殖技术领域,具体为半干旱区苜蓿无性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苜蓿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俗称金花菜,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苜蓿种类繁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中国产的苜蓿主要有三种,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苜蓿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成分之高,驾乎一切蔬菜之上,其它如维他命c、b也相当丰富。

现有技术中苜蓿利用无性扦插繁殖,对苜蓿保优传代和加速繁殖,培育良种具有重要的意义,育种人员通常随机选择苜蓿枝条的上部、中部或下部,将其剪为几段并且每段保留结节,用于进行扦插。但是,采用随机选择部位进行剪枝、扦插的方法,极易导致幼苗成活率低,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单株,如果通过增加扦插幼苗数量的途径,则会显著增加工作量,增加劳动费用的支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半干旱区苜蓿无性扦插繁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半干旱区苜蓿无性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苜蓿材料的预处理:挑选现蕾前期营养生长期耐旱、适应性强、无病虫害的苜蓿优势单株材料的中部作为扦插苗;

s2、苗基质的制备: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料:草炭土25-30份、膨润土5-8份、蛭石10-15份、椰糠15-20份、保水剂1-3份、土壤酵母2-5份、黄心土10-20份、农家肥8-12份,将这些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制备所需的大田育苗基质;

s3、幼苗修剪:将选择好的扦插苗剪成5-6㎝的扦插材料,并将插入步骤s2中制备的大田育苗基质中的底端进行斜面修剪,然后将修剪好的斜面端部用生根水浸泡5-10s,备用;

s4、浇定根水:将步骤s3中处理后的扦插幼苗蘸摸上黄心土泥浆,插入步骤s2中的大田育苗基质中进行培养;

s5、炼苗栽培:育苗期间保持大田育苗基质湿度和温度,直至扦插苗长出新芽,待扦插苗长出新芽15-20天后,完成栽培;

其中,扦插后,控制环境温度不超过40℃,每天雾化喷水3-4次,保持土壤相对湿度不小于80%。

所述步骤s2中的农家肥由牛粪、猪粪以及花生壳共同混合堆肥自然发酵而成。

所述步骤s2中的土壤酵母中含有放线菌、硝化菌、光合菌以及曲霉菌。

所述步骤s2中的保水剂为2-丙烯酸钠均聚物、聚丙烯酸钾盐、聚丙烯酸铵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步骤s3中的定根水是萘乙酸钠、复硝酚钠、吲哚乙酸以及水混合制备而成的。

所述步骤s4中的扦插幼苗插入大田育苗基质中的扦插深度为1-2cm,扦插的密度为15-20棵/平方米。

所述步骤s5中的空气湿度为50-55%,温度为22-25℃,炼苗栽培60-90天后即可出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半干旱区苜蓿无性扦插繁殖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半干旱区苜蓿无性扦插繁殖方法,本发明在苜蓿进行扦插繁殖时,大田育苗基质中的成分中富含大量的纤维素、碳源、有机物、微量元素能提供扦插幼苗良好的生长条件以及能抗病能力,从而提高了成活率,降低了劳动费用,本发明扦插的幼苗经过生根水进行浸泡,促进生根的同时对根部进行杀菌,保证幼苗健壮,大大提高了扦插苗的成活率,从而根部发育更加粗壮,保证了苜蓿大田种植的经济效益,促进半干旱地区经济的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半干旱区苜蓿无性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苜蓿材料的预处理:挑选现蕾前期营养生长期耐旱、适应性强、无病虫害的苜蓿优势单株材料的中部作为扦插苗;

s2、大田育苗基质的制备: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料:草炭土25份、膨润土5份、蛭石10份、椰糠15份、保水剂1份、土壤酵母2份、黄心土10份、农家肥8份,将这些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制备所需的大田育苗基质,农家肥由牛粪、猪粪以及花生壳共同混合堆肥自然发酵而成,土壤酵母中含有放线菌、硝化菌、光合菌以及曲霉菌,保水剂为2-丙烯酸钠均聚物、聚丙烯酸钾盐、聚丙烯酸铵中的任意一种;

s3、幼苗修剪:将选择好的扦插苗剪成5-6㎝的扦插材料,并将插入大田育苗基质中的底端进行斜面修剪,然后将修剪好的斜面端部用生根水浸泡5-10s,备用,定根水是萘乙酸钠、复硝酚钠、吲哚乙酸以及水混合制备而成的;

s4、浇定根水:将步骤s3中处理后的扦插幼苗蘸摸上黄心土泥浆,插入步骤s2中的大田育苗基质中进行培养,扦插幼苗插入育苗基质中的扦插深度为1cm,扦插的密度为15棵/平方米;

s5、炼苗栽培:育苗期间保持大田育苗基质湿度和温度,直至扦插苗长出新芽,待扦插苗待长出新芽15天后,完成栽培,空气湿度为50%,温度为22℃,炼苗栽培60天后即可出圃,将得到的所需的扦插苗;

其中,扦插后,控制环境温度不超过40℃,每天雾化喷水3-4次,保持土壤相对湿度不小于80%,之后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直至扦插苗长成健壮的扦插苗即可。

实施例二:半干旱区苜蓿无性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苜蓿材料的预处理:挑选现蕾前期营养生长期耐旱、适应性强、无病虫害的苜蓿优势单株材料的中部作为扦插苗;

s2、大田育苗基质的制备: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料:草炭土28份、膨润土6份、蛭石13份、椰糠18份、保水剂2份、土壤酵母3份、黄心土15份、农家肥10份,将这些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制备所需的大田育苗基质,农家肥由牛粪、猪粪以及花生壳共同混合堆肥自然发酵而成,土壤酵母中含有放线菌、硝化菌、光合菌以及曲霉菌,保水剂为2-丙烯酸钠均聚物、聚丙烯酸钾盐、聚丙烯酸铵中的任意一种;

s3、幼苗修剪:将选择好的扦插苗剪成5-6㎝的扦插材料,并将插入大田育苗基质中的底端进行斜面修剪,然后将修剪好的斜面端部用生根水浸泡7s,备用,定根水是萘乙酸钠、复硝酚钠、吲哚乙酸以及水混合制备而成的;

s4、浇定根水:将步骤s3中处理后的扦插幼苗蘸摸上黄心土泥浆,插入步骤s2中的大田育苗基质中进行培养,扦插幼苗插入育苗基质中的扦插深度为1.5cm,扦插的密度为17棵/平方米;

s5、炼苗栽培:育苗期间保持大田育苗基质湿度和温度,直至扦插苗长出新芽,待扦插苗待长出新芽15-20天后,完成栽培,空气湿度为52%,温度为23℃,炼苗栽培75天后即可出圃,将得到的所需的扦插苗;

其中,扦插后,控制环境温度不超过40℃,每天雾化喷水3-4次,保持土壤相对湿度不小于80%,之后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直至扦插苗长成健壮的扦插苗即可。

实施例三:半干旱区苜蓿无性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苜蓿材料的预处理:挑选现蕾前期营养生长期耐旱、适应性强、无病虫害的苜蓿优势单株材料的中部作为扦插苗;

s2、大田育苗基质的制备: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料:草炭土30份、膨润土8份、蛭石15份、椰糠20份、保水剂3份、土壤酵母5份、黄心土20份、农家肥12份,将这些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制备所需的大田育苗基质,农家肥由牛粪、猪粪以及花生壳共同混合堆肥自然发酵而成,土壤酵母中含有放线菌、硝化菌、光合菌以及曲霉菌,保水剂为聚丙烯酸铵中的任意一种;

s3、幼苗修剪:将选择好的扦插苗剪成5-6㎝的扦插材料,并将插入制备的大田育苗基质中的底端进行斜面修剪,然后将修剪好的斜面端部用生根水浸泡5-10s,备用,定根水是萘乙酸钠、复硝酚钠、吲哚乙酸以及水混合制备而成的;

s4、浇定根水:将步骤s3中处理后的扦插幼苗蘸摸上黄心土泥浆,插入步骤s2中的大田育苗基质中进行培养,扦插幼苗插入育苗基质中的扦插深度为2cm,扦插的密度为20棵/平方米;

s5、炼苗栽培:育苗期间保持大田育苗基质湿度和温度,直至扦插苗长出新芽,待扦插苗待长出新芽20天后,完成栽培,空气湿度为55%,温度为25℃,炼苗栽培90天后即可出圃,将得到的所需的扦插苗;

其中,扦插后,控制环境温度不超过40℃,每天雾化喷水3-4次,保持土壤相对湿度不小于80%,之后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直至扦插苗长成健壮的扦插苗即可。

判断标准:通过三个实施例对比,效果最佳者为实施例二,因此,选择实施例二为最佳实施例,具体对量的改变,也属于本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半干旱区苜蓿无性扦插繁殖方法,本发明在苜蓿进行扦插繁殖时,育苗基质中的成分中富含大量的纤维素、碳源、有机物、微量元素能提供扦插幼苗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以及能提高抗病能力,从而提高成活率,降低了劳动费用,本发明扦插的幼苗经过生根水进行浸泡,促进生根的同时对根部进行杀菌,保证幼苗健壮,大大提高了扦插苗的成活率,从而根部发育更加粗壮,保证了苜蓿大田种植的经济效益,促进半干旱地区经济的发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