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的梨苗智能培养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1520发布日期:2020-11-27 12:4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可升降的梨苗智能培养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梨树育苗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可升降的梨苗智能培养架。



背景技术: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在对梨树新品育苗时,常会使用育苗架进行无土育苗。无土育苗是近代培养植物所用的新技术。即不用土壤,而用非土壤的固体材料作基质,浇营养液,或不用任何基质,而利用水培或雾培的方式进行育苗。幼苗生长迅速,苗龄短,根系发育好,幼苗健壮、整齐,定植后缓苗时间短,易成活。无土栽培使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可以按照人的意志进行生产,所以是一种受控农业的生产方式。

现有的梨树新品育苗架的形状固定,如专利申请书cn201922267456.5中一种梨树新品种育苗用培养架,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顶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立板和第二支撑立板,且第一支撑立板和第二支撑立板内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主体架板和第二主体架板,所述第一主体架板和第二主体架板为圆形结构,且第一主体架板和第二主体架板中心贯穿连接有主体转轴,并且主体转轴外部贯穿连接有第一支撑立板和第二支撑立板,所述主体转轴外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主体架板和第二主体架板外周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转杆,且连接转杆之间连接有树苗培养杯,并且树苗培养杯和连接转杆均设有多个。该梨树新品种育苗用培养架能够对每一株梨树新苗的日晒角度进行调节。

现有的梨苗培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梨苗之间有遮挡,而且梨苗架体之间也存在遮挡,当处于上方居中位置的仿生灯照射时,极易出现光照不均匀的问题,致使梨苗生长出现不均匀,而且在浇灌时,也不易控制浇水量,使得梨苗还易出现生产不均匀的情况。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可升降的梨苗智能培养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可升降的梨苗智能培养架,以解决现有的梨苗培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梨苗之间有遮挡,而且梨苗架体之间也存在遮挡,当处于上方居中位置的仿生灯照射时,极易出现光照不均匀的问题,致使梨苗生长出现不均匀,而且在浇灌时,也不易控制浇水量,使得梨苗还易出现生产不均匀的情况的问题。

本发明可升降的梨苗智能培养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可升降的梨苗智能培养架,包括培养架主体;所述培养架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门状的顶支撑架;所述顶支撑架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之间竖向滑动安装有长方体状的挂架,挂架的中部为镂空结构,且挂架的内腔底部固定镶嵌有长方体状的培养箱;所述挂架的上端前后边沿之间纵向安装有可滑动的提升机构,其提升机构的后端与培养架主体的上端循环机构转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架主体包括立板、提升电机和从动齿轮,所述培养架主体顶部平面的后端棱边处分别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立板,立板上端棱边处的中部最顶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提升电机,而提升电机左右两侧的立板的边缘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左右两个从动齿轮与提升电机的主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转动相连接,而提升机构的后端则与该处链条的前端转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支撑架包括中担板、前引导柱、端引导柱、仿生灯板和导向滑槽,所述顶支撑架顶板底部平面的中部纵向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中担板,其中担板底部平面的前端边沿处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前引导柱,前引导柱的下端与挂架的前端侧壁固定相连接,顶支撑架左端棱边处和右端棱边处的下端边沿处分别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的端引导柱,其端引导柱的下端也与顶支撑架的外壁固定相连接,前引导柱和端引导柱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t型状的导向滑槽,顶支撑架顶板的底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边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倾斜状的仿生灯板。

进一步的,所述挂架包括耳块、滑辊和十字孔,所述挂架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上与端引导柱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竖向的耳块,其耳块滑动安装于导向滑槽中,耳块外端侧壁中转动安装有横向的间隔均匀的滑辊,滑辊的外端与导向滑槽的内槽壁相切,挂架的前端棱边处和后端棱边处分别开设有贯穿的十字孔,而提升机构则纵向滑动安装在前后两组十字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包括培养基架和种植槽,所述培养箱的内箱中固定安装有左右两端为倾斜面的培养基架,其培养基架的倾斜面上开设有间隔均匀的种植槽,其种植槽之间通过连通孔相通,培养基架的倾斜角度与仿生灯板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撑板、十字卡块、喷淋主管、喷淋支管和喷淋进水管,所述提升机构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十字卡块滑动安装在对应一侧的十字孔中,而提升机构的中部则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矩形状的提升撑板,其提升撑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挂架内腔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相切,提升机构的上端通过管卡固定安装有纵向的喷淋主管,喷淋主管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连通管固定连接有与提升撑板侧壁相切的喷淋支管,喷淋主管的后端与垂直穿套于提升机构主体上的喷淋进水管固定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培养架主体顶部平面的后端棱边处分别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立板,立板上端棱边处的中部最顶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提升电机,而提升电机左右两侧的立板的边缘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左右两个从动齿轮与提升电机的主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转动相连接,而提升机构的后端则与该处链条的前端转动相连接,当提升电机转动时,可通过链条将挂架部分向上提升,从而实现梨苗培养的环境转换,以便于达到仿生培养的目的。

由于培养箱的内箱中固定安装有左右两端为倾斜面的培养基架,其培养基架的倾斜面上开设有间隔均匀的种植槽,其种植槽之间通过连通孔相通,培养基架的倾斜角度与仿生灯板的倾斜角度相一致,可保证光源照射的全面性,避免出现光源照射不均匀的问题。

由于提升机构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十字卡块滑动安装在对应一侧的十字孔中,而提升机构的中部则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矩形状的提升撑板,其提升撑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挂架内腔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相切,提升机构的上端通过管卡固定安装有纵向的喷淋主管,喷淋主管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连通管固定连接有与提升撑板侧壁相切的喷淋支管,喷淋主管的后端与垂直穿套于提升机构主体上的喷淋进水管固定相连通,当提升机构在移动的过程中,可同时通过喷淋支管和喷淋进水管部分进行均匀喷淋,从而保证生长环境一致,确保梨苗生产均匀。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右前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后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挂架和培养架主体部分相分离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培养架主体和提升机构部分下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图6中a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挂架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培养架主体;101、立板;102、提升电机;103、从动齿轮;2、顶支撑架;201、中担板;202、前引导柱;203、端引导柱;204、仿生灯板;205、导向滑槽;3、挂架;301、耳块;302、滑辊;303、十字孔;4、培养箱;401、培养基架;402、种植槽;5、提升机构;501、提升撑板;502、十字卡块;503、喷淋主管;504、喷淋支管;505、喷淋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可升降的梨苗智能培养架,包括培养架主体1;培养架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门状的顶支撑架2;顶支撑架2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之间竖向滑动安装有长方体状的挂架3,挂架3的中部为镂空结构,且挂架3的内腔底部固定镶嵌有长方体状的培养箱4;挂架3包括耳块301、滑辊302和十字孔303,挂架3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上与端引导柱203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竖向的耳块301,其耳块301滑动安装于导向滑槽205中,耳块301外端侧壁中转动安装有横向的间隔均匀的滑辊302,滑辊302的外端与导向滑槽205的内槽壁相切,挂架3的前端棱边处和后端棱边处分别开设有贯穿的十字孔303,而提升机构5则纵向滑动安装在前后两组十字孔303中,可通过十字孔303与提升机构5相互配合,当提升电机102转动时,可通过提升机构5将挂架3拉起,以便于实现挂架3的升降动作;挂架3的上端前后边沿之间纵向安装有可滑动的提升机构5,其提升机构5的后端与培养架主体1的上端循环机构转动相连接;培养箱4包括培养基架401和种植槽402,培养箱4的内箱中固定安装有左右两端为倾斜面的培养基架401,其培养基架401的倾斜面上开设有间隔均匀的种植槽402,其种植槽402之间通过连通孔相通,培养基架401的倾斜角度与仿生灯板204的倾斜角度相一致,可保证光源照射的全面性,避免出现光源照射不均匀的问题。

其中,培养架主体1包括立板101、提升电机102和从动齿轮103,培养架主体1顶部平面的后端棱边处分别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立板101,立板101上端棱边处的中部最顶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提升电机102,而提升电机102左右两侧的立板101的边缘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103,左右两个从动齿轮103与提升电机102的主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转动相连接,而提升机构5的后端则与该处链条的前端转动相连接,当提升电机102转动时,可通过链条将挂架3部分向上提升,从而实现梨苗培养的环境转换,以便于达到仿生培养的目的。

其中,顶支撑架2包括中担板201、前引导柱202、端引导柱203、仿生灯板204和导向滑槽205,顶支撑架2顶板底部平面的中部纵向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中担板201,其中担板201底部平面的前端边沿处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前引导柱202,前引导柱202的下端与挂架3的前端侧壁固定相连接,顶支撑架2左端棱边处和右端棱边处的下端边沿处分别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的端引导柱203,其端引导柱203的下端也与顶支撑架2的外壁固定相连接,前引导柱202和端引导柱203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t型状的导向滑槽205,顶支撑架2顶板的底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边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倾斜状的仿生灯板204,可通过仿生灯板204给予充分的光源照射,前引导柱202和端引导柱203可引导挂架3部分上下移动。

其中,提升机构5包括提升撑板501、十字卡块502、喷淋主管503、喷淋支管504和喷淋进水管505,提升机构5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十字卡块502滑动安装在对应一侧的十字孔303中,而提升机构5的中部则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矩形状的提升撑板501,其提升撑板50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挂架3内腔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相切,提升机构5的上端通过管卡固定安装有纵向的喷淋主管503,喷淋主管503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连通管固定连接有与提升撑板501侧壁相切的喷淋支管504,喷淋主管503的后端与垂直穿套于提升机构5主体上的喷淋进水管505固定相连通,当提升机构5在移动的过程中,可同时通过喷淋支管504和喷淋进水管505部分进行均匀喷淋,从而保证生长环境一致,确保梨苗生产均匀。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当提升电机102转动时,可带动挂架3部分上下移动,挂架3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上与端引导柱203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竖向的耳块301,其耳块301滑动安装于导向滑槽205中,耳块301外端侧壁中转动安装有横向的间隔均匀的滑辊302,滑辊302的外端与导向滑槽205的内槽壁相切,挂架3的前端棱边处和后端棱边处分别开设有贯穿的十字孔303,而提升机构5则纵向滑动安装在前后两组十字孔303中,可通过十字孔303与提升机构5相互配合,当提升电机102转动时,可通过提升机构5将挂架3拉起,以便于实现挂架3的升降动作,而挂架3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上与端引导柱203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竖向的耳块301,其耳块301滑动安装于导向滑槽205中,耳块301外端侧壁中转动安装有横向的间隔均匀的滑辊302,滑辊302的外端与导向滑槽205的内槽壁相切,挂架3的前端棱边处和后端棱边处分别开设有贯穿的十字孔303,而提升机构5则纵向滑动安装在前后两组十字孔303中,可通过十字孔303与提升机构5相互配合,当提升电机102转动时,可通过提升机构5将挂架3拉起,以便于实现挂架3的升降动作,同时,提升机构5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十字卡块502滑动安装在对应一侧的十字孔303中,而提升机构5的中部则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矩形状的提升撑板501,其提升撑板50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挂架3内腔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相切,提升机构5的上端通过管卡固定安装有纵向的喷淋主管503,喷淋主管503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连通管固定连接有与提升撑板501侧壁相切的喷淋支管504,喷淋主管503的后端与垂直穿套于提升机构5主体上的喷淋进水管505固定相连通,当提升机构5在移动的过程中,可同时通过喷淋支管504和喷淋进水管505部分进行均匀喷淋,从而保证生长环境一致,确保梨苗生产均匀。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