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2036发布日期:2020-12-25 11:4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农药增效剂是指与某种农药混用时,能大幅度提高农药效力的一类助剂。而在喷雾之前现场加入的助剂则称为“桶混型助剂”或“喷雾助剂”。在国外,桶混助剂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在推出农药新产品的同时也会推出与其匹配的桶混助剂,以提升农药利用效率。在我国,助剂使用更多的还是配方添加型助剂,对桶混型助剂的开发和研究较少。

中国地区由于受农药减量、化肥零增长、种植模式变化、施药方式创新等需求的影响,农用助剂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并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助剂主要有以表面活性剂为主的农用增效剂、以植物油为主和以有机硅为主的农用增效剂。但这三类增效剂的粘着、扩展作用欠佳,且容易分层、分解,增效效果并不理想,同时还存在药害问题严重、混配性较差、污染环境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农用增效剂存在增效效果不理想、药害问题严重、混配性较差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及其应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β-榄香烯5-20%,木酚素1-15%,乳化剂30-40%,ph调节剂0.01-0.6%和余量的溶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桶混型杀螨增效剂以β-榄香烯和木酚素为主要增效成分,与特定含量的乳化剂和溶剂配合,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混配性,可以与多种杀螨剂进行桶混使用,且增效时效长。同时本发明的桶混型杀螨增效剂中同时使用β-榄香烯和木酚素为主要增效成分可以显著增加杀螨剂的杀螨效果、降低杀螨剂的用量、减少化学药物残留以及延缓螨类虫害抗性的产生。

本发明的桶混型杀螨增效剂不涉及有毒有害成分,具有环保、无残留、无毒性和对人畜高度安全的特点。

优选的,所述β-榄香烯的质量含量为8-12%,所述木酚素的质量含量为5-12%。

优选的,所述β-榄香烯的质量含量为10%,所述木酚素的质量含量为10%。

上述优选的β-榄香烯和木酚素含量的配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杀螨增效剂的增效效果,提高螨口减退率。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松香聚氧乙烯蔗糖酯、聚氧乙烯脂肪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羧酸盐、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山梨醇单月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羧酸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乙二醇叔丁基醚、丙二醇甲醚、醋酸仲丁酯、乙二醇二醋酸酯和松脂油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为:按质量配比将所述β-榄香烯、木酚素、乳化剂、ph调节剂和溶剂加入均质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所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用于防治螨类虫害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中所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在使用时与杀螨剂混合的质量比为2-3:4。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杀螨增效剂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无特殊设备要求,可现用现混,稳定性好,适用于喷施、涂抹等多种施用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β-榄香烯10%,木酚素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三乙醇胺0.3%,乙二醇叔丁基醚10%,醋酸仲丁酯8%和松脂油26.7%。

按照桶混型杀螨增效剂的上述组分配比称取各组分后加入均质机中,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

实施例2

一种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β-榄香烯8%,木酚素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三乙醇胺0.3%,乙二醇叔丁基醚10%,醋酸仲丁酯8%和松脂油33.7%。

按照桶混型杀螨增效剂的上述组分配比称取各组分后加入均质机中,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

实施例3

一种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β-榄香烯12%,木酚素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三乙醇胺0.3%,乙二醇叔丁基醚10%,醋酸仲丁酯8%和松脂油22.7%。

按照桶混型杀螨增效剂的上述组分配比称取各组分后加入均质机中,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

实施例4

一种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β-榄香烯5%,木酚素1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三乙醇胺0.3%,乙二醇叔丁基醚10%,醋酸仲丁酯8%和松脂油26.7%。

按照桶混型杀螨增效剂的上述组分配比称取各组分后加入均质机中,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

实施例5

一种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β-榄香烯20%,木酚素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三乙醇胺0.6%,乙二醇叔丁基醚10%,醋酸仲丁酯8%和松脂油25.4%。

按照桶混型杀螨增效剂的上述组分配比称取各组分后加入均质机中,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

实施例6

一种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β-榄香烯5%,木酚素1%,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0%,氢氧化钠0.01%,丙二醇甲醚63.99%。

按照桶混型杀螨增效剂的上述组分配比称取各组分后加入均质机中,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

实施例7

一种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β-榄香烯20%,木酚素15%,聚氧乙烯脂肪酰胺40%,氢氧化钾0.06%,乙二醇二醋酸酯24.94%。

按照桶混型杀螨增效剂的上述组分配比称取各组分后加入均质机中,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桶混型杀螨增效剂。

对比例1

用等量的木酚素代替实施例1中的β-榄香烯,其它组分和混合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杀螨增效剂。

对比例2

用等量的β-榄香烯代替实施例1中的木酚素,其它组分和混合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杀螨增效剂。

对实施例1-7和对比例1-2得到的杀螨增效剂的增效效果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如下:

将上述实施例1-7和对比例1-2得到的杀螨增效剂分别与杀螨剂(15%阿维·乙螨唑悬浮剂)进行桶混,杀螨增效剂与杀螨剂的混合质量比为3:4。使用时,首先将杀螨剂以水为介质稀释1000倍,即杀螨剂的浓度为1g/l,再按杀螨增效剂与稀释前的杀螨剂的质量比为3:4的比例加入特定量的杀螨增效剂,混匀后,进行防治草莓红蜘蛛的药效试验。

草莓红蜘蛛药效试验地点在保定市满城区,试验地区历年草莓红蜘蛛发生为害严重。试验设11种处理区域(包括未施药对照区域、单独施用杀螨剂区域、施用杀螨剂与实施例1-7的增效剂的7个区域、施用杀螨剂与对比例1-2的增效剂的2个区域),分别重复3次,共33个试验处理区域,每个区域20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施药前夕调查草莓红蜘蛛的基数,施药量为45ml/m2,施药后的7d和15d调查草莓红蜘蛛数量变化情况,每个区域随机选取5株草莓进行标记,用手持放大镜直接观察叶面,统计叶片上的草莓红蜘蛛的数量,计算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草莓红蜘蛛的防效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草莓红蜘蛛减退率=(防治前活草莓红蜘蛛数-防治后活草莓红蜘蛛数)/防治前活草莓红蜘蛛数×100%。

草莓红蜘蛛减的防效=(处理区域草莓红蜘蛛减退率-对照区域草莓红蜘蛛减退率)/(100%-对照区域草莓红蜘蛛数减退率)×100%。

草莓红蜘蛛减的防效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草莓红蜘蛛减的防效值为三次重复处理区域防效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表1

通过表1可知本申请实施例1-7得到的桶混型杀螨增效剂具有显著的杀螨增效效果,可使杀螨剂的防效效果达到90%以上,其稳定性好,可发挥长期稳定增效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