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鼠装置及灭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53244发布日期:2021-02-05 14:4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鼠装置及灭鼠方法与流程

[0001]
本申请涉及动物捕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灭鼠装置及灭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老鼠以粮食、植物和种子等为食,被人们列为有害动物。在老鼠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携带病菌,成为病菌的传播者,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上千年来,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捕获和消灭老鼠,如投放鼠药、安置鼠夹等。近年来,灭鼠装置更是层出不穷。
[0003]
相关技术中的灭鼠装置如老鼠胶,利用胶体的粘性将老鼠黏住,使老鼠无法活动,直到老鼠脱力死亡或饥饿死亡。再如捕鼠夹,通过踏板、弹簧和金属架捕捉老鼠。当老鼠踩踏到踏板后,弹簧带动金属架快速移动,将老鼠夹住。又如捕鼠笼,在笼内放置诱饵,在老鼠进入笼内后,触发机关,将老鼠困在笼内,实现捕捉。或直接将诱饵换成鼠药,老鼠吃过后中毒死亡。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无论是老鼠胶、捕鼠夹还是捕鼠笼,捕捉到一只老鼠后,则需要人为的对灭鼠装置进行复位或调整,否则在灭鼠装置中具有老鼠时,很难再捕获到其他老鼠,灭鼠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便于灭鼠,提高灭鼠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灭鼠装置及灭鼠方法。
[0006]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灭鼠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灭鼠装置及灭鼠方法,包括捕鼠盒,所述捕鼠盒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捕鼠盒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捕鼠盒设有开口的一端设有用于供老鼠进入捕鼠盒内部的攀爬板;所述捕鼠盒远离所述攀爬板一端的内部设有诱饵板;所述诱饵板与攀爬板之间设有与捕鼠盒连接的捕鼠槽,所述捕鼠槽的上端设有若干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板。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诱饵板上用于放置能够引诱老鼠的食物或其他具有香味的物品,老鼠由攀爬板进入到捕鼠盒内。由于攀爬板与诱饵板位于捕鼠盒的两端,因此老鼠需要经过捕鼠槽上方。而捕鼠槽上端的转动板能够给予老鼠一定的混淆视觉作用。一旦老鼠踏上转动板,转动板便会由于失重转动,导致老鼠掉入捕鼠槽中。而后转动板逐渐恢复水平,将老鼠困在捕鼠槽中。
[0008]
一方面,诱饵板上的诱饵不易被老鼠吞食,因而在一段时间内,诱饵能够持续的引来老鼠;另一方面,被困的老鼠位于捕鼠槽中,而不在捕鼠盒中,后续的老鼠在进入捕鼠盒内时,不易发现已经死亡的老鼠,也不易接收到捕鼠槽中的老鼠的信息。使灭鼠装置能够持续消灭老鼠,即使人们不对捕鼠槽中的老鼠及时进行清理,也不易影响老鼠的捕捉。灭鼠更为方便,效果更好。
[0009]
可选的,所述捕鼠槽的两侧可拆卸连接有若干独立盒,所述独立盒与捕鼠槽连通;所述独立盒靠近捕鼠槽的一侧设有单向门,所述单向门的上端通过一转轴与独立盒连
接,所述独立盒靠近捕鼠槽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挡杆。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掉入到捕鼠槽中的老鼠惊慌失措,急于逃命,容易顶开单向门,进入到独立盒中。由于单向门无法反向转动,因此进入到独立盒中的老鼠不易回到捕鼠槽中。一方面,独立盒相对独立,进入到独立盒中的老鼠不易向其他老鼠传递信息,有助于提高灭鼠装置的灭鼠效果;另一方面,独立盒与捕鼠槽可拆卸连接,便于清理,消除死去老鼠的气味,不易影响后续对老鼠的捕捉。而捕鼠盒和捕鼠槽中均残留有老鼠活动的气味,更容易引诱其他老鼠进入,提高了灭鼠效果。
[0011]
可选的,所述独立盒的上端设有限位孔,所述捕鼠盒与独立盒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孔连通的插入孔;所述捕鼠盒中设有用于插入到插入孔和限位孔中的定位件。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用于固定独立盒的位置,使独立盒不易在老鼠的活动下脱离捕鼠槽。一方面,有助于避免独立盒丢失;一方面使捕鼠槽中不易出现漏洞,放跑老鼠。此外,独立盒与捕鼠盒为插销式连接方式,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灭鼠装置的使用便捷性高。
[0013]
可选的,所述捕鼠盒与设有开口一侧相邻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折叠板,所述捕鼠盒远离捕鼠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悬挂绳,所述悬挂绳的自由端连接有包裹网。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叠板与捕鼠盒转动设置,当灭鼠装置放置到对应位置后,将折叠板向外转动并与地面抵接。便于老鼠进入灭鼠装置内部,提高了灭鼠装置的灭鼠效果。包裹网便于放入诱饵,引诱老鼠进入捕鼠盒中。但由于包裹网不易破坏,因此老鼠想要吃到包裹网内的食物较为困难。增大了老鼠掉入捕鼠槽内的几率,从而提高了灭鼠效果。
[0015]
可选的,两个所述折叠板之间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遮挡布,所述遮挡布的两端分别与捕鼠盒的内侧壁连接。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挡布具有混淆老鼠视觉的作用。当老鼠踏上遮挡布时,遮挡布因重力产生形变。使老鼠从两个遮挡布之间掉落到转动板上,而后又从转动板上掉落到捕鼠槽内。实现对老鼠的捕捉,有助于提高灭鼠效果。
[0017]
可选的,所述转动板和捕鼠槽上均设有磁性件。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板转动到水平位置后,转动板上的磁性件与捕鼠槽上的磁性件相互吸引,便于转动板保持水平。使捕鼠槽中的老鼠不易跳出,也使其他进入捕鼠盒中的老鼠更容易受骗,从而提高灭鼠效果。
[0019]
可选的,所述攀爬板包括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的一侧与捕鼠盒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构成倒v形结构,所述第二倾斜段与第一倾斜段转动设置,所述第一倾斜段上设有光滑层。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老鼠由第二倾斜段攀爬到第一倾斜段上后,由于光滑层的摩擦系数小。老鼠更容易滑落到转动板上,从而掉落到捕鼠槽中。倒v形的攀爬板和光滑层提高了捕鼠几率,降低了老鼠逃跑的几率。第二倾斜段与第一倾斜段转动设置,便于对攀爬板进行收纳,减小灭鼠装置的空间占用。
[0021]
可选的,所述捕鼠盒远离捕鼠槽的外侧面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有与捕鼠盒转动连接的把手。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便于人们搬移灭鼠装置,提高了灭鼠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容纳槽有助于减小灭鼠装置的空间占用。
[0023]
可选的,所述捕鼠盒设有开口一侧的宽度在8cm~16cm之间;所述捕鼠盒的高度设在8cm~20cm之间。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他家禽或宠物不易进入到捕鼠盒内,捕食诱饵或老鼠。
[0025]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灭鼠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灭鼠方法,包括,在诱饵板、独立盒和包裹网中放入能够引诱老鼠的食物;转动独立盒上的档杆,使单向门无法向远离独立盒的方向转动;将若干独立盒依次连接到捕鼠槽的两侧;将捕鼠盒放置在容易有老鼠出没的位置;转动折叠板和攀爬板,使折叠板和攀爬板的一端与地面接触。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老鼠可以从多个方位进入到独立盒中,从而被捕获并消灭,有助于提高灭鼠装置的灭鼠效果。
[0027]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被捕获或消灭的老鼠位于捕鼠槽内,而非捕鼠盒内,且进入到捕鼠盒中的老鼠不易吃到诱饵板上的诱饵,使灭鼠装置在一段时间内,可持续捕获老鼠,被捕获的老鼠不易向其他老鼠发出信息,提高了灭鼠效果;2.独立盒进一步增大被捕获老鼠向其他老鼠传递信息的难度,有助于捕获更多的老鼠,灭鼠效果好;3.遮挡布和转动板对老鼠具有迷惑作用,增大老鼠掉入捕鼠槽内的几率,便于灭鼠,提高了灭鼠效果。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灭鼠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灭鼠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捕鼠槽相关结构爆炸视图;图5是定位件相关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1、捕鼠盒;11、攀爬板;111、第一倾斜段;112、第二倾斜段;113、光滑层;12、诱饵板;13、插入孔;14、折叠板;15、悬挂绳;16、包裹网;17、遮挡布;18、容纳槽;19、把手;2、捕鼠槽;21、连接轴;22、转动板;23、磁性件;24、插槽;3、独立盒;31、单向门;32、挡杆;33、限位孔;34、插块;4、定位件;41、横杆;42、定位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灭鼠装置。
[0031]
参照图1,一种灭鼠装置包括捕鼠盒1、捕鼠槽2和若干独立盒3。捕鼠槽2位于捕鼠盒1的下端,且与捕鼠盒1内部连通。若干独立盒3均匀分布在捕鼠槽2的两侧,且与捕鼠槽2内部连通。当老鼠进入到捕鼠盒1中后,会掉落到捕鼠槽2内,再从捕鼠槽2中进入到独立盒3内。在独立盒3内被消灭。老鼠或老鼠的尸体位于独立盒3内,不影响捕鼠盒1的正常捕鼠。使
灭鼠装置在一段时间内,即使没有得到维护,也能够持续捕鼠和灭鼠,提高了灭鼠的效果。
[0032]
参照图2,捕鼠盒1整体为矩形盒状结构,一端设有开口,且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捕鼠盒1设有开口一侧的宽度在8cm~16cm之间;捕鼠盒1的高度设在8cm~20cm之间。具体高度可根据灭鼠装置的使用地点而定。例如在南方使用时,老鼠体积普遍较小,适当缩小捕鼠盒1的宽度和高度,一方面有助于避免家禽或宠物进入捕鼠盒1啃食诱饵、鼠药或老鼠尸体,一方面减小灭鼠装置的空间占用。而在北方使用时,老鼠体积普遍较大,适当增大捕鼠盒1的宽度和高度,便于捕捉和消灭老鼠。
[0033]
参照图2,捕鼠盒1设有开口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供老鼠进入到捕鼠盒1内部的攀爬板11。攀爬板11包括第一倾斜段111和第二倾斜段112,第一倾斜段111与第二倾斜段112构成倒v形结构。具体的,第一倾斜段111的一侧与捕鼠盒1连接。第一倾斜段111向远离捕鼠盒1的方向倾斜,第二倾斜段112的一侧与第一倾斜段111远离捕鼠盒1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当需要使用灭鼠装置时,将第二倾斜段112向远离捕鼠盒1的方向转动,直到与地面接触,便于老鼠进入捕鼠盒1内。当需要收纳灭鼠装置时,将第二倾斜段112向靠近捕鼠盒1的方向转动,减少灭鼠装置的空间占用。
[0034]
参照图3,第一倾斜段111上连接有光滑层113,光滑层113可以是由润滑油铺设而成的层结构,也可以是由塑料材质制成的层结构。旨在减小老鼠与第一倾斜段111表面间的摩擦力,使老鼠不易从第一倾斜段111攀爬到第二倾斜段112,降低老鼠逃离捕鼠盒1内部的几率。
[0035]
参照图2和图3,捕鼠盒1远离攀爬板11一端的内部设有诱饵板12,诱饵板12与捕鼠盒1固定连接且水平设置。用于盛放具有引诱老鼠的诱饵,例如杂粮或鼠药。捕鼠槽2位于诱饵板12与攀爬板11之间,且与捕鼠盒1连接。捕鼠槽2的上端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连接轴21,连接轴21的长度方向与诱饵板12和攀爬板11之间的轴线方向垂直。连接轴21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板22,转动板22的长度方向与连接轴21的长度方向相同。当老鼠踩踏在转动板22上时,转动板22一侧所受重力增大,导致转动板22以连接轴21为转动中心转动。从而使老鼠掉落到捕鼠槽2中。
[0036]
参照图4,转动板22的两端和捕鼠槽2的侧壁上均设有磁性件23,磁性件23设为磁铁片。转动板22上的磁性件23与捕鼠槽2上的磁性件23对应设置,使转动板22转动到水平状态时,捕鼠槽2上的磁性件23吸附转动板22上的磁性件23。从而使转动板22自动恢复到水平状态。
[0037]
参照图4,捕鼠槽2的两侧可拆卸连接有若干独立盒3,具体的,独立盒3上设有若干插块34,捕鼠槽2上对应设有若干用于供插块34插入的插槽24。若干独立盒3均匀分布在捕鼠槽2的两侧,捕鼠槽2每侧的独立盒3沿捕鼠槽2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独立盒3与捕鼠槽2的内部连通,且独立盒3靠近捕鼠槽2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单向门31。单向门31通过一转轴与独立盒3转动连接,具体的,转轴与独立盒3的上端连接。独立盒3靠近捕鼠槽2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挡杆32,即单向门31远离独立盒3的一侧与挡杆32接触。将挡杆32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挡杆32与单向门31接触,使单向门31无法向远离独立盒3的方向转动,但能够向独立盒3内部转动。便于使老鼠进入到独立盒3中,但无法从独立盒3中逃出。为了提高老鼠进入独立盒3的几率,可在独立盒3中放置鼠药或诱饵。
[0038]
参照图4和图5,独立盒3的上端设有多个限位孔33,捕鼠盒1与独立盒3对应的侧壁
上设有与限位孔33连通的插入孔13。捕鼠盒1中设有用于插入到插入孔13和限位孔33中的定位件4。定位件4包括横杆41和若干定位齿42,相关人员将独立盒3安装到捕鼠槽2上后,将定位齿42插入到对应的插入孔13中即可实现对独立盒3的定位。
[0039]
参照图5,捕鼠盒1与设有开口一侧相邻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折叠板14,具体的,折叠板14通过合页与捕鼠盒1转动连接。相关人员将灭鼠装置放置在地上后,捕鼠槽2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此时向远离捕鼠盒1的方向转动折叠板14,折叠板14的一端与地面抵接,便于老鼠进入到捕鼠盒1内部。
[0040]
参照图5,捕鼠盒1远离捕鼠槽2的内侧壁上连接有多个悬挂绳15,悬挂绳15的自由端连接有包裹网16。包裹网16由若干铁丝围绕而成,包裹网16中用于存放诱饵。但由于包裹网16的存在,老鼠不易啃食到包裹网16中的诱饵。使老鼠需要一定的时间或一定的位置才能够对包裹网16中的诱饵进行啃食。由于啃食到诱饵的难度较大,增加了老鼠掉入捕鼠槽2中的几率,提高了灭鼠装置的灭鼠效果。
[0041]
参照图5,捕鼠盒1远离捕鼠槽2的外侧面上设有容纳槽18,容纳槽18中转动连接有把手19,便于相关人员移动灭鼠装置。结合图2,两个折叠板14之间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遮挡布17,若干遮挡布17沿攀爬板11和诱饵板12之间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遮挡布17的两端分别与捕鼠盒1的内侧壁连接。当老鼠想要对包裹网16中的食物进行啃食时,需要踩踏在遮挡布17上。而遮挡布17因老鼠的重力产生倾斜,使老鼠从相邻遮挡布17之间向下掉落,掉落到捕鼠槽2中。
[0042]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灭鼠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诱饵板12、独立盒3和包裹网16中放入能够引诱老鼠的食物,独立盒3中可放置鼠药。老鼠因诱饵的味道从攀爬板11进入到捕鼠盒1内部。当老鼠踩踏在第一倾斜段111上时,由于光滑层113的设置,老鼠向下滑落,与转动板22接触。转动板22转动使老鼠掉入捕鼠槽2内。进入到捕鼠槽2内的老鼠惊慌失措,寻找逃跑出路,转动单向门31进入到独立盒3中。无法逃出独立盒3,同时由于独立盒3为单独的空间,老鼠不易向其他老鼠传递信息。从而不影响其他老鼠进入捕鼠盒1内。灭鼠装置捕捉到一只老鼠后,仍具有较好的捕鼠效果,灭鼠效果好。
[0043]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灭鼠方法。参照图2和图4,灭鼠方法包括在诱饵板12、独立盒3和包裹网16中放入能够引诱老鼠的食物,例如粮食、肉干或鼠药;转动独立盒3上的挡杆32,使单向门31无法向远离独立盒3的方向转动;将若干独立盒3依次连接到捕鼠槽2的两侧;将捕鼠盒1放置在容易有老鼠出没的位置或者长时间无人走动的位置;转动折叠板14和攀爬板11,使折叠板14和攀爬板11的一端与地面接触;老鼠因诱饵板12、独立盒3或包裹网16中食物的香味进入捕鼠盒1内,因转动板22的转动或遮挡布17的倾斜掉入捕鼠槽2中。捕鼠槽2中的老鼠顶开单向门31进入到独立盒3中,从而被困死在独立盒3中。相关人员定期清理捕鼠槽2和独立盒3即可。
[0044]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