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53022发布日期:2021-02-05 14:4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根结线虫(meloidogyne)是一种高度专化型的杂食性植物病原线虫。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泛,目前已知可危害近40科130多种作物,比如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葫萝卜、莴苣、白菜等30多种蔬菜。根结线虫主要为害植物根部,表现为侧根和须根较正常增多,并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造成植株提早死亡。同时还能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0003]
根结线虫体型很小,肉眼很难看到,多分布在0~20厘米土壤内,特别是3~9厘米土壤中线虫数量最多。根结线虫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是以幼虫在土壤中或卵和雌成虫在根瘤中越冬。翌春气温高于10℃。以卵越冬的在卵壳内孵化出1龄幼虫,蜕皮进入2龄后从卵壳中爬出,借水流或农具等传播到幼嫩的根尖处,用吻针穿刺根表及细胞,由根表皮侵入根内,同时分泌刺激物致根部细胞膨大形成根结。这时2龄幼虫蜕皮变成3龄幼虫,再蜕1次皮成为成虫。雌成虫就在虫瘿里为害根部,雄成虫则进入土中。幼虫常随苗木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土温25~30℃,土壤相对湿度40%~70%适合其生长发育,完成一代约需25~30天。因此,根结线虫病有着难以早期发现、难防治、难根除等特点。
[0004]
如茶苗根结线虫病,病原主要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为害茶苗。多在1~2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根部发生,主根、侧根上生出瘦瘤状物,又称虫瘦,大的似黄豆,小的似油菜籽,黄褐色,表面粗糙,有的几个瘦瘤聚在一起,须根少或无,病根畸形。扦插苗染病,病根多密集一团,组织疏松易折,地上部瘦小,叶片逐渐变黄,严重的落叶,造成全株枯死。
[0005]
广东省是茶叶种植大省,根据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多公顷,茶树大面积的种植也带来了茶苗种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几十年化肥农药的滥用,污染了土壤、空气和水体,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营养元素的平衡,影响了茶树生育和抗逆性,导致病原菌滋生,特别是茶苗根结线虫发病率非常高,给茶苗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0006]
目前,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农药大多是毒性高,功能单一,防治操作难度大。如硫代异硫氰酸甲酯类的棉隆、威百威和敌线酯的混合物以及取代禁用农药溴甲烷的熏线烯等新型药剂产品,它可以释放出硫代异硫氰酸甲酯,即氰化物离子使线虫中毒死亡,但需要专用施药器械和均匀分布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同时用药量大,施用方法复杂,时间长、成本高,种植户一般不容易接受。
[0007]
因此,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已成为当今茶苗育种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以中药渣、谷氨酸渣、淡紫拟青霉结合,经过发酵等工艺获得了一种对根结线虫,尤其是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具有很好防治效果的生物药肥。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0010]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
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成:谷氨酸渣10~30%、微生物菌剂0.1~0.3%、淡紫拟青霉0.5~1.5%,余量中药渣。
[0012]
优选地,所述生物药肥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成:谷氨酸渣15~25%、微生物菌剂0.15~0.25%、淡紫拟青霉1~1.5%,余量中药渣。
[0013]
优选地,所述生物药肥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成:谷氨酸渣20%、微生物菌剂0.15~0.25%、淡紫拟青霉1~1.5%,余量中药渣。
[0014]
最优选地,所述生物药肥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成:谷氨酸渣20%、微生物菌剂0.2%、淡紫拟青霉1.4%,余量中药渣。
[0015]
优选地,所述中药渣为狗脊药渣、瞿麦药渣、吴茱萸药渣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6]
更优选地,狗脊药渣:瞿麦药渣:吴茱萸药渣质量比为3~6:1~2:1~2。
[0017]
或狗脊药渣:瞿麦药渣质量比为1~2:1~2。
[0018]
或瞿麦药渣:吴茱萸药渣质量比为3~5:1~3。
[0019]
最优选地,狗脊药渣:瞿麦药渣:吴茱萸药渣质量比为2:1:1。
[0020]
或狗脊药渣:瞿麦药渣质量比为1:1。
[0021]
或瞿麦药渣:吴茱萸药渣质量比为5:3。
[0022]
更优选地,所述狗脊药渣是指狗脊的根茎经水煮萃取法提取药用成分后得到的废渣
[0023]
所述瞿麦药渣是指瞿麦种子经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药用成分后得到的废渣。
[0024]
所述吴茱萸药渣是指吴茱萸嫩果经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药用成分后得到的废渣。
[0025]
优选地,所述谷氨酸渣是在味精生产过程中从谷物发酵母液中提取谷氨酸纳后的废弃菌体及发酵底副产品混合物。
[0026]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是指有机物发酵菌剂。
[0027]
更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酵母。
[0028]
更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包含质量比的1~5:1~5:2~6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酵母。
[0029]
优选地,所述淡紫拟青霉是指淡紫拟青霉颗粒剂。
[0030]
优选地,本发明上述生物药肥的适用病害,即所述根结线虫病是指南方根结线虫和/或花生根结线虫引起的病害。
[0031]
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生物药肥的制备方法为:将中药渣粉碎后和谷氨酸渣、微生物菌剂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转入发酵池进行堆肥发酵12~15天,后转入陈化腐熟池15~20天得到发酵物料,再经破碎、筛分后,添加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再搅拌均匀后造粒、烘干、冷却,即为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经检测、包装得成品,入库保存。
[0032]
本发明上述生物药肥的方案中,主要成分的说明:
[0033]
1.狗脊,别称金毛狗脊、猴毛头等,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根茎含淀粉及绵马酚aspidinol;aspidinolb又称三叉蕨酚,并含鞣质类,可作农药,防治蚜虫及红蜘蛛。本发明试验研究发现,通过水煮提取狗脊根茎,萃取得到药用成分72小时表现出100%杀线虫率。
[0034]
2.瞿麦,别名高山瞿麦,是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化学成份含粗蛋白质2.62%,无氮浸出物13.18%,维生素a类物质,尚含生物碱,本发明试验研究发现,通过乙酸乙酯萃取瞿麦得到提取液,具有很强杀根结线虫活性,72小时表现出100%杀线虫率。
[0035]
3.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等吴茱萸属植物。吴茱萸嫩果有12种生物碱,其中以furoquinolines、quinolines、acridones及indolopyridoquinazolines4类为主,是古老的传统中药植物。本发明试验研究发现,通过乙酸乙酯萃取法分离吴茱萸嫩果得到提取液,具有很强杀根结线虫活性,72小时表现出100%杀线虫率。
[0036]
4.谷氨酸渣是以淀粉为原料生产谷氨酸,用脲素、钱盐等为氮源,加入辅料,培养谷氨酸生产菌。在味精生产过程中从谷物发酵母液中提取谷氨酸纳后的废弃菌体及发酵底副产品混合物。味精废水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有大量的硫酸铵晶体析出,硫酸铵可作为无机肥料,剩余的浓缩液提取谷氨酸后可以进一步制成有机肥。味精高浓度废水中有丰富的氮源和生物活性物质,利用味精废水生产有机复合肥技术属于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另外,味精渣ph值为3.8~4.5,在有机肥发酵中还可起到酸碱平衡和控制氮素挥发的作用。
[0037]
5.淡紫拟青霉是南方根结线虫与白色胞囊线虫卵的有效寄生菌,其对根结线虫的抑制机理是淡紫拟青霉与线虫卵囊接触后,在粘性基质中,生防菌菌丝包围整个卵,菌丝末端变粗,由于外源性代谢物和真菌几丁质酶的活动使卵壳表层破裂,随后真菌侵入并取而代之。也能分泌毒素对线虫起毒杀作用。淡紫拟青霉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卵寄生率高达60%~70%。对多种线虫都有防治效能,其寄生主有根结线虫、胞囊线虫、金色线虫、异皮线虫、甚至人畜肠道蛔虫,是防治根结线虫最有前途的生防制剂。
[0038]
本发明将上述原料经科学复配、原料协同,经过发酵等工艺制得生物肥料,对根结线虫病(尤其是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引起的病害,如茶苗根结线虫病)具有良好的免疫预防与防治效果,同时节省农药、化肥和人工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039]
本发明的生物药肥施用方法简单:在茶苗扦插时撒施生物药肥80~120kg/667m2,旋耕整地深15~20cm均匀后扦插茶苗,扦插后浇水。
[004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1]
本发明的生物药肥对根结线虫病(尤其是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引起的病害,如茶苗根结线虫病)具有良好的免疫预防与防治效果。
[0042]
本发明的生物药肥将中药渣、谷氨酸渣、淡紫拟青霉结合,科学合理,主要材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将施药和施肥统一操作,施用方法简单、在茶苗整个生长期内一次施用,对茶苗根结线虫具极强的抑制作用。
[0043]
增强茶苗抗根结线虫病性、抗逆性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降低用药肥成本,节约劳动力,提高了防效和农药利用率,增加茶农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0045]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0046]
实施例1生物药肥
[0047]
1、生物药肥的制备
[0048]
生物药肥1:
[0049]
(1)选用狗脊药渣200kg和瞿麦药渣200kg粉碎成粉末状,然后和谷氨酸渣100kg、发酵菌剂1.25kg投入搅拌机混合搅拌,搅拌3~5分钟后得到发酵原料。
[0050]
(2)将发酵原料转入发酵池进行堆肥发酵12~15天,后转入陈化腐熟池15~20天得到发酵物料,再经破碎、筛分后添加淡紫拟青霉颗粒剂5kg,经搅拌均匀造粒烘干即成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
[0051]
生物药肥2:
[0052]
(1)选用瞿麦药渣250kg和吴茱萸药渣150kg粉碎成粉末状,然后和谷氨酸渣100kg、发酵菌剂0.75kg投入搅拌机混合搅拌,搅拌3~5分钟后得到发酵原料。
[0053]
(2)将发酵原料转入发酵池进行堆肥发酵12~15天,后转入陈化腐熟池15~20天得到发酵物料,再经破碎、筛分后添加淡紫拟青霉颗粒剂6kg,再经搅拌均匀造粒烘干即成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
[0054]
生物药肥3:
[0055]
(1)选用狗脊药渣200kg、瞿麦药渣100kg、吴茱萸药渣100kg粉碎成粉末状,然后和谷氨酸渣100kg、发酵菌剂1kg投入搅拌机混合搅拌,搅拌3~5分钟后得到发酵原料。
[0056]
(2)将发酵原料转入发酵池进行堆肥发酵12~15天,后转入陈化腐熟池15~20天得到发酵物料,再经破碎、筛分后添加淡紫拟青霉颗粒剂7kg,再经搅拌均匀造粒烘干即成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
[0057]
2、生物药肥的执行标准:
[0058]
本发明产品经质量经检测,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525-2012)、生物有机肥(ny884-2012)和颗粒状药肥技术规范(ny/t3589-2020)。
[0059]
3、生物药肥的施用方法:
[0060]
在茶苗扦插时撒施生物药肥80~120kg/667m2,旋耕整地深15~20cm均匀后扦插茶苗,扦插后浇水。
[0061]
实施例2生物药肥对茶苗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0062]
1材料与方法
[0063]
1.1供试药剂
[0064]
为验证本发明生物药肥(以实施例中生物药肥3为例)与棉隆、阿维菌素、熏线烯乳油对根结线虫的抑杀效果,在广东省粤东、中、北区挑选3个育苗场进行试验,试验地肥力中等,根结线虫为常年严重发生区。其中梅州为1号试验地、惠州为2号试验地、英德为3号试验地。
[0065]
1.2试验方法
[0066]
每个地区选试验田面积667m2,其中ck区为67m2,各小区面积150m2,每小区茶苗扦
插大约16000株。
[0067]
(1)棉隆小区提前40天(2020年2日25日)施用98%棉隆微粒剂30kg/667m2,旋耕整地深15~20cm均匀后浇水,保持土壤湿度60~70%后盖膜密封熏蒸28天,揭开膜再次施耕敞气12天后茶苗扦插。
[0068]
(2)1.8%阿维菌素乳油小区用药量0.5l/667m2,施药方法为茶苗扦插时将加水稀释均匀喷洒于土表。1.8%阿维菌素乳油于2个月后再施用1次,用药量与第1次相同,施药方式为灌根。
[0069]
(3)熏线烯小区提前14天(2020年3日21日)施用92%熏线烯乳油9kg/667m2,使用时在土壤整平后,用土壤注射器注射农药,然后覆土、盖膜、密封熏蒸7天揭开,松土散气7天,然后扦插茶苗。
[0070]
(4)本发明生物药肥小区在茶苗扦插时撒施生物药肥80kg/667m2,旋耕整地深15~20cm均匀后扦插茶苗浇水。本发明生物药肥只在茶苗扦插时施用1次。
[0071]
该次试验于2020年4月5日施药处理和茶苗扦插,2020年8月5日调查小区内全部植株的根系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效果。数据分析均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
[0072]
2结果与分析
[0073]
结果见下表1
[0074]
表1本发明药肥对茶苗根结线虫田间防治效果
[0075][0076]
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茶苗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本发明生物药肥>棉隆>熏线烯乳油>阿维菌素,其中本发明生物药肥对根结线虫的平均防治效果为84.13%,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而且只需在茶苗扦插时施用一次,对茶苗根结线虫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0077]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