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速放线钓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02713发布日期:2021-02-09 14:0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速放线钓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缓速放线钓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钓鱼竿包括数个较为重要部件,包括1.鱼竿:渔竿从较细的梢子节开始向粗端名称一般叫-1、-2、-3,其他节依此类推,其中-1节又叫梢子节,把手节又叫b节;2.护帽:在渔竿收缩状态下,专门用于固定和保护导眼的配件。一般有直护帽、三角护帽和矶钓竿专用护帽等,护帽要求和渔竿的粗细相一致;3.导眼:又叫导线环、导环,是专门用来走鱼线的配件。要求强度高,摩擦阻力小,导热性好,并和渔竿的钓性相一致。一般的导眼由支架和导线环组成,支架材质均为不锈钢的,要求不生锈而且不能太柔软;导线环材质为陶瓷环和碳化硅居多。4.轮座:即固定鱼线轮的专用配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管状轮座,一种是板状轮座,前者用于普通海钓竿,后者主要用于矶钓竿。管状轮座主体一般分为塑料和尼龙两种材质,金属部分一般为不锈钢材质。其中管状轮座又分为许多品种,固定鱼线轮卡脚的部分如果是不锈钢的,则叫普通轮座;如果不锈钢部分内部有塑料垫脚,则叫带衬垫的轮座。相比较而言,带衬垫的轮座不容易卡住鱼线轮,档次比不带衬垫的普通轮座要高。轮座的大小规格是以其内径尺寸决定的,比如轮座内径是20.0mm,则该轮座的型号即为20#,常用的一般为16#、20#、22#、26#、30#;板状轮座一般分为6#和7#两种。
[0003]
现有的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鱼上钩后需要进行僵持消耗其体力,此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放线,遇到体力较好的鱼,极有可能出现放线过快放线过长的情况,从而导致鱼线不够长,导致钓鱼失败,还有可能绷断鱼线产生危险,缺少能够在放线过程中也对鱼体力进行灵活消耗的钓鱼竿。
[0004]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缓速放线钓具及其使用方法。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缓速放线钓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钓竿以及靠近所述钓竿一端的放线机构,所述钓竿与所述放线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放线机构靠近所述钓竿握持一端;所述放线机构包括第一放线管与第二放线管,所述第一放线管与所述第二放线管都为空心管体结构,且二者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放线管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放线管,所述第一放线管一端设有通过孔,所述第二放线管从所述通过孔伸入所述第一放线管,所述第一放线管内注有非牛顿液体,所述第二放线管位于所述第一放线管内部的管体上设有缓速机构;所述第一放线管管体内部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调节管,所述调节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线管的无所述通过孔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线管的伸缩端端面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管内注有纯水。
[0007]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线管相对于所述第一放线管的滑动路线与所述调节管轴线平行,当所述第二放线管伸缩端朝向所述第一放线管的无所述通过孔一端
移动时,所述调节管内部空间减少。
[0008]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管管壁上开有若干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密集排布。
[0009]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管外侧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将所述调节管外管壁完全包裹。
[0010]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滤网为金属材料。
[0011]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缓速机构由若干挡板组成。
[0012]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绕所述第二放线管轴线圆周阵列。
[0013]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板能够沿所述第二放线管径向伸缩。
[0014]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线管外壁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放线管通过弹簧连接。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缓速放线钓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挡板已调节伸缩完毕后,进一步扩大缓速机构的阻尼调节范围,包括以下步骤:a.将第二放线管伸缩端朝向第一放线管无通过孔一端移动,调节管内纯水被挤压注入非牛顿液体中,非牛顿液体浓度降低,放线机构转动阻尼减少;b.将第二放线管伸缩端朝向第一放线管通过孔一端移动,调节管内形成真空,非牛顿液体被滤网阻挡,液体水被抽入调节管内,非牛顿液体浓度提高,放线机构转动阻尼增大。
[0016]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孔与所述第二放线管紧密贴合。
[0017]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线管外壁上设有刻度。
[0018]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线管无通过孔一端设有端盖。
[0019]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放线管能够轴向伸缩,且第二放线管自由端设有伸缩控制装置。
[0020]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放线装置轴向一端设置有手动控制把手。
[0021]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操作者将两个放线管相对转动实现鱼线放线操作,且通过非牛顿液体以及缓速机构之间的切割阻力,实现鱼线放线速度的快慢控制,能够达到在放线过程中也对鱼进行体力消耗的作用,本发明能够实时调节放线速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2]
(2)本发明中第一放线管与第二放线管二者轴线重合,且第一放线管一端设有通过孔,第二放线管从通过孔伸入第一放线管,嵌套的结构使得放线管能够持续进行单向旋转,确保了放线操作的便利性;且第一放线管内注有非牛顿液体,第二放线管位于第一放线管内部的管体上设有缓速机构,所述缓速机构一方面能够增大了第二放线管与非牛顿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转动阻尼,另一方面也能够对第二放线管起到稳定作用,避免第二放线管相对于第一放线管做偏离轴线的运动,保证了本发明放线过程中的稳定性;(3)本发明中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放线管管体内部,包括一调节管,调节管内注有纯水,且第二放线管相对于第一放线管的运动路线与调节管轴线平行,当第二放线管伸缩端朝向第一放线管的无通过孔一端移动时,调节管内部空间减少,利用便捷的操作完成对调节管内施压,将水通过调节管管壁上的贯穿孔挤出,以此降低调节管外部非牛顿液体浓度,实现了对本装置阻尼大小的控制,提高了本发明的放线速度控制范围,且调节管管壁上的若干贯穿孔密集排布,确保了纯水能够均匀通过调节管,确保本发明功能的稳定性;同时本
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调节管外表面设有滤网,且滤网将调节管外管壁完全包裹,使得第二放线管在退出过程中,调节管内部压强减小,滤网将非牛顿液体中的溶质阻挡在调节管外侧,非牛顿液体中的溶剂纯水通过滤网以及贯穿孔进入调节管内部,使得本发明能够实现阻尼的双向调节,提高了本发明被多次使用的能力,且调节管一端与第一放线管的无通过孔一端固定连接,调节管另一端与第二放线管的伸缩端端面活动连接,确保调节管内部空间能够准确跟随第二放线管的移动而变化,保证了本发明调节功能的稳定性;(4)同时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放线管无通过孔一端设有端盖,使得当本发明反复调节多次后,能够通过打开端盖,将调节管、滤网以及非牛顿液体进行更换,且操作者能够在端盖处直接接触到上述个部件,降低了操作者的更换难度,提高了本发明的便利性。同时本发明一个优选例中,滤网为金属材料,使得滤网不易在贯穿孔对应位置变形,提高本发明的耐用性;且第二放线管外壁上设有刻度,使得操作者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调节动作改变的阻尼,提高了本发明调节时的准确度以及便利性。
[0023]
(5)本发明中一个优选例中,搅拌机构由若干挡板组成且所述挡板绕第二放线管轴线圆周阵列,挡板能够沿第二放线管径向伸缩,使得本发明在通过调节非牛顿液体浓度来改变转动阻尼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调节挡板伸缩长度来对转动阻尼进行进一步的调节,进一步扩大了本发明的阻尼大小的适用范围,且双重调节的结构设置,能够互相配合使用,也能够独立作用,使得本发明的功能实现具备了双重保障,提高了本发明的可靠性。
[0024]
(6)本发明一个优选例中,第二放线管外壁上设有凸块,凸块与第二放线管通过弹簧连接,凸块对第二放线管的移动起到了限制作用,操作者按下凸块后才能完成对第二放线管的调节,降低了本发明使用时误操作的可能,提高了本发明使用时阻尼的稳定程度;本发明另一优选例中第二放线管能够轴向伸缩,且第二放线管自由端设有伸缩控制装置,使得第二放线管伸缩端的移动由其本体内伸缩控制装置完成,完全避免了操作者的手动调节,进一步确保了本发明使用时阻尼的稳定性,且能够实现第二放线管与第一放线管在通过孔处的完全密封,避免因过多的往复摩擦导致的紧密贴合效果降低。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放线机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放线机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放线机构剖面图;图中:100、放线机构;1、第一放线管;11、端盖;12、通过孔;13、非牛顿液体腔室;2、第二放线管;21、挡板;3、调节管;31、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本发明的描述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说明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但不必是全部实施例。“实施例”、“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的多次出现不一定全都指代相同的实施例。如果说明书描述了部件、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或许”或“能够”被包括,则该特定部件、特征、结构或特性不是必需被包括的。如果说明书或权利要求提及“一”元件,并非表示仅有一个元件。如果说明书或权利要求提及“一另外的”元件,并不排除存在多于一个的另外的元件。
[002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使用序数形容词“第一”、“第二”及“第三”等来描述共同的对象,仅表示指代相同对象的不同实例,而并不是要暗示这样描述的对象必须采用给定的顺序,无论是时间地、空间地、排序地或任何其它方式。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如图1以及图4所示,一种缓速放线钓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钓竿以及靠近所述钓竿一端的放线机构100,所述钓竿与所述放线机构100固定连接,所述放线机构100靠近所述钓竿握持一端;所述放线机构100包括第一放线管1与第二放线管2,所述第一放线管1与所述第二放线管2都为空心管体结构,且二者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放线管2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放线管1,所述第一放线管1一端设有通过孔12,所述第二放线管2从所述通过孔12伸入所述第一放线管1,所述第一放线管1内注有非牛顿液体,所述第二放线管2位于所述第一放线管1内部的管体上设有缓速机构;所述第一放线管1管体内部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调节管3,所述调节管3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线管1的无所述通过孔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管3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线管2的伸缩端端面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管3内注有纯水。
[0032]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线管2相对于所述第一放线管1的滑动路线与所述调节管3轴线平行,当所述第二放线管2伸缩端朝向所述第一放线管1的无所述通过孔12一端移动时,所述调节管3内部空间减少。
[0033]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管3管壁上开有若干贯穿孔31,所述贯穿孔31密集排布。
[0034]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管3外侧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将所述调节管3
外管壁完全包裹。
[0035]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滤网为金属材料。
[0036]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缓速机构由若干挡板21组成。
[0037]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板21绕所述第二放线管2轴线圆周阵列。
[0038]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板21能够沿所述第二放线管2径向伸缩。
[0039]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线管2外壁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放线管2通过弹簧连接。
[004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缓速放线钓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挡板21已调节伸缩完毕后,进一步扩大缓速机构的阻尼调节范围,包括以下步骤:a.将第二放线管2伸缩端朝向第一放线管1无通过孔12一端移动,调节管3内纯水被挤压注入非牛顿液体中,非牛顿液体浓度降低,放线机构100转动阻尼减少;b.将第二放线管2伸缩端朝向第一放线管1通过孔12一端移动,调节管3内形成真空,非牛顿液体被滤网阻挡,液体水被抽入调节管3内,非牛顿液体浓度提高,放线机构100转动阻尼增大。
[0041]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孔12与所述第二放线管2紧密贴合。
[0042]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线管2外壁上设有刻度。
[0043]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线管1无通过孔12一端设有端盖11。
[0044]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放线管2能够轴向伸缩,且第二放线管2自由端设有伸缩控制装置。
[0045]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放线装置轴向一端设置有手动控制把手。
[0046]
如图1所示,本发明使用时操作者将两个放线管相对转动实现鱼线放线操作,且通过非牛顿液体以及缓速机构之间的切割阻力,实现鱼线放线速度的快慢控制,能够达到在放线过程中也对鱼进行体力消耗的作用,本发明能够实时调节放线速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47]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第一放线管1与第二放线管2二者轴线重合,且第一放线管1一端设有通过孔12,第二放线管2从通过孔12伸入第一放线管1,嵌套的结构使得放线管能够持续进行单向旋转,确保了放线操作的便利性;且第一放线管1内注有非牛顿液体,第二放线管2位于第一放线管1内部的管体上设有缓速机构,所述缓速机构一方面能够增大了第二放线管2与非牛顿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转动阻尼,另一方面也能够对第二放线管2起到稳定作用,避免第二放线管2相对于第一放线管1做偏离轴线的运动,保证了本发明放线过程中的稳定性;如图4所示,本发明中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放线管1管体内部,包括一调节管3,调节管3内注有纯水,且第二放线管2相对于第一放线管1的运动路线与调节管3轴线平行,当第二放线管2伸缩端朝向第一放线管1的无通过孔12一端移动时,调节管3内部空间减少,利用便捷的操作完成对调节管3内施压,将水通过调节管3管壁上的贯穿孔31挤出,以此降低调节管3外部非牛顿液体浓度,实现了对本装置阻尼大小的控制,提高了本发明的放线速度控制范围,且调节管3管壁上的若干贯穿孔31密集排布,确保了纯水能够均匀通过调节管3,确保本发明功能的稳定性;同时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调节管3外表面设有滤网,且滤网将调节管3外管壁完全包裹,使得第二放线管2在退出过程中,调节管3内部压强减小,滤网将非牛
顿液体中的溶质阻挡在调节管3外侧,非牛顿液体中的溶剂纯水通过滤网以及贯穿孔31进入调节管3内部,使得本发明能够实现阻尼的双向调节,提高了本发明被多次使用的能力,且调节管3一端与第一放线管1的无通过孔12一端固定连接,调节管3另一端与第二放线管2的伸缩端端面活动连接,确保调节管3内部空间能够准确跟随第二放线管2的移动而变化,保证了本发明调节功能的稳定性;同时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放线管1无通过孔12一端设有端盖11,使得当本发明反复调节多次后,能够通过打开端盖11,将调节管3、滤网以及非牛顿液体进行更换,且操作者能够在端盖11处直接接触到上述个部件,降低了操作者的更换难度,提高了本发明的便利性。同时本发明一个优选例中,滤网为金属材料,使得滤网不易在贯穿孔31对应位置变形,提高本发明的耐用性;且第二放线管2外壁上设有刻度,使得操作者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调节动作改变的阻尼,提高了本发明调节时的准确度以及便利性。
[0048]
本发明中一个优选例中,搅拌机构由若干挡板21组成且所述挡板21绕第二放线管2轴线圆周阵列,挡板21能够沿第二放线管2径向伸缩,使得本发明在通过调节非牛顿液体浓度来改变转动阻尼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调节挡板21伸缩长度来对转动阻尼进行进一步的调节,进一步扩大了本发明的阻尼大小的适用范围,且双重调节的结构设置,能够互相配合使用,也能够独立作用,使得本发明的功能实现具备了双重保障,提高了本发明的可靠性。
[0049]
本发明一个优选例中,第二放线管2外壁上设有凸块,凸块与第二放线管2通过弹簧连接,凸块对第二放线管2的移动起到了限制作用,操作者按下凸块后才能完成对第二放线管2的调节,降低了本发明使用时误操作的可能,提高了本发明使用时阻尼的稳定程度;本发明另一优选例中第二放线管2能够轴向伸缩,且第二放线管2自由端设有伸缩控制装置,使得第二放线管2伸缩端的移动由其本体内伸缩控制装置完成,完全避免了操作者的手动调节,进一步确保了本发明使用时阻尼的稳定性,且能够实现第二放线管2与第一放线管1在通过孔12处的完全密封,避免因过多的往复摩擦导致的紧密贴合效果降低。
[0050]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