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苦瓜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6446发布日期:2021-02-23 15:0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苦瓜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苦瓜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苦瓜白粉病主要危害苦瓜的叶片。叶片受害时,刚开始在叶片正面出现边界明显的褪绿小斑点,在对应的叶背面出现近圆形白粉状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的表面及反面均密布粉斑,并相互连合,导致叶片变黄、干枯直至脱落。病害发生严重时,可使植株生长及结瓜受阻,降低苦瓜产量。化学药剂是防治苦瓜白粉病最常用的方法,但长期大剂量施用单一化学药剂会使致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一些列问题。
[0003]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是一种常见的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
20
h
18
no4。小檗碱存在于小檗科等四个科十个属的许多植物中。1826年m.-e.夏瓦利埃和g.佩尔坦从xanthoxylonclava树皮中首次获得。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测定结果表明:小檗碱对早疫病、炭疽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0004]
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中,为了减缓抗药性的产生,通常将两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发明人通过长期大量的试验发现,将小檗碱和氟唑菌酰羟胺、粉唑醇或环丙唑醇复配后,对苦瓜白粉病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0005]
目前,现有技术未有小檗碱和氟唑菌酰羟胺、粉唑醇或环丙唑醇复配的相关报道。
[0006]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苦瓜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以解决单一施用小檗碱、氟唑菌酰羟胺、粉唑醇或环丙唑醇存在的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防治苦瓜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小檗碱和氟唑菌酰羟胺、粉唑醇或环丙唑醇复配而成。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小檗碱和氟唑菌酰羟胺的质量比为1-30:15-1。
[0011]
作为优选,所述小檗碱和粉唑醇的质量比为1-15:60-1。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小檗碱和环丙唑醇的质量比为1-50:50-1。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
(1)本发明将小檗碱和氟唑菌酰羟胺、粉唑醇或环丙唑醇复配成二元农药组合物,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有效克服单一施用其中任一有效成分存在的缺陷。
[0015]
(2)通过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得知,本发明的防治苦瓜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的活性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除苦瓜白粉病的效果,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降低苦瓜白粉病的防治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
实施例:小檗碱复配后的室内生物活性试验
[0018]
供试药剂:98%小檗碱原药、98%氟唑菌酰羟胺原药、95%粉唑醇原药和95%环丙唑醇原药;
[0019]
供试作物:感病苦瓜品种,盆栽培养至2-4片真叶期,编号备用;
[0020]
试验方法:参考ny/t 1156.11-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1部分:防治瓜类白粉病试验盆栽法》
[0021]
1.制备孢子悬浮液:用加有表面活性剂的纯净水吸取长满苦瓜白粉病菌植物叶片的新鲜孢子,制成1
×
105个孢子/ml的悬浮液,备用;
[0022]
2.配制药剂:用丙酮将原药溶解,用0.1%的吐温-80溶液稀释,设定6或7个系列质量浓度;
[0023]
3.接种与药剂处理:在药剂处理前24h用孢子悬浮液对供试作物喷雾接种;待自然风干后,将药液均匀喷施于供试作物叶面至全部湿润,每个处理3盆,4次重复,并设只含有丙酮和0.1%的吐温-80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待自然风干后移至恒温室,在温度24℃的条件下培养7d;
[0024]
4.调查与计算:待空白对照病叶率达到8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每处理调查40片叶,计算个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值,并根据孙运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0025]
其中,分级标准为:
[0026]
0级:无病;
[0027]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0028]
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5%;
[0029]
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5-25%;
[0030]
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5-50%;
[0031]
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75%;
[0032]
1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5%以上。
[0033]
计算方法:
[0034]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
×
相对级数值)
÷
(调查总叶片数
×
11)
×
100;
[0035]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病情指数-药剂处理病情指数)
÷
空白对照病情指数]
×
100;
[0036]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
÷
供试药剂ec50)
×
100;
[0037]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
×
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
×
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0038]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
÷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
100。
[0039]
按照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实验结果见表1-4。
[0040]
表1小檗碱和氟唑菌酰羟胺复配对苦瓜白粉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41]
药剂名称及配比ec50(mg/l)atittictc小檗碱19.48
--
100.00
--
氟唑菌酰羟胺2.47
--
788.66
--
小檗碱1:氟唑菌酰羟胺151.341453.73745.62194.97小檗碱1:氟唑菌酰羟胺120.832346.99735.69319.02小檗碱1:氟唑菌酰羟胺90.623141.94719.80436.50小檗碱1:氟唑菌酰羟胺70.513819.61702.58543.65小檗碱1:氟唑菌酰羟胺50.444427.27673.89656.98小檗碱1:氟唑菌酰羟胺30.762563.16616.50415.76小檗碱1:氟唑菌酰羟胺10.922117.39444.33476.53小檗碱5:氟唑菌酰羟胺13.47561.38214.78261.38小檗碱10:氟唑菌酰羟胺16.08320.39162.61197.04小檗碱15:氟唑菌酰羟胺18.52228.64143.04159.84小檗碱20:氟唑菌酰羟胺110.56184.47132.79138.91小檗碱25:氟唑菌酰羟胺17.07275.53126.49217.83小檗碱30:氟唑菌酰羟胺15.23372.47122.21304.76
[0042]
由表1可知,小檗碱和氟唑菌酰羟胺在质量比为1-30:15-1范围内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小檗碱和氟唑菌酰羟胺复配后对苦瓜白粉病的生物活性表现为增效作用。
[0043]
表2小檗碱和粉唑醇复配对苦瓜白粉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44]
药剂名称及配比ec50(mg/l)atittictc小檗碱19.48
--
100.00
--
粉唑醇34.15
--
57.04
--
小檗碱1:粉唑醇6019.7598.6357.75170.80小檗碱1:粉唑醇5016.03121.5257.88209.94小檗碱1:粉唑醇4013.84140.7558.09242.30小檗碱1:粉唑醇309.75199.7958.43341.95小檗碱1:粉唑醇205.88331.2959.09560.68小檗碱1:粉唑醇108.70223.9160.95367.38小檗碱1:粉唑醇15.42359.4178.52457.72小檗碱3:粉唑醇16.63293.8289.26329.17小檗碱5:粉唑醇110.81180.2092.84194.10小檗碱7:粉唑醇112.37157.4894.63166.41小檗碱9:粉唑醇115.16128.5095.70134.26小檗碱12:粉唑醇19.94195.9896.70202.67小檗碱15:粉唑醇17.68253.6597.32260.64
[0045]
由表2可知,小檗碱和粉唑醇在质量比为1-15:60-1范围内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小檗碱和粉唑醇复配后对苦瓜白粉病的生物活性表现为增效作用。
[0046]
表3小檗碱和环丙唑醇复配对苦瓜白粉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47][0048][0049]
由表3可知,小檗碱和环丙唑醇在质量比为1-50:50-1范围内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小檗碱和环丙唑醇复配后对苦瓜白粉病的生物活性表现为增效作用。
[0050]
综上,小檗碱和氟唑菌酰羟胺、粉唑醇或环丙唑醇以一定的比例复配时,对苦瓜白粉病的生物活性表现为增效作用。基于此,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减缓抗药性的产生,降低苦瓜白粉病的防治成本。
[0051]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