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育苗培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4084发布日期:2021-03-12 13:0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育苗培育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农业育苗培育箱。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了便于农作物的适应性种植,通常对农作物种子进行初步的培育生长,形成幼苗,以此来进一步的种植到土地上,进而需要用到农业育苗培育箱,来对农作物种子进行幼苗的培育工作,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由于在对幼苗的培育中,幼苗的所吸收的养分量不一,将使幼苗的生长高度不一,对于生长较快的幼苗将在培育箱中触及箱顶,进而在需要拉出移栽时,幼苗的顶部将与箱顶进行相对的接触,而使底部的根系受到作用力发生位移,造成根系的部分断裂,影响幼苗的移栽成活率。

以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农业育苗培育箱,对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育苗培育箱,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在对幼苗的培育中,幼苗的所吸收的养分量不一,将使幼苗的生长高度不一,对于生长较快的幼苗将在培育箱中触及箱顶,进而在需要拉出移栽时,幼苗的顶部将与箱顶进行相对的接触,而使底部的根系受到作用力发生位移,造成根系的部分断裂,影响幼苗的移栽成活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农业育苗培育箱,其结构包括放置箱、侧网、通气孔、箱门,所述侧网嵌入安装于放置箱左侧并且相卡接,所述通气孔贯穿于放置箱上端并且与内侧相连通,所述箱门嵌入安装于放置箱前端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放置箱包括箱体、滚轮、内框、分隔结构,所述内框设于箱体内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滚轮固定于箱体下端并且抵在箱体内侧上端,所述分隔结构嵌入安装于箱体内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分隔结构包括隔板、底座、防护结构,所述底座水平安装于隔板上端并且均匀分布,所述防护结构安装于底座外侧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防护结构设于隔板上端。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连接座、转动轴、扭簧、外防护板,所述连接座固定于底座右上端并且相焊接,所述转动轴贯穿于连接座与外防护板内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扭簧套设于转动轴外侧并且分别与连接座、外防护板相连接。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防护板包括弧板、顶块、活动结构、外沿板,所述顶块固定于弧板内侧下端并且相焊接,所述活动结构嵌入安装于弧板内侧并且采用固定连接,所述外沿板嵌入于弧板与活动结构固定连接。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弧板与外沿板受力形成连续的弧面结构,并且由外向内汇聚,所述顶块高出于弧板与外沿板内侧。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顶块包括弧块、凹槽、侧弧、导向轮,所述凹槽凹陷于弧块内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弧设于弧块侧端并且与凹槽相连通,所述导向轮嵌入安装于弧块左侧并且位于侧弧之间。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活动结构包括外盘、活动框、防护罩、导架、弹簧,所述活动框安装于外盘外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防护罩嵌入于外盘与活动框之间,所述导架嵌入于外盘内侧并且相卡接,所述弹簧嵌入于导架内侧并且抵在活动框之间。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沿板包括板体、适应块、导槽、外凸块,所述适应块水平安装于板体上端并且相焊接,所述导槽凹陷于板体内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凸块安装于板体内侧并且沿导槽均匀分布。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农业育苗培育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内框内侧设置了分隔结构,内侧的农作物长出幼苗后,将顺着弧板与外沿板的连续弧面进行生长,并受到顶块的再次引导而向下,使分隔结构在整体活动出来时,防护结构以此来与分隔结构下端接触,保证了农作物幼苗在外防护板内侧的保持,并且在脱离限制时,扭簧将复位,来使外防护板整体绕着转动轴进行向外的翻折,而外沿板也将绕着活动结构向外翻起,更好的对幼苗进行防护,防止了过多的接触抖动幼苗,保证了根系的完整性。

本发明在连接座外侧设置了外防护板,弧板向外翻折,与此同时外沿板也将受到活动结构的作用,弹簧推动外侧的活动框在导架内侧转动,使板体向外翻起,使内侧的农作物幼苗脱离导槽,而幼苗此时将抵在导向轮,并随着弧板的翻出来使幼苗顺着导向轮滑动来慢慢脱离,减少了对幼苗的触动,保证了在移栽时根系的完整性,提高了幼苗的移栽成活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农业育苗培育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放置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分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外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外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放置箱-1、侧网-2、通气孔-3、箱门-4、箱体-11、滚轮-12、内框-13、分隔结构-14、隔板-141、底座-142、防护结构-143、连接座-43a、转动轴-43b、扭簧-43c、外防护板-43d、弧板-d1、顶块-d2、活动结构-d3、外沿板-d4、弧块-d21、凹槽-d22、侧弧-d23、导向轮-d24、外盘-d31、活动框-d32、防护罩-d33、导架-d34、弹簧-d35、板体-d41、适应块-d42、导槽-d43、外凸块-d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其结构包括放置箱1、侧网2、通气孔3、箱门4,所述侧网2嵌入安装于放置箱1左侧并且相卡接,所述通气孔3贯穿于放置箱1上端并且与内侧相连通,所述箱门4嵌入安装于放置箱1前端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放置箱1包括箱体11、滚轮12、内框13、分隔结构14,所述内框13设于箱体11内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滚轮12固定于箱体11下端并且抵在箱体11内侧上端,所述分隔结构14嵌入安装于箱体11内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

参阅图3,所述分隔结构14包括隔板141、底座142、防护结构143,所述底座142水平安装于隔板141上端并且均匀分布,所述防护结构143安装于底座142外侧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防护结构143设于隔板141上端,分别对农作物幼苗进行分隔培育,并且处于防护结构143内侧而受到防护。

参阅图4,所述防护结构143包括连接座43a、转动轴43b、扭簧43c、外防护板43d,所述连接座43a固定于底座142右上端并且相焊接,所述转动轴43b贯穿于连接座43a与外防护板43d内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扭簧43c套设于转动轴43b外侧并且分别与连接座43a、外防护板43d相连接,在进入到内框13内侧受到隔板141的限制时,将偏移来形成弧形的防护,进而使较长的农作物幼苗弯曲,防止在移出时的接触。

参阅图5,所述外防护板43d包括弧板d1、顶块d2、活动结构d3、外沿板d4,所述顶块d2固定于弧板d1内侧下端并且相焊接,所述活动结构d3嵌入安装于弧板d1内侧并且采用固定连接,所述外沿板d4嵌入于弧板d1与活动结构d3固定连接,在培育时进行防护,并且在移出时可进行复位来缓慢放开,解除对农作物幼苗的防护,进而防止了频繁的接触。

参阅图5,所述弧板d1与外沿板d4受力形成连续的弧面结构,并且由外向内汇聚,所述顶块d2高出于弧板d1与外沿板d4内侧,对生长的幼苗进行引导,并且在展开脱离时再次进行引导防护。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将装有农作物种子的培育盆放置于底座142上端,并且处于防护结构143内侧,然后依次将隔板141上的底座142放满,即可将其放入到内框13内侧,随着内框13的放入防护结构143将受到上端分隔结构14的位置限制,外防护板43d进而受力来绕着转动轴43b进行转动,以此来压缩扭簧43c,使其环绕于底座142上端,并且外沿板d4也将受到限制而向下翻折,形成弧板d1与外沿板d4的连续弧面,使其内侧的农作物长出幼苗后,将顺着弧板d1与外沿板d4的连续弧面进行生长,并受到顶块d2的再次引导而向下,使分隔结构14在整体活动出来时,防护结构143以此来与分隔结构14下端接触,保证了农作物幼苗在外防护板43d内侧的保持,并且在脱离限制时,扭簧43c将复位,来使外防护板43d整体绕着转动轴43b进行向外的翻折,而外沿板d4也将绕着活动结构d3向外翻起,进而完成了农作物幼苗的保护,即可将其从底座142取下进行移栽。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5-图8,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所述外防护板43d包括弧板d1、顶块d2、活动结构d3、外沿板d4,所述顶块d2固定于弧板d1内侧下端并且相焊接,所述活动结构d3嵌入安装于弧板d1内侧并且采用固定连接,所述外沿板d4嵌入于弧板d1与活动结构d3固定连接。

参阅图6,所述顶块d2包括弧块d21、凹槽d22、侧弧d23、导向轮d24,所述凹槽d22凹陷于弧块d21内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弧d23设于弧块d21侧端并且与凹槽d22相连通,所述导向轮d24嵌入安装于弧块d21左侧并且位于侧弧d23之间,可对向上生长的幼苗进行引导,防止偏移,并且在脱离时,导向轮d24可再次对幼苗进行引导,使移出时更加的顺滑。

参阅图7,所述活动结构d3包括外盘d31、活动框d32、防护罩d33、导架d34、弹簧d35,所述活动框d32安装于外盘d31外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防护罩d33嵌入于外盘d31与活动框d32之间,所述导架d34嵌入于外盘d31内侧并且相卡接,所述弹簧d35嵌入于导架d34内侧并且抵在活动框d32之间,在脱离时可及时的进行复位,适应农业幼苗的送出。

参阅图8,所述外沿板d4包括板体d41、适应块d42、导槽d43、外凸块d44,所述适应块d42水平安装于板体d41上端并且相焊接,所述导槽d43凹陷于板体d41内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凸块d44安装于板体d41内侧并且沿导槽d43均匀分布,对幼苗的前端进行引导,并且之间的槽可对其进行限制,防止偏移。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在内侧农作物幼苗向上生长时将顺着弧板d1的内弧进行导向生长,并再次受到顶块d2引导,进而向外沿板d4靠近,以此来顺着导槽d43内侧移动并处于其内侧,来与外凸块d44接触限制,在解除限制时,弧板d1将向外翻折,与此同时外沿板d4也将受到活动结构d3的作用,弹簧d35推动外侧的活动框d32在导架d34内侧转动,使板体d41向外翻起,使内侧的农作物幼苗脱离导槽d43,而幼苗此时将抵在导向轮d24,并随着弧板d1的翻出来使幼苗顺着导向轮d24滑动来慢慢脱离,进而解除了外侧的弧板d1限制。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在对幼苗的培育中,幼苗的所吸收的养分量不一,将使幼苗的生长高度不一,对于生长较快的幼苗将在培育箱中触及箱顶,进而在需要拉出移栽时,幼苗的顶部将与箱顶进行相对的接触,而使底部的根系受到作用力发生位移,造成根系的部分断裂,影响幼苗的移栽成活率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内框内侧设置了分隔结构,内侧的农作物长出幼苗后,将顺着弧板与外沿板的连续弧面进行生长,并受到顶块的再次引导而向下,使分隔结构在整体活动出来时,防护结构以此来与分隔结构下端接触,保证了农作物幼苗在外防护板内侧的保持,并且在脱离限制时,扭簧将复位,来使外防护板整体绕着转动轴进行向外的翻折,而外沿板也将绕着活动结构向外翻起,更好的对幼苗进行防护,防止了过多的接触抖动幼苗,保证了根系的完整性;在连接座外侧设置了外防护板,弧板向外翻折,与此同时外沿板也将受到活动结构的作用,弹簧推动外侧的活动框在导架内侧转动,使板体向外翻起,使内侧的农作物幼苗脱离导槽,而幼苗此时将抵在导向轮,并随着弧板的翻出来使幼苗顺着导向轮滑动来慢慢脱离,减少了对幼苗的触动,保证了在移栽时根系的完整性,提高了幼苗的移栽成活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