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刺鳅孵化繁殖方法及其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08682发布日期:2021-03-26 18:25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刺鳅孵化繁殖方法及其设备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水产繁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刺鳅孵化繁殖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2.大刺鳅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刺鳅科刺鳅属的一种,其体形细长,常栖息于砾石底的江河溪流中,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部分植物为食,大刺鳅体形修长,上部为金黄色,下部为深褐色,臀鳍、背鳍及尾鳍在鱼体后部连接成一片。
3.目前,由于水质的污染、过度的捕捞和拦河筑坝等人为因素使得大刺鳅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已成为南方各水系的濒危珍稀野生水生品种,因此,大刺鳅的人工繁殖、养殖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4.大刺鳅的种质资源较为稀少,性腺发育良好的亲本更是极为稀缺,提高繁殖孵化率是当前大刺鳅繁殖中的关键要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刺鳅孵化繁殖方法,通过对大刺鳅亲本的选育,促进大刺鳅性腺成熟,保证亲本质量,提高产卵率,同时通过利用孵化器,能使水流冲击受精卵翻涌,让受精卵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氧气,防止缺氧,同时循坏流动的水,保证了孵化器内外水温的恒定,营造相对稳定的孵化环境,提高了大刺鳅的出苗率以及大刺鳅苗种的体质;还提供了一种大刺鳅孵化繁殖设备。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刺鳅孵化繁殖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挑选亲鱼: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8月下旬,收集性腺发育良好的野生或者人工养殖的大刺鳅亲本在养殖池内饲养,在繁殖前一个月进行加强投喂,在亲鱼放入暂养池前七天停止投喂,在繁殖前三天挑选亲鱼,挑选雌鱼的要求为年龄3龄以上,体重150g以上,腹部膨胀且柔软,生殖孔红肿突出;挑选雄鱼的要求为年龄2龄以上,雄鱼体重250g以上,轻压腹部有精液排出;雌雄鱼比为5:1,再将雌鱼和雄鱼分开单独暂养;步骤s2、对挑选出的雌雄鱼分别注射催产药物;步骤s3、将雌鱼的卵子挤出,再将雄鱼的精子挤出,卵子与精子充分混合,得到受精卵;步骤s4、将受精卵倒入孵化器内,将所述孵化器放置在孵化池的上方,将所述孵化池内的水通入所述孵化器内,使得受精卵在所述孵化器内翻涌,水通过所述孵化器的出水口流回所述孵化池内,其中,所述孵化器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孵化池内水温保持在28℃~29℃且溶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4内,所述孵化器包括容器、底座、器盖和进水管,所述容器的材质为有机玻璃,所述容器的底部呈半球形,所述容器的顶部为开口,所述容器卡在所述底座内,所述器盖嵌入在所述容器的开口处,所述器盖的中央处设置有进口,所述
进水管从所述进口伸入所述容器内。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内,暂养池与养殖池内池水的温差不超过2℃。
9.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内,对亲鱼投喂粗蛋白含量在47%以上的大刺鳅专用饲料;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内,对亲鱼投喂的饲料中添加动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占总投喂量的10%。
10.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内,对亲鱼投喂的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按每千克鱼体重添加150mg维生素e、动物性饵料、饲料一起混合后加水搅拌均匀,揉成面团后进行投喂。
11.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每天的投喂量为大刺鳅体重的6%~8%,早晚各一次,早上投喂量为当天总量的40%,晚上投喂量为当天总量的60%。
12.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内,对亲鱼进行注射催产药物采用背部肌肉注射方式。
13.一种大刺鳅孵化繁殖设备,其中,包括用于对亲鱼进行饲养的养殖池、用于停止投喂的亲鱼暂时养殖的暂养池、用于放置受精卵的孵化器、用于向所述孵化器内通水的孵化池及排卵盆组件;暂养池内挑选出雄鱼和雌鱼分别挤出精子和卵子,由排卵盆组件将精子和卵子进行混合,得到受精卵,将受精卵倒入所述孵化器内,所述孵化池向所述孵化器内通水。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孵化器包括容器、底座、器盖和进水管,所述容器的材质为有机玻璃,所述容器的底部呈半球形,所述容器的顶部为开口,所述容器卡在所述底座内,所述容器的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器盖嵌入在所述容器的开口处,所述器盖的中央处设置有进口,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从所述进口伸入所述容器内且另一端连通在所述孵化池内,所述出水口可将水通入所述孵化池内。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1、通过对大刺鳅亲本的选育,促进大刺鳅性腺成熟,保证亲本质量,提高产卵率;2、通过对大刺鳅雌雄亲本人工挤精/卵的操作方法,彻底取代原来杀亲本取精卵的方式,极大提高亲本的成活率,减少资源浪费。
16.3、通过利用孵化器和孵化池,孵化池向装有受精卵的孵化器内通水,能使水流冲击受精卵翻涌,让受精卵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氧气,防止缺氧,同时孵化器和孵化池内水是循环的,循坏流动的水,保证了孵化器内外水温的恒定,营造相对稳定的孵化环境,提高了大刺鳅的出苗率以及大刺鳅苗种的体质。
17.附图说明
18.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19.图1为本发明的大刺鳅孵化繁殖方法的步骤框图;图2为本发明的大刺鳅孵化繁殖设备内孵化器与孵化池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孵化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孵化器的器盖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

孵化器,11

容器,12

底座,13

器盖,14

进水箱,15

出水口,16

进口,17

镂空孔,18

进水开关,19

出水管,110

过滤网,2

孵化池,21

潜水泵。
20.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大刺鳅孵化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挑选亲鱼: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8月下旬,收集性腺发育良好的野生或者人工养殖的大刺鳅亲本在养殖池内饲养,在繁殖前一个月进行加强投喂,在亲鱼放入暂养池前七天停止投喂,在繁殖前三天挑选亲鱼,挑选雌鱼的要求为年龄3龄以上,体重150g以上,腹部膨胀且柔软,生殖孔红肿突出;挑选雄鱼的要求为年龄2龄以上,雄鱼体重250g以上,轻压腹部有精液排出;雌雄鱼比为5:1,再将雌鱼和雄鱼分开单独暂养;步骤s2、对挑选出的雌雄鱼分别注射催产药物;步骤s2、对挑选出的雌雄鱼分别注射催产药物;步骤s3、将雌鱼的卵子挤出,再将雄鱼的精子挤出,卵子与精子充分混合,得到受精卵;步骤s4、将受精卵倒入孵化器内,将孵化器放置在孵化池的上方,将孵化池内的水通入所述孵化器内,使得受精卵在孵化器内翻涌,水通过孵化器的出水口流回所述孵化池内,其中,孵化器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孵化池内水温保持在28℃~29℃且溶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
23.在本发明内,通过对大刺鳅亲本的选育,促进大刺鳅性腺成熟,保证亲本质量,提高产卵率;通过利用孵化器1,能使水流冲击受精卵翻涌,让受精卵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氧气,防止缺氧,同时循坏流动的水,保证了孵化器1内外水温的恒定,营造相对稳定的孵化环境,提高了大刺鳅的出苗率以及大刺鳅苗种的体质,本发明操作简便,能适应大刺鳅繁殖需求,提高繁殖出苗率,缩短孵化时间。
24.其中,在步骤s1内,对亲鱼加强投喂的方式,可以有三种:一、对亲鱼投喂粗蛋白含量在47%以上的大刺鳅专用饲料;二、对亲鱼投喂的饲料中添加动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占总投喂量的10%;三、对亲鱼投喂的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按每千克鱼体重添加150mg维生素e、动物性饵料、饲料一起混合后加水搅拌均匀,揉成面团后进行投喂;具体地投喂量为:每天的投喂量为大刺鳅体重的6%~8%,早晚各一次,早上投喂量为当天总量的40%,晚上投喂量为当天总量的60%。
25.在步骤s2内,对亲鱼进行注射催产药物采用背部肌肉注射方式。
26.在本发明内,暂养池与养殖池内池水的温差不超过2℃。
27.在本发明内,在步骤s4内,孵化器1包括容器11、底座12、器盖13和进水管19,容器11的材质为有机玻璃,容器11的底部呈半球形,容器11的顶部为开口,容器11卡在底座12内,器盖13嵌入在容器11的开口处,器盖13的中央处设置有进口16,进水管14从进口16伸入
容器11内。
28.具体地说,在此分为三个部分来说明,分别是大刺鳅亲本繁殖前的准备、大刺鳅孵化器的制作与使用、大刺鳅的繁殖孵化,如下:一、大刺鳅亲本繁殖前的准备1.1亲鱼的选育;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8月下旬,收集性腺发育良好的野生或者人工养殖的大刺鳅亲本在养殖池内饲养,并在繁殖的前一个月进行加强投喂;投喂的方式有三种,分别为: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大刺鳅专用饲料,其粗蛋白含量在47%以上;二、在饲料添加动物性饵料,如白鲢、鲤鱼等,动物性饵料占总投喂量的10%,具体操作为将去除内脏、鳍条与骨骼后的白鲢,用机器碾碎,然后用打浆机打成肉泥;三、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按每千克鱼体重添加150mg维生素e,与动物性饵料、饲料一起混合后加水搅拌均匀,揉成面团后进行投喂;每天的投喂量为大刺鳅体重的6%~8%,早晚各一次,早上投喂量为当天总量的40%,晚上投喂量为当天总量的60%,以适应大刺鳅具有“昼伏夜出”习性,夜间活动量大为增加,夜间吃食量要比白天吃食量大。繁殖前三天挑选亲本:雌鱼体重150g以上,腹部膨胀且柔软,生殖孔红肿突出为佳;雄鱼体重250g以上,轻压腹部有精液排出为佳。雌雄鱼分开暂养,雌雄数量比为5:1。
29.1.2暂养池的处理;暂养池形状为正方形,长3m,高1.2m,底部和四周须贴有瓷砖,水源以山泉水或溪流水为佳,放养亲本前一天,将水位保持在50cm,用聚维酮碘溶液按45mg/m
³
的浓度进行消毒处理。
30.1.3孵化池的处理;孵化池形状为圆形或八角形为佳,直径3m,高1.2m,底部和四周须贴有瓷砖,水源以山泉水为佳,放养亲本前一天,将水位保持在40cm,用聚维酮碘溶液按45mg/m
³
的浓度进行消毒处理,孵化池也可直接选用多余的暂养池,其处理方式与暂养池一致。
31.1.4亲鱼的处理;在放入暂养池前七天对大刺鳅进行停料处理,在确认养殖池水与暂养池水的温差不超过2℃后,将挑选好的亲本分别放入暂养池,开启增氧泵,使池水中溶氧量达到5mg/l以上,同时使用加热棒进行保温处理,使池水温度保持在28℃左右,加入渔用维生素c按5g/m
³
的用量全池泼洒;暂养两天后,对亲鱼注射催产药物,注射方法为背部肌肉注射法;具体注射方法为第一针时雌雄鱼注射的催产药物一致,雌鱼使用催产药物的种类和注射剂量为lhrh

a2 5μg/kg + dom 5mg/kg + hcg 2000iu/kg , 雄鱼注射量减半,间隔36h后,雌鱼注射第二针,使用的催产药物种类和注射剂量为lhrh

a2 10μg/kg + dom 5mg/kg ,雄鱼不注射;对雌鱼来说,第一针注射lhrh

a2 5μg/kg + dom 5mg/kg + hcg 2000iu/kg ,可以对雌鱼内卵子进行催熟,第二针注射lhrh

a2 10μg/kg + dom 5mg/kg,如果注射剂量过高,可能影响催产率和受精率,同时导致雌鱼亲本死亡率升高,如果注射剂量过低,会导致催产效果不佳;对雄鱼来说,第一针注射lhrh

a2 2.5μg/kg + dom 2.5mg/kg + hcg 1000iu/kg,可以起到对其精子进行适当催熟以及促进排精的作用,第二针不注射,可以提高受精率,降低雄鱼亲本的死亡率;注射药物后,利用潜水泵将暂养池中的水抽起形成喷射状,喷射在暂养池的一角,使整个水体循环流动起来,继续暂养12h。
32.以上暂养池、孵化池均以在室内为佳。
33.二、大刺鳅孵化器的制作与使用2.1 玻璃容器的材料与规格:取用有机玻璃,做成圆柱形容器,下端为半球状封闭式,上端为敞开式,容器总高380mm,管口内径160mm,管口外径170mm;底座材质是有机玻璃呈圆柱形,高度为100mm;出水管19是长度为200mm的pvc管;器盖13为内嵌式,为pvc材质, 器盖13的盖面采用网格式镂空设计,直径为180mm,其内嵌容器1深度为100mm, 器盖13的盖面中部留有直径为25mm的开口,连接进水管14;进水管14为长420mm的pvc管,与进水管14连通的软管是长度为2m的pvc管,与软管连通的潜水泵21功率为50w。
34.2.2 孵化器的组装:容器11底部加装有圆柱形的底座12,使得容器11底部能够高出水平面为35mm,容器11的开口盖上器盖13,器盖13的下端内嵌入容器11中,深度为100mm,出水管19连接在距离容器11开口上沿120mm处留有的一个直径为25mm的圆形开口处;进水管14一端通过器盖13的盖面的进口16深入容器中,直至距离容器11底部为160mm,另一端连接pvc软管,在进水管14上有一个进水开关18,可以调节水量的大小;软管另一端连接潜水泵21。
35.2.3 孵化器的运行机理开启潜水泵21后,潜水泵21将水从进水管14注入孵化器1中,水流的动能冲击受精卵,带动受精卵在孵化器1底部不断翻涌,之后再由下而上通过出水口15排出,一方面可以给受精卵带来充足的氧气,另一方面可以带走未授精的卵,未授精的卵通过滤网过滤掉,最终达到水的循环利用,并且保证孵化器1内部与外界水的温度不变,稳定运行后,孵化器1的容积约为3750ml。
36.三、大刺鳅的繁殖的孵化3.1 孵化器的消毒与润洗,消毒:孵化器各个组件安装好后,将孵化器放入已放有高锰酸钾的消毒池中进行浸泡,高锰酸钾浓度为10g/m
³
,开动潜水泵,使其循环进出水,浸泡15min;润洗:将孵化器从消毒池取出,先用清水冲洗,放入孵化池中,同样开动潜水泵3min。
37.3.2 受精卵的准备,准备一个普通不锈钢盆作为第一不锈钢盆,容积为一次性能容纳5~10条亲鱼即可,倒入清水,按30g/m
³
的用量加入ms

222(化学名为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然后将雌鱼放入盆中进行麻醉1min~2min,待其安静后,用干毛巾包裹将卵子挤入干燥的第二不锈钢盆中,待所有雌鱼挤完后,用同样的方法对第三不锈钢盆内雄鱼进行挤精,精子放在已加好0.9%生理盐水的第四不锈钢盆中,最后将卵子和精子充分混合,然后将孵化器倾斜45度,受精卵从开口沿管壁缓缓滑入管底。
38.3.3 孵化器1的运行,将孵化器1放置在孵化池2的上方,受精卵倒入孵化器1后,开启潜水泵21,同时缓缓打开进水管14的进水开关18,孵化池2中的水通过潜水泵21进入孵化器1,使得受精卵在管底翻涌,然后水流经过孵化器1的出水口15流回孵化池2,完成水流的循环,利用开关控制好进水量,最终调节至水量足够且稳定,在出水口15下方放置一张过滤网110,使随水流出来的未受精卵在过滤网110处过滤,在孵化池2放入加热棒,保持水温恒定在29℃。
39.本发明提供三个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步骤1、亲鱼挑选,在家养的大刺鳅个体中挑选出120尾性腺发育良好的亲本,雌雄
比为5:1,雌鱼体重150g以上,腹部膨胀且柔软,生殖孔红肿突出;雄鱼体重250g以上,轻压腹部均有精液排出。
40.步骤2、催产方式,在放入暂养池前七天对大刺鳅进行停料处理,将挑选好的亲本分别放入暂养池后,开启增氧泵,使池水中溶氧量达到5mg/l以上,同时使用加热棒进行保温处理,使池水温度保持在28℃左右,暂养两天后,对亲鱼注射催产药物,注射方法为背部肌肉注射法,第一针时雌雄鱼注射的催产药物一致,雌鱼使用催产药物的种类和注射剂量为lhrh

a2 5μg/kg + dom 5mg/kg + hcg 2000iu/kg , 雄鱼注射量减半,间隔36h后,雌鱼注射第二针,使用的催产药物种类和注射剂量为lhrh

a2 10μg/kg + dom 5mg/kg ,雄鱼不注射。
41.步骤3、人工授精,准备一个普通不锈钢脸盆,容积为一次性能容纳5~10条亲鱼即可,倒入清水,按30g/m
³
的用量加入ms

222,然后将雌鱼放入盆中进行麻醉1min

2min,待其安静后,用干毛巾包裹将卵子挤入干燥的不锈钢盆中,待所有雌鱼挤完后,用同样的方法对雄鱼进行挤精,精子放在另一个已加好0.9%生理盐水的不锈钢盆中,最后将卵子和精子充分混合,称其重量为1500g,将其平均分成两份。
42.步骤4、受精卵孵化,其中一份受精卵从孵化器1开口沿管壁缓缓滑入管底后,开启潜水泵21,同时缓缓打开进水口的开关,利用进水开关18控制好进水量,使得受精卵在管底翻涌,最终调节至水量足够且稳定,在出水口15下方放置一张过滤网110,使随水流出来的未受精卵在过滤网110处过滤;另一份倒入的孵化池2中,开启增氧泵,保证池水溶氧量在8mg/l以上,开启孵化池中的加热棒,保持水温恒定在29℃。
43.实施例2:步骤1、亲鱼挑选,在家养的大刺鳅个体中挑选出96尾性腺发育良好的亲本,雌雄比为5:1,雌鱼体重150g以上,腹部膨胀且柔软,生殖孔红肿突出;雄鱼体重250g以上,轻压腹部均有精液排出。
44.除步骤3中称受精卵重量为1300g,将其平均分成两份,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45.实施例3:步骤1、亲鱼挑选,在家养的大刺鳅个体中挑选出144尾性腺发育良好的亲本,雌雄比为5:1,雌鱼体重150g以上,腹部膨胀且柔软,生殖孔红肿突出;雄鱼体重250g以上,轻压腹部均有精液排出。
46.除步骤3中称受精卵重量为1700g,将其平均分成两份,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47.实施例1~3受精卵量对孵化时间(以受精卵中半数孵化出为准),孵化率及孵化后10天成活率的影响见表1:
由上述结果可以得知,相较于孵化池2而言,利用孵化器1可以大大缩短孵化时间,经计算孵化器在运作时的容积为3750ml,在实施例1~3中,在此容积下,放入750g受精卵时,效果最佳,受精卵量少则浪费空间,受精卵量多则影响孵化效果。
48.本发明不仅限于孵化器1的容器,经测算,每5ml孵化器1的容量孵化1g受精卵时,效果最佳,即孵化器1容量和受精卵对应的比例为5ml/g,孵化器1的容量设计及孵化受精卵量的关系可以以此比例类推。
49.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1、可以完美地适应大刺鳅的孵化条件:a.适应大刺鳅受精卵的卵性,大刺鳅的受精卵具有粘性,会附在其他孵化器的管壁上,影响孵化率,而使用有机玻璃的孵化器1,管壁光滑,受精卵不能附着上,提高了孵化率;b.适应大刺鳅的卵量,一般每只成熟的大刺鳅亲本卵量在25g~50g,每次不宜孵化过多,一般孵化量控制在500g~800g,孵化器1刚好可以孵化同一批次的受精卵。
50.2.提高繁殖孵化率:一方面通过对大刺鳅亲本的选育,促进大刺鳅性腺成熟,保证亲本质量,提高产卵率;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孵化器1,能使水流冲击受精卵翻涌,让受精卵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氧气,防止缺氧,同时循坏流动的水,保证了孵化器1内外水温的恒定,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孵化环境,提高了大刺鳅的出苗率以及大刺鳅苗种的体质,从而提高大刺鳅养殖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51.本发明可以通过加强投喂处理,加速促进大刺鳅性腺发育成熟,从而可以直接通过挤精、卵的方式进行人工授精,减少对大刺鳅亲本的损伤,极大提高大刺鳅亲本的成活率,且孵化出来的苗种体质较好,间接地提高了其成活率;而且通过对孵化器1的使用,缩短孵化时间,并且在孵化器1特殊的条件下,能极大地提高大刺鳅的孵化率。
52.本发明的一种大刺鳅孵化繁殖设备,包括用于对亲鱼进行饲养的养殖池、用于停止投喂的亲鱼暂时养殖的暂养池、用于放置受精卵的孵化器1、用于向孵化器1内通水的孵化池2及排卵盆组件,对暂养池内挑选出雄鱼和雌鱼分别挤出精子和卵子,由排卵盆组件将精子和卵子进行混合,得到受精卵,将受精卵倒入所述孵化器内。
53.如图2至图4所示,孵化器1包括容器11、底座12、器盖13和进水管14,容器11的材质
为有机玻璃,容器11的底部呈半球形,容器11的顶部为开口,容器11卡在底座12内,容器11的侧壁设置有出水口15,器盖13嵌入在容器11的开口处,器盖13的中央处设置有进口16,进水管14的一端从进口16伸入容器11内且另一端连通在孵化池2内,出水口15可将水通入孵化池2内。
54.为了更好地进行控制,进水管14上设置有进水开关18,进水管14与潜水泵21连接,潜水泵21将孵化池2内的水泵入孵化器1内,器盖13上设置有网格式镂空孔17;容器11与底座12连接起来后呈圆柱形。
55.在本发明内,排卵盆组件包括用于放置挑选的雌鱼的第一不锈钢盆、用于放置挑选的雄鱼的第二不锈钢盆、用于承接雌鱼挤出的卵子的第三不锈钢盆和用于承接雄鱼挤出的精子的第四不锈钢盆;具体地,准备一个普通不锈钢盆作为第一不锈钢盆,容积为一次性能容纳5~10条亲鱼即可,倒入清水,按30g/m
³
的用量加入ms

222(化学名为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然后将雌鱼放入盆中进行麻醉1min~2min,待其安静后,用干毛巾包裹将卵子挤入干燥的第二不锈钢盆中,待所有雌鱼挤完后,用同样的方法对第三不锈钢盆内雄鱼进行挤精,精子放在已加好0.9%生理盐水的第四不锈钢盆中,最后将卵子和精子充分混合,然后将孵化器倾斜45度,受精卵从开口沿管壁缓缓滑入管底。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