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棚覆土播肥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1287发布日期:2020-10-02 07:5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水稻大棚覆土播肥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大棚覆土播肥一体机,属于覆土播肥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大棚覆土播肥是水稻育秧作业中广泛应用的育秧方式。现有的作业方式为人工手动搅拌肥料和土壤进行混合,虽然能够基本上满足水稻育苗的需求,但是作业方面均存有机械化程度低,搅拌不均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水稻大棚育秧越来越高效、高质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水稻大棚覆土播肥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稻大棚覆土播肥一体机,包括:行走机构、覆土机构、播肥机构、侧移滑动架1、覆土播肥主机、滑道、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压把、侧移轮、主箱体、左侧板、右侧板、前箱板、后箱板、底托板、土箱底板、肥箱底板、导流板一、导流板二、蓄电池组托板和蓄电池组;前连接杆安装在滑道的前端,后连接杆安装在滑道的后部,覆土播肥主机设置在滑道上,压把固定在滑道的后部,侧移轮固定在滑道底部的后端;

覆土播肥主机的外部包覆有主箱体,主箱体由左侧板、右侧板、前箱板、后箱板和底托板合围而成,土箱底板和肥箱底板固定在主箱体内的上部,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固定在主箱体前端的下部,主箱体内的后侧中部固定有蓄电池组托板,蓄电池组设置在蓄电池组托板上;

行走机构由主轴一、主轴二、行走轮、行走链轮和行走电机组成,主轴一和主轴二安装在主箱体上,行走轮固定在主轴一和主轴二上且分布在主箱体的两侧,在主轴一和主轴二的一端安装有行走链轮,通过链条与固定在侧板上的行走电机传动连接;

覆土机构由主动辊组、从动辊组、搅土轴、搅土轴链轮、主动辊组链轮、覆土传动带和覆土电机组成,主动辊组、从动辊组和搅土轴安装在主箱体上,主动辊组的一端安装有主动辊组链轮,从动辊组通过覆土传动带与主动辊组相连,搅土轴的一端安装有搅土轴链轮且通过链条与固定在侧板上的覆土电机传动连接;

播肥机构由播肥辊组、播肥辊组齿轮、防托肥摆动板、防托肥摆动板摆臂、h型条刷、f型条刷和播肥电机组成,播肥辊组的一端装有播肥辊组齿轮,播肥辊组通过播肥辊组齿轮与固定在侧板上的播肥电机的齿轮相咬合,播肥辊组上方设有h型条刷,播肥辊组下方有f型条刷,防托肥摆动板的一端与防托肥摆动板摆臂相连,防托肥摆动板摆臂通过搅土轴一端的搅土轴链轮上的凸轮轴提供摆动动力;

行走电机、覆土电机和播肥电机均与蓄电池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覆土播肥一体机可有效的将肥料和土壤的比例按作业要求进行均匀混合,提高了生产率和育秧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播肥的比例和覆土的均匀度能够适应和满足水田用苗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稻大棚覆土播肥一体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覆土播肥主机2的左视图)。

图4为覆土播肥主机2的右视图。

图5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覆土播肥主机2的俯视图)。

图6为覆土播肥主机2的主视图。

图7为覆土播肥主机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侧移滑动架,2为覆土播肥主机,3为滑道,4为前连接杆,5为后连接杆,6为压把,7为侧移轮,8为主箱体,9为左侧板,10为右侧板,11为前箱板,12为后箱板,13为底托板,14为土箱底板,15为肥箱底板,16为导流板一,17为导流板二,18为蓄电池组托板,19为主轴一,20为主轴二,21为行走轮,22为行走链轮,23为行走电机,24为主动辊组,25为从动辊组,26为搅土轴,27为搅土轴链轮,28为主动辊组链轮,29为覆土传动带,30为覆土电机,31为播肥辊组,32为播肥辊组齿轮,33为防托肥摆动板,34为防托肥摆动板摆臂,35为h型条刷,36为f型条刷,37为播肥电机,38为蓄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水稻大棚覆土播肥一体机,包括:行走机构、覆土机构、播肥机构、侧移滑动架1、覆土播肥主机2、滑道3、前连接杆4、后连接杆5、压把6、侧移轮7、主箱体8、左侧板9、右侧板10、前箱板11、后箱板12、底托板13、土箱底板14、肥箱底板15、导流板一16、导流板二17、蓄电池组托板18和蓄电池组38;前连接杆4安装在滑道3的前端,后连接杆5安装在滑道3的后部,覆土播肥主机2设置在滑道3上,压把6固定在滑道3的后部,侧移轮7固定在滑道底部的后端。

覆土播肥主机2的外部包覆有主箱体8,主箱体8由左侧板9、右侧板10、前箱板11、后箱板12和底托板13合围而成(将各个部件按照其相对位置关系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手段连接成为一体,作为各个机构的装配基准),土箱底板14和肥箱底板15固定在主箱体8内的上部,导流板一16和导流板二17固定在主箱体8前端的下部,主箱体8内的后侧中部固定有蓄电池组托板18,蓄电池组38设置在蓄电池组托板18上。

行走机构由主轴一19、主轴二20、行走轮21、行走链轮22和行走电机23组成,主轴一19和主轴二20安装在主箱体8上,行走轮21固定在主轴一19和主轴二20上且分布在主箱体8的两侧,在主轴一19和主轴二20的一端安装有行走链轮22,通过链条与固定在侧板上的行走电机23传动连接。

覆土机构由主动辊组24、从动辊组25、搅土轴26、搅土轴链轮27、主动辊组链轮28、覆土传动带29和覆土电机30组成,主动辊组24、从动辊组25和搅土轴26安装在主箱体8上,主动辊组24的一端安装有主动辊组链轮28,从动辊组25通过覆土传动带29与主动辊组24相连,搅土轴26的一端安装有搅土轴链轮27且通过链条与固定在侧板上的覆土电机30传动连接。

播肥机构由播肥辊组31、播肥辊组齿轮32、防托肥摆动板33、防托肥摆动板摆臂34、h型条刷35、f型条刷36和播肥电机37组成,播肥辊组31的一端装有播肥辊组齿轮32,播肥辊组31通过播肥辊组齿轮32与固定在侧板上的播肥电机37的齿轮相咬合提供播肥动力,播肥辊组31上方设有h型条刷35,播肥辊组31下方有f型条刷36,防托肥摆动板33的一端与防托肥摆动板摆臂34相连,防托肥摆动板摆臂34通过搅土轴26一端的搅土轴链轮27上的凸轮轴提供摆动动力。

行走电机23、覆土电机30和播肥电机37均与蓄电池组38电连接。电源与电机之间的连接以及启停控制都是现有技术,不再详细描述。

所述滑道3、前连接杆4和后连接杆5均由钢质方管制成。

行走电机23、覆土电机30和播肥电机37均为直流有刷电机。

本实施例水稻大棚覆土播肥一体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将覆土播肥一体机架设在最终铺设好的轨道上,将覆土播肥主机架设在侧移滑道架上的始端。行走电机通电,行走电机通过动力输出端带动机器前进。同时覆土电机动力输出端带动覆土传动带和搅土轴开始工作,土箱内的土壤开始下落。同时播肥电机带动播肥辊组开始工作,肥箱内的防托肥摆动板也通过摆臂的带动开始工作,肥箱内的肥料开始下落。肥料下落到土壤的上方,混合到一起后通过土壤传送带的输送继续下落到导流板一,再继续下落到导流板二进行对折搅拌,最后直接下落到秧盘。覆土播肥主机前进到侧移滑道架的末端后返回,返回的同时继续上述工作工程,直至返回到侧移滑道架的始端后,一幅作业完成,移动侧移滑道架进行下一幅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