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农用把式三轮车为动力的简易玉米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8759发布日期:2020-10-20 11:3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农用把式三轮车为动力的简易玉米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农用把式三轮车为动力的简易玉米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农业生产中,对玉米进行脱粒时,多采用人工脱粒或是大型机械进行脱粒。若采用人工脱粒,其劳动强度大,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工作效率低,而且对手指的损伤较大;若采用大型机械脱粒,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型玉米脱粒机械,多是采用电动机带动多齿滚筒和多齿平板做圆周运动或是平面运动,利用对偶滚筒和平板间的摩擦作用进行玉米脱粒,其脱粒的强度很大,使得玉米粒的破损率较大,也不能保证玉米芯的完整,而且其结构复杂,体积大,耗电量高,其成本比较昂贵,给农民在经济上造成很大负担,不适于普通农民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农用把式三轮车为动力的简易玉米脱粒装置,该脱粒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利用农用把式三轮车带动脱粒管便可完成玉米脱粒,且玉米粒破损率低,玉米芯能保证完整,从而便于在普通家庭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农用把式三轮车为动力的简易玉米脱粒装置,包括农用把式三轮车、固定板、动力传送机构和玉米脱粒机构,所述农用把式三轮车包括三轮车车架和带有主动皮带轮的发动机,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三轮车车架上,所述动力传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支撑架和支撑转轴,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支撑转轴套置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一套筒内,且支撑转轴在套筒内可自由转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转轴上,且第一皮带轮与所述主动皮带轮相对,在第一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套置有传动皮带,所述玉米脱粒机构包括脱粒管、第三皮带轮、支撑轴承、支撑套管和玉米夹持推送机构,所述支撑套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支撑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套管内,所述脱粒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内,所述第三皮带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脱粒管右端,且第三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相对,在所述第三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套置有传动皮带,在所述脱粒管的左端设置有若干沿着脱粒管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脱粒齿,所述玉米夹持推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所述脱粒管的左侧,所述玉米夹持推送机构包括夹持钳和导向滑杆,两个所述导向滑杆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杆上套置一移动滑块,所述夹持钳的铰接轴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滑块上,且夹持钳与脱粒管相对,在所述夹持钳的每一个夹持杆的右端均设置一弧形夹板。

优选地,在所述支撑套管的左端设置一∩形挡料板。

进一步地,在两个所述弧形夹板相对的内侧壁上均设置一橡胶垫。

进一步地,在所述夹持钳的两个夹持杆的左端之间设置一弹簧。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脱粒齿的左端相互向脱粒管的中心轴靠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利;脱粒管在发动机的带动下进行匀速转动,当玉米棒与脱粒管上的脱粒齿逐渐接触时,玉米棒上的玉米粒则逐渐被脱粒齿脱掉,继而完成玉米脱粒,上述脱粒过程,玉米粒与脱粒齿接触强度低,继而大大降低了玉米粒破损率,在脱粒过程中,玉米芯逐渐贯穿在脱粒管内部,继而可保证玉米芯的完整性;在脱粒过程中,利用夹持钳夹持玉米棒,不仅能够实现玉米棒的稳定夹持,继而为顺利脱粒提供保障,同时,使得操作者的手远离脱粒齿,继而提高了安全操作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发动机、11主动皮带轮、2固定板、31第一皮带轮、32第二皮带轮、33支撑架、331套筒、41脱粒管、411脱粒齿、42第三皮带轮、43支撑轴承、44支撑套管、441立板、442∩形挡料板、451夹持钳、4511夹持杆、4512弧形夹板、452导向滑杆、453移动滑块、45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农用把式三轮车为动力的简易玉米脱粒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农用把式三轮车、固定板2、动力传送机构和玉米脱粒机构,农用把式三轮车为农村常用交通运输工具,其主要包括三轮车车架和带有主动皮带轮11的发动机1,所述固定板2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三轮车车架上,所述动力传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31、第二皮带轮32、支撑架33和支撑转轴34,所述支撑架3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上,所述支撑转轴34套置在所述支撑架33上设置的一套筒331内,且支撑转轴34在套筒331内可自由转动,所述第一皮带轮31和第二皮带轮3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转轴34上,且第一皮带轮31与所述主动皮带轮32相对,在第一皮带轮31与主动皮带轮11之间套置有传动皮带,主动皮带轮11通过传动皮带可带动第一皮带轮31转动,继而实现第二皮带轮32的转动,所述玉米脱粒机构包括脱粒管41、第三皮带轮42、支撑轴承43、支撑套管44和玉米夹持推送机构,所述支撑套管44通过立板441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上,所述支撑轴承43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套管44内,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支撑轴承43可采用深沟球滚珠轴承,所述脱粒管4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承43的内圈内,且脱粒管41可与支撑轴承43的内圈同步转动,所述第三皮带轮42固定设置在所述脱粒管41右端,且第三皮带轮42与所述第二皮带轮32相对,在所述第三皮带轮42与第二皮带轮32之间套置有传动皮带,第二皮带轮32通过传动皮带可带动第三皮带轮42同步转动,继而实现脱粒管41的转动,在所述脱粒管41的左端设置有若干沿着脱粒管4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脱粒齿411,在实际应用中,为便于脱粒齿411实现对不同大小玉米棒的脱粒,在此,可使得若干所述脱粒齿411的左端相互向脱粒管的中心轴靠拢,所述玉米夹持推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上,且位于所述脱粒管41的左侧,所述玉米夹持推送机构包括夹持钳451和导向滑杆452,两个所述导向滑杆452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上,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杆452上套置一移动滑块453,所述夹持钳451的铰接轴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滑块453上,且夹持钳451与脱粒管41相对,在所述夹持钳451的每一个夹持杆4511的右端均设置一弧形夹板4512,通过操纵两个夹持杆4511的左端可实现两个弧形夹板4512的靠近与远离,在实际应用中,利用两个弧形夹板4512可实现玉米棒的稳定夹持,为进一步提高弧形夹板4512与玉米棒之间的摩擦力,在此,在两个所述弧形夹板4512相对的内侧壁上均设置一橡胶垫,为便于操纵夹持钳451夹持玉米棒,在此,在夹持钳451的两个夹持杆4511的左端之间设置一弹簧454。

在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玉米脱粒时,首先,将固定板2固定在三轮车车架上,然后,在主动皮带轮11和第一皮带轮31之间套置上传动皮带,接着启动发动机1,继而实现脱粒管41的转动,在脱粒管41转动后,利用夹持钳451将玉米棒夹持住,并缓慢将玉米棒推送到脱粒管41处,当玉米棒与脱粒齿411接触后,在脱粒齿411的推动下,则成功实现玉米棒的脱粒,当玉米芯的一半进入到脱粒管41内后,将玉米棒从脱粒管41内拉出,然后将玉米棒在夹持钳451上掉头,使得夹持钳451夹持住已裸露出来的玉米芯,接着,在重复将玉米棒送入到脱粒管41处,继而可实现一个玉米棒的完全脱粒,在脱粒齿411旋转脱粒过程中,为防止玉米粒乱飞,在此,在支撑套管44的左端设置一∩形挡料板441,通过∩形挡料板441的阻挡作用,使得玉米粒直接从∩形挡料板441下部流出。

本实用新型中,“左”、“右”均是为了方便描述位置关系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