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8927发布日期:2020-11-27 10:2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



背景技术:

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鱼体的其他部分可制成鱼肝油、鱼胶、鱼粉等。有些鱼类如金鱼、热带鱼等体态多姿、色彩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鱼的种类十分丰富。

对于鱼肉的高营养使得钓鱼的越来越多,现在对于钓鱼的人也是为了自身的娱乐,传统的钓鱼需要进行携带体积较大的钓鱼台进行拼接安装,然后进行安置在水体边缘位置辅助垂钓作用,由于体积较大搬运携带起来均很是麻烦,且在进行安装时费时费力,同时在钓台无法进行延伸到水体的中间位置进行支撑垂钓,功能单一不能够满足钓友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钓鱼需要进行携带体积较大的钓鱼台进行拼接安装,然后进行安置在水体边缘位置辅助垂钓作用,由于体积较大搬运携带起来均很是麻烦,且在进行安装时费时费力,同时在钓台无法进行延伸到水体的中间位置进行支撑垂钓,功能单一不能够满足钓友的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包括pvc加强拉丝布,所述pvc加强拉丝布的顶面缝合有密封拉链,所述pvc加强拉丝布的顶面均匀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pvc加强拉丝布的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投料槽孔,所述pvc加强拉丝布的顶面一边角位置固定熔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pvc加强拉丝布的两侧边对称缝合有固定贴,所述固定贴的内侧边固定缝合有手提带,所述pvc加强拉丝布的一侧边固定缝合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边固定缝合有捆绑带,所述捆绑带的两侧板缝合有魔术贴,所述pvc加强拉丝布的顶面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收纳凹槽,所述收纳凹槽的内侧边固定熔接有围挡体,所述pvc加强拉丝布的底面竖直向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底端开口位置固定卡接有收集网袋,所述密封盖的内侧顶面固定卡接有密封胶片,所述充气管的内侧边水平固定卡接有固定卡环,所述固定卡环的底面垂直熔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底端垂直向下熔接有s形管,所述pvc加强拉丝布的内侧边固定熔接有pvc气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拉链分别呈口字形设置在pvc加强拉丝布的顶面靠近边缘位置,且密封拉链缝合在收纳凹槽的开口端位置,固定通孔的个数为四个,且四个固定通孔竖直向相互平行设置,固定通孔分别开设在靠近pvc加强拉丝布的四边角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管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作,充气管的底端贯穿pvc加强拉丝布的外侧边延伸至pvc气密布的内部,且充气管与pvc气密布的内部保持通接,固定贴的个数为四个,且分别两两一组对称缝合在pvc加强拉丝布的两侧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提带的两端插接在固定贴和pvc加强拉丝布之间位置,且通过固定缝合在固定贴的侧边位置,固定块设置在pvc加强拉丝布与固定贴相邻的侧边位置,捆绑带的一端插接在固定块和pvc加强拉丝布之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纳凹槽呈口字形开设在pvc加强拉丝布的顶面边缘位置,且收纳凹槽的底端延伸至pvc加强拉丝布内部,围挡体的底面固定熔接在收纳凹槽的内侧底面位置,且围挡体的外侧边设置有充气口,连接槽竖直向设置在投料槽孔的底端位置,且连接槽的内部与投料槽孔的内部保持通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集网袋延伸至pvc加强拉丝布的底面外侧边,且与连接槽的内部保持通接,密封胶片呈环形状对接在充气管的开口端,固定卡环的内部与通气管的内部保持通接,s形管呈扁平状延伸至pvc气密布的内侧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一体化的设计使得在进行收纳时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采用了气体填充的方式进行支撑漂浮让整体的重量更轻便于搬运,将充气后的pvc加强拉丝布进行放置到水体表面位置,将竹竿从固定通孔插入,使得竹竿贯穿固定通孔插接在河床底部固定住,让pvc加强拉丝布在水面位置不会飘动作用,同时在将钓到的鱼从投料槽孔投入,使得与顺着连接槽进入到下方的水体内部收集网袋的内部收集作用,在排气后进行卷曲起pvc加强拉丝布后在捆绑带进行捆绑在表面位置,且在魔术贴的作用下进行固定捆绑作用,手提带可以对整体进行提起作用,装置设计一体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采用了充气式的设计时的重量轻便于搬运,同时排气后体积减小方便收纳,且结合多种的功能于一身使得在使用时更加的适应于钓友进行使用,不受地形的影响且可以进行深水区域铺设,造价低廉适合大范围的进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的收纳凹槽剖面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的投料槽孔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的充气管剖面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的捆绑带剖面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vc加强拉丝布;2-密封拉链;3-固定通孔;4-投料槽孔;5-充气管;6-密封盖;7-固定贴;8-手提带;9-固定块;10-捆绑带;11-魔术贴;12-收纳凹槽;13-围挡体;14-连接槽;15-收集网袋;16-密封胶片;17-固定卡环;18-通气管;19-s形管;20-pvc气密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包括pvc加强拉丝布1,pvc加强拉丝布1的顶面缝合有密封拉链2,pvc加强拉丝布1的顶面均匀开设有固定通孔3,密封拉链2分别呈口字形设置在pvc加强拉丝布1的顶面靠近边缘位置,且密封拉链2缝合在收纳凹槽12的开口端位置,固定通孔3的个数为四个,且四个固定通孔3竖直向相互平行设置,固定通孔3分别开设在靠近pvc加强拉丝布1的四边角位置,pvc加强拉丝布1的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投料槽孔4,pvc加强拉丝布1的顶面一边角位置固定熔接有充气管5,充气管5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作,充气管5的底端贯穿pvc加强拉丝布1的外侧边延伸至pvc气密布20的内部,且充气管5与pvc气密布20的内部保持通接,充气管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6,pvc加强拉丝布1的两侧边对称缝合有固定贴7,固定贴7的个数为四个,且分别两两一组对称缝合在pvc加强拉丝布1的两侧边位置,固定贴7的内侧边固定缝合有手提带8,pvc加强拉丝布1的一侧边固定缝合有固定块9,手提带8的两端插接在固定贴7和pvc加强拉丝布1之间位置,且通过固定缝合在固定贴7的侧边位置,固定块9设置在pvc加强拉丝布1与固定贴7相邻的侧边位置,固定块9的内侧边固定缝合有捆绑带10,捆绑带10的一端插接在固定块9和pvc加强拉丝布1之间位置,捆绑带10的两侧板缝合有魔术贴11;

请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其中pvc加强拉丝布1的顶面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收纳凹槽12,收纳凹槽12的内侧边固定熔接有围挡体13,收纳凹槽12呈口字形开设在pvc加强拉丝布1的顶面边缘位置,且收纳凹槽12的底端延伸至pvc加强拉丝布1内部,围挡体13的底面固定熔接在收纳凹槽12的内侧底面位置,且围挡体13的外侧边设置有充气口,pvc加强拉丝布1的底面竖直向开设有连接槽14,连接槽14竖直向设置在投料槽孔4的底端位置,且连接槽14的内部与投料槽孔4的内部保持通接,连接槽14的底端开口位置固定卡接有收集网袋15,收集网袋15延伸至pvc加强拉丝布1的底面外侧边,且与连接槽14的内部保持通接;

请参阅图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其中密封盖6的内侧顶面固定卡接有密封胶片16,充气管5的内侧边水平固定卡接有固定卡环17,密封胶片16呈环形状对接在充气管5的开口端,固定卡环17的内部与通气管18的内部保持通接,固定卡环17的底面垂直熔接有通气管18,通气管18的底端垂直向下熔接有s形管19,s形管19呈扁平状延伸至pvc气密布20的内侧边位置;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钓鱼钓台,其中pvc加强拉丝布1的内侧边固定熔接有pvc气密布20。

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将对充气管5进行对接充气泵,使得气体从固定卡环17进入到通气管18内部,然后气体支撑起s形管19使得进入到pvc气密布20的内部进行填充作用,使得到pvc气密布20填充后支撑起外侧边的pvc加强拉丝布1,然后在拉开密封拉链2使得打开收纳凹槽12的开口端,从收纳凹槽12的内部进行拉出围挡体13,且对围挡体13进行充气作用使得填充起对外侧边进行支撑保护作用,将充气后的pvc加强拉丝布1进行放置到水体表面位置,将竹竿从固定通孔3插入,使得竹竿贯穿固定通孔3插接在河床底部固定住,让pvc加强拉丝布1在水面位置不会飘动作用,同时在将钓到的鱼从投料槽孔4投入,使得与顺着连接槽14进入到下方的水体内部收集网袋15的内部收集作用,在排气后进行卷曲起pvc加强拉丝布1后在捆绑带10进行捆绑在表面位置,且在魔术贴11的作用下进行固定捆绑作用,手提带8可以对整体进行提起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